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沟谷浅层地下水的特性和地下水路堑勘察
- 格式:pdf
- 大小:55.49 KB
- 文档页数:2
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水文地质勘察是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和研究的一种勘察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性质、分布、利用条件等,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包括技术和内容两个方面,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包括勘察方法和仪器设备两个方面。
1. 勘察方法(1)地面勘察:地面勘察是指通过对地表地貌、水文地质地貌等进行实地观察、测量,获得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流动规律。
其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勘察、地貌勘察、测量勘察等。
物理勘察是利用物理测量方法,如电法、磁法、重力法等,探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地下水分布形态的判断,可以初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
地貌勘察是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观察和测量,研究地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与地下水关系的因素。
通过分析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可以初步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运动形式。
测量勘察是通过进行地面测量,获得地表地下水位、流量、水质等相关数据,用以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地下勘察:地下勘察是指利用钻探、取样、定位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水层的结构、厚度、性质、储量等相关数据。
其主要方法包括地下水井探测、水文测井、地下水取水试验等。
地下水井探测是通过钻探、封堵、装填、取芯等方式,获取地下水层的相关信息。
通过钻探井的方式可以判断地下水层的厚度、孔隙度、透水性等,从而初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质量。
水文测井是指在井孔内安装相应的测井仪器,通过测量井孔内不同深度处的水位、水温、电导率等参数,确定地下水层的分布和特性。
通过测井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地下水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取水试验是通过在井孔内安装水泵,以一定的受水范围和水泵出水量进行地下水的取水。
通过对取水过程中的水位、水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可以进一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水质。
2. 仪器设备水文地质勘察还需要利用一些仪器设备来辅助进行勘察工作。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原理与方法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浅层地下水资源普遍存在于平原地区,为了有效调查和管理这些资源,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原理与方法。
一、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背景与意义浅层地下水资源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水面以上最浅的层次。
它一般存在于表层土壤和岩石层之间,是人类最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等信息,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意义在于准确评估水资源供需状况,帮助决策者科学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规划。
此外,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还有助于保护水环境,防止地下水污染。
二、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原理1. 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地球物理仪器测量地下水的电阻率、磁性、重力等特性,通过分析这些特性的变化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含水层。
通过地球物理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地下水层的位置和分布范围。
2. 地质方法地质方法是通过地质调查和钻孔勘探等手段来获取地下水信息的一种方法。
地质方法主要依靠地质勘探队对地下岩石层进行钻探和取样分析,从而判断地下是否存在蓄水层和水质情况。
地质方法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具有可靠性高的优势。
三、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方法1.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调查人员通过实地观察、地下水位测量和水质采样等手段来了解地下水的情况。
现场调查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的分布范围、水位变化规律和水质状况等信息。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是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度和地下水质量等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判断地下水资源的丰度和质量状况。
3. 数字地图制作数字地图制作是将测量和分析得到的数据呈现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过程。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下水勘探与管理浅层地下水是指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50米以内的水源,是供应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测绘技术在浅层地下水勘探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下水勘探与管理。
一、地下水勘探的目的和意义地下水勘探是指通过测量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质量状况等,来获取有关地下水储量和水质的信息。
地下水勘探的目的在于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勘探的意义在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问题。
二、测绘技术在地下水勘探中的应用1.地震测量法:地震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反射等特性来推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地下水勘探中,地震测量法可以用于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储层状况,进而为地下水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2.电磁法:电磁法是利用地下介质对电磁场的响应来推测地下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方法。
在地下水勘探中,电磁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感应率等物理参数,来推断地下水层的厚度、深度和质量等信息。
3.重力法:重力法基于地下介质中的质量分布差异引起的地球重力场扰动,来推测地下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
在地下水勘探中,重力法可以利用地下水对地球重力场的影响,来推断地下水层的分布和厚度。
4.地磁法:地磁法是利用地下介质对地球磁场的响应来推测地下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在地下水勘探中,地磁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磁场强度和方向等参数,来推断地下水层的位置和性质。
通过上述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获取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水质信息,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测绘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测绘技术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估,确定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储量和水质状况。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可以为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付月平(65),男,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2-7479(2010)04-0051-03地下水发育深路堑的勘察与设计付月平(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3)Survey and Design of Deep Cu tti ngs with Develo p ing Underground W aterFu Yuepi ng摘要某新建铁路路堑工程通过高阶地区分水岭,所处地层地下水发育。
通过针对性的大范围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试验,查明了含水层的性质、埋藏深度、含水量、水力联系范围等资料,估算了路堑开挖时的可能涌水量、影响范围。
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采用降低挖方深度,设置钢筋混凝土U 形封闭槽及钻孔注浆,旋喷桩止水的综合措施,大大减少了施工及运营期间地下水流失,避免了工程实施对周围生态及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响破坏,保证了施工工期及工程安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深路堑地下水发育地质勘察中图分类号:P64272文献标识码:B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中,以人为本!、加强环境保护!等设计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也逐步地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贯彻实施。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铁路穿越富含地下水深路堑的勘察及设计中贯彻实施上述理念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宁启线南京至海安段为国铁级干线,单线路基,是国家规划八纵八横!铁路网东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的建设,对于完善江苏省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江苏特别是江北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宁启铁路K53+352~K53+826段位于仪征市青山镇边上,最大地面高程60m 左右,为全线分水岭,俗称垭口,路基以挖方形式通过,中心最大挖深约15m 。
地貌上为长江高阶地区,自然坡平缓,植被发育,部分辟为水田,有村庄及村民生产和生活。
如何进行地下水勘测和资源评价地下水勘测和资源评价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为人类提供可靠的水源,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地下水勘测和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地下水勘测是指通过地质勘查和水文地质学方法,对地下水的分布、储存条件、供水能力等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地下水勘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地点来打井并获取高质量的地下水资源。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地下水勘测方法: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下水勘测的基础工作,它包括对地表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确定潜在的地下水分布区域和可能的水源。
2. 地球物理勘测:地球物理勘测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下水储集层的空间位置和性质。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包括重力勘测、磁力勘测、电法勘测和地震勘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物质的密度、磁性、电阻率或介质的传播速度等参数来推测地下水的分布和储存条件。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或无人机等平台获取地表信息的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而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和可能的补给来源。
4. 地下水抽水试验:地下水抽水试验是通过人工抽取地下水来研究地下水的蓄水能力、水位变化和水质变化等特性的试验。
通过观测抽水试验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水的补给源和水质状况。
5. 地下水化学分析:地下水化学分析是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以了解地下水中各种溶解物的含量和组成。
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可以提供关于地下水来自于何处、储存条件如何以及是否受到污染等重要信息。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对已发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1. 水文地质建模:水文地质建模是利用地下水文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地质、水文、地球物理等方法,对地下水的分布、储量和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地下水资源勘探方法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地下水资源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断裂带等地质要素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可能的储集条件。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样和岩芯分析等。
水文勘探水文勘探是通过对地下水位、渗透性、含水层厚度等水文要素的测量和分析,来了解地下水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储量情况。
常用的水文勘探方法包括井位测量、泉眼流量测定和水位观测等。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解释,来推断地下水的分布和储量情况。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电法勘探、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化学勘探化学勘探是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物质的测定和分析,来评估地下水的质量和适用性。
常用的化学勘探方法包括水样采集、化学分析和水质评价等。
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意义水资源管理地下水资源勘探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储量情况,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水灾防治地下水资源勘探可以为水灾防治提供支持。
通过了解地下水系统的运动规律,可以预测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勘探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通过评估地下水的质量和适用性,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挑战数据获取地下水资源勘探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获取困难、成本高昂是地下水资源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数据解释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数据解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实现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浅层地下水是指地下水位较浅,可以通过浅井直接采水的地下水资源。
如何有效地利用测绘技术来实现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实现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从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水文地质调查对于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以确定地下水的分布和储量。
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电磁法测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可以间接获得地下水的位置和分布。
此外,地层剖面图的绘制也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步骤。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质地层的形貌和结构,绘制出地层剖面图,进一步揭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中,水文地球物理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测绘技术在水文地球物理方法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法测深、重力法和磁法。
其中,电法测深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可以间接获得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重力法和磁法则主要用于浅层地下水的储量评价。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和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储量情况,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声波测井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水文地球物理方法。
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可以间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三、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的技术系统。
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GIS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测绘数据与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图等现有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建立浅层地下水资源的空间数据库。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浅层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储量图等信息,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浅层地下水定义标准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浅层地下水定义标准”的文章:---【浅层地下水定义标准】**开场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不可或缺的。
当我们拧开水龙头,清凉的水流出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地下水就是我们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浅层地下水,看看它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浅层地下水?**其实,浅层地下水就是埋藏较浅、容易被开采利用的地下水。
打个比方,它就像是一个离地面不太远的地下水库,储存着一定量的水。
比如在农村,有些人家自己打的浅水井里的水,很多就是浅层地下水。
不过,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哦!有些人觉得只要是地下的水就是浅层地下水,这可不对。
浅层地下水是有特定深度范围的,不是所有在地下的水都能算。
**关键点解析**3.1 核心特征或要素浅层地下水有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埋藏深度较浅。
一般来说,它的埋藏深度大概在几十米以内。
就像在一些平原地区,十几米或者二十几米深就能打到浅层地下水。
其次,它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
这意味着,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一定的补充。
比如一场大雨过后,地表水渗透下去,就能补充一部分浅层地下水。
还有,它和地表水的联系比较密切。
比如附近的河流、湖泊,都可能会影响浅层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
3.2 容易混淆的概念浅层地下水容易和深层地下水混淆。
深层地下水埋藏更深,往往需要更深的钻井才能获取,而且它的更新速度非常慢,一旦被开采,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
相比之下,浅层地下水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深层地下水水质通常更稳定。
**起源与发展**浅层地下水的存在可不是现代才有的,它伴随着地球的演化一直存在着。
在人类历史早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浅层地下水了。
那时候可能就是简单地挖个坑,水就渗出来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先进的钻井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开采和利用浅层地下水。
在当下,浅层地下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不仅是农村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在城市的一些绿化灌溉、小型工业用水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测绘工程中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技术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
浅层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测绘工程中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技术,为我们了解和掌握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等信息提供了关键的手段。
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的第一步是确定调查区域。
这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在平原地区,可能需要关注沉积层的分布和厚度;而在山区,则要重点研究岩石的裂隙和岩溶发育情况。
在测绘工程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地质填图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地层的岩性、结构和构造等特征,为分析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条件提供基础。
例如,砂岩和砾岩通常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可能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层;而页岩等致密岩石则渗透性较差,往往构成隔水层。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电法勘探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差异,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的分布和含水层的位置。
例如,含水层中的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其电阻率相对较低;而干燥的岩石电阻率则较高。
另外,地震勘探技术也可以用于探测地层的结构和厚度,从而为判断地下水的储存空间提供依据。
水文地质钻探是直接获取地下水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钻探,可以获取岩芯样本,分析地层的岩性和孔隙度等参数。
同时,可以进行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可开采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时,还需要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监测。
常用的水位监测方法包括人工观测和自动监测。
人工观测通常使用测绳和水位计等工具,定期测量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自动监测则采用压力传感器、水位记录仪等设备,实现对水位的实时连续监测。
通过对水位变化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以及与降水、开采等因素的关系。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各个领域。
为了有效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对其进行勘探和评估。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借助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地下水资源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地下水资源勘探的基础。
通过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断裂构造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样分析等。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利用物理场(如重力场、磁场、电场等)与地下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测量和分析物理场参数变化,来推断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电法勘探、重力法勘探、磁法勘探等。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位置及时期的地下水中元素及同位素含量,推断地下水成因及其演化过程。
常用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包括:水样采集与分析、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遥感与数值模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或航空平台获得的遥感图像,从而间接获取地面或云层信息,进一步推断出区域内的地下水潜力和分布情况。
此外,数值模拟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勘探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水文过程,来预测和评估区域内地下水资源。
勘探技术与仪器电法勘探仪器电法勘探是利用电流在不同岩石介质中传播速度和电阻率差异来判别地下介质性质和边界情况的方法。
常见的电法仪器有直流电阻率仪、交流阻抗仪等。
重力法勘探仪器重力法勘探是通过测量单位质量体积上升或下降所产生的重力差异来判断不同岩石体积密度差异。
常见的重力法仪器有重力仪、引力仪等。
磁法勘探仪器磁法勘探是通过测量岩石中磁场参数(如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变化来识别岩层边界和储液性质。
常见的磁法仪器有磁力计、光谱磁力计等。
同位素分析仪器同位素分析是利用同位素丰度特征来推断不同来源水体之间关系及演化过程的方法。
地下水资源勘察绪言一、地下水资源勘察得任务与要求(三)地下水资源勘察阶段得划分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得规定,地下水资源勘察划分为普查、初勘、详勘、开采四个阶段。
(四)地下水资源勘察得基本工作内容地下水资源勘察得基本工作内容包括气象水文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勘探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二、地下水资源勘察得主要技术方法(一)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得重要基础方法。
通过水文地质测绘可以全面了解勘察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气象条件。
通过对测绘资料得综合分析研究,揭示地下水得形成、分布与富集规律,初步查明勘察区得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得分布状况作出初步评价,同时为进一步布置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1、水文地质测绘得主要内容1)水文、气象调查降水就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源。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密切得水力联系,它们控制了地下水得补给与排泄条件,并影响地下水得动态特征,也就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得重要条件。
因此,应进行水文、气象调查。
2)地貌、第四纪地质调查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得结果,它反映了地质构造与近代沉积物之间得内在成因联系,控制着地下水得埋藏分布与补给排泄。
第四纪沉积物就是地下水分布储存得主要场所。
因此,就是水文地质测绘得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3)地层调查地层岩性就是地下水赋存、运动得介质。
地层得成因、分布特征及岩石得性质、特征与含水层得分布及富水性有着直接得关系。
因此,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重视对地层岩性,特别就是含水地层与岩石含水性得调查研究。
4)地质构造调查地质构造对地下水得埋藏、分布、运移与富集有着控制性得影响,大得构造体系控制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因此要进行地质构造调查。
5)地下水露头调查。
地下水露头(泉、井)就是认识地下水及其含水层得“窗口”。
因此水文地质测绘要注意对地下水露头得调查。
6)地表水体调查在自然界水循环中地表水(河流、湖泊、渠道、水库等)与地下水之间经常发生联系而互相转化,查明它们之间得转化条件与转化关系,对阐明地下水资源得开采条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十分必要得。
白洋淀千里堤周边地层及浅层地下水分析摘要通过对白洋淀周边地层的勘探、试验,初步查明周边地层、含水层、浅层地下水水质类型,并划分了2个渗流条件不同的类型段,对2个渗流段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分别进行了分析,为定量评价白洋淀的渗流安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白洋淀;地层;水文地质;渗流1 工程概况及勘查白洋淀千里堤位于河北省沧州任丘境内,是河北省四条必保堤防之一。
根据千里堤内外淀渠的水力联系分析可知,在部分千里堤坝基上有较大的渗透现象存在[1-3]。
为了保证千里堤的运行安全,定性确定坝基的渗流情况,需要查明千里堤坝基地层、浅层地下水及渗流条件,研究人员选定白洋淀千里堤李广至12孔闸段进行勘探试验工作。
为满足勘探试验的目的,沿千里堤(梁沟至12孔闸段)布设勘探浅孔(孔深15 m左右)12个,孔距1~2 km,垂直千里堤和截渗沟在西大坞和梁沟各布设一条勘探线,共计浅孔(孔深15 m)31个,为取得40 m以内地层资料,在西大坞和梁沟各布设深孔(孔深40 m)1个,勘探试验工作量见表1,勘查工作布置图见图1。
2 区域地质概况白洋淀处于华北断拗带中冀中拗陷构造单元,自中生代以来该区域构造运动以下降为主,面积约2.6万km2,为河北平原中最大的拗陷区,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第四纪地层总厚度600 m。
据白洋淀南端钻孔资料,全新统(Q4)深度25.2 m,上更新统(Q3)深度233.77 m,中更新统(Q2)深度316.22 m,下更新统(Q1)深度393 m,其第四纪地层岩性特征见表2。
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勘查工作资料,该区第四纪含水层共分为4个含水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砂[4]。
①第Ⅰ含水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和裂隙黏土,为潜水或微承压水,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10 m,底界深度小于30 m,水位埋深2 m左右,单位涌水量为2.5~5.0 t/h·m,溶解性总固体一般为1~2 g/L。
②第Ⅱ含水组:含水层岩性以细砂、中细砂为主,为微承压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厚度20~40 m,底界深度约为150 m,水位埋深6~8 m,单位涌水量10 t/h·m左右,上段为咸水,溶解性总固体2~5 g/L,中、下段为淡水,溶解性总固体0.5~1.0 g/L。
测绘技术中的浅层地下水测量方法引言:浅层地下水是指距离地表较近,埋深一般在几十米以内的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是供给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
因此,准确测量和监测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测绘技术,介绍几种常用的浅层地下水测量方法。
一、水位测量方法1. 高程测量法高程测量法是一种测量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常用方法。
通过水平仪或全站仪等仪器测量参照点到地下水面的垂直距离,结合地勘资料确定测点的初始高程,进而计算得到浅层地下水的水位高程。
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测量范围较小的地下水体。
2. 流速测量法流速测量法是测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测算流速和断面积等参数,可计算地下水体的流量,从而间接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流速较大的地下水体,例如河道、河流等。
二、水质测量方法1. 采样分析法采样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浅层地下水水质的方法。
在测量点周围钻取井孔或埋设水质监测设备,定期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检测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可以评估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该方法需要多次采样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岩芯取样法岩芯取样法是针对测量地下水水质时有限采样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钻取岩芯样品,获取更多的地下水信息,包括水质特征、水力性质等。
该方法适用于较深的地下水层,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水质分析数据。
三、无损测试方法1. 地电法地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浅层地下水位分布的无损测试方法。
通过测量地下水体中的电阻率差异,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该方法需要使用地电仪器并在适当位置布设测点,通过采样的电阻率数据分析,可以绘制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
2. GPR法地质雷达法(GPR)是一种以电磁波与地下介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测量和解释地下结构和浅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记录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可以获得地下水位的信息。
地下水资源勘探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在许多地区,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了解还很有限。
因此,地下水资源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涵义、方法和技术,以及地下水资源勘探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涵义地下水资源勘探是一种有目的的寻找、评估地下水资源的方法。
地下水资源勘探通常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和遥感勘探等技术手段获得地下水资源的信息。
地下水资源勘探在工程和环境中广泛应用,包括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地热利用和污染控制等方面。
地下水资源勘探的方法和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来识别和勘探地下水资源的技术手段。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
电磁勘探可以识别地下水含量、硬度和深度。
重力勘探可以通过地下水影响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来识别地下水资源。
磁法勘探可以通过地下水的导电性来检测水层。
水文地质勘探是一种勘探和说明地下水资源产生和流动的地球科学和物理学方法。
水文地质勘探包括采集地下水、岩石和土壤样品,并对它们进行实验室分析。
这种勘探技术是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和物理特征、场地地质图和地下水位来揭示地下水资源的信息。
水文地质勘探是一种定量方法,可以估计储存在地下的水量和水的流动方向。
遥感勘探是一种通过卫星和无人机遥感图像来掌握地球物理和水资源的信息的技术手段。
遥感勘探是收集遥感传感器,记录地球信号的技术,可以为地下水资源勘探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例如,在黄土高原区,农业灌溉和草地覆盖的变化会影响地下水位。
遥感图像可以通过记录这些变化来预测地下水储量的变化。
地下水资源勘探的重要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维持生命、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许多地区缺乏可靠的自来水资源,而大多数城市的饮用水都是从地下水资源中得来的。
此外,地下水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地热利用和污染控制等方面。
〔收稿日期〕!""!#$$#"%
谈沟谷浅层地下水的特性和地下水路堑勘察
刘益彰$
李鉴!($&南京海外建筑工程总公司
!&广东省重工业建筑设计院)摘要结合铁路路堑实例浅述了山区沟谷浅层地下水在补给、径流和排泄等方面的特殊性,并阐述了针
对浅层地下水特殊性而应采取的地质勘察方法,列举了由于对浅层水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给工程
造成损失的实例。
关键词地下水路堑
沟谷浅层地下水指分布在山区沟谷中的第四系
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属于潜水。
由于
沟谷浅层地下水在补给、径流及排泄方面的特殊性,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往往对横切沟谷的路堑有无地下
水不能给出正确结论,给工程造成困难。
只有认识
其特殊性才能找出合适的勘察方法,得出正确结论。
$山区浅层地下水造成工程损失的实例
区分地下水路堑还是无水路堑,对路堑的设计
和与其邻近工程施工程序的安排极其重要。
错误的
结论会给工程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东北某铁路新
线中的’路堑,长度为%$"(,位于平缓开阔的山坡
上,路堑与隧道过渡点()*%")挖深为$!((图$),
表层为第四系坡积碎石土和砂粘土夹碎石,最大覆
盖厚度+&*(,下部为二叠系砂页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