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_七_田庆松
- 格式:pdf
- 大小:576.46 KB
- 文档页数:6
胆机电子管工作原理
胆机电子管,也称聚焦束导流电子器件,是一种电子真空管。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真空管内部加热阴极,使得阴极发射大量的电子。
这些电子经过加速电极的加速作用后,进入到几个聚焦电极中,并聚焦为一个束流,通过几个聚焦极的偏转,最终在阳极上形成一个电子束。
这个电子束被阳极吸收并产生电流,实现信号放大或者电力放大的作用。
胆机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发射和电子的聚焦。
首先,在胆机电子管内部有一个阴极,这个阴极通常是一个加热丝,通过加热丝加热,阴极会发射出大量的电子。
这里的加热丝可以是直接加热式和间接加热式两种。
其次,加热丝发射出的电子会在加速电极的作用下加速,形成一束高速电子。
加速电极是一个电势较高的电极,它将发射的电子加速,使其获得一定的能量。
然后,经过加速后的电子会进入到几个聚焦电极中。
这些聚焦电极通过不同的电位来控制电子束的聚焦程度,使其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束流。
最后,电子束经过几个聚焦电极的偏转作用,最终在阳极上形成一个电子束。
阳极吸收这个电子束并形成电流,实现了信号放大或者电力放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胆机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阴极发射电子,
经过加速、聚焦和偏转作用形成一个电子束,从而实现信号放大或者电力放大的功能。
电子管的基础知识电子管的基本参数:1.灯丝电压:V;2.灯丝电流:mA;3.阳极电压:V;4.阳极电流:mA;5.栅极电压:V;6.栅极电流:mA;7.阴极接入电阻:Ω;8.输出功率:W;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 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 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先说这些,各位要是觉得可以瞧下去,下回再说几种常见的管型和结构工作原理等等等等。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
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
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
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
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基础知识音 响 技 术AVtechnology因为要对一些管子变通使用,以获得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现在的发烧友来讲,也是为了追求音色而常采用的方法。
常看到将五极管或束射功率管接成三极管使用的例子,这其中相当大部分是为了音色的缘故,因三极管状态的音色细腻而更富音乐性。
同时的确有些电路需要将多极管变通使用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对于束射功率管而言,接成三极管的方法通常是帘栅极通过一只小阻值的电阻(如100 Ω)接往屏极,这只小功率电阻的作用是抑制可能产生的自激。
由于四极管的负阻效应,现在很少看到四极管在电路中应用的实例了。
不过也有例外,如6S6,网上有人将它接成三极管用作耳机输出时有意想不到的音质表现,此接法是将第二栅极接往屏极作为公共屏极使用。
甚至还有七极管接成三极管的实用例子,如1A2,在厂家对其作特性测试时就已经给出了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曲线,其在接成三极管后有非常好的表现,表现出这类管子少见的大动态输入(虽然功率小,但它可承受高达12 V 的输入信号电压),其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如图1所示。
1A2接成三极管的方法是将除控制栅和抑制栅(1A2的抑制栅已在管内连接到它的阴极)之外的所有栅极都接往它的屏极。
那么这些多极管在接成三极管时甚至二极管时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会得到一只什么特性的三极管?1 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接法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时,它的所有栅极都同电子管的阳极相连(我想,现在大概没有发烧友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的,不过,据网上传说有个别特别高烧的朋友将300B 接成二极管进行整流,但这终属个别现象)。
而将五极管接成三极管时,呈现的接法种类较多,大概分为如图2所示的3类。
图2(a)是用的最多的一类接法,a 1是一些五极管的抑制栅在管内已经接到电子管的阴极(如五极管6J1),在接成三极管时,将五极管的帘栅极接往电子管的屏极;a 2是一些电子管的抑制栅在管内没有接到阴极(如6J8P、6J4P、6J4等),在接成三极管时,将电子管的帘栅和抑制栅均接到电子管的阳极。
电子管使用常识大盘点电子管作为“胆机”和各种电子管设备中的关键性枢纽器件,它的质量与工作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胆机”的音质质量和设备的工作性能。
合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电子管很重要,下面就向使用者介绍一些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要点一选用电子管时,首先应根据具体应用电路的特点和要求,确定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
例如,对于一般放大电路来说,前置级要求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应选用高放大系数的电压放大三极管或五极管。
三极管的噪声较小,但增益低于五极管;五极管虽然增益高,但失真度大于三极管。
因此,放大器的最前级通常是选用五极管,后前级一般采用三极管。
又如,在工作信号极小的最前级,如果需要附加信号自动压缩或扩展电路,可采用遥截止式五极管。
否则,为了避免波形畸变,尤其是在工作信号较大的后前级,应采用锐截止式五极管。
再如,当电子管工作在高频电路时,应选用工作频率符合要求、极间电容较小的高频电子管。
其次,应保证所选电子管的各项参数符合应用电路的要求,尤其是极限参数都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比如,用于功率放大级的电子管,应根据输出功率的要求来选择。
功率放大管中,三极管的失真度小,内阻亦小;而束射四极管具有功率灵敏度高、需要推动功率小的优点。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中、小功率放大级多采用束射四极管的原因。
又如,当功率放大级为推挽电路时,应选择两只特性完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功率放大管(即“配对管”)。
一般说来,三极管的一致性较好,比较容易挑选。
而束射四极管由于栅丝间的特殊排列,稍有偏离就会引起特性的偏差,所以尽管型号完全相同,但因静态和动态工作特性的不同常会出现较大差异。
要点二电子管都是通过专门的管座接入工作电路的。
常见管座是用陶瓷或电木等绝缘材料做基座,上面有可插入电子管管脚的插孔与焊接电线的焊接片等。
管座为配合不同电子管也相应设计成各式各样的,但其插孔数与相应电子管的管脚数一般是一样的。
不过有的电子管只有四只脚,但设计也得适用于八脚管座。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电子管在电子技术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虽然如今电子器件的使用范畴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初学电子的小白们来说,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电子管的基础知识并帮助你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1.电子管的基本构成一个电子管由若干个电子器件组成,最基本的电子器件是电子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其他的电子器件如激光管、热电子发射管、阴极射线管等。
一个普通的电子管大致由五个部分组成:阴极、阳极、栅极、灯丝(热丝)和玻璃球。
其中,阴极是负极,阳极是正极,栅极则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灯丝则通过发热产生电子,通过管内真空减少与其它器件的电磁干扰,并且有助于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
2.电子管工作原理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或气体)导体管道中的热力电子注以及管内不同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分布来对电子进行加速或制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放大、阻止和调制信号的目的。
每个电子管的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由接口(Cathode)作为电子的起点,向阳极(Anode)运输,通过控制栅极(Grid)电压大小和极性来控制阳极上的电子通量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电导管道的控制。
虽然不同的电子管作用和电路结构有所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子管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其他器件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电子管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特性的不同,电子管可以分为很多类,如放大器管、移相管、磁电显示管、X射线管、微波管、发光管等。
其中,放大器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电子管,用于放大信号,而微波管则主要用于高频、微波信号的放大和调制。
此外,发光管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器件,用于发光显示和通讯传输等。
4.学习电子管的实际应用学习电子管的基础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电子工程相关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
电子管是很多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如电视机、收音机、射频信号放大器等,同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军事、通讯、医疗等也广泛应用电子管,这些领域的工作者需要了解电子管的基础知识。
胆机功放电路原理胆机功放电路是一种使用真空管(也称为电子管)作为放大器的功放电路。
它是一种经典的放大器设计,由于其独特的音质特点,一直受到音频爱好者的青睐。
胆机功放电路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在理解胆机功放电路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子管的基本知识。
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真空环境中的电子流来控制电流和放大信号的设备。
它由阴极、阳极和控制网格等组成。
当在阴极加热的情况下,加上适当的电压,阴极会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经过加速后会被阳极吸引,形成电子流。
而控制网格则用来调节电子流的大小,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胆机功放电路的核心是电子管的放大作用。
在电子管中,信号输入端的变化会引起控制网格电压的变化,从而控制电子流的大小。
当信号输入较小时,电子流的变化也相对较小,此时电子管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而当信号输入较大时,电子流的变化也较大,此时电子管会进入饱和区,无法继续放大信号。
为了使电子管能够正常工作,胆机功放电路通常还会包含一些辅助电路,如防反馈电路、滤波电路和电源电路等。
防反馈电路是为了减小电子管的非线性失真而设计的。
在胆机功放电路中,输出信号会经过一个负反馈电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一个误差信号,通过调节控制网格电压,使输出信号更加准确。
滤波电路是为了去除输入信号中的杂散频率成分而设计的。
在胆机功放电路中,滤波电路通常由电容和电感组成,可以将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滤除,使输出信号更加清晰。
电源电路是为了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而设计的。
在胆机功放电路中,电源电路通常包含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滤波电路去除电源中的杂波。
胆机功放电路是一种使用电子管作为放大器的电路。
通过控制电子管的电子流,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并经过防反馈和滤波等辅助电路的处理,得到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输出信号。
胆机功放电路以其独特的音质特点,一直是音频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通过深入理解胆机功放电路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这种经典的放大器电路,带来更好的音频表现。
基础知识音 响 技 术AVtechnology因为要对一些管子变通使用,以获得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现在的发烧友来讲,也是为了追求音色而常采用的方法。
常看到将五极管或束射功率管接成三极管使用的例子,这其中相当大部分是为了音色的缘故,因三极管状态的音色细腻而更富音乐性。
同时的确有些电路需要将多极管变通使用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对于束射功率管而言,接成三极管的方法通常是帘栅极通过一只小阻值的电阻(如100 Ω)接往屏极,这只小功率电阻的作用是抑制可能产生的自激。
由于四极管的负阻效应,现在很少看到四极管在电路中应用的实例了。
不过也有例外,如6S6,网上有人将它接成三极管用作耳机输出时有意想不到的音质表现,此接法是将第二栅极接往屏极作为公共屏极使用。
甚至还有七极管接成三极管的实用例子,如1A2,在厂家对其作特性测试时就已经给出了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曲线,其在接成三极管后有非常好的表现,表现出这类管子少见的大动态输入(虽然功率小,但它可承受高达12 V 的输入信号电压),其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如图1所示。
1A2接成三极管的方法是将除控制栅和抑制栅(1A2的抑制栅已在管内连接到它的阴极)之外的所有栅极都接往它的屏极。
那么这些多极管在接成三极管时甚至二极管时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会得到一只什么特性的三极管?1 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接法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时,它的所有栅极都同电子管的阳极相连(我想,现在大概没有发烧友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的,不过,据网上传说有个别特别高烧的朋友将300B 接成二极管进行整流,但这终属个别现象)。
而将五极管接成三极管时,呈现的接法种类较多,大概分为如图2所示的3类。
图2(a)是用的最多的一类接法,a 1是一些五极管的抑制栅在管内已经接到电子管的阴极(如五极管6J1),在接成三极管时,将五极管的帘栅极接往电子管的屏极;a 2是一些电子管的抑制栅在管内没有接到阴极(如6J8P、6J4P、6J4等),在接成三极管时,将电子管的帘栅和抑制栅均接到电子管的阳极。
有关胆机的基本知识普及展开全文胆机--即电子管音频放大器,它可分为前置放大器、后级功率放大器和合并式综合功率放大器.胆机是历史上最早的放大器,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晶体管(电晶体,原子粒)的出现,它逐渐销声匿迹,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后来由于信号源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使用晶体机中发现,一般的晶体机无论在音质上或音色上很难代替电子管机,同时在晶体机中有个别影响音质、音色的不良指标很难克服,于是在一些先进发达的国家,胆机又东山再起,并有越来越热之趋势,这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为代表,其产品以美国的ARC,C-J,英国的TVA、法国的Jadis以及日本的LUXMAN等为代表.胆机热的逐步升温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它还与八十年代初数码音源的出现有关(CD机,DAT等),人们在使用数码音源时发现其音质生硬、机械,不如以前使用的模拟音源(LP、磁带)自然、舒服,总有一种“数码声”的感觉.当人们将数码音源接入胆机放大系统时,这时所谓的数码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说数码音源的出现对胆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胆机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进步比较快.在八十年代初中期,大陆的《无线电与电视》,香港的《音响技术》不断有人撰文介绍历史上的胆机和现代胆机.这以中国大陆的田寿宇先生、美籍华人刘宁先生以及香港的陈经伦先生为代表.受到他们的影响,这时国内的少数对音响、音乐有兴趣的人便开始了对现代胆机的探索.这以北京的关乃昕和当时在西安的曾德钧为代表,他们此时分别对胆机的理念和影响胆机整体素质的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作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和市场开拓工作并做出多款现代中国胆机的雏形.此时的关乃昕先生与曾德钧先生的研究工作既独立又有一定的合作.同时这里应该提到香港雨果公司的著名录音师--易有伍先生,由于他一直活动在音乐与音响这个圈子里,加之他对国外产品素质和市场十分了解,当他看到关乃昕、曾德钧早期胆机样品时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他们的产品用于录音监听和带往国外,得到了国外音响行家们的好评,这使关、曾及国内音响圈里的人对中国人做胆机的信心大增,这应是中国现代胆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关、曾分别开始了他们胆机事业新的发展.说到中国胆机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中国的“胆”—电子管.在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晶体管的飞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电子管生产均停产或转产.到了八十年代初,国外胆机生产所需的电子管便日趋紧张,于是一些胆机生产商便把目光投向了还在继续生产电子管的中国—位于中国长沙的“曙光电子管厂”以及北京的“北京电子管厂”.于是这两家工厂按国外音响专用电子管的要求生产了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在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外许多著名的胆机均使用的是我们中国这两家厂生产的电子管(在此之后,柳州电子管厂也相继生产出了多款电子管).由于我们已有了现代胆机的最关键零部件之一电子管,这就为大陆胆机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中国胆机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开始步入成熟期.早几年前胆机厂林立,品牌众多,产品质量不稳,价格混乱,到目前为止,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已为数不多.一种良性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竞争.同时一些优秀的国产胆机产品已开始进入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并受到国际同行们重视.“极典”牌(V.A.L)胆机目前是国内少数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优秀胆机品牌之一.生产“极典”牌胆机的厂家—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胆机开拓者之一曾德钧先生创办的.曾德钧先生九二年初离开西安来到了深圳,起初为深圳银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设计了“新声”牌胆机,并开创了中国现代胆机工业化生产的先河.后来曾德钧又与人合作创办的深圳维克斯公司开始了中国现代胆机套件的生产与供应,对中国胆机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以上两家公司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之后,曾德钧先生为更好的发展中国的胆机音响产品,于九四年创办了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九五年与国际知名唱片公司—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了深圳大极典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使“极典”牌胆机的设计生产达到更高水平, “极典”牌胆机目前是国内型号最多,品种最全的厂家之一.现有高档的“JD”系列,中档超值的“MP”和“VP”系列以及普及型的“VAA”系列(套件). “极典”牌胆机目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不定期出口多个欧美、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举办的第一届“国产音响器材大展”上获得了“最受好评”和“深受好评”的殊荣,九六年初更在美国的96WCES展上引起轰动,英国的《Hi-Fi WORLD》95年第11期也给予四星级评价.我们有理由相信, “极典”牌胆机经过不长的时间定会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高级音响产品.为让更多的胆机爱好者更了解胆机,下面我们就胆机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识:一、胆机与晶体机胆机与晶体机的比较,这里只谈以下两个问题,即性能价格比和音质特点,在一千元人民币(每台)以下的价格,因胆机无法用此价格生产,人们也不可能用此价格买到好的胆机产品,在此价格虽然能买到晶体机,但也很难买到很好的产品.就音质而言,一般来说在三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胆机的音质通常优于晶体机,在三万至伍万这个价格上是各有千秋,在伍万元以上,一般是晶体机有相对优势,此时晶体机优的是全面,胆机优的是特点.在三万元以下价位的晶体机,一般来说除了在低音的力度、速度上和高音的明亮度上能优于胆机外,在音质、音色、音乐性、耐听性上均难以与胆机媲美,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二、关于国外胆机和国内胆机国外胆机的起步和历史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再说胆机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背景,这反映在产品的声音和调校,品牌的定位,市场的策略,外观的设计,产品质量的稳定等等方面,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与国外某些优秀品牌相对,我们在一些方面不同程度的与它们有距离;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种距离正在缩小.而与一些国外的杂牌比,我们的一些较好的产品肯定还比它们强,而且在价格上我们有极大的优势.在同等水平的产品上,我们的价格比进口机至少低1/2—1/5或更多.现在我们的个别产品在较低的价位上与国外的某些名牌产品在音质音色上相比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我们国内产品的努力的方向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准.三、关于胆机的造型(外形)胆机的外型多数均是把电子管(胆),变压器这些部件裸露在机壳外,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箱式机有区别.是不是胆机一定要这样做而不能做成箱式的呢?不是的,事实上现在已有部分胆机产品做成箱式机,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外还是流行“裸”机呢?这与设计者和使用者心理审美观念有关,现代胆机的设计犹如工业艺术设计,讲究起伏变化,色彩对比,线条明快,材质的体现.一台精美的胆机造型与加工都犹如一件艺术品,箱式机在这些方面的体现较难,裸机的自由空间就大多了.再之,胆机工作之后电子管的灯丝被点亮给人一种温暖感,而与之比较箱式机则显得冷峻一些,没有“裸机”那种“人情味”,这是裸机较箱式机流行的原因之一.还有,裸机也更能体现胆机之特色.虽然在使用中裸机往往没有箱式机方便,比较难“伺候”,这样就出现了裸机与箱式机并存的局面.从比例上来看,裸机的量要大于箱式机的量.四、关于胆机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坦率的说,胆机的技术指标除了静态互调失真一项能与晶体机相比外,其余均不如晶体机,其实胆机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指标才有今天的,若要讲究技术指标,胆机早就没市场了.事实上,电声技术至今还很不完善,现有的技术指标只能从一个方面说明问题,但还不能从本质上反映问题.例如,现有放大器的指标测量,都是在假设负载为纯阻性(线性)负载情况下测量的,而实际的负载是复阻性(非线性)负载.又如对音箱的测量是在1M的距离1W的功率下测量,而实际听音又不可能是1M/1W的条件下,因此这样的测量指标只能作参考,而不能作为选择放大器的标准.可以这样说:一台技术指标好的产品它的听感可能会不好,而一台听感好的产品,它的技术指标可能只是平平而已(当然不会很差).一个大量生产的电子产品要保证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就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这在一些较正规的产品生产中采用已是常见的事,但是这些标准只是指导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用的,而无其它意义,一个企业的生产标准只对本企业的具体产品有用,而对其它企业无用,对产品的艺术性和声音的音质也无意义.准确的说艺术品是没有什么标准可衡量的.在现实中,往往音响产品档次越高而产品的生产标准越不严格.五、关于胆机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关于单端一推挽在胆机末级中有采用推挽工作方式的,有采用单端工作方式的,由于采用推挽方式较容易取得大功率,所以是一种很常见的电路形式,但是由于推挽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叠加方式,故客观地存在一些失真,而且在推挽叠加中有加有减,在这加减中也可能会增加一些原来没有的细小的东西,同时减去了原本有的一些细小的东西.而若在末级电路中采用单管在单端甲类状态下工作就不存在推挽工作方式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听感上单端的要比推挽的好许多,特别是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但是,单端的很难在功率上做得很大,比如用同一型号的管子,在单端时只能做到10W,而在推挽时很容易做到30W,功率做大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同时在工艺上,单端机比推挽机要难处理一些.因此,单端电路往往在高档机中采用.推挽电路在普及机中采用.2、末级推挽电路中电子管不同接法的区别在末级推挽电路中使用的电子管往往是四极管和五极管,因此在使用这些管子时有三级管接法,超线性接法和标准接法,它们区别从理论上讲,三级管接法失真最小,输出功率也最小;标准接法的失真相对较大些,功率也最大;超线性接法介于两者之间.在听感上各有千秋,相对来说三极管接法要稍好一点,但三极管接法因对电子管寿命有损失,故在工业化生产中较少采用.3、推动电路对音质音色的影响一般来说推动电路的结构对音质音色的取向有很大的作用,在声音的低频力度上,中高频的速度感和中频的密度感上均可通过推动电路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果.推动电路有很多种,很难从推动电路的区别去判断产品品质的高低,选什么样的电路完全是设计者的一种对音色取向的选择.4、不同型号电子管对声音的影响前级推动电路常用的电子管有ECF82(6F2)、6F1、EF86(6J8) 、12AX7(6N4) 、12AU7(6N10) 、12AT7、12BH7、6DJ8(6N11) 、6SN7(6N8P) 、6SL7(6N9P) 、6SJ7(6J8P) 、6N1、6N2、6N3、6N6等等.原则上这些管子用在胆机中都可能做出好声来,但每款型号均有自己的特点,设计者们会根据许多因素决定选用哪一型号,一般来说12AX7、12AU7、12AT7、12BH7、6DJ8、6SN7、6SL7、6SJ7、ECF82和EF86是国外最常用在音响中的电子管,而且许多厂家都有生产,因此互换性较好,故出口机或国外机常采用.在末级电路中常用的电子管有:KT88(KT90、KT100)、6550、EL34、6L6GC、2A3、300B(4300B) 、211、845.前四种电子管为傍热式四极管或五极管,常在功率较大的推挽电路中采用.后四种电子管为直热式三极管,较多的用在单端甲类中(2A3、300B的也常在推挽电路中使用).相对来说直热式三极管的音色较傍热式的四、五极管要稍好一些.不过同样是三极管或四极管但是每款型号的音质音色均有一些差异和各有特点.由于胆机是插接器件,方便直接代换,所以换胆玩机又成了胆机使用过程中的一大乐趣.5、输出变压器对音色的影响输出变压器对整机的指标和听感均有较大的影响,优秀的推挽用输出变压器的频宽在10Hz-100KHz,失真在1%以下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变压器目前已不是影响胆机指标的关键元件.但是变压器的结构、工艺、材料对整机的声音影响还是很大的.事实上,变压器的指标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指标越高却不一定越好,假若胆机没有输出变压器,如OTL,它的听感就与传统胆机不同了.因此胆机的音色与输出变压器有极大的关系.6、关于合并式放大器与前后级放大器合并式放大器有如下特点:1、当信号源在一定输入电平时,放大器的输出可达满功率;2、该放大器有多组讯源输入选择;3、该放大器具有电平控制功能;4、左右声道合为一体,还可设有高低音调控制装置.早期由于信号源的输出电平都比较低,一般在0.2V左右,因此合并式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均要在0.2V以下,而现在的信号源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CD 机已被广泛使用,现代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均在0.5-1V之间,因此现代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要求相应也有变化.当然不管怎么变化,只要满足合并式放大器的前三条就是合并式放大器.前后级放大器是将1讯源选择2电平控制3电压放大这三部分独为一体(有第3项者为有源前级无第3项者为无源前级),纯后级是将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独为一体(或两体)有左右各一路输入,无电平控制和讯源选择(输入电平在1-2V之间),这种做法可在结构上、分布上、用料上更合理,因此在档次上前后级分体式放大器比合并式要高一些,价格也可能要高不少.六、关于胆机的使用寿命胆机的寿命原则上说是半永久的,与晶体机相比而言,胆机的相对寿命决定于电子管,电子管的理论寿命是不太长,一般来说只有上千小时,但好的电子管使用上万小时的也很常见,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就是一特殊的电子管.当然许多音响用电子管还不能与显像管的寿命去比.一般来说音响用电子管有运输失效和早期失效.失效可在使用后1-2个月内发现,或在工厂生产中发现,对质量较稳定的电子管而言每天使用2-3小时,用上2-3年应该不是问题,再说现在的电子管又不贵也不难买,加上良好的售后服务,胆机的使用寿命应不是问题,而且胆机换胆之后,又可重新焕发新的活力,犹如新机一样.事实上现在许多古董胆机名品在市场上还高价出售,不就从另一面说明了胆机的寿命问题吗?另胆机与晶体机比,搞过载能力较强,晶体机在遇到一些故障时可能在千分之一秒钟便损坏而胆机则可以数分钟内不被损坏.七、使用胆机的注意事项接通电源前应先接好负载(音箱),切忌接通电源后,送信号而不接负载,或负载短路.使用电源不要太高或太低,电源电压最好能在规定电压的±5%以内,使用市电经常超过此电压值的最好能配合使用交流稳压电源.胆机工作时温度较高,摆放注意通风、散热.在开机中或刚关机一段时间内(30分钟内)不要把液体洒在电子管上.在使用中一般只要注意上述几个问题,胆机是能可靠工作的.八、胆机与音影器材的搭配使用胆机搭配什么样的音箱非常重要,但是很难找出一个搭配原则,一般来说搭配英国箱和意大利箱等灵敏度超过87dB/W的欧美音箱最佳.如英国的:Harbeth、Rogers、Spendor、ProAC、B&W、KEF、TANNOY、TDL、Epos、Mission,法国的Jmlab、意大利的Chario、Souns Faber.有些灵敏度低的小音箱用胆机推音色也特别好,如:LS3/5A、Pro AC Tabelette III.另有些高灵度的号角箱如:ALTEC、Klipsch、West lake等用小功率的单管甲类胆机推也有特别的韵味.国产箱可选“美之声” “小旋风”的一些型号.音箱的搭配在无经验的情况下,可以找些已有搭配的例子或实际搭配试听后再确定.。
细节控看这里!电子管入门知识大盘点get
本文为电子管入门知识大盘点,主要介绍电子管的基本原理,国产电子管的命名法,电子管管脚的识别,电子管实物外形,电子管参数符号与名称对应,电子管几个常见值的估算方法,常见电子管符号,电子管应用注意事项,一些常见电子管的评价,怎样检测电子管,怎样代换电子管等内容。
电子管就是一个抽成真空的特殊玻璃管。
想要了解电子管的作用与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真空中为什幺可以形成电流?
一、电子管的基本原理——热发射
如果我们把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导体与灵敏电流计串联起来,使另两端互相靠近并加热。
当导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流计中就会有电流流过(见图1)。
这是因为导体内部存在着许多自由电子,由于它们受导体内正电荷的吸引而不能跑出体外。
如果导体受热,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就会加快。
当运动速度很高的时候,自由电子就会克服正电荷的吸引而飞向周围空间,到达靠近的另一个金属导体,于是电流计中就有电流流过。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热发射。
电子管正是根据热发射的原理制成的。
二、国产电子管的命名法
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了电子管的命名方法。
国产电子管的编号方法分为两类,每个型号包括四部分。
第一类是从数字起首(用于收信、放大、调谐指示和小型整流管)。
它们的
顺序数字和字母的代表意义如表:
如6P6P电子管:第一部分的“6”表示灯丝电压为6.3V;第二部分“P”表示束。
胆机基本知识胆,就是指电子管,大家常说的胆机,指的是用电子管的放大器等。
那么你对胆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胆机基本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胆机基本知识一、胆机与晶体机胆机与晶体的比较,这里只谈以下两个问题,即性能价格比和音质特点,在一千元人民币(每台)以下的价格,因胆机无法用此价格生产,人们也不可能用此价格买到好的胆机产品,在此价格虽然能买到晶体机,但也很难买到很好的产品。
就音质而言,一般来说在三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胆机的音质通常优于晶体机;在三万至伍万元这个价位上是各有千秋;在伍万元以上,一般是晶体机有相对优势,此时晶体机优的是全面,胆机优的是特点;在伍万元以下价位的晶体机,一般来说除了在低音的力度、速度上和高音的明亮度上能优于胆机外,在音质、音色、音乐性、耐听性上均难以与胆机媲美,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
二、关于国外胆机和国内胆机国外胆机的起步和历史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
再说胆机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背景,这反映在产品的声音的调校,品牌的定位,市场的策略,外观的设计,产品质量的稳定等等方面,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与国外某些优秀品牌相比,我们在一些方面不同程度的与它们有距离;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种距离正在缩小。
而与一些国外的杂牌比,我们的一些较好的产品肯定还比它们强,而且在价格上我们有极大的优势。
在同等水平的产品上,我们的价格比进口机至少低1/2—1/5或更多。
现在我们的个别产品在较低的价位上与国外的某些名牌产品在音质音色上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我们国内产品的努力方向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准。
三、关于胆机的造型(外形)胆机的外型多数均是把电子管(胆),变压器这些部件裸露在机壳外,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箱式机有区别。
是不是胆机一定要这样做而不能做成箱式的呢?不是的,事实上现在已有部分胆机产品做成箱式机,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外还是流行“裸”机呢?这与设计者和使用者心理审美观念有关,现代胆机的设计犹如工业艺术设计,讲究起伏变化,色彩对比,线条明快,材质的体现。
电子管基础知识罕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缩小,电压缩小和电源供应三局部组成。
电压缩小和功率缩小组成了缩小通道,电源供应局部为缩小通道任务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普通而言,电子管功放的任务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
以各有源器件为中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缩小器。
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依据零件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实际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且对电子管任务原理有一定了解的〔1〕零件及各单元级预算1,由于功放常依据其输入功率来分类。
因此先依据实践需求确定自己所需求设计功放的输入功率。
关于95db的音箱,普通需求8W输入功率;90db的音箱需求20W左右输入功率;84db音箱需求60W左右输入功率,80db音箱需求1 20W左右输入功率。
当然实践可以依据团体需求调整。
2,依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入级电路程式。
关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入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方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运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假设选择单管单端或许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依据音源和输入功率确定零件电压增益。
普通现代音源最大输入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要0.5Vrms左右。
由输入功率确定输入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入功率,R为额外负载阻抗。
例如某8W输入功率的功放,额外负载8欧姆,那么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那么零件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4,依据功率和输入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缩小级所需增益及程式。
〔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 U50,KT88,EL156,813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许超线性接法运用。
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
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
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
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
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
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 20W左右输出功率。
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 —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
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厂(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
例如某8W 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 = 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 = Uout/Uin = 16倍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
(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 6P3P (807 ),EL34,F U50,KT88,EL156,813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
玩胆机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识 [/size][/color] [/b]胆机有高成本效益,一部五千元的合并胆机或前级,音效往往胜过贵它一倍,甚至更高价钱的晶体管机。
更重要的是胆机的音乐味浓,泛音重,这或多或少由于二次谐波失真的加入,因此,给聆听者的感受觉是声底顺滑,堂音丰富,像是进入了现场和演奏者在一起。
我喜爱用胆机听音乐,以下为各位介绍一些玩胆一机的方法及要点,物别适合一些初玩胆机的朋友。
单端推挽转换单端A类电路产生的顺滑细微及通透的声音,物别在播放人声方面,确实令人着迷。
当然最好是自行试制,如愿以300B,EL34,KL66单端机等,但是制作单端机需用较高的成本,输出牛普通的要一千五百一对;而是本出品的差不多要六,七千无一对,如没有充足的指引及制作经验,实在不宜自行制作,免枉化金钱。
近日,在外国音响杂志看到了介绍一些转变撤换机为单端机的线路具参考价值。
见图书1,一只强放管作恒流工作,避免输出变压器受直流磁化而饱和。
当中SA及SB为双刀双掷开关,RX作为降压用途,避免开机声箱出现卟声。
开关置于AL及BL点为单端接法。
输出功率固然降低,屏流一般调节较高,但是不可超过屏耗允许安合适什。
另一种接法见图2是将两胆并接,开关置于AL,A2等为单端接法,置于B1,B2等为一般推挽接法。
三,五极管互换常说三极管声音清澈通透及分析力高,很多人会喜欢更改超线性接法为三极管接法,加入一个别100 电阻连接帘栅及屏极,如图示2所示加入一个双刀,双掷及时性100 电阻,但是,需留意调高负偏压,避免超出最高屏耗值。
一般测量屏流方法可于阴极对地加入一个10(2至5W)电阻,度量电阻上电压降,例如测量到1V,根据金欧姆定律(I=E/R),屏流为100MA。
另外,由五极管转接为三极管输出,由于输出牛原为五极管输入出而选用,接三极管后由于与最佳屏阴未完全匹配,影响了声音质素。
三极管负载最佳工作点为工作于屏阻的两倍,五极管则要求选择工作在屏极负载之五至十分之一之间。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
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
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为“胆机”)。
电子管编辑[diàn zǐguǎn]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
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
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为“胆机”)。
目录1表示2引脚识别3基本参数4发展历史5优缺点6种类7选用8如何延长9发展史10兴替11晶体管12效晶体管13工作条件14构造原理15检测15.1 外观检查15.2 用万用表检测1表示电子管在电器中用字母“V”或“VE”表示,旧标准用字母“G”表示。
电子管2引脚识别电子管脚的识别电子管引脚3基本参数1.灯丝电压:V;2.灯丝电流:mA;3.阳极电压:V;4.阳极电流:mA;5.栅极电压:V;6.栅极电流:mA;7.阴极接入电阻:Ω;8.输出功率:W;9.跨导:mA/v;10.内阻:kΩ。
[1]4发展历史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
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
音响技术AVtechnology基础知识有朋友会问,那些电子管的参数是怎样得出来的呢?其实这些参数工厂在设计生产时是根据电子管的内部结构来达到的,如电子管的渗透系数,决定于电子管电极的结构,栅极越稀疏,电子管的渗透系数就越大(很简单,栅极越稀疏,从阴极发射的电子越容易到达屏极,自然渗透系数就越大),放大系数μ值便越小(μ=1/D),反之,栅极越密,电子管的放大系数便越高。
当栅极的疏密度和板极半径一定时,圆筒形三极管中的渗透系数最小,也就是说,当栅极半径r g=0.4r a时,板极和阴极间隔离度最好。
当板极半径较大或较小时,渗透系数就增加。
平板型三极管的渗透系数和栅极—阴极间的距离成正比[1]。
跨导值也同样由电子管内部构造决定的,当栅极和阴极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时,电子管的跨导值即减小或增大。
电子管的阳极内阻同样也受制于电子管的结构参数的影响,当电子管的阴极发射电子量越多,电子管的屏极表面积越大,阴极和阳极距离越近时,电子管的内阻就越低;当电子管的栅极稀疏或密时,电子管的内阻就变小或变大。
所有这些,电子管生产厂都能通过电子管的内部结构加以调整。
之后,再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实测。
然而,对于一名业余的发烧友而言,没有能力和条件对电子管的内部结构参数加以计算,即使是知道了这些内部结构参数,这些复杂的计算公式也是不好掌握的,而且也没有必要。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厂家提供的实测曲线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求解出电子管的μ、S、R i这三个基本参数值。
也许有朋友会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厂家大部分都提供了电子管的特性参数的,直接使用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自已学会计算呢?其实,这并不是多此一举,通过电子管的阳极特性曲线来计算电子管的三个基本参数值的方法是掌握电子管电路基础的一个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可惜的是,有相当多的朋友并不知道怎样利用这种方法求解电子管的三个基本参数,下面,结合现成的电子管特性曲线讲解如何求解电子管μ、S和电子管阳极内阻R i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