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_储层预测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1.88 MB
- 文档页数:28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一、地震处理1.ProMax简介 LandMark的地震处理软件2.FocusParadigm的地震处理软件系统,配合EPOS3 TE(Third Editon)的版本。
3.CGG地震处理软件系统4.Omega地震处理软件系统。
5.TomoxPro 井间地震处理软件井间地震全套的综合处理分析软件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设计与模拟井间地震勘探实验2〕计算全波场的井间地震人工合成图3〕拾取井间地震波的初至走时4〕初至波非线性层析成像5〕井间地震波预处理,包括波场别离6〕波动方程的全波场偏移7〕上行波与下行波的CDP叠加8〕偏移后处理与叠后校长量分析与应用该软件系统共包括14个模块,提供大量的质量监控与图形显示功能。
6.Univers VSP 垂直地震处理垂直地震处理VSP7.GreenMountain 绿山 Mesa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微机版8.Omni Workshop最新的三维地震勘测设计工具集,自动生成的开放式数据库支持设计、执行和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访问。
9.Vista Window 2D/3D10.GeoCT-I 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GeoTomo公司开发的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现场处理野外小折射地震资料。
11.克浪 KeLang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12.TestifiLand for Windows仪器、源、接收器测试分析软件,它产生代表读到的原始带数据的统计图表。
13.SPS_QC 地震辅助数据生成与质控系统二、地震解释ndMark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R2003,工作站版15CDLandMark的大型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括地震资料解释,三维自动层位追踪,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三维可视化解释、地质解释与地层比照、迭后处理,数据体相干分析,地震属性提取属性分析、地址建模、断层封堵分析做图。
层面与断层模型,出量计算、测井解释,精细目标分析,井位设计等。
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微机油藏描述系统集成 (3)一、Landmark公司微机油藏描述系统发展历程 (3)二、微机油藏描述系统各模块集成 (4)(一)工区、数据管理系统(二)GESXplorer地质分析与制图系统(三)SeisVision 2D/3D二维三维地震解释系统(四)PRIZM 测井多井解释系统(五)ZoneManager层管理与预测(六)GMAPlus正演建模三、Discovery微机油藏描述系统软件特色 (12)第三章:微机三维地震解释系统软件应用方案研究 (13)一、工区建立 (13)(一)工区目录建立(二)一般工区建立(三)工区管理二、数据输入 (20)(一)地质数据输入1 井头数据输入2 井斜数据输入3 分层数据输入4 试油数据输入5 生产数据加载6 速度数据输入(二)测井数据输入1 ASCII格式测井数据输入2 LAS格式测井数据输入(三)地震数据输入1 SEG-Y三维地震数据输入2 层位数据输入3 断层数据输入三、微机地质应用 (31)(一)微机地质应用工作流程工作流程1 地质分析工作流程2 沉积相分析工作流程(二)微机地质应用1 井位图建立2 等值线图(isomap)建立3 各种剖面图(Xsection)建立4 生产现状图制作5 沉积相图制作四、微机三维地震解释综合应用 (48)(一)微机三维地震解释工作流程1 合成记录及层位工作流程2 地震解释工作流程3 速度分析工作流程(二)微机三维地震解释综合应用1 地震迭后处理-相干体2 合成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3 层位和断层建立、解释4 三维可视化5 速度分析与时深转换6 构造成图7 地震测网图建立8 地震属性提取五、微机单井测井解释及多井评价 (104)(一)微机单井测井解释及多井评价工作流程1 测井曲线环境校正与标准化工作流程2 测井分析流程(二)微机单井测井解释及多井评价1 打开测井曲线2 测井曲线显示模板制作3.测井曲线显示、编辑与预处理4.交会图制作与分析5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与解释6 测井解释成果报告7 储层参数自动统计与成图六、储层管理与预测 (127)(一)储层参数预测工作流程(二)储层参数预测1 储层单元(Zone)建立2井点处储层参数输入3 地震各种属性输入4 井点处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回归分析5 储层参数预测6 储层参数预测图残差校正七、Discovery综合地质分析与油藏评价工作流程 (146)1 Discovery综合地质分析与油藏评价工作流程2 油气藏控制因素和成藏规律分析流第四章:微机油藏描述系统Discovery在欢喜岭地区的应用.148一、工区概况 (148)二、地层精细对比 (150)三、层位标定和构造精细解释 (153)(一)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二)层位标定(三)地震反射特征与地震解释(四)断裂特征与构造特征1 断裂特征2 构造特征四、测井储层评价 (157)(一)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二)测井单井评价(三)储层参数统计分析五、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 (165)(一)井点处储层参数求取(二)地震属性提取(三)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的回归分析方(四)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参数预测六、沉积微相划分 (168)(一)相标志及沉积特征(二)测井相特征(三)沉积微相划分七、本区油藏综合评价 (172)(一)油气藏类型(二)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三)有利目标优选第五章:结束语 (182)附件目录 (183)第一章:前言《微机解释软件系统及在滚动勘探中的应用》是由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甲方)下达,由乙方中楠信息技术(杭州)有限公司(GNT国际公司)承担完成,本项目是在甲乙双方组成的5人项目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PetroChina勘探生产分公司工程技术处Landmark 钻井软件培训基本内容Landmark北京办公室2005.3.21目录一、EDM(工程数据模型) 2二、定向井设计系统(COMPASS) 5三、管柱设计系统Tubulars 7四、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系统WELLPLAN 10五、钻井时效分析与成本预算系统Drillmodel 21六、钻井数据管理解决方案OpenWells 21一、EDM(工程数据模型)工程数据模型EDM (Engineering Data Model)是Landmark公司新一代油井设计、施工报表系统、采油生产与经济评价的公共数据库平台,它通过一个完全的井架构解决方案提供钻井与井服务的无缝集成。
通过一致的数据管理、导航、安全、统一单位控制、参考基准面、多应用程序并发等手段,应用COMPASS、WELLPLAN、CasingSeat 、Stresscheck和OpenWells实现工程工作流。
EMD 为详细施工作业和工程工作流提供一个单一的平台,实现从原形到计划及钻井与油井服务等各个阶段的管理。
1998年7月释放的DEX(数据交换)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移动数据,提供了高水平的可交互性,能实现内部机制的工作流。
随着2003年5月的释放版本,EDM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其中包括统一数据库支撑的强壮的集成平台,数据库集中存储井生命周期(设计、实施、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
通过高效的、自然集成的工作流,在钻井设计过程中,EDM平台使得工程师能够评估生产收益。
它集成各种应用程序,通过单一的公共数据入口点,在井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保证数据的质量。
EDM 为实时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根据最新的施工参数,应用工程分析工具,很容易实现当前施工分析。
EDM为第三方工具提供集成平台。
1、EDM 的优点所有数据存储在统一位置精确的、可信的、实时更新的数据集的共享拷贝被多用户存取,免去了管理多份数据所带来的麻烦。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内部使⽤)编写⼈:管晓燕毕俊凤⼆00五年六⽉⽬录⼀、数据加载(⼀)启动LandMark (1)(⼆)建⽴投影系统 (1)(三)建⽴OpenWorks数据库 (1)(四)加载钻井数据 (2)⼆、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准备⼯作 (5)(⼆)启动SynTool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5)(三)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7)(四)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 (8)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启动SeisWoks (9)(⼆)三维地震⼯区中常见的⽂件类型 (9)(三)显⽰⼯区底图 (10)(四)显⽰地震剖⾯ (10)(五)解释层位和断层 (10)(六)制作等值线,⽣成绘图⽂件(*.cgm)并出图 (11)(七)层位管理 (11)四、时深转换(⼀)建⽴速度模型 (13)(⼆)时深(或深时)转换 (15)(三)速度模型的输出及其应⽤ (18)(四)基准⾯ (20)五、构造成图(⼀)作图前的准备⼯作 (22)(⼆)⽤ASCII数据绘制等值线平⾯图 (23)(三)⽤SeisWorks解释数据绘制等值线平⾯图 (24)(四)绘制地理底图 (25)(五)⽣成⽐例绘图⽂件并出图 (28)六、UNIX常⽤命令介绍(⼀)⽬录管理命令 (29)(⼆)⽂件管理命令 (29)(三)打印命令 (31)(四)⽹络操作 (31)(五)其他常⽤命令 (31)(六)vi编辑命令 (32)应⽤LandMark软件进⾏常规地震资料解释OpenWorks是LandMark所有软件模块的⼀体化⼯作平台。
在此环境平台下,地球科学应⽤⼈员可以直接综合应⽤各种软件模块,解决各种地学问题。
在LandMark软件中进⾏地震资料解释的常规流程如下:●数据加载●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时深转换●构造成图⼀、数据加载(⼀)启动LandMark进⼊LandMark⽤户后即刻出现OpenWorks⼯作平台,LandMark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checkshotLandmark公司Discovery微机油藏描述系统模块简介来源:叶晓明的⽇志⼀、Landmark公司微机油藏描述系统Discovery发展历程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新⽉异的今天,微机性能的⾼速发展使其与⼯作站之间的界线⽇益模糊。
海量存贮的实现和运算速度呈⼏何倍数增长,使得微机进⼊了⼤数据量,计算要求⾼的领域。
诸多原来在⼯作站上实现的油⽓地质研究⼯作,如地质分析、地震解释和测井分析等综合研究⼯作能够在微机上实现。
⽬前,微机正在以⼀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深⼊到⽯油⼯业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地质家、地球物理家、测井分析家、油藏⼯程师和管理⼈员的强有⼒⼯具。
Discovery的前⾝是GES,GES是80年代初由GeoGraphix,Inc.公司发展的产品,主要是为地质学家提供的地质分析软件。
GeoGraphix,Inc.是全世界第⼆家在Windows下开发商业化软件的公司。
GES是⼀套被全世界地质学家⼴泛接受的地学分析软件⼯具。
1995年底,Landmark收购GeoGraphix,并在GES系统之上添加测井分析软件Prizm和地震解释软件SeisVision。
Landmark公司看到了微机发展潮流,把公司⼤量的⼈⼒、物⼒投⼊到微机产品上,同时把⼯作站上先进技术移植到微机上,于2000年推出全新的Discovery。
它具有统⼀数据库,统⼀数据管理平台;从地质综合分析,地震迭后处理,地震解释,正演模型,测井解释及评价,储层属性管理与预测,构成⼀套统⼀⼯作流程、统⼀界⾯风格的油藏描述系统。
软件发展历程:GES→GES97→GES99→Discovery2000.1→Disco very2000.2→Discovery2000.3→Discovery2001.1→Discovery2002.1,⽬前最新版本为Discovery2002.1。
根据Landmark公司统计的结果,⽬前在国外⼤公司中Discovery软件得到了⼴泛的应⽤,某些⼤公司已经将Discovery当做油公司统⼀的平台软件,今后所有的⽇常⼯作将在此平台上进⾏⼯作,⽬前Texco公司已经完全统⼀了平台,利⽤Discovery软件替代了原有的Geoquest、Landmark等软件。
PetroChina勘探生产分公司工程技术处Landmark 钻井软件培训基本内容Landmark北京办公室2005.3.21目录一、EDM(工程数据模型) 2二、定向井设计系统(COMPASS) 5三、管柱设计系统Tubulars 7四、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系统WELLPLAN 10五、钻井时效分析与成本预算系统Drillmodel 21六、钻井数据管理解决方案OpenWells 21一、EDM(工程数据模型)工程数据模型EDM (Engineering Data Model)是Landmark公司新一代油井设计、施工报表系统、采油生产与经济评价的公共数据库平台,它通过一个完全的井架构解决方案提供钻井与井服务的无缝集成。
通过一致的数据管理、导航、安全、统一单位控制、参考基准面、多应用程序并发等手段,应用COMPASS、WELLPLAN、CasingSeat 、Stresscheck和OpenWells实现工程工作流。
EMD 为详细施工作业和工程工作流提供一个单一的平台,实现从原形到计划及钻井与油井服务等各个阶段的管理。
1998年7月释放的DEX(数据交换)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移动数据,提供了高水平的可交互性,能实现内部机制的工作流。
随着2003年5月的释放版本,EDM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其中包括统一数据库支撑的强壮的集成平台,数据库集中存储井生命周期(设计、实施、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
通过高效的、自然集成的工作流,在钻井设计过程中,EDM平台使得工程师能够评估生产收益。
它集成各种应用程序,通过单一的公共数据入口点,在井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保证数据的质量。
EDM 为实时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根据最新的施工参数,应用工程分析工具,很容易实现当前施工分析。
EDM为第三方工具提供集成平台。
1、EDM 的优点所有数据存储在统一位置精确的、可信的、实时更新的数据集的共享拷贝被多用户存取,免去了管理多份数据所带来的麻烦。
地震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 xxxx 系 (部): 石油资源系专业班级: 勘查技术与工程xxxxx班指导老师: xxxxxxxxxxxx 时间: xxxxxx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三、课程设计原理 (1)四、课程设计步骤 (2)1、打开coreIDRAW.X6 (2)2、建立地震3D Survey工区 (2)3、加载地震数据 (4)4、加载井数据 (6)(1)井位的加载 (8)(2)测井数据的加载 (9)(3)分层数据的加载 (12)5、层位解释 (13)6、Zmapplus地质绘图模板 (16)五、心得体会 (18)一、课程设计目的我们这次的目的就是在landmark的基础上,利用coreIDRAW X6描绘出断层线,表现出更加简洁的地震构造图。
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中的landmark软件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landmark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井位数据的加载,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
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landmark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
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6. 尽量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得到的成果图写出建议钻探的井位及其依据。
图1---LandMark GeoProbe可视化数据在石油勘探应用方面,GeoProbe帮助客户快速敲定勘探远景区带和进行井位设计的高性能可视化、解释软件,为进行三维井位设计和高级自动道追踪提供了创新的综合平台,图2 –不同显示分辨率和可视化的效果图3---可视化显示解决方案GeoProbe是一个可视化解释软件系统,具有生成地下探矿模型功能,以千计的地震探测数据。
老可视化硬件平台虽然在全分辨率具备缩放功能,持流域趋势,因为视图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解释是被迫要恢复人们留意区域观点,并图4---图显的划分XASUN EX5图形工作站XASUN EX7/8图形工作站Xeon EX7/8提供最新四路32~64核Xeon架构工作站,no 项类技术规格主要指标1 CPU 4路CPU—内存带宽16通道*10.66GB/秒=170.96GB/QPI总线带宽 6.4GT/秒2 图卡3*Q6000显存带宽3*144GB/秒图卡总线接口每个PCIe 16x 2.0双向 16GB/ 3 硬盘硬盘 SAS 2代、SSD 内部读带宽,200MB/秒、LSI SAS2RAID+16/24个读带宽,1.5GB/S~5.6GB/S支持2CPU+2GPU+8HDD 的XASUN EX5解决方案支持2CPU+2/4GPU+16HDD XASUN EX5G解决方案支持2CPU+4GPU+8HDD的XASUN EX5G2解决方案这是目前基于Intel Xeon 5600架构最强大图形工作站,在CPU、图形处理,支持4CPU+4GPU+1TB内存+24HDD的XASUN EX7解决方案配置说明支持8CPU+4GPU+1TB内存+24HDD的XASUN EX8解决方案配置说明型号XASUN EX7 423512-S42RA169RE3在线咨询。
PetroChina勘探生产分公司工程技术处Landmark 钻井软件培训基本内容Landmark北京办公室2005.3.21目录一、EDM(工程数据模型)二、定向井设计系统(COMPASS) 5三、管柱设计系统Tubulars四、钻井工程设计和分析系统WELLPLAN五、钻井时效分析与成本预算系统Drillmodel 1六、钻井数据管理解决方案OpenWells一、EDM(工程数据模型)工程数据模型EDM (Engineering Data Model)是Landmark公司新一代油井设计、施工报表系统、采油生产与经济评价的公共数据库平台,它通过一个完全的井架构解决方案提供钻井与井服务的无缝集成。
通过一致的数据管理、导航、安全、统一单位控制、参考基准面、多应用程序并发等手段,应用COMPASS、WELLPLAN、CasingSeat 、Stresscheck和OpenWells实现工程工作流。
EMD为详细施工作业和工程工作流提供一个单一的平台,实现从原形到计划及钻井与油井服务等各个阶段的管理。
1998年7月释放的DEX(数据交换)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移动数据,提供了高水平的可交互性,能实现内部机制的工作流。
随着2003年5月的释放版本,EDM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其中包括统一数据库支撑的强壮的集成平台,数据库集中存储井生命周期(设计、实施、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
通过高效的、自然集成的工作流,在钻井设计过程中,EDM平台使得工程师能够评估生产收益。
它集成各种应用程序,通过单一的公共数据入口点,在井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保证数据的质量。
EDM为实时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根据最新的施工参数,应用工程分析工具,很容易实现当前施工分析。
EDM为第三方工具提供集成平台。
1、EDM 的优点所有数据存储在统一位置精确的、可信的、实时更新的数据集的共享拷贝被多用户存取,免去了管理多份数据所带来的麻烦。
它对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应用间数据一致性有所帮助,本系统实施跨公司公共进程和标准化来减少钻井工程中的管理费用。
目录理论部分 (1)第一章刀片机登录 (1)一、登录方式 (1)二、登录机器 (1)三、在UNIX机器上登录 (1)第二章UNIX命令 (2)一、独立启动STARTOW (2)二、利用LINUX机器登录笔记本电脑 (2)三、内存整理 (2)四、VI命令 (2)五、TAR命令 (4)六、常用命令 (4)七、外接移动硬盘 (4)第三章LINUX系统安装(R5000) (5)一、系统安装 (5)二、TAR包安装 (13)第四章工区建立 (14)一、井工区建立 (14)二、井工区管理 (14)三、手工删除井工区 (16)四、PRER5000 (16)第五章地震数据加载(R5000) (17)一、三维数据加载 (17)二、二维数据加载 (17)第六章井数据加载 (18)一、文本数据加载 (18)二、曲线加载(ALL) (19)三、删除无用的分层数据 (20)第七章测井解释(PETROWORKS) (21)一、曲线编辑(LOGEDIT) (21)二、测井数据分析 (21)三、测井曲线预处理 (22)第八章地质解释(STRATWORKS) (25)一、模版编辑 (25)二、定义断层 (25)三、拾取正断层 (26)四、逆断层 (26)五、制作泡泡图 (26)六、岩性统计 (27)第九章合成记录制作 (28)一、改变合成记录底色 (28)二、子波提取 (28)三、相关曲线 (28)第十章地震解释 (29)一、数据加载 (29)二、合成记录制作 (29)三、资料解释 (30)第十一章迭后处理(POSTSTACK) (37)一、相关处理 (37)二、属性提取 (37)第十二章RAVE (43)一、二维交汇(2D CROSSPLOT) (43)二、三维交汇(3D CROSSPLOT) (43)三、二维骨架(二维矩阵2D MATRIX) (43)四、随机相关(RANK CORRELATION) (43)五、统计参数概况(SUMMARY STATISTICS) (43)六、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43)第十三章时深转换 (45)一、TDQ (45)二、DEPTHTEAM EXPRESS (45)第十四章POWERVIEW(综合解释) (47)一、启动POWERVIEW (47)二、设置解释员优先权 (48)三、检查数据 (48)四、数据转换显示 (52)五、断层解释及质控 (53)六、断层相关组合 (54)七、层位解释 (54)八、解释正确性确认(EZVILADATOR) (56)九、断层多边形解释 (56)十、网格等值线制作 (58)第十五章POWERCALCULATOR (59)一、建立计算公式 (59)二、运行计算 (59)三、查看工区数据 (60)四、两层叠合并移动 (60)第十六章GEOPROBE(地质探测) (61)一、GEOPROBE项目管理 (61)二、存储说明 (62)三、功能键说明 (62)四、层位解释 (64)五、河道追综 (66)六、断层解释 (66)七、显示钻井 (67)八、任意线显示 (67)九、层拉平 (67)十、层位反拉平 (67)十一、谱分解(SPECTRAL DECOMPOSITION) (68)十二、数据处理 (68)十三、井位设计 (68)十四、地质体(GEOBODY) (69)十五、地质异常体(GEONOMALY) (69)第十七章频谱分析 (71)一、调谐体(TUNING CUBE) (71)二、体搜索(VOLUME RECON) (73)三、调谐图(TUNING MAPPER) (73)第十八章R5000 (74)一、功能介绍 (74)二、工区恢复 (74)实践操作 (78)第一节DIATRICT 的建立 (78)第二节PROJECT的建立 (79)第三节3D与2D测网的建立 (80)第四节3D与2D地震数据体的加载 (84)第五节、井数据的加载 (93)第六节3D井列表和2D地震数据的列表 (104)第七节层位的输入输出 (106)第八节地震数据的输出 (112)第九节解释工区的建立 (116)第十节R5000工区的备份和恢复 (118)第十一节R2003工区的恢复 (123)第十二节合成记录的制作 (128)第十三节POWERVIEW (136)一、启动 (136)二、各种小功能 (143)三、POLYGEN (147)第十四节属性的提取 (155)一、ESP相干 (155)二、PAL属性 (157)三、查看资料的频谱 (158)四、GEOPROBE 制作相干体 (160)第十五节RAVE (164)一、交汇分析 (164)二、井震联合获得属性 (168)第十六节 TDQ和DEAPTHTEAM EXPRESS (179)一、TDQ (179)二、 DEAPTHTEAM EXPRESS (184)第十七节 Z-MAP PLUS (195)一、绘制深度域层位等深线 (195)二、对生成的等值线进行井校 (215)附录一LANDMARK 命令一览表 (216)附录二LANDMARK2003软件培训手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启事因工作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地球物理勘探等专业技术人员(本招聘信息已发布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页和中油网主页的招聘信息栏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聘岗位(10人):1.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物探技术学科带头人:3人2.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沉积储层研究学科带头人:2人3.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岗:2人4.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地震采集方法设计及质量监控岗:1人5.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岗:1人6.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沉积储层研究岗:1人二、基本条件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2.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在科研工作中业绩突出。
3.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身体健康,能够承担所应聘岗位的工作任务。
三、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物探技术学科带头人1.岗位职责:主要负责全院物探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侧重于综合解释和特殊处理),引领全院物探技术人员追踪物探前沿技术,应用先进成熟技术服务科研生产,指导和培养出一批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备较高实际应用能力的物探技术人才。
2.资格:①具有大学以上与石油物探、石油地质工作相同或相近专业学历,高级工程师任职2年以上;②具有近10年来连续从事地震解释方法、储层预测、油藏描述或测井应用研究的工作经验;③作为第一贡献者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或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者作为第一贡献者获得省部级或局级重奖,其学术水平达到在本专业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在局级单位内有较高知名度,同行专家公认。
在省部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出版过专业论文或著作,或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过专业论文。
④身心健康,精力充沛,能承担本岗位的工作任务,年龄在45周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