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论文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81.50 KB
- 文档页数:10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1.切端及面形态的生理意义切牙的切嵴具有切割食物的功能。
尖牙的牙尖具有穿透和撕裂食物的作用。
前磨牙和磨牙殆面有凸形结构:牙尖、三角嵴、斜面和边缘嵴;并有凹形结构:窝及发育沟。
咀嚼时,上下颌后牙猎面凸形结构与凸形结构接触可压碎食物;凸形结构与凹形结构接触可磨细食物。
上下颌后牙面牙尖与窝接触,可保持上下颌牙关系稳定。
面组成三角嵴的两斜面,咀嚼时既可磨细食物,又可在上下颌牙接触时,下颌牙沿上颌牙尖的斜面运动,以便进人牙尖交错位。
边缘嵴的作用是将食物局限在面窝内,以便对颌牙尖进行捣碎和磨细。
发育沟如舌沟或颊沟是磨细食物溢向固有口腔或口腔前庭的通道。
2.牙冠轴面突度的生理意义(1)牙冠唇、颊、舌面突度的生理意义: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1/3,后牙舌面的突度则在中1/3。
咀嚼时,牙冠的正常突度,可使部分咀嚼过的食物擦过牙龈表面,起着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牙龈的健康。
若牙冠突度过小或平直,食物经过该处将给牙龈过大的压力;反之,若牙冠突度过大,食物经过该处则不能触及牙龈,均不利于龈组织的健康。
牙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跟缘,使其紧张有力。
(2)牙冠邻面突度的生理意义:前牙及后牙邻面突度分别在切1/3和1/3处,相邻两牙藉邻接点相接,邻接点因磨耗呈小面,称为接触区。
前牙接触区呈椭圆形,切颈径大于唇舌径,近中面者靠近切角:远中面者距切角稍远。
后牙接触区亦呈椭圆形,颊舌径大于颈径。
第一、二前磨牙近远中面接触区及第一磨牙近中面接触区均在近缘偏颊侧。
第一磨牙远中面接触区、第二磨牙近远中面接触区及第三磨牙近中接触区均在近缘中1/3处。
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或外展隙。
在唇(颊)、舌侧者分别称为唇(颊)楔状隙或舌楔状隙:在切、方者,分别称为切楔状隙或楔状隙;在龈方者称为邻间隙,有龈乳头充满,可保护牙槽骨和牙冠邻面。
正常的牙邻接,不仅可防止食物嵌塞,免使龈乳头受压萎缩及牙槽突降低,而且可使牙及关系稳定、牙弓完整,有利于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和牙周组织的健康均具有重要意。
牙体形态与功能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牙体形态与功能知识点:
1. 哎呀,牙齿的形状可不是随便长的哟!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一样,牙齿也各有各的模样。
比如说尖牙,那锋利的样子,不就像个小勇士,在咀嚼食物时能把那些难咬的东西给搞定呢!
2. 你知道吗,牙齿的不同形态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呢!好比磨牙,那宽宽大大的,不就像是个大力士,专门负责把食物磨碎,好让我们消化呀!
3. 哇塞,牙齿的形态真的是太有趣啦!前牙又扁又平,多像一个个小盾牌呀,它们能帮我们切断食物呢,是不是很神奇?
4. 牙齿的功能可重要啦!就像我们的腿能走路一样。
比如牙齿能帮助我们发音呀,你想想,如果没了牙齿,说话会不会变得怪怪的呢,那感觉可不好受哟!
5. 嘿,牙体的形态和功能是紧密相关的呀!就像钥匙和锁一样,搭配得刚刚好。
比如整齐的牙齿能让我们的笑容更灿烂,这多让人开心呀!
6. 哎呀呀,牙齿长得好也是一种优势呢!你看那些形态完美的牙齿,吃东西多给力呀,简直就是我们享受美食的好帮手!
7. 牙齿的形态和功能真的是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一下呢!这不就跟我们了解自己的爱好一样重要嘛。
想想看,如果牙齿出了问题,那得多麻烦呀!
8. 总之,牙体形态和功能真的特别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我们的牙齿,让它们能一直好好地为我们服务呀!。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字体:大中小】【打印】一、牙的演化(一)各类牙的特点1.牙附着的形式(1)端生牙: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
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1)多牙列: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
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
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1)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牙列的生理意义
正常牙列的外形是连续、规则和整齐的,每个牙齿的牙槽窝也是标准的。
牙与牙紧密邻接,互相支持,使全牙列成为一个整体,在咀嚼运动中保持稳固,力分散,有利于咀嚼效率的发挥,并避免食物嵌塞对牙周组织的创伤。
再者,弓形牙列紧贴唇颊,是面部丰满的强力支柱,如果牙列有缺损或全部失去,即使年龄不大,也会显得面部凹陷而容颜衰老。
再者,牙列紧贴唇颊,使口腔本部有足够的空间,有利于舌的活动,以行使其运转食物及吞咽和发音的功能。
一、牙的演化(一)各类牙的特点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鸟类:单锥体牙(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1.牙附着的形式(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
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
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
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