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软启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 格式:ppt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8
软启动工作原理软启动是指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实现对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可以减少电动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和机械振动,保护电动机和相关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启动的工作原理。
软启动通常由软启动器或软启动控制器实现。
软启动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电子装置,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实现对电动机的平滑启动。
软启动器通常由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触摸屏显示模块组成。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源模块:软启动器通过电源模块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动机启动的直流电。
电源模块通常包括整流器、滤波器和电容器。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滤波器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能。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软启动器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实现对电动机的平滑启动。
控制模块通常由微处理器、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控制模块的主要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用户输入的启动参数,并根据算法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微处理器还可以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启动参数。
- 触发电路:触发电路负责控制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
触发电路通常使用可控硅或晶闸管等器件实现。
-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用于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过流保护、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保护电路可以有效保护电动机和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
3. 触摸屏显示模块:触摸屏显示模块用于用户与软启动器进行交互,设置启动参数和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模块设置启动时间、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参数,也可以实时监测电动机的电流、转速和温度等参数。
软启动的工作过程如下:1. 用户通过触摸屏显示模块设置启动参数,例如启动时间、加速度和减速度等。
2. 当用户按下启动按钮时,微处理器接收到启动信号,根据设置的参数计算出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变化曲线。
软启动器控制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软启动器控制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启动前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1故障现象转动启动按钮,斗轮在规定的延时没有启动(启动稀油泵延时2min斗轮启动,以保证斗轮减速机能得到充分润滑)。
故障指示:LINE(线路)、START(启动)、STALL(失速)、TEMP(温度)中1个或多个故障指示灯亮。
1.2故障分析1.2.1控制电源故障判断故障时,首先查看控制电压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控制电源消失,应检查控制电源供电回路。
控制电源恢复后没有故障指示可再启动一次。
1.2.2启动故障启动故障指示的原因可能是:门电路开路应检查电阻,必要时更换电源电极;或者是门导线松动可加以紧固。
1.2.3失速故障失速故障指示的原因有:(1)电动机转动部分卡涩、连接负载机械部分卡涩或者过载严重。
因为该厂的斗轮堆取料机属于露天设备,冬季寒冷,最低温度可达-19℃,导致稀油泵供油不畅,对减速机高速齿轮润滑不良,引起启动力矩过大,软启动器保护动作,解决的方法是冬季选用150号工业齿轮油,经常检查油质、油位,保证供油畅通。
另外也可能存在斗轮过载严重的现象,如斗轮吃煤过深或者被煤埋住,斗轮根本无法启动;(2)失速功能选取不当,如果不选用此功能则该软启动器的3号双列开关应置OFF位;(3)软启动器控制组件的问题,应检查软启动器本身。
1.2.4温度故障温度故障指示的原因有:(1)软启动器通风堵塞或者风扇故障,因为软启动器采用可控硅进行控制,存在发热的问题,正常运行温度必须在0~50℃之间,保证可靠的通风,及时排除可控硅工作时散发的热量;(2)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者电动机启动瞬间过载严重,引起温度保护动作。
这是因为在软启动器内部采用内热敏电阻监视可控硅整流的温度,当达到电源极的最大额定温度时,将关闭可控硅整流器,门信号关闭,软启动器停止工作。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加上启动瞬间存在负荷过载,整流器温度会急剧升高,引起保护跳闸,因此应该尽量降低它的环境温度。
软启动器罕见故障及解决之阿布丰王创作1、瞬停: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招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们可以告诉用户只需把软起内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防止此故障.2、起动时间过长:呈现此故障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软起内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需要注意的是机电功率年夜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年夜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年夜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年夜而烧坏软起内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3、输入缺相:(1) 检查进线电源与机电接线是否有松脱;(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机电是否匹配;(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情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招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4、频率犯错:此故障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置内部电源信号时呈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犯错.呈现这种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物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置.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5、参数犯错:呈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把持:先断失落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流220V)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 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6、起动过流: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越了500%倍而招致的,解决此法子有:把软起内部功能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7、运行过流:招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招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进量.可检查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年夜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年夜软起拖多年夜的机电负载.8、输有缺相:主要是检查进线和出线电缆是否有松脱,软起输出相是否有断相或是机电有损坏.9, 在调试过程中呈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机电没反应.呈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起动方式采纳带电方式时,把持顺序有误(正确把持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b-电源缺相,软起动器呵护举措(检查电源)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华正常工作)10,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呈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故障原因可能是:a-在起动过程中,呵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呈现误举措.(将呵护装置重新整定)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分歧理.(主要针对的是55KW 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11, 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呈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故障原因有:a-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机电不配.(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年夜或者空气开关重新选型)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起动时间适当缩短.)c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摆荡比力年夜,易引起软起动器发犯毛病指令.呈现提前旁路现象.(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年夜功率的机电,)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12, 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呈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呈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故障原因可能是:a-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发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翻开软起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b-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13, 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机电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a-机电缺相(检查机电和外围电路)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机电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14, 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呈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工作,机电自由停车.故障原因有:a-参数设置分歧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15, 在起动过程中,呈现电流不稳定,电流过年夜.原因可能有:a-电流表指示禁绝确或者与互感器不相匹配(更换新的电流表)b-电网电压不稳定,摆荡比力年夜,引起软起动器误举措(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c-软起动器参数设置分歧理.(重新整定参数)16,软起动器呈现重复起动.故障原因有a-在起动过程中外围呵护元件举措,接触器不能吸合,招致软起动器呈现重复起动(检查外围元件和线路)17,在起动时呈现过热故障灯亮,软起动器停止工作:a-起动频繁,招致温渡过高,引起软起动器过热呵护举措.(软起动器的起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越6次,特别是重负载一定要注意)b-在起动过程中,呵护元件举措,使接触器不能旁路,软起动器长时间工作,引起呵护举措.(检查外围电路)c-负载过重起动时间过长引起过热呵护.(起动时,尽可能的减轻负载)d-软起动器的参数整定分歧理.时间过长,起始电压过低.(将起始电压升高)e-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更换风扇)18, 可控硅损坏:a-机电在起动时,过电流将软起动器击穿(检查软起动器功率是否与机电的功率相匹配,机电是否是带载起动)b-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更换风扇)c-起动频繁,高温将可控硅损坏(控制起动次数)d-滤波板损坏(更换损坏元件)。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软启动是一种电气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大功率电机的启动过程,以减少启动时的冲击和电流峰值,保护电机和电气设备。
软启动器通常由电流限制器、电压调节器和时间延迟器等组成。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流限制器:软启动器内置了电流限制器,用于限制启动时的电流峰值。
在启动过程中,电流限制器逐渐增加电压,使电机逐渐加速,从而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电流限制器可以根据电机的特性和负载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启动过程平稳无冲击。
2. 电压调节器:软启动器还包含电压调节器,用于控制电机的电压输出。
在启动过程中,电压调节器逐渐增加电压,使电机逐渐加速。
通过控制电压的输出,软启动器可以确保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适当,并避免过高的电流和冲击。
3. 时间延迟器:软启动器还配备了时间延迟器,用于控制启动过程中的时间延迟。
时间延迟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启动的延迟时间,以确保电机在启动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延迟时间的设置可以根据电机的类型、负载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初始状态:软启动器处于待机状态,电机未启动。
电流限制器和电压调节器的输出为零,时间延迟器等待启动信号。
2. 启动信号:当接收到启动信号时,软启动器开始工作。
3. 电流限制:电流限制器逐渐增加电压,使电机逐渐加速。
通过限制电流的增长速度,软启动器可以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4. 电压调节:电压调节器逐渐增加电压,使电机逐渐加速。
通过控制电压的输出,软启动器可以确保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适当。
5. 时间延迟:时间延迟器提供启动信号后的延迟时间,以确保电机在启动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6. 启动完成:当电机达到设定的速度或负载条件时,软启动器停止工作,电机正常运行。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机启动时的冲击和电流峰值,降低电气设备的损坏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同时,软启动器还可以减少电网的负荷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软启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技术,用于启动大功率电动机,以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和机械冲击,保护电动机和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
软启动器通常由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1. 电源模块:软启动器需要接入电源供电,电源模块主要负责将电源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以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给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使用。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软启动器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启动过程进行控制和保护。
控制模块通常包括微处理器、触摸屏等组件,它能够实时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功率模块的输出。
3. 功率模块:功率模块是软启动器的输出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
功率模块通常采用晶闸管或者可控硅等器件,通过控制器的触发信号来调节电流的大小和波形,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启动前准备:在启动前,控制模块会检测电动机的状态,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电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者其他方式设置启动参数,如启动时间、加速度等。
2. 加速过程:当启动命令下达后,控制模块会控制功率模块逐渐增加输出电流,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加速。
在加速过程中,控制模块会根据设定的加速度参数来调节输出电流的变化率,以避免电动机和相关设备受到过大的冲击。
3. 平稳运行:当电动机达到设定的运行速度后,控制模块会维持输出电流的稳定,以保持电动机的平稳运行。
同时,控制模块还会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如电流、温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过载、过热等,会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降低输出电流或者停机。
4. 停机过程:当需要停止电动机时,控制模块会逐渐降低输出电流,使电动机平稳停止。
在停机过程中,控制模块还会监测电动机的状态,以确保停机过程安全可靠。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和机械冲击,减少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作用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启动电动机的电气设备,它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特别是在大功率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电网冲击和电动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控制电路:软启动器内部集成了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对电动机的启动进行精确控制。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它能够根据预设的启动曲线和参数,对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和监控。
2. 功率电子器件:软启动器内部包含了功率电子器件,主要包括可控硅(SCR)和继电器等。
可控硅用于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继电器则用于控制软启动器的开关机和保护功能。
3. 过电流保护:软启动器内部设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当电动机启动时,如果出现过电流现象,软启动器能够及时检测到,并通过控制电路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保护电动机和设备不受损坏。
4. 软启动曲线:软启动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启动曲线,通过调整启动时间和电流变化率,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曲线通常包括加速、减速和停止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软启动器的作用如下:1. 降低电网冲击:电动机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这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导致电网电压波动。
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使电动机平稳启动,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保护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2. 减少机械冲击:电动机启动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产生机械冲击,对设备和传动系统造成损坏。
软启动器能够控制电动机的加速和减速过程,使启动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机械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节能减排: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会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这不仅浪费能源,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减少了起动电流,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合一软起动常见故障及排除1、软起时,电机缺相,硬起正常排除方法:先断开前级电源,打开快开门,用万用表电阻档选择X1档,测量可控硅的GK控制线(G为白色,K为红色)之间电阻在15欧左右为正常,依次测量ABC 三相的输出输入可控硅,如有一个可控硅GK阻值是无穷大,说明该管子连线断或管子坏。
如果可控硅都正常就须更换触发板。
2、软硬起时,ABD8-400跳断相,综合保护器19、20号线短接后,电机起动正常排除方法:断开电源,打开面板,用万用表电阻档X1档,测量综保电流互感器线圈阻值,综保上8号线是公用线,9、10号线分别为三个电流互感器的输入信号线,三个阻值应相同,如有一路为无穷大或短路就须更换电流互感器。
3、软起动时,ABD8-400跳过载,硬起动正常排除方法:将ABD8-400的电流整定值调大些。
原因:ABD8-400的整定是按硬起方式设计硬起时,电机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7倍,时间约等于3秒,保护还不到动作时间电流已经了降下来。
软起时电机起动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3-4倍,但维持时间在10秒左右,比综保的动作时间要长,所以须将ABD8-400的电流整定值调大些。
4、软起正常,但到达旁路时间KM2不旁路,转换开关在硬起时,也是同样现象排除方法:先断开前级电流,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真空接触器是否线包有烧坏的,如不是就按说明书后面的接线图看是否控制线有松动现象。
5、软起时前10秒电机无任何起动现象,10秒后电机直接起动,硬起正常排除方法:先断开前级电源,更换触发板。
6、按起动按钮后,软起、硬起电机都不起动排除方法:将ZJ1、ZJ2继电器拔开,观察继电器是否烧坏,如有一个明显烧坏可临时将两个ZJ继电器互换,此时应能正常起动,但综保的漏电保护已经被甩开,须要尽快更换新的继电器。
二合一软起动的使用注意事项1、因为软起动的核心部件均是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刚起动马上就停止,然后又立即起动,这是对电子元器件最大的冲击。
软启动工作原理软启动是指在电气设备启动过程中,通过逐步增加电压或者电流的方式,使设备能够平稳地启动,避免因蓦地启动而对设备产生冲击或者损坏。
软启动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对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进行调节,以实现平稳启动的目的。
软启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和保护模块。
1. 电源模块:软启动的电源模块主要负责将电源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将电源电压转换为适合控制器和输出模块工作的直流电源。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软启动的核心部份,它通过对电源输出电压或者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软启动的功能。
控制模块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核心芯片,通过编程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规律。
3. 输出模块:输出模块是软启动的输出接口,它负责将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
输出模块通常采用可调电阻、可控硅等器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调节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大小。
4. 保护模块:保护模块是软启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负责对电源输出电压或者电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过流、过压、短路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对设备产生损坏。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初始状态:在设备初始状态下,控制模块对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进行监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软启动。
如果需要软启动,则控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给输出模块。
2. 软启动过程: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规律,逐步增加电压或者电流的大小,实现设备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过程中,控制模块会不断监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确保在设定的范围内。
3. 启动完成:当设备启动完成后,控制模块会发送住手信号给输出模块,输出模块住手调节电源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保持在设定的工作状态。
软启动的优点:1. 减少设备启动时的冲击:软启动通过逐步增加电压或者电流的方式,避免了设备在启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减少了对设备的损坏。
软启动器一般出现故障该如何处理1 启动前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0 故障分析1.1 控制电源故障判断故障时,首先查看控制电压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控制电源消失,应检查控制电源供电回路。
控制电源恢复后没有故障指示可再启动一次。
1.2.2 启动故障启动故障指示的原因可能是:门电路开路应检查电阻,必要时更换电源电极;或者是门导线松动可加以紧固。
1.2.3 停止故障停止故障指示的原因有:(1) 给出起动信号,电机无反应。
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3、4、5是否接通。
2.检查控制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开关是否正常。
3.检查控制回路电压是否过低。
(2) 软启动器待机状态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
2.检查各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1.2.4 无显示故障无显示故障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11和12是否接通2.检查工作电压是否正常1.2.5 缺相故障电机起动时缺相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三相电源各相电压,判断是否缺相并予以排除。
2 温度故障2.1 可控硅温度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安装环境是否通风良好且垂直安装。
2.软启动器是否被阳光直射。
3.检查散热器是否过热或过热保护开关是否断开。
4.降低起动频率的次数。
2.2 起动失败故障解决方法:1.逐一检查各项工作参数设定值,核实设置的参数值与电机实际参数是否匹配。
2.起动失败(80秒末完成起动)检查限流倍数是否设定过小或核对互感器变化正确性。
3.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3 短路故障3.1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上。
2.检查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3.2 开路故障3.2.1电机连接线开路(P7设置为0)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输出端与电机是否正确且可靠的连接。
2.测量电机输入端电压,判断电机内部是否开路。
3.检查进线是否缺相。
4电流故障4.1限流功能失效解决方法:1.检查电流互感器是否接到端子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