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检查时钢筋工程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防治措施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690.00 KB
- 文档页数:10
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间距不均,严重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1、梁柱尺寸较大时,钢筋密集,工人操作难度大,因此,采用合理调整施工顺序的方法进行施工,主要步骤如下:梁底模板f柱箍筋定位f梁钢筋绑扎f梁侧面施工;2、特殊部位箍筋无法调整时,应采用开口箍进行焊接搭接。
1、钢筋绑扎后及时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2、钢筋网在施工时必须保证绑线满绑扎。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板底筋外漏,没有保护层缺陷原因底板钢筋保护层垫块放置不均匀,或漏放正确做法在浇筑混凝土前均匀放置保护层垫块,按1m×Im梅花形布置,确保底筋的碎保护层厚度能达到规范要求浇佐或制模时箍筋被向上提升,梁筋绑扎时未及时把箍筋调过来1、钢筋绑扎后未按要求及时设置钢筋垫块;2、钢筋绑扎时绑线未满绑,存在绑线跳绑现象。
钢筋保护层不够,导致结构表面露筋。
直螺纹钢筋接头未打磨,未及时进行塑料帽保护钢筋切断过程中未使用专用切断机,未对钢筋原材端头进行切除,对端口不平整的未进行砂轮机打磨直螺纹钢筋下料时,应采取专用切割机切除,对不平整的端头及时采用砂轮机进行打磨,及时带好塑料保护帽采用套筒连接的位置,套筒未拧紧,漏丝严重劳务公司对施工质量监控力度不足,工人拧套筒时只是徒手拧紧,未用扳手进一步拧紧,还有切丝长度可能过长用管钳和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个丝头。
且切丝时应根据规范进行丝扣数量与螺纹距控制。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钢筋加工: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分辨率,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度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对于板筋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放置,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板底露筋,上层板筋应加马凳。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按规定检查钢筋的绑扎质量,绑扎缺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为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值班,纠正和修复因混凝土工操作时对钢筋的践踏。
混凝土振捣时发现钢筋移位立即纠正,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在现浇板的中部和与梁的交接处。
5)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
(A)产生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a)墙柱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倾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倾斜和偏移。
墙柱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样生钢筋偏移现象。
(b)柱子上部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各竖向钢筋出现不规则的移位。
(c)浇筑混凝土时,用混凝土输送泵单方向下料时,将墙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成排钢筋移位。
(B)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a)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墙、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b)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带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
混凝土浇捣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钢筋工作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材料,它承担着各种力的传递和支撑作用。
然而,在钢筋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分析钢筋工作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1. 钢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钢筋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的选择。
低质量的原材料会导致钢筋强度不足,容易发生折断等问题。
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也至关重要。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钢筋变质,使其硬度降低,甚至出现脆性断裂。
2. 钢筋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影响钢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钢筋强度不足会导致工程结构承受不住外力,从而引发建筑物倒塌等严重后果。
此外,钢筋的变质和脆性断裂会导致钢筋在工程中疲劳破坏,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3. 钢筋强度不足的解决方法钢筋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原材料的选择要严格把关,选择质量可靠的钢材供应商。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最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及时排除强度不合格的钢筋。
4. 钢筋变质的解决方法钢筋变质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导致。
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对钢筋的损害。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导致钢筋变质。
此外,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检测并修复温度和时间控制方面的问题。
5. 钢筋脆性断裂的解决方法钢筋脆性断裂是由于钢筋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质量可靠的钢材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其次,在钢筋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钢筋的韧性和强度。
此外,加强对热处理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每一根钢筋都符合相关标准。
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解决这些质量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钢筋质量问题钢筋质量问题是钢筋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钢筋弯曲度不合格、钢筋锈蚀、钢筋错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钢筋的强度不足,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解决方案:- 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对钢筋质量的检查和监控,确保钢筋的弯曲度符合标准要求。
- 防锈处理:在钢筋施工前,进行防锈处理,以防止钢筋的锈蚀。
-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减少钢筋错位的发生。
2. 焊接质量问题在钢筋工程中,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
然而,焊接质量问题也是常见的。
常见的焊接质量问题包括焊接接头强度不足、焊缝质量差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焊接部位的强度不够,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解决方案:- 强化焊接工艺控制:加强对焊接工艺的控制,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 加强焊工培训:提高焊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减少焊接质量问题的发生。
- 增加焊接检测频率:增加对焊接接头的检测频率,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 钢筋连接问题钢筋连接是钢筋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钢筋连接问题也是常见的。
常见的钢筋连接问题包括连接不牢固、连接部位的强度不足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连接部位的强度不够,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解决方案:- 强化连接工艺控制:加强对钢筋连接工艺的控制,确保连接部位的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减少钢筋连接问题的发生。
- 增加连接部位的检测频率:增加对连接部位的检测频率,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要求。
最新钢筋施工常见通病及防治措施1. 异常粗细钢筋1.1 问题描述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钢筋不符合规定粗细的情况,即使是在同一个构件上,钢筋的直径也会有所不同。
这将严重影响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1.2 防治措施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型号和直径进行施工,并在验收时对钢筋粗细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钢筋弯曲度不合格2.1 问题描述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弯曲度不合格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将导致钢筋无法固定在正确的位置,无法承担设计要求的强度。
2.2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应熟知弯曲的规格,按照要求进行弯曲处理。
弯曲时,应使用专门的弯机,并在弯曲过程中检查钢筋的弯曲程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数量不足或高出设计要求3.1 问题描述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数量不足或高出设计要求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数量不足将导致结构强度不足,造成安全隐患;过多则浪费资源,增加了工程造价。
3.2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应在施工前准确计算钢筋的用量,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核对钢筋的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钢筋应力集中4.1 问题描述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应力集中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将导致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钢筋的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结构安全。
4.2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需要在钢筋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应力集中。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分散应力,如加强加固板的支撑,加粗钢筋等。
5. 钢筋质量不达标5.1 问题描述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质量问题。
如:劣质钢筋生锈、断裂、弯曲不良等。
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
5.2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需要在钢筋的选购过程中选择优质的材料,并进行质量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生产、存储和使用状况进行监控和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
6.以上就是钢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钢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钢筋数量和位置不符1.问题描述:施工中,钢筋数量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不一致,例如钢筋数量不足,钢筋的间距过大或过小。
2.防治措施:a.施工前应仔细研究和理解钢筋图纸,确保数量和位置的准确性。
b.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核对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c.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和技术负责人进行修正。
二、钢筋空鼓和错位1.问题描述:施工中,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不牢固,出现钢筋空鼓,或者钢筋错位现象较为严重。
2.防治措施:a.在施工前应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表面状态,要求钢筋表面光洁,无锈蚀和污染。
b.在钢筋的固定和连接过程中,要注意锚固长度和锚固质量,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牢固粘结。
c.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锈蚀和腐蚀1.问题描述: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导致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2.防治措施:a.在施工前,钢筋应经过清洗和防锈处理,确保表面光洁和无锈蚀。
b.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钢筋直接接触水泥浆,防止钢筋受到腐蚀。
c.定期检查和维护钢筋,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四、钢筋弯曲不合理1.问题描述:施工中,钢筋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钢筋的强度下降。
2.防治措施:a.在施工前,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处理,确保弯曲的角度和半径符合要求。
b.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大力度的弯曲方式,保证钢筋的整体强度。
c.定期检查钢筋弯曲情况,并对不合格的进行修正。
五、过度焊接和热应力1.问题描述:施工中,钢筋过度焊接和长期受到高温影响,容易造成热应力,导致钢筋的强度下降和开裂。
2.防治措施:a.在焊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焊接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焊接和热应力。
b.在高温环境下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保证钢筋的强度和稳定性。
c.对于受热应力影响严重的钢筋,应进行适当的加固和修复。
六、钢筋绑扎不牢固1.问题描述:施工中,钢筋的绑扎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和松动现象。
钢筋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探讨钢筋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钢筋绑扎方案不合理钢筋绑扎是施工中常见的操作步骤,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出现绑扎方案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绑扎点没有设置在抗拉区或压力传递区,导致钢筋在受力时容易松脱或发生开裂。
为解决此类问题,施工方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受力特点合理确定绑扎方案,确保钢筋的受力传递和连接完整可靠。
二、钢筋保护不当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往往需要暴露在外,容易受到酸碱腐蚀、氧化腐蚀等,从而造成钢筋的损坏。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清除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泥浆,导致钢筋周围形成空隙,影响钢筋的保护层质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施工方应采取措施加强钢筋保护,如使用防腐涂料进行防护、加强现场卫生保洁等。
三、钢筋锈蚀钢筋在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锈蚀现象。
钢筋锈蚀会降低钢筋的强度和延性,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要解决钢筋锈蚀问题,首先要确保钢筋质量合格,其次要把握好建筑物的通风、排水等因素,尽量减少钢筋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使用防锈剂或进行防腐处理等手段来减少钢筋锈蚀的可能性。
四、钢筋数量不足或出现错位问题在施工中,有时会发现钢筋的数量不足或出现错位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方对设计图纸理解不准确、工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为应对这些问题,施工方应加强沟通与交流,确保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完全一致。
另外,在施工前要进行钢筋数量的核对,确保数量无误。
对于已错位的钢筋,应及时纠正,使其恢复到设计要求的位置,以保证施工质量。
五、挂篮系统安全问题挂篮系统是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将施工人员和材料送达施工现场。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出现挂篮系统安全问题。
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 for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steel
reinforcement projec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一)楼板上筋下踏的预防措施
按施工图纸在上下排钢筋之间放置撑钩。
严禁在细小钢筋上乱踩,混凝土浇筑时搭设移动式支架,发现钢筋被踩下,应及时纠正。
(二)基础钢筋倒钩的预防措施
钢筋绑扎时,派专人检查,弯钩要朝上。
发现倒钩,应拆掉重绑。
(三)钢筋骨架歪斜的预防措施
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的保护措施。
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
请输入您的公司名字Fonshion Design Co., Ltd。
1
长城杯检查时钢筋
工程常出现的一些
问题及防治措施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1
1 现场施工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1
墙体竖向钢筋间距有误差
1) 原因分析
a 钢筋绑扎时未弹线校正就开始绑扎;
b 未设置水平梯子筋或未正确设置;
c 分档画线不准确。
2) 防治措施
a
在每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后, 立即弹5条线即墙的轴线、 外
边线、 模板线, 根据弹线位置检查钢筋的位置, 对所有不到
位的钢筋按1: 6调整到正确位置, 才允许下一步的钢筋绑
扎。
b
正确设置水平梯子筋( 见下图) : 在墙上口距模板上口+100mm
处设置, 水平梯子筋放置在墙竖向筋内侧, 不得歪斜并与每
根立筋绑扎牢固。
c
绑扎时画线准确, 距暗柱起步筋为50mm, 中间钢筋竖向间距
水平梯子筋放置在墙
上口, 控制墙体竖向筋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2
从中向两边分, 见下图:
d 分布筋相交点呈八字扣绑扎, 绑扎完后卷尺拉通校正一遍。
1.2
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准确
1) 原因分析
a 钢筋保护层厚度模糊, 未正确换算;
b 校正处理不正确或未校正;
c 采用不准确的保护层垫块或垫块措施不得力。
d 不清楚长城杯规定的钢筋保护层偏差。
2) 防治措施
a
正确认识钢筋保护层并进行换算: 钢筋保护层是指钢筋外皮
到混凝土边的距离, 当水平钢筋位于墙立筋外侧时, 墙立筋
保护层为( 15mm+水平筋直筋) 或2倍水平钢筋直径( 当水
平钢筋直径>14mm时, 水平钢筋保护层取钢筋直径) 。
b
竖向钢筋校正应从板底部开始校正, 并按1: 6打弯, 浇筑顶板
时在板内设置水平附加筋绑牢, 在浇筑中派看筋人员随时整
理校正。
c 垫块设置要合理:
①正确选用垫块种类: 现在用于墙体的塑料卡厚度种类较少,
第一根暗柱50注:a≤图纸钢筋间距图10:墙体竖向钢筋排列图第一根暗柱中间钢筋间距按图纸要求第二根第二根
50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3
一般只有15mm、 30mm两种, 一般15mm的垫块卡在水平筋上,
30mm的垫块卡在竖向筋上, 种类少不能适应各种不同厚度的保护
层。因此当水平筋直径不大于14mm时, 采用15mm的垫块卡在水
平筋上可保证保护层准确, 当水平钢筋直径大于14mm时, 建议采
用砂浆垫块, 垫块制作在模具内应保证其准确性并在使用时达到应
有的强度, 垫块制作见下图:
②垫块设置合理、 牢固: 塑料垫块卡在水平筋上, 开口必须朝
下, 砂浆垫块设置在墙分布筋相交点处并绑扎牢固, 一般墙体垫块
设置间距为600~1000mm呈梅花型布置。
③采用双F卡控制钢筋保护层, 设置处可代替墙体S钩或保护
层垫块, 一般趋向于在墙中设置一排, 双F卡的形式见下图:
d
长城杯的规范一般高于国家标准, 创结构长城杯的工程钢筋
保护层偏出为±3mm, 超过该值的均要进行处理、 校正。
1.3
梁柱箍筋绑扎不到位
1) 原因分析
薄钢板带
多层
板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4
a 箍筋未预检, 不合适的箍筋用于工程中;
b 箍筋赶上机械连接处时依然采用同尺寸的箍筋绑扎;
c 绑扎不牢固, 绑扎方式欠合理;
d 大小箍筋未分开绑扎;
e
搭接部位没有采用专用箍筋( 指专门用于搭接绑扎部位的一
种箍筋) 。
2) 防治措施
a
将箍筋纳入预检中, 绑扎前再认真挑选一遍, 凡是用于工程中
的箍筋均要预检合格, 箍筋检查可用下图模具进行检查:
b
箍筋画线排挡时, 对于赶上焊接、 机械连接处的箍筋应作上
下加密处理, 避免绑扎不到位; 也能够不作加密处理, 在焊
接、 机械连接处改用大一号的箍筋绑扎( 大一号的箍筋需
按现场尺量尺寸加工) 。
c
梁柱箍筋转角处一般采用兜扣或缠扣绑扎, 中间采用八字扣,
不得采用单一的顺扣方式, 另外箍筋与主筋绑扎时, 四角主
筋与箍筋应兜角到位并绑扎牢固, 然后再绑扎中间各相交
点。
d
同一位置处梁柱大小箍筋应分开用绑扎丝绑牢, 这样可使箍
筋与主筋绑扎牢固, 混凝土振捣时不容易松散。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5
e
主筋搭接部位应采用专用箍筋绑扎, 这样可使箍筋135°角到
位, 保证等号平行。专用箍筋的样式见下图:
1.4
钢筋起步筋位置错误或不准确
1) 原因分析
a 钢筋起步筋位置不清楚;
b 未弹线( 或画线) 就任意绑扎。
2) 防治措施
a 明确各部位钢筋起步筋位置
①剪力墙第一道水平筋起步距楼板结构面为50mm; 暗柱第一
道起步箍筋距楼板结构面为25mm~30mm。剪力墙第一根竖向钢
筋距暗柱边50mm。
②连梁第一道起步箍筋距暗柱边50mm, 在暗柱内也要加一道
箍筋, 位置距暗柱边50mm( 注意: 03G101中是100mm, 长城杯按
50mm检查) 。
③梁钢筋起步筋距柱( 或墙) 边50mm或距主梁边50mm。
④板起步筋距支座边50mm。
b
钢筋绑扎时应先弹线( 或画线) , 第一道起步筋画线位置应准
确; 当墙体内设置竖向梯子筋时, 梯子筋的第一道横档距混
凝土结构面必须为50mm, 且同一道墙内的竖向梯子筋应调
平。绑扎时应加强责任心。
用于非搭接
用于搭接部
专用箍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6
1.5
钢筋搭接长度不够
1) 原因分析
a
墙体、 柱等竖向钢筋绑扎不牢, 浇筑混凝土下滑, 造成甩茬长
度不够;
b
绑扎前搭接长度没有画基准线, 致使绑扎时搭接长度长短不
一。
2) 防治措施
a 绑扎牢固、 防止下滑措施
①宜采用20#绑扎丝绑扎, 搭接部位绑3扣, 中间、 两端各绑
一扣。
②所有钢筋相交点均要绑扎拧紧, 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可采用八字扣, 要求拧转两圈半。
③柱、 暗柱箍筋与主筋采用不易下滑的缠扣绑扎方式。
b
绑扎前, 在竖向甩茬筋、 水平筋上画线( 或拉通线) 绑扎, 防止
搭接端头长短不一、 或搭接长度不够, 下图为墙体竖向筋
绑扎前拉通线( 或画线) 示意图:
1.6
抗震箍筋135°弯钩角度不准确, 或弯钩长度长短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