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药物透入为主综合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4.94 KB
- 文档页数:1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2 年第 8 卷第 12 期Vol.8, No.12, 2022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法联合耳穴贴压缓解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张丽华1, 薛丽2, 黄砚萍3, 王贵芳2(1. 河北省中医院 护理部,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省中医院 肛肠二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脾胃病科, 北京, 100091)摘要: 目的 观察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法联合耳穴贴压缓解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症状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6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法和耳穴贴压。
观察两组腹痛、腹胀、排便等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恶心或呕吐、排便减少或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24/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法联合耳穴贴压兼具温经通络、理气止痛、活血通络等作用,能有效缓解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不完全性肠梗阻; 砭石; 按摩; 热熨; 中药贴敷; 耳穴贴压; 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 R 24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2)12-0208-04Effect of Bian -stone hot ironing -massage and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netr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on relief of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ZHANG Lihua 1,XUE Li 2,HUANG Yanping 3,WANG Guifang 2(1. Department of Nursing ,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 Hebei , 050011;2. Second 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 ,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 Hebei , 050011;3. 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 Beijing , 100091)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ian -stone hot ironing -massag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netr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on relief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 Totally 60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routine care , and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Bian -stone hot ironing -massag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netr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The time to relief of abdominal pain ,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difficult defecation were observed , and the treatment efficacy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time to relief of abdominal pain , abdominal distension ,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difficult defec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208061· 中医特色护理 ·收稿日期:2022 - 09 - 30通信作者:薛 丽: E -mail : 139****6911@ ;黄砚萍, E -mail : zzllhh 2014@··208Vol.8, No.12,2022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control group (P<0.01).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80.00%(24/30) 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60.00%(18/30)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Bian-stone hot ironing-massag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netr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 is potentially effective to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Bian-stone;massage;hot ironing;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and press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部分肠内容物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的通过肠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减少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1]。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4 期 ·中西医结合研究·195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毕学颖,周义萍*(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099)[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IO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
对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用药至接受肠内营养的时间、用药至达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用药至腹胀、腹痛缓解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 <0.05。
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对AIO 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缓解其病情,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康复的时间,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发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4-0195-03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adhesive ileusBi Xueying,Zhou Yiping *(Chongqing Fuling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099)[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adhes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IO)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90 AIO patients admitted to Fuling People’s Hospital in Chongq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45) and control group (n=45).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e time from medication to enteral nutrition, from medication to complete enteral nutrition, from medication to abdominal distention, abdominal pain relief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P < 0.05). After taking the drug,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IO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ir condi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time of rehabilitation, and the treatment is safe.[Key words] adhesive ileu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plications; Adverse reactions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是指患者的肠管发生粘连,致使其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种疾病。
中频透药原理中频透药原理:让药物深入渗透,提高疗效中频透药是一种新型的药物透皮给药技术,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使药物能够更深入地渗透皮肤,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这种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创新的药物给药方式。
在传统的药物给药方式中,口服和注射是我们常见的方式,但这些方法受到许多限制,例如药物在胃肠道被吸收不完全,或者需要频繁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
而中频透药技术的出现,为药物的给药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中频透药技术是基于微电子和电磁学原理而发展起来的。
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改变药物与皮肤之间的电荷分布,使药物更容易穿透皮肤屏障,被深层组织吸收。
这种技术使药物不再需要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避免了消化道酸性环境对药物的破坏,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同时,中频透药技术还能够使药物更加均匀地分布在目标部位,减少药物在其他组织中沉积的可能性,提高了疗效。
中频透药技术的研究表明,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小分子药物的透皮给药,也适用于大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的透皮给药。
在传统的药物给药方式中,大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往往需要通过注射或其他方式给予,而中频透药技术则可以使这些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了其疗效。
这为很多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与传统的药物给药方式相比,中频透药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中频透药技术可以避免药物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减少了药物的代谢和毒性副作用。
中频透药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定量给药,避免了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的剂量波动。
中频透药技术还具有便利性和可控性的特点,患者可以在家中使用便携式的中频透药设备进行治疗,方便快捷。
尽管中频透药技术在药物给药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例如,中频透药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还需要对中频透药技术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和实践,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频治疗仪的应用吴晓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调查多种中频治疗仪,熟悉掌握中频治疗仪的适用症及其禁忌症。
方法用百度搜索引擎对中频治疗仪的搜索,查看各种仪器的治疗作用。
结论中频治疗仪器的适应症:腰颈椎病、瘢痕、骨性关节病、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炎、周围神经伤病、神经痛、胃肠张力低下、尿潴留、术后肠麻痹、术后粘连、瘢痕增生等禁;忌禁忌症: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脏部位、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等。
【关键词】中频适用症禁忌症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代的医疗技术与电子技术已密不可分。
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医疗人员,应该对各种医疗设备熟悉地掌握。
本论文通过对DLZ-G电脑中频治疗仪、BA2008系列电脑中频治疗仪、全日康电脑中频治疗仪J188型的搜索查看,对中频治疗仪的临床应用做出总结。
1治疗原理:人体内除含大量水分,还有很多能导电的电解质和非导电的电介质,因此人的机体实际上是一个既有电阻又有电容性质的复杂导体,这是电疗的物质基础。
电能作用于人体引起体内的理化反应,并通过神经-体液作用,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达到消除病因、调节功能、提高代谢、增强免疫、促进病损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目的。
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可使感觉神经的粗纤维兴奋,抑制细纤维冲动的传入,因此镇痛作用较强;2技术参数(以全日康电脑中频治疗仪J188型为主)[12.1中频频率:2~4kHz,低频电流调制频率:1~150Hz][12.2调制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2.3最大输出电流:0~100Ma2.4工作电压:交流220V、50Hz2.5输入功率:≤45VA3中频治疗仪搜查结果3.1临床作用机理及适应症3.1.1、镇痛作用:肩周炎、网球肘、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咽喉炎、捩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肌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关节纤维性挛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牙周炎、软组织损伤、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乳腺增生、乳痛症。
中频药物透入疗法中频药物透入疗法是利用中频电疗仪的导向按摩,使药物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到达组织间隙,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技术。
一、目标: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1、肌肉功能锻炼、神经肌肉功能锻炼、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2、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肠麻痹、便秘、胃下垂等。
3、面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
4、牙周炎、盆腔炎附件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三、禁忌症:1、严重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2、妊娠、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或脓性炎症,湿疹结核者禁用。
3、对中频电刺激过敏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1、不得与高频手术设备,短波及微波设备同时使用。
2、不可将电极一前一后放于心脏两侧。
3、电极板下的纱布一定要用药液浸透。
(以不滴水为宜)。
4、皮肤破溃、过敏处不得摆放电极。
5、治疗过程中不得移动电极位置,尽量保持同一体位。
6、首次接受治疗,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
7、严重心脏病、应用心脏起搏器、妊娠、恶性肿瘤疾患禁忌使用。
五、告知:1、治疗时会有震动、按揉等感觉。
2、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丘疹、皮肤瘙痒等症状。
3、可能会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的情况。
六、操作流程:接到医嘱双人核对到患者床前核对姓名、诊断、告知患者并解释、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中频药物渗透部位皮肤情况、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护士准备: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中频药物治疗仪、治疗盘、中药药液,治疗碗、纱布数块、镊子、垫巾,固定带、快速手消毒液、执行单、必要时备屏风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体位根据医嘱选择穴位,取舒适卧位,暴露药透部位,铺垫巾,注意保暖,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检查检查治疗仪各部连接是否正常,接通电源连接将沾有药液的纱布敷在相应部位上,放置电极板,纱布范围要略大于电极板的边框,以保证电疗电极与患部接触良好固定电极板,松紧度以电极板紧贴皮肤为宜。
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于2022.01-2023.01,1年内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对症治疗)和观察组(30例,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4小时内腹胀症状缓解、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可能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益处。
【关键字】小茴香腹部按摩;中药直肠滴入;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影响效果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预防严重的并发症。
然而,即使手术治疗成功,术后腹胀症状仍然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1]。
小茴香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中医传统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于腹胀和消化不适的治疗[2]。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
我们通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对症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以比较两种干预方法的疗效。
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22.01-2023.01,1年内收治的患者60例。
将其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和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2.1 采用小茴香腹部按摩对症治疗小茴香腹部按摩治疗:在手术后立即开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为腹部手术患者行干预对其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作用。
方法:2022年6月至11月,实施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组应用奇偶数法,参比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结果:行统计,研究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P<0.05),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各项用时均以研究组在两组较短(P<0.05)。
结论:应用同综合护理方式予以患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其术后恢复。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护理;应用效果腹部手术在脏器疾病治疗中具备较高应用率,作为创伤性治疗方式,腹部手术虽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病变组织,减轻疾病危害,但通过对临床行腹部手术患者发现,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影响其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同时,降低其手术安全性,不利于其术后恢复[1]。
基于此,本次选取80例2022年6月至11月实施腹部手术患者,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2年6月至11月,实施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组应用奇偶数法,40例分入参比组患者,男、女各22例、18例,(48.69±5.28)岁,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其他,患者各20例、7例、1例、9例、3例;40例分入研究组患者,男、女各21例、19例,(48.73±5.32)岁,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其他,患者各19例、9例、1例、7例、4例;资料一致(P>0.05)。
1.2方法传统护理干预参比组:术前指导患者做术前准备;术中协同手术操作;术后极早引导其下床做术后活动,管理患者术后遵医嘱用药。
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1)术前护理:术前行相关准备的基础上,对患者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等实施调整,以改善其消化系统、身体生理状态。
超短波联合中频预防肠粘连的疗效观察摘要】肠粘连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率高达93%,约有40%的患者发生肠梗阻[1],治疗较复杂,再次手术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粘连的范围和程度,反复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是临床医师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
2005年3月~2008年10月我科联合胃肠外科对140例腹部术后患者进行超短波加电脑中频脉冲电预防腹腔粘连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140例,男85例,女63例。
其中阑尾炎切除术75例,胆囊切除术17例,胆道探查术1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肠粘连松解术10例,胰腺外伤修补术3例,脾切术6例为治疗组。
将同期在本院手术因各种原因不同意本治疗的8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种类、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换药,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7天,治疗组给予常规换药及抗感染的基础上术后24小时给予超短波加电脑中频治疗,首先用超短波治疗,再用电脑中频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5天。
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方法如下:(1)采用上海医疗设备厂生产的TCL超短波治疗仪,电源220V,频率50Hz,波长7.2m,输出功率200W,消耗功率600W,电极cm302,进行腹部手术部位和腰背部对置,间隙2~3cm,无热量,(40~50mA)治疗时间为20min,每天一次。
(2)使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型号为K8832-T电脑中频治疗仪,电极8cm×6cm,将两个电极放置在腹部手术切口两旁并置,另一组放手术切口对应的腰部,并置,调节输出,治疗剂量从小到大,以患者能够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宜,每日1次,每次20min。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腹部切开外观、通气时间和发生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反映胃肠功能的相应指标。
注射用糜蛋白酶药物导入并超短波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肠粘连是腹部外科一种常见病,我科采用BA2008-III型电脑中频治疗仪糜蛋白酶药物离子导入并WDCD-4100型智能超短波电疗仪治疗肠粘连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收治肠粘连患者132例,均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患者主要症状以呕吐、腹胀、腹痛、不排气、不排便等症状来我科治疗。
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40.7岁,病程15天-8年,平均三年。
其中男性患者37人,女性患者95人,2/3患者由外科门诊诊断后来我科就诊,1/3患者由物理诊断科诊断后送入我科。
1.2治疗方法取4000单位一支的注射用糜蛋白酶5支,用其蒸馏水溶于药瓶中,取两块棉垫(约5-6层绒布,约6cm×10cm)浸湿,并拧干至不滴水程度,将溶于药瓶中的药物均匀倒在其中一棉垫上。
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将有药的棉垫置于患者腹部粘连处为阴极,另一棉垫置于患者腰部为阳极。
用BA2008-III型电脑中频治疗仪20号处方进行药物离子导入,输出剂量在患者能承受为准,一般剂量在25~35mA之间,每日一次,一次20min,一疗程为15天。
然后采用北京产WDCD-4100型智能超短波治疗机,长方形电极板对置法,置于患者腹部和腰部,输出剂量为80mA,每日一次,一次20min,一疗程为15天。
治疗中随时观察病人感受,及时调整电流程度。
2 结果痊愈:病程在3个月之内的86例患者,一般在治疗5次左右,症状明显缓解,一疗程15次后症状消失。
显效:病程在3个月-1年的35例患者一般在治疗10次左右,症状开始缓解,一疗程15次后症状明显改善,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好转:病程在1年以上的10例患者治疗15次以后,症状开始缓解,2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无效:病程在8年的1例患者,1个疗程后症状没有改变。
131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均无发展,症状消失。
无效的1例,患者效率达98.7%。
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李松江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7(28)12
【总页数】1页(P89-89)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药;疗效
【作者】李松江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1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J], 陈盛松
2.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J], 王海波
3.松解汤辅治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33例效果观察 [J], 任忠华;
4.松解汤辅治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33例效果观察 [J], 任忠华
5.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J], 由渭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发表时间:2013-08-22T08:45:32.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龚太锦[导读] 腹部外科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疾病是成年人小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龚太锦(湖北十堰市竹溪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湖北十堰 442300)【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77-02 腹部外科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疾病是成年人小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尽管通过不同方法的非手术治疗能使73%~90%的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病例获得缓解[2,3],但临床上因过度地延长非手术治疗的时间而贻误手术时机,最终导致死亡的病例接近10%由此,本研究旨在应用自行设计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措施,探讨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临床特征的病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排除完全性小肠梗阻病例。
纳入标准:⑴有腹腔内手术史(包括子宫切除手术史,);⑵符合小肠不全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和体征;⑶口服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连续摄片证实造影剂24h内到达结直肠。
排除标准:⑴患者有一种或多种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包括高热,难治性腹痛,白细胞升高,腹膜炎;⑵伴有小肠炎性疾病,腹外疝,或恶性肿瘤,⑶有放疗史;腹部X线平片无结肠胀气;⑷年龄15岁以下;⑸近4周内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⑹造影剂24h内未到达结直肠。
患者由护士随机分配在当班医生所在的治疗小组中,小组设定为治疗组,另一小组设定为对照组。
1.2方法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其措施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治疗,同时用0.1%肥皂水300~600ml保留灌肠,2次/d。
一旦肛门排气、排便后,行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证实梗阻完全解除后,拔除鼻胃管;先饮水,逐渐进全流质、半流质,当腹痛完全缓解,进普食后患者无特殊不适,大便恢复正常,予以出院。
中频电疗的案例分析及应用中频电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肌肉康复、神经功能恢复等领域。
本文将以疼痛管理为例,对中频电疗的案例分析和应用进行细致探讨。
案例分析:张先生,男性,42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3年。
他主要症状是腰背疼痛,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质量。
张先生曾经尝试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但效果不明显。
因此,他决定尝试中频电疗。
诊疗过程如下:1. 评估:在初次诊疗时,医生通过详细了解病史、疼痛特点等,对张先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张先生的腰椎MRI显示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受压。
评估结果显示张先生适合接受中频电疗。
2. 治疗计划:结合张先生的评估结果,医生制定了治疗计划。
计划中包含中频电疗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治疗期为4周。
3. 手段选择:医生选择了中频电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中频电疗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促进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
张先生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电极贴在腰部进行电疗。
4. 治疗效果:经过4周的治疗,张先生的疼痛明显减轻。
他的腰痛程度从原先的8/10下降到了3/10,生活和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他可以更好地行走和弯腰,且不再需要药物镇痛。
5. 长期效果:中频电疗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
张先生停止治疗后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缓解状态。
他定期进行康复锻炼,结合中频电疗的疼痛管理方法,使得他的疼痛得到了稳定的控制。
应用探讨:中频电疗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疼痛管理、肌肉康复、神经功能恢复等。
在疼痛管理方面,中频电疗具有以下优点:1. 非药物治疗:中频电疗是一种非侵入性、非药物治疗,避免了药物副作用和依赖问题。
对于不能或不愿意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中频电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2. 疼痛缓解效果:中频电疗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降低神经传导的速度,减轻疼痛感。
它可以用于各种疼痛管理,如慢性疼痛、肌肉酸痛和神经痛等。
3. 个体化治疗:中频电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频药物透入为主综合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31T10:09:05.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洪雁赵枫林方红[导读]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洪雁赵枫林方红(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理疗科河南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19-02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53例)、对照组(52例)。
综合组采用超短波+中频药物透入+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手法治疗。
使用序贯治疗(超短波→中频药物透入→手法)。
每天1次,共治疗两个疗程(20天)。
结果综合法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半年随访复发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综合法治疗腹部术后腹腔内脏周围粘连效果明显。
【关键词】综合法腹部术肠粘连
腹部术后肠粘连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影响很大。
我们从2007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综合法(超短波+中频药物透入+手法)治疗该病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腹部术后的105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67例;年龄17~74岁,病程2个月~6年。
随机分为综合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类别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1.2主要症状与体征
患者以腹部疼痛为主,多为持续性、阵发性发作,触诊:腹部粘连处压痛或深压痛,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下腹部可有包块或见肠型、气过水声,X光可见中下腹阶梯状气状液平面。
1.3综合组
(1)中频药物透入法:采用中药(乳香10g,没药10g,当归10g,细辛6g,川芎10g,地鳖虫10g,丁香10g,吴萸20g,肉桂10g,玄胡12g,柴胡10g,生大黄10g)按比例混合研碎加水煮沸煎30min,滤过液500ml备用。
采用北京洁翔医疗设备厂生产的CM—518型电脑中频电疗机,硅胶电极16cm×12cm×2。
每次治疗前将药物浸湿的无菌敷料放在主电极板上,下腹部对置法,调制中频电14号输出,载波频率5KHz,低频调制波1—150Hz,调制波正弦波,调制幅度25%,连续调制方式,剂量耐受限,每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一疗程。
(2)超短波疗法:选用北京医疗器械厂生产的66—4型超短波仪,40.65MHz,波长7.37m,50Hz市电交流,输出功率200W,电板27cm×18cm×2下腹部对置,微热量,每次20min,间隙3cm,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手法治疗:患者仰卧位,两下肢屈曲,腹部自然放松,先点按中皖、天枢、中极、梁门、关元、气海等穴,每穴1min,使之得气,接着用手掌贴腹,从剑突下均匀用力推至下腹部曲骨穴3次,再以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按3—5min,然后抓起腹直肌轻轻提拉,左右摆动,粘连区可做多次。
用手掌摩法缓慢向对侧腹部按推横摩3—5min,最后点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公孙穴等各1min。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手法治疗,方法同上。
上述治疗方法共进行两个疗程。
疗程间歇7天,每天采用序贯治疗超短波→中频药物透入法→手法。
1.4临床疗效与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原有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
显效—原有症状明显改善、体征基本消失。
好转—原有症状部分改善、体征部分消失。
无效—原有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数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半年随访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腹部术后腹腔内炎症或手术创伤常可引起内脏粘连,特别是腹腔大网膜、小肠粘连。
由于内脏腹腔损伤后纤维素渗出,机化形成结缔组织,致使内脏器官彼此粘连[1]。
超短波通过明显的温热和热外效应,改善局部血循环及组织营养,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促进渗出吸收,炎症控制,病灶消失[2]。
超短波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和改善肠壁血循环作用,能达到消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调制中频电流是有明显消炎、止痛、松解、粘连、增强活性生物膜通透性的生物效应的作用。
中药以辛香类,活血止痛为主,有软化粘连的松解吸收更能刺激体表感觉神经,引起神经、体液一系列改变和调整。
同时辅以推拿手法,进一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改善内环境中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改善机体异常结构下的病情结构,从而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其功能状态,提高致痛的代谢水平。
超短波+中频药物透入+手法治疗,三者协同作用可促进粘连软化,增加粘连器官活动,调整内脏功能。
综合法有很好的改善腹部术后肠粘连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是非常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郭万学.理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0.
[2]邱晓虎,邱笑琴.超短波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中华理疗杂志,20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