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数字X线摄影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97 MB
- 文档页数:70
第8章 乳腺摄影X线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升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和预防性普查受到重视。
事实证明X线摄影是检查乳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针对乳腺结构的特殊性,设计了乳腺摄影专用X线机。
1.概述1.1软组织X线摄影X线穿过人体时被吸收和衰减。
不同能量的射线透过不同物质,被吸收衰减的方式及吸收系数不同,形成了透过射线的变化和对比。
随着管电压的降低,物质对X线的吸收以光电效应为主,康普顿效应减弱。
光电效应中,物质的吸收系数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原子序数不同,对射线的吸收系数差别加大。
管电压越低,物质原子序数不同造成的X线对比越大。
乳腺的组织结构为腺体和脂肪,密度对比较小,X线吸收差别小,适于使用低能射线进行摄影。
为此,乳腺摄影机的X线管用金属钼做靶面,管电压在40kV以下。
这样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能量较低,密度相近的软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系数差别大,容易形成软组织的密度对比。
所以,乳腺X线摄影也称为软组织X线摄影。
1.2乳腺X线摄影机的发展历程当人们认识到乳腺摄影的特殊性后开始设计专用X线管和摄影系统,各种专用技术相继出现。
1965年第一个钼靶X线管用于乳腺摄影;1973年旋转阳极钼靶X线管投入使用,同年,自动曝光控制(AEC)、压迫器在乳腺机上使用;1976年滤线栅用于乳腺摄影;1981年0.1mm 焦点X线管启用;1996年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应用于乳腺摄影机;2000年全野数字平板探测器投入使用;2002年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用于乳腺影像;2004年三维乳腺摄影技术使用;2006年数字合成体层成像技术用于乳腺X线检查。
现在,乳腺X线摄影机已发展成为一种性能优越、紧凑方便、人性化设计、紧随时代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专用设备。
1.3乳腺X线摄影系统的构成乳腺X线摄影机由X线发生系统、专用支架和影像检出系统等构成。
⑴X线发生系统:小功率高压发生器,配用钼做靶面的X线管,制成组合机头方式使用。
数字x线摄影原理数字x线摄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对人体内部进行高清晰度成像。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数字x线摄影的原理,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数字x线摄影的原理吧。
数字x线摄影的原理是通过x线的吸收来成像。
x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它可以穿透人体的软组织,但是对于骨骼等硬组织的吸收较强。
数字x线摄影机将x线通过人体,然后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x 线成像。
数字化的成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对x线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高清晰度的成像结果。
数字x线摄影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x线的产生、x线的传输和x线的接收。
x线的产生是通过电子在x线管中的撞击来产生的。
x线管中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
当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时,会产生x光,并且x 光的能量与电子的能量成正比。
x线的传输是通过x线管将x光传输到人体内部。
x光可以穿透人体的软组织,但是对于骨骼等硬组织的吸收较强。
因此,x线管的位置和方向对于成像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x线的接收是通过数字化的成像系统来接收x光信号。
数字化的成像系统包括数字化探测器和计算机。
数字化探测器可以将x光转化为电信号,并且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强度来确定x光的吸收程度。
计算机可以通过处理和分析电信号来得到高清晰度的成像结果。
数字化的成像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成像结果,并且可以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数字化的成像系统可以对成像结果进行增强、滤波和分割等操作,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字x线摄影的原理是通过x线的吸收来成像。
数字化的成像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成像结果,并且可以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数字x线摄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对人体内部进行高清晰度成像。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一、DR 的命名和分类DR 的分类还是不很统一,归纳起来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按读出方式分类读出方式是指从X 射线曝光到图像的显示过程,可以分为直接读出方式(Direct Readout) 和非直接读出方式(Nondirect Readout) 。
直接读出方式是指从X 射线曝光到图像的显示过程没有更多的人为干预,病人经过X 射线曝光后,医生即可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像。
这一技术最先提出的是瑞士Swissray 公司,它的产品称为dDR ,其中d 的含义即为直接读出(Direct Readout) 的意思。
dDR 有别于日本Fuji 公司的CR(Computed Radiography) ,因为后者需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 ,简称IP 板) 进行X 射线曝光,之后IP 板需要用读出器(Reader) 去扫,再在显示器上显示,因此是一种非直接读出方式。
2. 按转换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接转换方式(Direct Convert) 和间接转换方式(Indirect Covert) 。
最早是杜邦公司的产品,命名为DR-Direct RayTM ,其所谓的Direct ( 直接) 就是指直接转换方式。
这一方式采用的器件在经过X 射线曝光后,X 射线光子直接转换为电信号,而不像间接转换方式的器件先要将X 射线光子转变为可见光,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
这两种转换方式的技术所采用的器件有平板检测器(Flat Pannel Detector ,简称FPD) ,也有采用其他器件和结构的。
当然两种方式所采用的FPD 结构是不同的。
3. 按工作方式分类传统放射科工作分为透视和照相两大部分,因此人们将数字化技术也分为透视和照相两类,即数字化透视(Digital Fluorography 简称DF 或DSI ,DSF) 和数字化照相(Digital Radiography 简称DR) 。
数字化透视有用影像增强器(I.I.) 加上摄像机采集信号和用FPD 采集信号两类。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临床价值和技术优势。
为放射科以后的工作和技术进展提供病例检查数据等。
方法:与传统X现摄影技术比较,DR摄影技术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例如工作效率、图像后处理技术、所得图像的质量、技术操作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等方面所占的优势。
结果:DR技术所获图像质量高、工作效率快、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方便,可为医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论:DR摄影技术相比较传统X线摄影技术,在图像质量、图像后处理功能、及工作效率等都比较高,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可对疾病做出更加明确的诊断。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技术放射科应用当代社会的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之而来的疾病也困扰着人类身体健康的良好发展。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数字X想摄影技术通过借助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处理,将影响学资料转变成了数字信号,为对患者的检查与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数字X线摄影的合理应用将有助于为患者疾病病因的查询提供便利。
1材料与方法1.1设备飞利浦公司数字X线(DR)摄影机;万东公司X线机;万东500mAX 线机。
1.2分析方法①DR和传统X线机摄取同一部位的摄影条件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
②通过应用中的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模块与后处理技术、被检者检查及医师发报告时间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两者的优势与不足。
2结果2.1DR的图像清晰,动态范围广DR的空间分辨率高达2.8~3.6线对,密度分辨率可高达1000万像素,所以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机。
2.2DR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增大图像信息量DR强大的质量控制模块和后处理技术保证了图像质量的稳定性,操作的简易性和图像质量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X线机。
2.3DR的数字化,改变传统放射科模式DR从工作流程登记―投照―直接成像―传输到影像储存器―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医生阅读影像图片并发报告,其检查时间比传统X线机摄影减少了70%,DR检查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传统X线机,具有显著性差异。
数字X线摄影技术和CT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通常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病症。
诊断冠心病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包括了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数字X线摄影技术和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数字X线摄影技术是一种成像技术,通过将X射线传感器与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相结合,将X射线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字X线摄影技术可以用于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从而评估心脏的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通过此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程度和类型,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数字X线摄影技术还可以用于心肌灌注显像,通过检测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血液灌注情况,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程度。
这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和临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利用X射线的特性和计算机重建技术,产生准确的断层图像。
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CT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冠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可以高分辨率地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的解剖结构,实现非侵入性的心血管造影。
与传统的冠脉造影相比,CTA无需进行冠脉插管,能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识别冠心病的早期病变。
冠脉CT血管造影还可用于评估冠脉支架术后的植入情况和效果,以及评价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CT心肌灌注成像也可以通过检测心肌灌注区域的血液灌注情况,评估心肌功能和缺血程度,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数字X线摄影技术和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两者都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的解剖结构,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的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数字X线摄影技术和CT还可以评估心肌灌注情况,评估心肌功能和缺血程度。
浅谈数字X 线摄影技术 ——DR 技术与应用影像2班 韩思若 0403128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 )、数字化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 ,PACS )及核素诊断等。
上述各种成像技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计算机为基础,使图像信息数字化,我们可DR(Digital Radiography),即直接数字化X 射线摄影系统,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X 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 线摄影。
而狭义上的直接数字化摄影即DDR (Direct Digit al Radiography ),通常指采用平板探测器的影像直接转换技术的数字放射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 射线摄影系统。
不易取代大型医院中多机同时工作的常规X 线摄影设备,但较适用于小医疗单位和诊所的一机多用目的。
事实上,CR 和DR 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一对并行发展的系统。
高很低的X 线量就能成像,通过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能获得理想的诊断图像。
CR 的屏感光度:为200,与常用的增感屏相当,同样能实现小剂量成像,而使用与传统投照方法相同的剂量再处理。
CR 之曝光指数(Exposure Index ,EI)参考值和EVP 值(增加图像的视觉范围并同时保留图像细部的对比度)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EI 和EVP 值、对应有各自的图像处理曲线,能使扫描转换后的图像达最佳.因而可通过控制手动曝光量,使每次曝光后的EI 值尽量接近所对应的参考值、再利用EVP 处理.达到监控图像质量的目的.但由于成像和后处理缺乏直接的关联、要获得质量好的图像,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6CR 另外,DR 与X 线系统整合成一体,其外观明亮简洁,极具个性化设计,扶手的安装设置、球管自动跟踪对应探测板等都充分考虑到被检者的舒适性和操作者的简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