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高考命题材料的选择与突围
- 格式:pptx
- 大小:291.74 KB
- 文档页数:29
摆正位置作文素材【篇一: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上旬,央视某著名主持人饭桌说酒话的不当言论视频被发到网上,引起全国人民的讨论。
有人说,这是“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人品值得思考,作为公众人物,不该如此。
有人说,私人场合比较放松,说话随意,不适合做给人定性的依据。
有人说,在不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一个名人私下有争议的言论发到网上,这一做法不应受到鼓励。
有人说,“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阅读众人的讨论,不知你有何看法,请围绕一个观点或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押题理由】在近些年的高考命题中,社会上出现的新闻热点,媒体都聚焦在一个社会问题时,也就成了某个省份的高考作文题。
懂得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百态,揣摩事件的背景,预测高考命题方向,也是重要的。
2014年春节前夕,国家提倡“求真务实、敢于碰硬、勇于创新”,此语获得媒体的极大关注。
3月份,一向快人快语的宋丹丹,因说了一句“演戏不是拍剧本”,引发了她与编剧圈的口水仗,2014年安徽卷作文“编剧与演员”,其实质就是“务实”。
2月份开始,中央各大媒体聚焦“家风”这一传统的中华美德。
2014年的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老规矩”。
每年三四月份的新闻热点事件,极容易在当年高考作文命题中,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作为高考生,懂得去关注社会问题,及时做好备考迎考工作。
寻找时代的热点新闻素材,揣摩高考设题的方向和角度,没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路导航】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图片、视频的拍摄日益方便,加上网络传播的便利条件,和人们喜欢晒图片博取点击率,很多个人隐私被不断上传,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影响。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寻常的“饭桌说酒话”,因为不同的身份,而引发轩然大波。
在审题立意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考虑。
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阅读与作文【考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评析】作为“终结版”的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语文作文,带着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余韵,成功跳出了人们的猜想与期待,向人们展示了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的叙述的多元与温情,再一次让考生感受到理解文题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境。
实际上,材料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这细细的咀嚼品味之中,“拍案”之感是领略材料精华之后的第一冲动。
正所谓: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人认为:江苏卷依旧延续了江苏人的特色。
江苏人的特征是比较温和、含蓄、规矩、文气、包容、踏实、憧憬……?所以2020年的江苏卷无疑具有时代气息、文化传承、人文关怀……但也有人觉得,江苏高考作文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
高考作文揭晓之后,网络上曾搞了一个2020各地高考作文横向打分,结论是江苏最要命……作为“最要命”江苏高考作文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槽点:审题难!想质疑,不敢;想顺从,不甘。
仁者见仁,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命题的“稳”。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是江苏自主命题的终结版,保持试卷的稳定,应该是基本的命题导向,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进行写作。
从内容方面说,2020年保持江苏一贯的命题的人文性。
被评论为“风花雪月”的文题,也不一定就是贬义的。
保持特色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
从形式上说,与2019年的江苏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考试方向卤素及其化合物与化工生产、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如氯碱工业、漂白粉应用、饮用水消毒、环境保护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预计2014年高考仍会以与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有关的化工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为载体,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进行相关考查,复习时注意这方面的知识。
内容要点一、新制氯水的成分及相关性质1、氯水的成分:Cl2溶于水:Cl2+H2O H++Cl-+HClO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Cl-、H+、OH-、ClO-2、氯水的性质: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样性:(1)Cl2的强氧化性;(2)HCl的强酸性;(3)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和不稳定性;(4)Cl-的性质:方法技巧:1、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样性:Cl2的强氧化性;HCl的强酸性;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和不稳定性;Cl-的性质。
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内容要点二、氯气的制备及相关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 。
2、制取过程(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 4、K 2Cr 2O 7、KClO 3、MnO 2等)氧化浓盐酸,例如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试剂: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3)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5)尾气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OH -=Cl -+ClO -+H 2O 。
(6)验满方法: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色,则证明已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③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方法技巧(1)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或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138)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0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30年来,几代航天人将每一步发展战略作为目标接续奋斗,他们直面困难,逐步攻克技术难关。
从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完成发射与返回,到2022年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他们最终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谈启示,需要考生从材料中抓取关键信息立意。
材料着重讲述了中国航天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最终书写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航天梦的细化,明确了每阶段的目标,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围绕明确的目标来立意,同时还应注意实现目标也需要为之不懈奋斗。
行文时应从自身体验出发,切忌泛泛而谈。
【审题关键】①30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②30年来,几代航天人将每一步发展战略作为目标接续奋斗,他们直面困难,逐步攻克技术难关;③他们最终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作文立意】①立目标,向着目标前行;②实现目标需要努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钟扬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他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
在追寻人生理想的路上,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能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
“跨界”拓展了更宽阔的驰骋空间,成就了钟扬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李峰,从20岁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近30年的时光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
2022届高三月考作文“轻与重”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66年来蝉联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第一人的羽生结弦,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4A超高难度动作,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
他说:“已看淡所有的荣耀,不在意比赛胜负,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才更厚重。
”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三: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
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
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对“轻与重”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哈三中一模。
审题指导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多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逻辑思维,题目的思维模式为二元关系型。
作文紧跟时代热点,以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为题材,体现了命题者鲜明的时代感和情境意识。
作文由三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中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4A超高难度动作的花滑运动员羽生结弦宁可放弃冬奥三连冠,也要拼尽全力,突破自我;材料二引用鲁迅《最先与最后》中的一句话,强调所轻者胜负,所重者精神,“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材料三则是对“轻”与“重”的关系及意义进行阐释,并告诉读者应在自省中知“轻重”,方知缓急进退。
写作时需要联系三则材料,来论证对“轻与重”的认识与启示,这是写作的具体情境。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手段,更是塑造人格、传承文化的途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
在教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等。
②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终身教育则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个性化教育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
③在我国,近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终身教育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④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差距较大,也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四是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一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①个性化学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②智能辅导: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铁及其化合物因为性质的复杂多变而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题型以笔答题为主,在选择题中也有涉及,试题以化工生产为背景,以丰富的流程分析和物质转化为特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在新课标高考中的地位在逐步得到加强,属于新出现的高考热点。
预计2017年仍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图像分析等知识于一体,既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考查新课标的三种能力,并提高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Fe、Cu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在Ⅱ卷中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考查综合推断,实验探究和无机化工流程图,以填空题形式考查。
一、铁及其化合物1、氧化物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O Fe2O3Fe3O42、氢氧化物注意:Fe(OH)3作为一种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Fe3+有较强的氧化性,若酸为还原性酸(如H2S、HI)则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与HCl反应只是中和反应,而与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Fe(OH)+6HI=2FeI2+I2+6H2O。
3方法技巧: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防氧化措施:(1)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
(2)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再慢慢挤出NaOH溶液。
(3)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例如苯或植物油等。
(4)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OH溶液或NaCl溶液,利用新产生的Fe2+与OH-反应制取。
2、FeCl3溶液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1)向FeCl3溶液中加几滴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2)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3)向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硫;(4)向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当加入的Na2S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5)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溶液变成浅绿色;(6)将FeCl3溶液滴入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7)向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成紫色;(8)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红褐色Fe (OH)3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