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发展与家庭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与家庭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与家庭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与家庭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与家庭结构变迁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人口流动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基础上,分析我国当代家庭结构的基本变化趋势,讨论家庭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影响。结果显示,迄今我国家庭结构仍然保持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直系家庭占相当比例,复合家庭逐渐减少的模式;并出现夫妇核心家庭、隔代直系家庭、单人家庭比例升高,而单亲家庭比例下降的新特点;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空巢化、单人家庭和再婚家庭的扩大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出现了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缺失,人口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影响着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留守儿童”和重组家庭子女的教养困难,以及适龄男性的婚配难度加大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迁,建立促进家庭发展的专门机构,构建有利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生活组织,是最亲密的社会群体。家庭内部的组织方式或结构类型发生变化,会促使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婚育观、养老观发生变化,当前中国的家庭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如何?家庭结构的变迁又会带来哪些问题?

一、相关概念

1.家庭

家庭是人生参与的首要社会群体,吴宗观认为“家庭是指以一定的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夫妻之间、父母子女或亲属之间相对稳定的的结合体”。王跃生把家庭定义为“有血缘、姻缘和收养关系成员的生存空间场所或生活单位”,进一步指出“本质上家庭成员关系形式只有血缘和姻缘关系两种。收养关系是血缘关系的补充”。邓伟志认为“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单地讲血缘经济二家庭”。虽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做界定,而很多只是语言表达和细节的差异,笔者综合认为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包括收养关系的包括配偶、子女、亲属在内的相对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单位组织。

2.家庭结构

“结构”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构成”、“建造”,由此可认为家庭结构广义上指家庭的构成。进一步结合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应该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家庭结构量的层面—家庭规模,即家庭成员数量二是家庭结构质的层面—家庭代际关系,是目前社会学界对家庭结构类型划分的一个重要尺度三是家庭结构的经济层面—经济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是家庭家计的主要内容。具体讲:

第一、家庭规模。家庭规模是家庭结构量的最直接体现。按照家庭人口数量,一般把家庭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关于大小家庭的划分比较主观和直观,一般把家庭人口数量在人以上的称之为大家庭,而家庭人口数人及以下的则称之为小家庭。

第二、家庭代际关系。社会学家按照这一观念把家庭类型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及其他家庭形式。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空巢家庭、隔代家庭日益增多。主要的家庭类型如下:

联合家庭指家庭中由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联合家庭相当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家庭平

行组成的大家庭,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种家庭己经很少存在。

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居住在一起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

主干家庭是指父母与已婚子女及其孩子一起生活的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妇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421”、“422”家庭是指一对夫妇与其个或者个未成家子女及夫妇双方父母的家庭结构。

空巢家庭目前学界对空巢家庭的定义在细节方面还有异议,一般认为空巢家庭指只有一对夫妇,无子女居住的家庭。笔者根据这一事实,把空巢家庭界定为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尤其是子女在外或工作或打工的长期离省离境的只有老人居住的家庭。

隔代家庭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中本来三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中间断代的家庭,简言之为有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劳动力外流下的农民工户群体下出现隔代家庭。

第三,家庭的收入来源和支出。家庭收入来源是维持家庭运行和稳定的物质基础,而家庭支出结构则影响农业生产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

二、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变化趋势

1. 家庭小型化是中国现代家庭发展的基本趋势

我国家庭的小型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家庭户规模大幅下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婚育观的转变,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家庭户规模大幅缩减。“五普”、“六普”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仅为1.22 和1.18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我国生育率的具体推算数据还存在很大争议,但研究普遍显示这一数值不会超过 1.6,仍远低于正常更替水平。从图1 家庭户规模的变动曲线可以看到:自1990 年以后,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首次降到4 人以下(3.96 人),2000 年又进一步下降到3.44 人,比1990 年下降了0.52 人。而2010 年“六普”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仅为 3.10人,较“五普”时又下降了0.34 人。可见,近三十年我国的家庭户规模是一直呈不断缩减的态势。

图 1 1953 年—2010 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其次,核心家庭是我国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催生了大量的“四二一”家庭,传统金字塔型家庭结构发生逆转,核心家庭成为当代中国最普遍的家庭类型。以费孝通早期对“江村”和北京某街道的调查为例:1936 年“江村”的直系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达38.4% ,复合家庭最少,仅占10.3% 。而到1982 年时,该村的核心家庭上升到最高,达到39.0%。而且此时调查的某北京街道,其核心家庭的比例已高达56.14% 。由此作者认为,核心家庭的增加可能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趋势。王跃生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中国的家庭核心化局面是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期基本形成的,通过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参见表1 ),可充分揭示出当代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家庭的核心化发展特征。

表 1 1982 —2010 年四次人口普查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1的数据来看,1982 -2010 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核心家庭所占比例分别为:68.30% 、70.61%、68.18%和60.89%;其中,标准核心家庭所占比例又分别为:48.16% 、53.53% 、46.75% 和33.14%。说明核心家庭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家庭类型,而且其中的标准核心家庭所占比重最大,现代社会的家庭核心化趋势不可逆转。虽然“六普”时的核心家庭比例有所降低,家庭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倾向,但仍不能撼动家庭核心化这一总体趋势。

2. 夫妇核心家庭持续增加,“空巢家庭”是其主要增长因素

由表1 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夫妇核心家庭自1982 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 年比1982 年提高了285.39%,较2000 年增加42.77% ,表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五普”和“六普”的数据均显示:夫妇核心家庭户年龄主要集中在45-69 岁年龄段,其比重超过总数的60% ;24 岁以下及75 岁以上年龄段所占比重较低,其最低谷是在30-40 岁年龄段;相

比“五普”,“六普”25 岁以上的各组样本,夫妇核心家庭的比例均略有上升。这种近似不规则的“M 型”曲线走向仍然与中国当代家庭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其比重的高低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已婚夫妇的生育年龄;二是所养育子女离家独立生活的时间。因此,24 岁以下人群的夫妇核心家庭的比例较低,是由于这一年龄段人群大多未婚;25-30 岁年龄段夫妇核心家庭上升,与当今已婚夫妇的晚育有关;30-40 岁的夫妇则普遍育有子女,多组成标准核心家庭;而45 岁以上年龄段夫妇核心家庭比重又大幅上升,主要在于这一年龄段夫妇的子女多会因求学、工作或结婚而离家,由此形成大量的中年或老年“空巢家庭”。由此可见,“空巢家庭”的增加是导致夫妇核心家庭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的“空巢家庭”有进一步低龄化的趋向。

3. 直系家庭总体比例保持稳定,隔代直系家庭呈高增长趋势

直系家庭在我国的家庭结构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且总体比例较为稳定。其中的三代直系家庭所占比例一直最高,但从近些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的研究来看,隔代直系家庭尤其值得关注。它在家庭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增长率最高。尤其是2000 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隔代直系家庭的数量约高于前两次普查的200% ,而且农村的比例远大于城市。这种高增长趋势隐射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劳动者在流向城镇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迫于现实压力他们不得不将子女留给在家的父母照料,因此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由祖辈和孙辈两代人组成的独特直系家庭结构。二是城市内部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有差异,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父母把子女寄居在祖辈处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导致一定数量虚拟隔代直系家庭的产生。而第一个问题显然是主要原因,这是中国社会在转型阶段呈现出的特殊现象,也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具体反映。

4. 单人家庭陡增,男性婚姻挤压效应显现

单人家庭是指仅由户主一人独立生活的结构类型。1982 年到2010 年的四次人口普查中,单人家庭分别占到了7.98%、6.34%、8.57% 和13.67% ,2000年之后单人家庭比例大幅增加。“五普”和“六普”的长表数据均显示,单人家庭户主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且两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单人户峰值是在25 岁左右的青年阶段(2010 年时,25-35 岁组男性单人户比女性高75% ),而女性的峰值却出现在60 岁至70 岁的老年阶段。这主要是因为,30 岁前后的男性单人家庭户主中有高比例的独身者,尤其在城市,男性的未婚比例更高,25-39 岁未婚的男性是女性的 1.59 倍(男性20.78%、女性13.05% ),而女性单人家庭户主在70 岁左右则有高比例的丧偶者。“六普”数据公报显示,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20∶100 (男性占51.27% ,女性占48.73% ),男性比女性多出了近3400 万。这提示我们:男性婚姻挤压效应可能使我国男性单人户家庭比例进一步升高,以未婚成年男子为子女的核心家庭比例也将小幅增长。

5. 离婚率不断攀升,单亲家庭比例却呈下降态势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中的一方与其子女组成的生活联合体。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等都是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但离婚率升高是单亲家庭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图 2 1990 —2010 年全国离婚率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图 2 可以明显看出,自1990 年以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2000 年后的增幅尤为明显,而到2010 年全国离婚率迅速升高至4% 。但是,近四次的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单亲家庭比例是呈逐渐下降态势,其比重分别为4.55%、3.58%、2.92%、2.70%。这表明,我国离婚人群的平均年龄降低,有相当比例的夫妇在离婚时尚无子女,而且离异后的再婚比例上升,因此在高离婚率的大背景下,单亲家庭所占比例却逐渐走低。而且,如今的人们更强调婚姻中的平等自主,夫妻之间的经济依存性降低,传统文化对婚姻的约束力也在减弱,可以预见我国的离婚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呈增长态势,而继子女的成长问题也会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三、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经济影响

家庭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总体上看,我国传统的“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已极其少见,家庭向核心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这种变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例如,随着生育子女数量的减少,家庭可以更加专注于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核心家庭的增多,也有利于夫妻平等自主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这些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新的挑战。

1. 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六普”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 1.77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5% ,比“五普”增加了0.33 亿。其中,“空巢”老人数量日渐庞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近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65 岁以上的老年夫妇独自居住的比例逐次升高(分别为13.7% 、17.1% 、23.9% 、29.2% ),这反映出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弱化。李月英通过“五普”统计数据发现,处于“空巢”生活状态的老年人(65 岁以上)占到26.51% 。其中,农村的空巢比例远高于城市,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占总空巢人数的69.79% 。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外出务工比例更高,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金等

经济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可以预见,伴随我国低生育率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态势,家庭的传统养老功能将进一步弱化,依靠社会保障养老的人群将逐渐增加。因此,大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我国政府当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仍未打破,农村劳动者向城镇转移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为了减轻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将年幼的子女留给在老家的父母照顾,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六普”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约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的37.7% ,占全国儿童的21.88%。父母的家庭教育不可替代,但这些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传统的双亲教养方式被祖辈的隔代教育所取代。祖辈通常更注重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疏于情感层面的交流,而且他们普遍缺乏学业辅导的能力,许多老人对孙辈过于溺爱或者缺乏监管力,孩子容易出现逃学、早恋、沉迷网游等不良现象,沾染吸烟、酗酒、赌博等恶习,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而且我国的留守儿童目前大多生活在落后地区,家庭教育的缺失加上学习环境的恶劣,这一群体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令人堪忧。

3.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适应困难

在我国离婚率高企的大背景下,人们一直非常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养问题。但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单亲家庭的比例不升反降。这表明,人们如今对再婚持更加开放自由的态度,有越来越多的离异人士选择组建新的家庭,但由此也给许多再婚家庭的子女带来心理适应上的困难。一方面,再婚家庭的子女先后经历了家庭的瓦解和重组两次家庭结构的变动,在情感上他们难以接受新家庭成员,容易对继父母持逃避甚至敌视的态度。另外,对于再婚家庭的教育者来说,他们容易心存愧疚或芥蒂于继父母的敏感身份,常常难以正常履行父母教养的责任。有研究数据表明,再婚家庭中56.8% 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有18.9% 的儿童精神紧张,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儿童。国外还有研究显示,与初婚家庭的孩子相比,继子女的学业成绩更差,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社会适应能力更弱。此外,再婚家庭的子女还容易出现情感淡漠、自卑脆弱、偏执、敌视、孤僻等心理问题,他们是行为失范的高发群体。随着我国再婚家庭数量的不断上涨,这一特殊家庭结构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日益突显。

4. 适龄男性婚配难度加大

我国单人家庭特别是男性单人户的大幅出现,与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衡有关。“六普”数据显示,25-29岁的未婚男性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已上升至36.29% ,未婚女性为21.62% 。在30-34 岁年龄段,未婚男性为12.62% ,女性仅为5.35% 。这表明我国的“剩男”现象更为突出,尤其是35 岁以上的农村未婚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城镇男性。有研究表明,农村的大龄未婚男性与父母的代际关系趋于紧张,共居的大龄未婚儿子虽然可以承担更多照料父母生活起居的责任,但这是婚姻挤压带来的无奈选择,儿子成婚困难仍会对农村老年父母的生活福利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终身难以成婚的风险会引发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在低经济收入的农村地区以及生活艰苦的偏远山区,男性在婚姻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容易滋生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丑恶社会现象。因此,婚姻挤压效应向低竞争力人口和地区聚积,尤其会危及女性的生存状态,不利于正常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5.大家庭减少,小家庭增多,拉动内需

家庭数目增加,使得各种消费增加,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加快资源的耗费、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浅显的说,原来大家庭住在大房子里,资源共享;而变成小家庭后,各自需要购房或租房、添置居家物资。由“一个单位”消费转变为“多个单位”消费需求,一方面拉动生产、活跃经济,另一方面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6.促进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家庭同时有抚育、赡养、生产等等功能,是各种功能的统一体。但是到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职业的分化分工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机构可以代替原来的家庭的某项功能,比如原来的赡养功能也可以通过养老院,抚育孩子的功能可以通过托儿所或者学校来完成。这样家庭中的成年劳动力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老年夫妻退休以后有退休金,养老金,即使退休以后也可以不必依赖子女来生活,他们宁愿和子女分居以避免两代夫妇之间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

四、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家庭结构仍保持以核心家庭为主,直系家庭占相当比例,复合家庭逐渐减少的模式。同时,也顺应时代变化表现出夫妇核心家庭、隔代直系家庭、再婚家庭及单人家庭比例升高的新特点。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征也反映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家庭核心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弱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我国社会化养老水平亟待提高;隔代直系家庭的骤增则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更为严峻;男性单人户比例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适龄男性婚配难度的加大,以及再婚家庭的增多会让继子女的教养问题日益突显。因此,研究者今后需要重视当前诸多社会问题下的家庭结构变迁背景,对不同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展开研究。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 院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调 研 报 告 系别: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关于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的实践报告 一、实践主题: 《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调查》 二、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来了解我国目前的城乡家庭变化情况,变化形式,所呈现的状况等。 三、实践形式: asd 1. 上网查询资料。 2. 去单位下乡地调查。 3. 在实习单位查询整理资料。 四、实践时间: 2012年8月15日到2012年8月30日 五、实践地址: 甘泉县计生局 六、实践人: 熊世洲 八、实践体会与结论: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使我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规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家庭结构的变化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九、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3.以下降为表现

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 一、简单说明 家庭结构分析为不少学者所关注,但其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相关数据获取不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家庭结构总体状况的了解。以往一些学者有的通过具体调查一个或几个村落、社区的家庭类型,进而对区域等大范围的家庭结构状况加以把握「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1991年;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有的则以个案汇总分析来间接认识历史时期的家庭结构「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这些研究提供了观察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但整体性分析仍受到限制。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数据并可借此较为直接地认识全国性家庭结构的状况?就目前而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是最主要的资料途径。曾毅等学者曾对1982年第三次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库做过调查,其数据足以使我们掌握绝大多数家庭的类型或结构。他们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家庭代际,但其研究对了解当时的家庭结构状态亦有很大帮助。 与前几次普查相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户主之 下家庭成员的分类相对全面,计有户主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等八类。这些关系类型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基本关系。它为识别和分析当代家庭结构状态创造了条件。 二、我们将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就业与失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一点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预测防范这些隐患,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做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社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人生健康。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和选择

课程论文 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和选择 课程证券投资分析 指导老师吴剑平 学院商学院 专业金融硕士 姓名汪娇(121613010007) 日期2013年4月1日

摘要:我国居民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性存款,有价证券 (股票,债券及基金等)及储蓄性保险。总体上看,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行为经历了由无到有、总量由少到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过程。本文通过对 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演变和现状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健康发展。 关键字: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 一、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与特点 总体上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经历了由无到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由少到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过程。根据1999-2011年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 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总体发展特征是以储蓄存款为主 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可以了解到近十几年来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动 态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资产规模变化和资产结构变化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由少量到巨额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家庭金融资产的构 成要素由简单到多样,结构水平由低度向高度的发展过程。 表1 1999-2011年间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存量状况单位:亿元 年份手持现金储蓄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外币存款总计1999 10764.80 59621.80 4928.38 8433.60891.20 4224.11 88863.89 2000 11722.12 64332.38 9652.51 484.84 10103.30 1003.00 5712.64 103010.79 2001 12551.04 73762.43 8677.90 398.31 12282.13 1443.00 6944.97 116059.78 2002 13822.42 86910.65 7490.73 460.64 15297.65 2298.00 7396.24 133676.33 2003 15796.79 103617.65 7907.11 634.73 18987.70 3030.00 7077.14 157051.13 2004 17174.64 119555.39 7013.18 1548.16 21185.52 3209.00 6640.82 176326.71 2005 19225.34 141050.99 6378.31 2397.41 23522.08 3661.00 6006.94 202242.07 2006 21658.10 161587.315002.18 4185.5525078.54 4072.00 5039.23 236622.89 2007 24267.46 175749.45 55838.61 18286.30 39121.64 4966.70 3710.84 321941.00 2008 27375.17 217885.35 27128.34 11254.42 40472.84 7350.70 3622.16 335088.98 2009 30597.58 260771.66 90755.40 15483.14 44821.96 8261.47 3997.55 454688.76 2010 35702.54 303302.49 115866.00 15144.63 49862.28 10632.33 3921.59 534431.86 2011 40598.78 353536.42 101410.30 13151.42 53562.76 9721.43 3764.89 575746.01 1.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 2011年末,居民金融资产总量高达近60 万亿元,约为1999 年的7 倍。每年,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改革开放 以来迅猛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奠定了金融 资产增长的物质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 DP 的平均增长高达9 . 5%,国民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了居民货币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经济转型时期的预期不 确定性促进了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原来由国家统包的一系列社

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

经济形势 如今,每每谈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都离不开互联网。而过去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的话题都是根据国家政策泛泛而谈,没有从根本上谈及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站在互联网角度论经济形势,互联网发展之快影响之广已毋庸置疑。最近两年我听得最多关于经济资讯的就是:新的经济格局就要来了;现在经济必然遭遇重新洗牌,少则3年。多则7年。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的改革方案无不与互联网直接或间接挂钩。同学你准备好了吗?新的一轮的经济格局中,我们也许成不了经济运作的制定者,但我们至少可以成为跟风者。 当今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三大互联网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中国互联网的三鼎足立。目前,作为互联网基本骨干之一——数据显示,腾讯以7亿多的用户确保其互联网的霸主地位;搜索引擎老大百度更是占据了70%以上的用户搜索量;而刚过去一个月的双11,阿里更是以其不断刷新的记录明示着互联网巨大的威力。一些嗅觉敏锐的传统企业似乎已经嗅到互联网的甜头也都纷纷向互联网进军,围着几位互联网老大转、争分着互联网的一杯羹。的确,大树底下好乘凉!殊不知,当树足够大时便会遮挡更多的阳光,生长于大树下的各个企业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命资源,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最近非常瞩目的3Q大战,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对比中国与美国的数据,从十年来上市公司的现市值来看,中国企业十几年来都是三大互联网在领跑,而2007年以后更是荒漠到没有一家新生的互联网大企业,或许这就是互联网垄断带给小企业的冲击;而美国的上市企业,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生企业都能得到很好很快速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google的反垄断诉讼,就没有后来的facebook;没有欧盟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就没有现在的youtube。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对互联网发展的认识不全面导致的,互联网发展之快速是不容置疑的,而发展互联网并不是越快越好,互联网发展需要稳妥渐进推进,要统筹兼顾,形成一个健康平衡态势;否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模式。 互联网发展已成大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不断拓展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将产生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潜在的消费市场不可估量;而且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纷纷进军到互联网上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格局应互联网而产生;一场自创的“消费者节”双“11”,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 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波动之剧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罕见。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3.7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17.5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5.4 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均增长率,即波位分别是13.25%,3.975%,7.225%,6.1%,4.7%,5.6%,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剧烈。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 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 %。(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均增长3.4%。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2.6%。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5% 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 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0.9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 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15.8元。平均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 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 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

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社会学概论》 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家庭子女减少,家庭规模减少,家庭结构简单化,空巢家庭增多等都是家庭结构变迁的突出表现。就以南京为例, 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市中涌现出一大批父母与孩子组成的两代人家庭,并且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每户的平均规模明显缩小。(见下表)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合计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31.83 19.67 10.48 8.52 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从家庭人口数的变化和分布看:1982年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前三位的依次为5人及5人以上户、4人户、3人户。从1990年开始,3人户的家庭数量一直位居家庭户的第一位。至2005年,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居前三位的已演变成3人户、2人户和1人户。与此同时,4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其中尤以5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已由1982年家庭规模构成中第一位降为第五位。1人户、2人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南京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家庭规模在经历了几次升降起伏的变化后,从1973年开始进入较长时间的持续缩小过程。1973年,全国家庭户规模为4.81人,1990年缩小到3,97人,到2000年缩小到3.44人。按人数划分,三人户和四人户最为常见,2000年两者合计已超过总户数的一半。中国家庭规模缩小的原因如下: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妇女的生育率下降,家庭中的子女数减少。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甚至出现了不愿生育的夫妇;农村家庭也以独生子女居多,部分符合国家政策的夫妇生育了两个孩子。二是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的比例上升。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住房条件改善,成年子女婚后一般都分立门户,多代合住的直系家庭和同代人婚后仍未分家合住在一起的联合家庭已大量减少。 家庭结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家庭观念变化的外在表现。家庭观念是指人们对家庭,包括婚姻的意义、家庭的功能、子女价值、家庭成员关系等诸方面的认知与理解。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念也会不断更新。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急剧的社会变迁,这必然会在人们的家庭观念上反映出来。 首先是婚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由,婚姻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的行为。婚姻自主权受到法律保障。现在的青年人结婚不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中国家庭结构 书面报告

“中国家庭结构与女性地位”调查报告 ---------------------- A.调查对象: -数量:36位(男:14位,女:22位) -年龄:41至60岁 -住地:大城市(上海、河南、天津、安徽、浙江等),小城市 -学历:初中、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 -职业:营业员、公司职员、金融工作者、管理、公务员、老师、.. -月收入: 1000- 50000人民币 B.调查步骤: - 设计调查问卷(20个问题,涉及到中国人家庭结构和女性地位) - 发问卷,去采访 - 根据调查获得的实际数据, 从家庭结构和女性地位两方面入手,从男方和女方的角度,特别是对他们所选择最高比例的内容,进行评价与分析。 调查内容 I.中国的家庭结构 1.实际情况:家里的人数:3-7口人,分别属于一代、两代和三代之家,其中三 代占大多数,其次是两代,一代家庭为少数。 2.最理想的家庭模式,男女两方的选择恰恰相反: -52.9%男性选择大家庭之模式最为理想,其次是小家庭和两口子。 -86.4%女性选择小家庭是最为理想的,其次分别为大家庭,两口子和单身。 传统的中国家庭模式是大家庭,四世同堂一起住在四合院,但自1982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各个方面越来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不断地提高。在新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类型正在走向多样化趋势。

家庭类型的多样化趋势是家庭变化中最为突出的变化。随着家庭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宽松,人们更多地拥有了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特权,具有个性化的家庭生活方式比以往更多。大家庭日益减少,小家比大家更流行,各种新兴的家庭类型踊跃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单身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等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国策,对控制人口增长起了很好的作用。独生子女家庭占社会的大多数,同时,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增大,有些家庭选择不生育。青年人进入结婚年龄后,愿意自己生活,而许多老年人习惯在即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自己晚年生活需要,因为他们经济独立、身体状况较好,能够独立生活,有自己的爱好和人际交往,希望避免因与子女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矛盾。 在我们所调查的36位中,属于三代之家的比例为50%,仍占总数的一半,其次是两代家庭,为39.9%,一代家庭排第三位,占11.1%。 II. 一、在家庭关系方面,家庭关系走向平等化趋势 1.家庭中如果发生任何事情,“夫妻一起商量”是排首位的选项(有64.3%男性 同意,59.1%女性同意),两方都有发言权,互相聆听。 2.做家务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变化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2009-02-27 10:37:02 人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承担者和一切社会生活的出发点。家庭则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改革开放30年来,南京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人口家庭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人口的发展状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1980年,南京市明确规定生育政策为:晚、少、优,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79年至1981年,在全市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配备计划生育专职或兼职干部,同时将计划生育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1982年国家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写入了《宪法》,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同年,南京市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1983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计划生育试行细则》,对严格控制生育第二胎、杜绝多胎作具体规定,人口出生率在前期一路回落,从1980年的13.91‰降至1985年的10.16‰。但由于受60年代自然灾害后期至70年代前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从1949年底到1958年末,这期间全市人口由256.7万人增加到311.93万人)出生人口已进入婚育期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之初市区外来人口流入量增加,计划外生育现象较多。农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也有所抬头,致使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从1986年开始,低生育水平出现较大反弹,1986年、1987年、1988年出生率分别为12.6‰、14.7‰、14.94‰,1989年甚至达到16.54‰,出现了南京市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 进入90年代,全市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现行的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年,南京市在农村开展“抓后进、促转化”工作,确定47个乡镇为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镇,实施目标管理。1990至1999年,全市平均人口出生率为9.51‰,死亡率5.86‰,自然增长率3.65‰,第一次实现人口平均出生率低于10‰。特别是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降为7.12‰,自然增长率为1‰,为20世纪有记录以来全市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最低水平。199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37.44万人,比1990年增加35.62万人,年均增加3.96万人。 21世纪以来,南京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在人口管理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实施一系列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性化管理方式:经过户籍改革取消了农业、非农业人口的划分,降低了户籍准入的门槛,加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速度,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计划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