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塔里木盆地
- 格式:pdf
- 大小:123.92 KB
- 文档页数:3
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地理
坐标范围大致在东经75°至95°,北纬35°至45°之间。
该盆地总
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地势较为平坦,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大温室”。
盆地西北与天山山脉相对,东临昆仑山脉,南隔喀喇昆仑山与帕
米尔高原相望。
由于其地势相对低洼,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集水盆地,
盆地内多条河流汇聚于此,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塔里木河。
塔里木盆地的地形主要呈现出坡降自西向东的趋势,西北部地势
较高,逐渐向东南倾斜,形成了广大的平原地带。
盆地内部地势波动
不大,海拔高度一般在800至1000米之间。
气候方面,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而
干燥,冬季寒冷且干旱。
由于地势较低,盆地内温差较大,白天和夜
晚的气温差异较为显著。
盆地内地表覆盖主要以草原、沙漠和盐碱地为主,植被较为稀疏。
沙漠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西部,其中以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为著名。
而盐碱地则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影响了土地的农业可利用性。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主要产区之一,盆地内储
量丰富。
同时,该地区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曾
是文化和商业交流的要道。
总体而言,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多样,既是资源
丰富的重要产区,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疆旅游攻略探索塔里木盆地领略独特的地貌和植物群落新疆旅游攻略探索塔里木盆地领略独特的地貌和植物群落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中,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一个宛如画卷的地方,拥有独特的地貌和植物群落。
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疆旅游攻略,带您探索塔里木盆地,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1. 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奇观塔里木盆地地貌多样,景色壮丽。
首先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广袤的沙漠覆盖着整个盆地的一部分,是欣赏沙漠风光的理想之地。
在这里,金色的沙丘起伏连绵,沙海蔓延至眼前。
您可以选择骑骆驼游览,感受沙漠中的宁静与广袤。
除了沙漠,塔里木盆地还拥有独特的盐湖。
带着白色世界的神秘,东起阿拉尔,西至库车的罗布泊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内规模最大的盐湖,湖泊呈现出多种奇特的形状,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欣赏湖泊的绚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塔里木盆地的植物群落多样塔里木盆地的植物群落独特多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是红柳林,它是盆地内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在沙漠中独领风骚。
红柳林叶片呈现出银白色,形状修长,随风摇曳,为沙漠增添了一抹生机。
此外,还有塔里木盆地的多种盐生植物。
在这片挑战极限的盐碱荒漠中,盐生植物艰苦地生长着。
这些苦逼植物以其坚韧和适应性引人注目。
例如锈毛碱蓬,它能够忍受极高的盐碱度,通过在土壤中蓄积盐分来保持自身的生长。
3. 前往塔里木盆地的旅行攻略对于想要探索塔里木盆地的游客来说,有一些旅行攻略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塔里木盆地地处新疆南部,距离乌鲁木齐不近,因此,您需要提前安排好交通方式,可以选择坐飞机或者火车前往。
其次,了解当地的气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夏季气温较高,您需要准备防晒用品和轻便的出行服装;而冬季则非常寒冷,需要注意保暖。
此外,行程安排方面,您可以选择参加旅行团或者自由行。
参加旅行团可以让您更方便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而自由行则能让您更自由地探索塔里木盆地的各个角落。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2节《塔里木盆地》基础知识讲解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要点1:沙漠和戈壁广布1.地理位置(1)相对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
(2)纬度位置:40°N纬线穿过盆地中部,地处北温带。
(3)相对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地形:高山环抱,中部地势低平,戈壁、沙漠广布,在塔里木盆地有一片茫茫沙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盆地边缘是绿洲带。
3.极端干旱的气候: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4.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水量较大,冬季部分河段断流。
5. 人口、城市和交通线(1)分布:主要沿盆地边缘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当地的人口、城镇呈环状分布在这些绿洲上,交通线也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的绿洲地带,将各个城镇串联起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影响因素:水源。
要点2:沙漠和隔壁广布1.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2.油气资源的开发(1)开发不利条件: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距市场远等,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2)开发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支持),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现状: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国地理(五)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中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在“联系与差异”中要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环境与发展中”要求:“根据资料,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趣味论坛贴吧模拟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一一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用教学课件引领课堂教学,用学生活动材料增加学生参与地理课堂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
由于其干旱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中分布: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区,如塔克拉玛
干沙漠的边缘和天山山脉与昆仑山之间的狭长地带。
这些地区相对来说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受到了山脉的降水和融雪的供水。
2.疏散分布:绿洲在盆地内部呈现疏散分布的特点。
由于塔
里木盆地是一个干旱区域,缺乏湖泊和大型河流,绿洲主要依靠地下水源维持。
因此,绿洲分布不连续,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分散的小绿洲。
3.河道绿洲:塔里木盆地内典型的绿洲形态是通过河道和河
谷形成的,如塔里木河、沙雅河等河流带来的水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础。
这些河谷地区通常具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4.植被覆盖较好:由于绿洲地区相对较为湿润,植被覆盖相
对较好。
在绿洲内部,河流水源提供了灌溉的可能性,人类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管理,建立了农田和果园。
绿洲中的植被多样性相对较高,包括森林、草地、灌丛等。
5.社会文化中心:由于绿洲地区相对富饶,拥有较好的水资
源和适宜的土地,因此绿洲成为塔里木盆地的重要人口聚
集点和文化中心。
这些地区发展了独特的农业经济、手工
业和文化传统,如和田地毯、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等。
总体来说,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具有集中分布在边缘、疏散分布、河道绿洲、植被覆盖较好和社会文化中心等特点。
这些绿洲对于盆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流域盆地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关特点。
一、整体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北部,地处北纬35°-40°,东经75°-95°之间。
它横跨新疆西部和青海省东南部,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盆地北临天山山脉,东面为昆仑山脉,南面是喀喇昆仑山脉,西侧则毗邻帕米尔高原。
二、地理特征1. 地势起伏塔里木盆地地势起伏较小,总体呈南北向倾斜状。
盆地北部为平缓低洼的河谷地带,主要由塔里木河和其支流所形成。
中部是一片广袤的沙漠,被誉为“塔里木盆地沙漠”。
南部则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
2. 气候特点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无雨。
年均降雨量很少,主要集中在山区,而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降水。
由于缺乏水源,塔里木盆地的盐碱地、沙漠面积广泛。
3. 植被与动物塔里木盆地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草原、沙漠植被和山地植被。
草原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而沙漠植被则遍布中部的沙漠区。
在山地地区,可以看到一些高山植被,如针叶林和高山草甸。
由于干旱气候和缺乏水源,塔里木盆地的动物种类相对较少,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主。
三、资源及利用1. 矿产资源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盐碱土和煤炭等。
油田和天然气田分布广泛,使塔里木盆地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能源基地之一。
2. 农业与灌溉尽管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干燥,但通过灌溉系统,人们成功地在该地区进行了农业开发。
富集的河道水源和盆地内的蓄水池使农业成为盆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作物主要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等。
3. 自然保护区塔里木盆地内还有一些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保护区和喀喇昆仑山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保护区保护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
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
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大体呈菱形。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盆地中部海拔1100---1300米,地势由西高东低,并稍微向北斜,地势的最低点是位于盆地东端的罗布波洼地,海拔781米。
边界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成为不规则的菱形,并在东部以70千米宽的通道与河西走廊相接。
塔里木盆地形成的说法较多。
根据【大陆漂移说】理论,1987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3个研究所4个学科13个专业的144名科学家组成的综合考察队,在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大规模深入考察研究后,向世人宣告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塔里木盆地是一块从南半球中高纬度漂移到北半球的陆块。
根据【板块碰撞说】理论,同时又有科学家认为:根据板块运动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同欧亚板块碰撞并俯仰于后者之下的结果。
同时可能还受北方刚性的塔亚木地块向南楔入青藏地块的动力作用的影响。
根据【小行星撞地说】理论,还有科学家认为:由于塔里木盆地是整体的、大面积的地质拗陷,是刚性的地质拗陷盆地,其周围却正好是高原环抱。
根据“能量巨变、形状巨变”之规律,所以,产生塔里木盆地的能量之源只能是来自巨陨石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并撞击所致。
——《塔里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和应力场分析》主编:金之钧王清晨二地表地形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间由天山隔开,南北相对,分布于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之间。
塔里木盆地南北宽为 520 km,东西长约 1300 km,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几乎终年不雨,被认为是含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地形封闭,开口朝东南。
台盆区地表包括沙漠浮土农田水网戈壁等,其中以沙漠覆盖区为主。
塔拉木盆地地形为典型的环状结构,由①边缘砾石戈壁滩。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如干旱、沙漠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对该地区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干旱环境产生好奇心。
第二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位置。
2.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章: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候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干旱等。
2. 通过数据或图表展示塔里木盆地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干旱环境的形成原因。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数据或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气候特点。
第四章: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动物等。
2. 探讨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生态特点。
第五章: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塔里木盆地》知识点+练习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又有高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称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天然气储量的1/4。
西气东输工程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环境改善;缓解东部能源短缺、改善东部环境。
6、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图完成1-2题。
1.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长绒棉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 夏季晴天多,光照强B. 劳动力充足C. 夏季高温多雨D. 气温年较差大2. 图中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B. 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C. 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D.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读图回答3-4题3.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是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油气资源丰富D. 城市、人口分布多4.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完成5-6题。
5. 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矿产B. 水源C. 地形D. 交通6. 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B.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C. 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D. 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有关塔里木盆地一、区域地质背景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北、西、南为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呈菱形,海拔1000 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罗布泊降到780米,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
盆地中央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覆盖面积约33 万平方公里。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沉积盆地,也是大型叠合复合型盆地,自震旦纪至第四纪,经历了不同的构造环境,发育古隆起,伸展构造、冲断构造和走滑构造。
盆地内部按基底顶面起伏划分成“三隆四坳” ,即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塔中隆起、塔西南坳陷、塔南隆起、塔东南坳陷。
不同类型原型盆地充填各种沉积序列,形成各类油气系统和评价单元。
二、构造运动和演化发展塔里木盆地是塔里木板块的核心稳定区部分,塔里木板块是一个具有古老大陆地壳基底的、自元古代超大陆裂解出来的、古生代独立的古陆块,其四周边界分别为:北部边界为天山造山带;西南部边界为西昆仑造山带;东南部边界为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现今为欧亚大陆板块南缘蒙古弧与帕米尔弧之间的广阔增生边缘中的中间地块。
塔里木板块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漂移演化,它在早古生代为一独立漂移的古陆块,在晚古生代它拼贴在欧亚大陆南缘成为大陆边缘增生活动带的一部分,在晚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塔里木板块受特提斯构造带控制,由于羌塘地块、印度板块等与欧亚大陆碰撞,随着特提斯洋闭合,塔里木成为大陆内部稳定地块及沉降的山间盆地。
新生代则主要受喜马拉雅构造带控制。
塔里木盆地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决定了盆地演化的多阶段性,根据沉积建造特征、构造变动特征及不整合面的分布, 塔里木盆地可分为7个演化历史阶段。
(1) 前震旦纪: 基底形成阶段。
(2) 震旦纪—奥陶纪: 克拉通内坳陷与克拉通边缘坳拉槽发展阶段。
(3) 志留—泥盆纪: 克拉通内坳陷与周缘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4) 石炭—二叠纪: 克拉通边缘坳陷与克拉通内裂谷阶段。
(5) 三叠纪: 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区域知识: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地势的二级阶梯。
位置:75°E~90°E之间,35°N~42°N之间(东经85°,北纬40°穿过盆地中部)
范围: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部为天山,山中有断陷盆地吐鲁番(90°E,43°N)
地形: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
地貌特征: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该盆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盆地中心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属于暖温带,积温在3200~4500之间,生长期170~218天,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
地貌及成因:盆地地形,沙漠广布。
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
侵蚀地貌:戈壁、裸岩荒漠。
堆积地貌:沙丘(荒漠地区典型的景观)、沙垄(沙丘的缓坡表示风的来向)。
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自西向东流
河流及水文特征:塔里木河
补给水源: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有断流现象。
沿途河水被大量蒸发、下渗,使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消失。
植被:地表景观为荒漠和荒漠草原。
耐旱植物,具有根大、叶小、退化成刺的特征。
自然资源:塔里木油气资源的开发、太阳能、风能。
旅游资源:天山主峰博格达峰(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天池(冰川作用形成)
农业:山地牧业和绿洲农业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南疆商品棉基地(夏季高温,地形平坦,为适宜棉花生长的沙质土壤;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塔里木河的灌溉)。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蒸发强烈,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表风蚀作用强烈。
农作物以冬小麦和棉花为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工业:西气东输源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社会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
济 增长点。
②.促进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步伐,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对西部生态的影响:
利①改变西部用能结构,缓解植被破坏的压力。
弊①沿途生态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交通:南疆铁路的修建 库尔勒~喀什 沿着天山的南麓绿洲区修建
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寒潮
地质灾害:地震
国土整治: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内流河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
人为原因:①中上游开荒,无节制引水,导致下游水量急剧减少②中上游人口增长,生活、工业用水加剧
措施:①合理分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②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喷灌、滴灌等措施,节约用水。
③严格控制高耗水型工业和重污染工业。
邻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