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产业分析

通信产业分析

通信产业分析
通信产业分析

一、五力模型分析华为所在产业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整个通信行业是个巨大的产业链,通信设备制造商们都具有庞大的上游供应商资源,除了部分核心芯片供应商外,包括各大EMS代加工商、电子仪器仪表供应商、元器件供应商、金属板金供应商等等,都处在产业链最上端。从电信营运商传递到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压力也被设备商传递到这些上游供应商身上。华为公司也采取了类似于运营商使用的采购方式,对需求量大的产品引进多家供应商供货、并进行一年一次的电子招标,对其他产品的采购也采用年度集中招标,从而达到成本控制最优化和产品供货风险的最小化。其他的通信设备巨头如爱立信、思科等也采取了类似的采购策略来从成本控制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市场领导力和竞争力。

尽管通信设备的上游供应商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不断被压榨,行业间的并购和整合也在不断发生,但作为整个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大部分还在艰难地生存着。就如珠江地区就有大量的上游靠华为存活着。相对于强大的设备供应商们,上游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也比较弱。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只有在产品技术上拥有领先地位、能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并且具有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的设备供应商才能从容面对这种压力。目前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分别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强攻”并誓要动摇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中国移动在“死守”并不断利用既有优势继续在个人移动用户市场攻城略地。华为公司能从一个非主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不断地被各主流运营商选为优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就是在以上方面出色发挥的结果。总而言之,对于设备制造商们来说,来自运营商的压力是巨大的。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自2005年以来,华为已经在移动市场突破了全球前50强运营商的其中的70%并成为优选设备供应商。而电信设备企业的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全球的电信设备市场只剩下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思科和摩托罗拉等五大玩家。整个通信行业的激烈竞争已经使得行业整合加剧和一些老牌设备制造商的没落,使得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

4.替代产品的威胁

随着移动、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移动通信从模拟的1G到GSM 和CDMA的2G、2.5G,到WCDMA、CDMA2000、TD-SCDMA的3G,再到HSDPA进而到LTE;数据通信从窄带的拨号技术,到宽带XDSL,再到超宽带的光纤通信等,无不是由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增值业务推动了整个通信业的不断向前。由于运营商们对通信设备投入的资金巨大、覆盖面广,考虑到投资和设备利用率和回报等因素,新旧产品和技术的交替往往会比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比如移动通信从2G到3G的正式商业化经历了十年之久。同时,爱

立信、华为这样的通信设备巨头通过不断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变来进一步增强和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虽然通信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已有限,很多设备商都面临困境,但华为等主要通信设备商也正是新技术的倡导和先行者,因此来自替代产品的威胁不大。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最近,由全球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进行的调查报告表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以极佳的市场表现以21.4%的总体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领先华为3.5个百分点。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在2010年第四季度取得了强势增长,全年销售稳健并实现盈利。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39.61亿欧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9%。优异表现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代维服务和3G业务方面的强劲发展。在网络系统方面,到目前为止,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也以193个WCDMA/HSPA客户和31个LTE商业合同继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Dell’Oro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移动设备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在设备厂商中,爱立信的市场份额上升至36.9%;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凭借在WCDMA及GSM的良好发展,市场份额校第三季度增长1.6%,以21.4%稳居第二位,并继续扩大与华为的距离;华为与阿尔卡特朗讯均经历了市场份额下滑,华为市场份额降至17.9%。

在WCDMA领域,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市场份额在2010年第四季度上升至25.6%,而华为则在不同地区市场均经历了下滑,市场份额降至17.9%;GSM方面的情况与WCDMA十分相似,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市场份额增长至25.0%,而华为则下降为19.9%。以GSM、WCDMA与LTE 整体来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市场份额上升至24.8%,高于华为6.5个百分点。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所在产业变化的影响

2011年正值“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比较良好的驱动力。

1.从客户需求方面来说,个人客户、家庭客户、政企客户的规模不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促进通信行业人机接入的普及和人均带宽的增长。

2.从科技创新方面讲,国家一直关注通信科技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也提出了向农村发展的希望和要求,这对通信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完善基础设施有很大帮助。

3.从经济因素方面讲,通货膨胀对通信产业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企业对未来的预测,使得企业不敢投资。但国家已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国内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比较稳定,所以通货膨胀不会持续很久。

4.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化趋势明显,这为中国通信行业进入西方发达国家提供机遇,但许多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对通信产业等敏感行业奉行封闭保守政策,为中国通信产业在美国的发展带来威胁。但总的来说,宏观经济环境对通信产业还是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战略群组及竞争强度

若以价格为纵坐标,技术水平为横坐标,则包括华为的在内的战略群组图可划分为:低价格、较低技术水平——中兴、烽火通信(代表);中等价位、中等技术水平——华为、日式;高等价位、较高技术水平——朗讯、爱立信。

其中,不同的战略群组间的竞争强度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在低战略群组间,竞争更多的是侧重于在市场方面的较量,如:营销、渠道、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等。而在中战略

群组间,除了市场方面,更注重的是产品的本身的升值和可持续发展,包括产品的产量、生产效率、生产规模等。高战略群组中,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则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上,是更高层次的较量。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波动性,创新重塑竞争格局的可能性

在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电信设备行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两家国内企业——华为与中兴,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华为2009年度的年入183亿猛超诺西和朗讯,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不仅仅是规模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华为亦是紧紧跟随世界一流的趋势,毫不放松。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有12 个研发中心,且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 的费用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 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究。华为建立了全球研发体系,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波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俄罗斯莫斯科、印度班加罗尔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和成都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聘用高端领域专家,充分利用全球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截至2007 年12 月,华为累计申请专利26,880 件。在WCDMA 基础专利方面,华为跻身全球前五。华为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已加入ITU 、3GPP 、3GPP2 、ETSI 、TISPAN 和IETF 等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近百个职位。华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下一代网络、IP QoS 和安全领域,华为已经提交了800 多篇提案。华为也成为3GPP 和3GPP2 的积极参与者,并在核心网络、业务应用和无线接入领域提交了1500 多项提案。

而朗讯、诺西等原本的行业龙头老大即使百年深厚历史积淀,仍有迹象显示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被华为强势的国际化及增长取代其地位。

五、生命周期同竞争强度

(一)生命周期:

处于成长期的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同通信行业一起蓬勃发展。

(二)竞争强度: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高,不仅有朗讯和诺西等高端企业,也有华为,中兴等后起之秀,并有很多潜在进入者觊觎着这个产业,所以该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在中国,中兴、华为、大唐、烽火等中国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在移动、固定、光网络、数据通信、业务软件、OSS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巩固了以及在全球通信设备领域的地位。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管理业务变革、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中国的通信设备企业继续获得了稳健提升,中国企业的产品已经覆盖到全球五大洲的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通信企业欣欣向荣的同时,相反,国际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却持续下滑。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通信制造企业最近十几年积极的闯进国际市场以后,面临着外国政策和外国企业的排挤。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后,技术上的劣势便是华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大阻碍。经过了15年得发展,华为利用其低价和不断进步的进步,在国际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席之地。但是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还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通信业的大发展为各个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

六、华为的国际市场

中国通信制造业的品牌不仅在中国得以巩固,并且在全球的知名度也已初步建立,而且

越来越响亮,从非洲到中东,从东南亚到整个欧洲,从北美洲到拉丁美洲,到处都活跃着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身影。中国的通信设备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即将形成席卷全球之势,全球通信制造业的“中国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其中华为在1995年就开始步入国际市场。但是华为的研发创新能力与思科、朗讯这些国际巨头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后者在欧美市场已牢牢掌握了主动权,但华为的成本低,员工士气高昂,在这种情况下,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华为先凭借低价优势进入大的发展中国家,这能规避发达国家准入门槛的种种限制,并凭借其唯一的价格优势,掘得了国际市场其第一桶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力,注重技术研发,才最终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肯定,跻身于国际知名的电信行业供应商之中。而且海外大的电信公司难以在发展中国家与华为“血拼”价格。在有效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后,华为有重点有步骤地积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具体又分为劳动力优势和固定低汇率优势,挺进国际市场。但是中国通信制造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尚需时日。

七、国家背景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政府基于创造供需协调和社会信息文明进步的管理者角色,通过影响信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信息产业成长及其全球化发展起宏观调节作用。

1.政府作为产业制度、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其对信息产业的制度与政策,

是否倾斜以及倾斜成都,从产业空间与产业开发机会上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1998

年,我国成立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

加强对信息产品制造和通信网络运行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2.政府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从1986年初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筹划建设现代

移动通信网络,到建立全国性的移动通信网络,政府积极推进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促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才能快速发展壮大。

国家背景是否有助于华为取得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的发展壮大,移动通信设备订单持续增长,这带动了以华为为首的我国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异军突起,短短的二十年内从白手起家发展为全球重要的通信制造企业。华为在国内市场的不断成熟与改进,极大地促成了民族通信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业绩。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在各方面的接轨,也促使华为能够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取得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当然,华为的国际化战略也面临重重困难,比如,美国近年来CFIUS否决数量正在呈上涨趋势,而且CFIUS的审查也日益严格。美国媒体也曾表示,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政客寻找抨击目标之际,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环境可能会越来越差。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以及外交中存在的矛盾,也会对华为的全球性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