中药新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黄结肠定位缓释微丸的研究

1立题依据及研究的意义

1.1立题依据:

1.1.1处方组成:黄芩和黄连

1.1.2处方来源:

选择临床有效的经验方,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制成新剂型。

1.2.3处方分析:

本方有黄芩和黄连组成。张仲景《伤寒论》用黄芩汤治疗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有很好的疗效。因此本课题选择黄芩总黄酮为原料,应该会收到不错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具有抗溃疡、抗腹泻、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目前黄连、黄芩均已在临床上入药治疗IBD,疗效良好,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综合以上对两味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其抗炎,抗溃疡,抗菌,调节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更进一步表明其在治疗IBM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到的综合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课题根据民间验方、临床经验等选择黄芩、黄连为处方。

1.2研究意义

1.2.1制剂学意义

结肠定位微丸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充分发挥微丸在剂型上的优势;(2)用于结肠局部病变的治疗(如各类结肠炎,Crohn氏病,结肠癌等),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减小药物剂量,减轻由于药物在上消化道吸收而引起的副作用。(3)用于易被胃肠道酶降解的药物的口服给药,如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4)利用结肠对药物择时吸收治疗晨僵、哮喘等时辰性疾病。

1.2.2满足临床的需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狭义上可分为溃疡性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癌变,严重

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如果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有效治疗IBD的中药的结肠把定位给药制剂,不仅会提高中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治疗作用,更可以为众多的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药物,解除患者的痛苦和巨大的社会家庭负担。

1.2.3社会效益

炎症性结肠炎在欧美相当常见,患病率约40—100/10万,发病率为3~11.5/10万。近年来国内报告的病例数显著增加。本病通常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用来治疗和康复的费用昂贵。仅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IBD的费用高达120亿人民币。而高效低毒的药物及理想的给药剂型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制备工艺研究

2.1剂型的选择

传统的方法是将其做成汤剂、片剂等。,但是其传统剂型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使用不方便,易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且口服后药物在到达结肠之前易被吸收分解,直肠给药也到不了结肠,并且增加患者的痛苦等缺点。因此,通过现代制剂技术进行剂型改进,研制成具有定位作用的结肠靶向的微丸,不仅能解决传统剂型使用不方便,患者顺应性差等缺点,而且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2.2工艺设计

2.3制备工艺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中药微丸主要是通过泛丸法制备。此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产量低,药物损耗大。所以选择流化床制备微丸,与传统的微丸制备方法比较,流化床制粒法的优点在于制的微丸更加趋于圆整、结实,干燥迅速,收率化高,制粒、包衣在同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方法。

2.4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药物与辅料的配比,粘合剂的选择及用量,流化床制备微丸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微丸包衣膜的厚度等

2.5中试试验

按上述方法分别制备三批原处方量10倍的微丸。取三批微丸样品分别对其药材的投药量、辅料用量、半成品用量及收得率、成品及半成品的收率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三批样品质量检验结果,研究工艺的合理性、进行可行性验证及进一步完善。

3质量标准研究(部分)

3.1原料药质量标准

黄芩:黄芩为唇形科植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本品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芩项下有关规定。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 oidea C.Y Chenget Hsiao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连项下有关规定。

3.2成品鉴别

取制得微丸适量按2010版药典黄芪、黄连薄层鉴别项下处理得供试品,以符合对照品要求的黄芪苷、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应符合要求。

3.3含量测定

本品处方由药盐酸小檗碱和黄芩提取物两味组成,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

3.4方法学研究

主要包括:色谱条件考察、耐用性试验、准确度试验和含量限度的确定等

4稳定性试验

4.1初步稳定性试验

取适量已包装好的微丸,在温度37-40℃(以室温为主),相对湿度在75%条件下保存。,根据该药品的质量标准及相关的剂型要求,分别在0、1、2、3三个月进行考察。

4.2稳定性试验

按照初步稳定性试验的考察项目,在初步稳定性试验三个月的基础上分别在第6、12、18个月、一年半进行考察。

5新药研究的可行性

已经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学科组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对微丸的制备工艺已进行了预试,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另外,具备实验的相关仪器及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