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英语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延伸英语课堂教学
- 格式:docx
- 大小:15.01 KB
- 文档页数:1
学校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并且,学校应该从制度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
制度保证:确立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现有水平相匹配,重点在于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夯实,也要特别注重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实际应用的训练。
系统完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语言能力发展,而非仅仅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学校应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英语读书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语言能力的平台。
建立英语学习奖励机制:奖励优秀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英语学习,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计趣味性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融入跨文化元素:将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学技巧:以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交流,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
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校园内设置英语角,播放英语歌曲和电影,定期举办英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文化。
的在知识范围内的条件,使之能运用已知的知识进行分解,抽丝剥茧,最终找出未知的结果。
(2)数形互转。
具体形象的思维更容易被学生所感知,抽象思维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形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1-10的数字时,教师会使用联想教导学生:1像铅笔,2像鸭子,3像耳朵……也有教师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具体形状让学生记住3和4,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直观形象抽象出数字,加深小学生对数的认识。
数形的转化在很多时候都能帮助教师传达抽象的概念,形是直观的认识,数又代表了事物的本质。
(3)将复杂分解成简单。
当面对看似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抓住关键点的方法,并做出简单的改变。
例如在计算多位数及分数的乘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是由两部分合成的,然后计算难度就分解了。
三、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场景教学和道具教学,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积极性,加强生活实践,帮助学生提升主动思考,大胆创新的思维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质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1]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23).[2]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40-140.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学质量■梁靖泰 张春艳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三十小学 463000)【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适龄农村儿童几乎都可以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的教育与教学质量实在令人担忧。
所以城乡结合部小学迫切地需要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借鉴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备课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地课外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作业和传统化作业的相辅相成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学中深化改革。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课堂建设【摘要】本文研究了如何提高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课堂建设,1.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教学的特征。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3.构建强化人文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4.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通过这四种途径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礼仪常识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运用文化知识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课堂人文素质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23-01著名语言教育家束定芳和庄智象提出,外语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位置;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习者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表达的可能性;文化原则: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
教育部在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这是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其中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就需要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时候,通过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礼仪常识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运用文化知识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提高大学外语教学中文课堂建设的途径1、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教学的特征英语的人文性特征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知识课,更是一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在满足英语语言知识传授要求的同时,兼顾对学生世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材是文理科学生通用的。
篇章涉及范围广,思想内容丰富,文字规范优美,涵盖英语国家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是生动的人文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其看做是语言学习材料,更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和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观、人文观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加对英语国家人文精神的领会和认识。
如何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是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呢?一、优化外语教学环境1、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应投入资金,为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以便教师能够运用丰富的外语教学资源,如外语电影、歌曲、动画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外语。
2、设立外语学习专用区域可以在图书馆或教学楼内设立专门的外语学习区域,提供外语书籍、杂志、报纸以及外语学习软件和工具。
这些区域可以布置得充满外语元素,如张贴外语海报、摆放外语国家的文化展品等,让学生一进入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外语氛围。
二、丰富外语教学活动1、开展外语角活动定期组织外语角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外教或外语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设定不同的主题,如美食、旅游、电影等,鼓励学生用外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举办外语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组织外语文化节举办外语文化节,展示外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如美食节、服装秀、音乐晚会等。
让学生在了解外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提高对外语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鼓励外语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外语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外语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四、促进学生之间的外语交流1、组建外语学习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组建外语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翻译一篇外语文章、排练一个外语短剧等。
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尽管多年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诸如大班授课使得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在多数情况下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在课后缺乏实践的平台使得所学到的东西无用武之地等现象,均影响着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实施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的关键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而互动式教学正是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的。
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的潜力和创造力,也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受到启发,从而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坚持小班授课是保证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的关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才能掌握对它的实际运用,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实践的机会,使其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而实行英语小班授课不仅使课堂英语互动教学成为可能,而且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班的班容量为40人,将每个班级分成五组,每组8人,各小组设有组长(总结本组讨论并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和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
分组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适中,学习程度上、中、下搭配,内向与外向学生配合,以便达到互相带动、互相提携之目的。
英语小班互动课每隔一周上一次,每次2学时,总授课学时为72学时,占大学英语精读课总学时的1/4。
(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步骤及方法1.教师导学。
教师导学即教师在新课伊始应向学生展示新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预习的内容,列出一些学生预习过程中关于课文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根据本课主题提出演讲、辩论或表演的题目。
加强英语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延伸英语课堂教学
(一)轻轻松松进课堂,快快乐乐说英语
营造轻松的课堂45分钟氛围,激发兴趣,锻炼口语能力,便能促进学生脱口而出。
当学生身处一个能使他们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时,就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一种负担,而是使学生们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以及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都是设计以学生讲英语为主,有讲有练,从而形成一种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陈设一个能使学生讲英语的氛围。
课堂上采取灵活、自由、双向式的口语交流,激励学生想说、会说、能说、乐说,发展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增强成就感,适当创新,大胆想象;采取讲故事、听音乐、表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使所有的孩子完全沉浸在英语氛围之中,不断地刺激孩子的听觉及口语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快快乐乐过生活,健健康康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生活上,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大胆与老师、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为此,我们设法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各种情景,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每天清晨,在Good morning. 的问候中走进教室,在Would yo u like some……的关心中谈心开始;在Let's play together.的邀请中玩耍。
走廊的英语板报,教室的英语手抄报,英语长廊、学校场所的英语标志所创设的英语氛围无不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谈话。
这些创设的情景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掌握知识,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欢欢喜喜把节过,大大方方来表演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多元智能。
通过英语学习,在学校艺术节,学生们欢天喜地表演了英语短剧《The wolf and rabbit》《皇帝的新装》〈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 Snow White>等,不仅他们的表演精彩,而且他们的流利的英语口语,地道的语音、语调令在场的所有观众惊讶、赞叹;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培养。
通过营造英语氛围,找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奋点,变乏味的知识为有趣的生活情景,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动投入参与,变老师单向灌输为指导学生,让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熟悉语言、习得语言,有利于孩子们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语用能力,英语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也是课堂与生活的结合,英语的听说读写实际上贯穿整个学生生活,这就是我们容桂中学英语科组的老师坚持不懈所营造的"润物细无声"的"浸入式外语教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