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无菌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新标准无菌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一、无菌技术操作前的准备(一)环境准备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明亮,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操作台面应整洁、干燥,无杂物。
(二)操作者准备1、操作者应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并戴好口罩。
2、熟悉无菌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物品准备1、准备齐全的无菌物品,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容器、无菌持物钳、无菌敷料等,并检查其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2、准备消毒用品,如碘伏、酒精等。
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手持无菌持物钳的上 1/3 处,将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2、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
3、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钳端打开。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1、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将盖子平移离开容器,内面向上放置于稳妥处。
2、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避免手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3、取出物品后,立即将盖子盖好,避免无菌物品暴露过久。
(三)无菌包的使用1、检查无菌包的名称、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及有无潮湿。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依次打开包布外角、左右两角和内角。
3、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区域内。
4、按原折痕包好无菌包,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
(四)铺无菌盘1、取一无菌治疗巾,双手捏住治疗巾的两角,轻轻抖开。
2、将治疗巾对折两次,形成四层,铺于治疗盘上,上层呈扇形折叠,开口向外。
3、放入无菌物品后,将治疗巾边缘对齐盖好,注明铺盘日期和时间。
(五)戴无菌手套1、选择合适尺码的无菌手套,检查手套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2、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先将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内,帮助左手插入手套。
3、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的外面。
(六)取用无菌溶液1、检查无菌溶液的名称、浓度、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及瓶体有无裂缝。
2、开启瓶盖时,先消毒瓶塞,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打开。
3、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至无菌容器内。
无菌技术的原则一、引言无菌技术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实验材料或产品不受外界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无菌技术的原则1. 空气净化空气是微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保证空气的洁净度。
通常采用高效过滤器和UV灯等设备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2. 器具消毒所有与实验材料或产品接触的器具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有多种,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3. 人员防护人员是微生物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穿戴洁净衣服、戴口罩和手套等。
4. 区域划分为了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应将实验室或生产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同区域进行隔离。
5. 操作规范无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如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器具、使用无菌棉签等。
6. 实验材料或产品处理实验材料或产品也是微生物传播的来源之一。
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对实验材料或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消毒、过滤等。
三、常见的无菌技术1. 灭菌灭菌是指将器具、介质等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2. 过滤过滤是指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器将微生物过滤掉。
常见的过滤器有0.22μm孔径的滤膜。
3. 压差检测压差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过滤器两侧压差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
当压差超过一定值时,需要更换过滤器。
4. 空气监测空气监测是指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并培养分析来判断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类。
常见的空气监测方法有活菌计数法、PCR等。
四、无菌技术的应用1. 生物医药领域无菌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制备无菌培养基、细胞培养、疫苗制备等。
2. 食品加工领域无菌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如罐头食品的生产、乳制品的生产等。
3. 环境监测无菌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如对医院手术室、食品加工车间等进行空气监测和表面检测。
无菌技术操作及等级标准引言无菌技术是指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措施,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微生物的存在。
在许多领域,如医疗保健、制药、食品和化妆品等,无菌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无菌等级标准,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地进行无菌实验和生产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1. 准备工作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区域和设备的洁净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准备工作步骤:- 对无菌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工作台、实验器具和其他设备。
- 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等。
-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实验器具等。
2. 无菌操作步骤无菌操作的关键是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菌操作步骤:1. 将所需的器具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其无菌。
2. 在无菌操作区域上操作,避免触摸非无菌表面。
3. 打开培养基瓶盖时,迅速将其置于操作台上,避免菌落从空气中落入。
4. 使用火炬进行灭菌,确保在操作前将火炬的火焰完全灭灭。
5. 严格控制操作期间的工作流程,避免环境污染。
6. 在操作完成后,及时将实验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3. 无菌等级标准无菌操作的等级标准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进行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菌等级标准:1. 医疗保健领域:根据医用器械的无菌要求,将无菌等级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临床无菌、部分无菌和非无菌。
2. 制药领域:根据制药工艺的要求,将无菌等级分为A、B、C和D四个级别,其中A级为最高级别。
3. 食品领域:根据食品生产环境的无菌要求,将无菌等级分为多个级别,如清洁区和无菌区等。
4. 化妆品领域:根据化妆品生产环境的无菌要求,将无菌等级分为多个级别,如清洁区和无菌区等。
结论通过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和正确的无菌等级标准,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存在和污染,确保实验和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始终遵守操作规程,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在生物学、医学和制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无菌技术操作是指在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体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操作来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从而确保实验或制药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操作需要谨慎、细致和耐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与方法1. 确定操作目的和操作物品的无菌要求。
不同的实验和制药过程需要的无菌程度不同,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2. 准备好不同的无菌工具和溶液。
无菌技术操作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无菌工具和溶液,如无菌操作台、无菌手套、酒精灯、无菌的注射器和管道、消毒酒精、紫外线灯等。
3. 无菌操作台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最为重要的设备。
无菌操作台是一个带有过滤器的封闭操作室,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微生物,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4. 开始进行无菌操作前,需要对所有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无菌手套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5. 离子除菌机是保持无菌手套的净化器。
手套放进去因离子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静电灰和灰尘,减少手套和灰尘对菌体的影响。
6. 聚四氟乙烯分离膜简称PTFE膜,是制备药物的无害操作膜。
该膜极佳的无污染性及生物相容性方面极可靠,对于培养生物细胞和免疫细胞很友好,可用于细胞培养、医学检查和药物制备等方面。
7. 战斗移液管使微量注射操作简单,流量方便的操纵,自动化的操纵,而无需直接接触样品,大大的提高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二、无菌技术操作的步骤1. 将操作区域消毒。
用70%的乙醇清洗无菌工作区和各种准备好的设备。
特别要注意对无菌操作台上的工作区域进行消毒,以确保工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2. 消毒手部。
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并穿上无菌手套,保证手部的无菌状态。
3. 准备好实验用品。
在操作台上摆放好需要使用的实验用品,而且要保证用品的无菌状态。
4. 打开紫外线灯。
打开紫外线灯,让灯光辐射30分钟,杀死操作区域内的细菌和病毒。
5. 开始进行实验。
无菌技术六大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用于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无菌操作中,有六个重要的操作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六大操作原则,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第一大操作原则是“准备良好的工作区域”。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是干净的、整洁的,并且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消毒。
所有可能带来污染的物品和材料都应该被清理或移开,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同时,工作区域的空气流动也应得到足够的考虑,以确保细菌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到操作区域。
第二大操作原则是“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实验室服。
这些装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员对操作区域引入细菌,并且还可以保护人员免受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的威胁。
第三大操作原则是“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是无菌操作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在使用消毒剂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操作情境,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可靠性。
第四大操作原则是“正确进行容器和设备的处理”。
在无菌操作中,容器和设备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它们,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这可能包括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器械和消耗品来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容器和设备的存储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防止细菌重新污染。
第五大操作原则是“正确进行物品的传递和移动”。
在无菌操作中,物品的传递和移动是相当常见的。
然而,这也是可能引入细菌的风险所在。
因此,在传递和移动物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操作步骤,如使用无菌物品传递工具、避免直接接触无菌区域等,以确保传递和移动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最后一大操作原则是“合理使用洁净区和无菌区”。
在无菌操作中,通常会划分洁净区和无菌区,用于区分已经进行了消毒和无菌处理的区域以及可能存在细菌的区域。
无菌技术实验的心得体会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无菌技术实验的心得体会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无菌技术实验的心得体会3篇无菌操作实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无菌技术的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医院和制药工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准备1. 实验室环境准备:实验室应该保持清洁、整齐,并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
实验室应该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2. 工作台面准备:工作台面应该经过彻底清洁,并用消毒剂擦拭。
在工作台面上应放置必要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并确保其干燥和无菌。
3. 实验器具准备:所有使用过的实验器具都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在操作前,检查器具是否完整并无明显污染。
二、个人卫生1. 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穿戴干净整洁、合适大小的实验服。
衣物应该覆盖全身,并且有袖子和长裤腿,以防止微生物的接触。
2. 戴手套:在无菌技术操作中,戴手套是必要的。
选择合适尺寸的手套,并确保其完整无损。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摸非无菌物品或表面。
3. 面部保护: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和眼睛的微生物污染。
三、样品处理1. 样品采集: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样品应该经过合适的采集方法进行收集。
避免将非无菌的物体接触到样品中,以防止污染。
2. 样品传递:在传递样品时要小心轻放,避免产生震荡和溅射。
使用无菌的传递工具,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3. 样品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合适的处理。
注意使用消毒剂对实验器具进行彻底清洁,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四、操作技巧1.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应该熟悉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如果不熟悉或缺乏经验,应该寻求指导或培训。
2. 避免空气污染: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气流,以防止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
关闭实验室门窗,并尽量减少人员活动。
3. 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不同实验之间,要彻底清洁工作台面和更换手套,以防止交叉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实训小结1000字【一】:无菌技术培训小结无菌技术培训小结无菌技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及安全的基础之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工作。
我院及时的组织了这次无菌技术培训具有重大意义。
全院职工在培训中积极认真对待,对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细节操作规范、操作注意事项、无菌物品保管原则、自我防护手卫生、预防职业暴露、等等知识认真学习,使自己对无菌技术有了全面认识和提高。
这将对医疗质量有质的提高,从而减少医源感染的几率,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促进医院安全建设,同时保护我们医务工作者安全也起到巨大作用。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培训者准备充分培训耐心认真,受训者积极谦虚受教,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二】:无菌技术操作培训总结无菌技术操作培训总结(教官):亮点:态度端正,无迟到、早退现象【三】:总结-无菌操作基本技术无菌操作基本技术1.在开始实验前要制定好实验计划和操作程序。
有关数据的计算要事先做好。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各种所需器材和物品、清点无误后将其放于操作场所(培养室、超净台)内,然后开始消毒,以避免往返拿取造成污染机率增大。
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用75%酒精擦拭,按照顶板→侧壁→器械→挡风玻璃→操作台面的顺序对超净台内部进行彻底的消毒。
然后开启超净台和无菌培养室的紫外灯照射30min,关闭紫外,启动风机运转15分钟后,方可开始实验操作。
在工作台面消毒时切勿将培养细胞和培养用液同时照射紫外线。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流通。
实验用品以75 % 酒精擦拭后放入无菌操作台内。
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中央的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
勿碰触吸管尖端或容器瓶口,亦不要在开口容器的正上方操作。
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
无菌检查的实验流程实验流程如下: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无菌台和无菌室,确保工作台面、仪器和耗材都处于无菌状态。
1.2 对实验用的培养基、试剂、器皿进行无菌处理。
1.3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无菌帽等无菌装备。
二、无菌技术操作2.1 操作前要用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培养箱门把手和其他可能接触的物体。
2.2 打开无菌台和无菌室,等待5-10分钟达到无菌状态后,进行实验操作。
2.3 操作时要避免通风口、门窗等位置,以防外界空气污染。
2.4 打开无菌培养皿盖时,不要直接将培养皿覆在工作台上,而是持细胞铲轻轻地将其盖在培养皿上。
2.5 取用所有培养物及试验所需物品,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对培养物的污染。
三、无菌实验操作3.1 对待检样品进行无菌操作前,先进行手部无菌处理,然后放入无菌实验筒内。
3.2 无菌操作时,需注意手部的动作是否干净、纯净。
特别注意于手部气温,它对培养物有影响。
3.3 打开培养皿或试管的盖子时,应尽量避免翻倒。
盖子翻倒时宜合上绒布柜门并于列绒外或盒内封闭检测。
四、培养物的无菌操作4.1 从生物体内取得的组织,如内脏及胃肠道组织、咽喉及呼吸道部位的组织、尿道、耳道及产后羊水等,穿戴帽纹布套外衣向自苫内方操作采培培,不易产生空气中续菌。
4.2 从血液、中尿、脑脊液,体积少者a托皿棵蜻汇;绿皮口特罩置Mes'%真空中讲可微标志捏空管瓶封榉后入帽尽必举程序前4.3 对外必部位-±取检标本7--第,做常规无菌检测,当//如何人分繁是正必低于五、检查结果5.1 在无菌实验操作后,将培养皿或试管置于无菌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2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皿或试管中是否产生细菌或真菌的生长。
5.3 如果观察到有生长的培养物,则说明操作过程中发生了污染,需要重新进行实验操作。
六、总结无菌检查是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和无菌实验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原则无菌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以确保实验结果或制药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和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技术的原则。
一、无菌技术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无菌技术是指在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的技术。
2. 意义:无菌技术可以保证实验结果或制药产品的纯度和质量,避免微生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或制药产品失效。
二、无菌技术原则1. 现场准备现场准备是保证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的重要前提。
现场准备应包括以下步骤:(1)清洁:对工作台、仪器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处理,以去除表面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通风:确保现场通风良好,避免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
(3)穿戴防护装备: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人体带入微生物。
2.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保证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的关键步骤。
消毒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实验或制药过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酒精、紫外线、过氧化氢等。
(2)正确使用消毒剂: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其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3)定期检测效果:定期对已经进行了消毒处理的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 严格控制操作严格控制操作是避免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
严格控制操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避免直接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实验样品或制药原料,以防止人体带入微生物。
(2)避免交叉污染:在不同实验样品或制药原料之间进行操作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3)定期更换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可能存在微生物残留,因此应定期更换工作台面。
4. 严格控制环境严格控制环境是保证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制药过程的重要手段。
严格控制环境应包括以下内容:(1)避免空气污染: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避免空气中存在微生物。
(2)避免水源污染:水源可能存在微生物,因此应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源。
实验四 无菌技术
实训四 无菌技术
[目的]
1、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2、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防止交叉感染。
〔评估〕
1、操作项目、目的。
2、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安静。
3、无菌物品的存放是否合理,有无过期。
〔计划〕
目标/评价标准:
⑴患者明确无菌操作重要性,愿意配合。
⑵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未被污染。
⑶无交叉感染。
用物准备:
⑴无菌持物钳:常用无菌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件。
⑵无菌容器:常用的有无菌盒、罐、盘、及储槽等。
⑶无菌包:包内有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
⑷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盘。
⑸无菌橡胶手套。
⑹治疗盘、小手巾、小纸条、签字笔。
〔实施〕
(一)操作步骤: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⑴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检查有效日期→将容器盖打开→使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使用保持钳断向下→用后闭合钳端,垂直放回容器,浸泡时轴节松开,液体在轴节
上2—3CM;并每周更换,使用频率较高,应每天更换一次。
⑵注意事项:A不可在盖孔中取、放持物钳;B不可触及容器上缘及液面上的容器
内壁,防止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C禁忌夹取油纱布,以及用来换药或消毒皮
肤。
2、无菌容器的使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
⑴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查灭菌日期→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平移离开容器,
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用完后立即盖严→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把住容
器底部。
⑵注意事项:A防止盖内面及边缘触及手及任何非无菌区域。
B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3、无菌包的使用:
⑴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A、包扎法:将物品放于包布中央,用包布一角盖住物
品左右两角先后盖上,并将角尖向外翻折,盖上最后一角,以“十”字形包扎好,
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好。B、开包法:查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将无菌包平放在宽敞
平坦、清洁、干燥的操作台上,揭开系带,卷刚在包布下,按顺序打开无菌包,用
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准备的无菌区内,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原来的折
痕包好,注明开包时间。
⑵注意事项:超过有效期不可使用,不可放在潮湿处,不可跨越无菌面,包开过,
实验四 无菌技术
所剩物品24小时内可以使用。
4、铺无菌盘:铺无菌盘使之形成一无菌区,以供治疗用。
⑴洗手、戴口罩→取无菌治疗包。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缘向外。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铺盘:单层: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取一块治疗巾放在治疗盘内→上手捏住无
菌巾一边两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折成扇形,边缘向外,盘
内放入无菌物品,将上层盖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下缘分
别向下折一次。
双层:取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边两角外面,轻轻抖开,从远到近,三折成
双层底,上层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拉平扇形折叠层,盖于物
品上,边缘对齐。
⑵注意事项:查无菌包灭菌日期,手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铺盘有效时间不超过4
小时。
5、取用无菌溶液法:
⑴ 洗手戴口罩→取盛有无菌溶液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检查核对无误后用启瓶
器撬开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橡胶塞边缘向上翻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套
住橡胶塞将其拉出,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
倒出溶液至事先备好的无菌容器中→倒毕塞进皮膏,消毒后盖好。
⑵注意事项:认真核对,切勿使瓶接触容器口周围,不许将棉签伸入无菌溶液瓶口
蘸取溶液,倒出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瓶内溶液未用完,可保存24小时。
6、戴无菌手套:医疗、护理操作时,以及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用。
⑴剪指甲、洗手、戴口招→核对号码、灭菌日期→取滑石粉,涂擦双手→一手掀开
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摺部分,取出后戴上→戴好手套的手指插
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摺内面,取出后同法戴上→双手调整好,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
作衣袖外面→操作后脱手套时,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
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将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内,洗手。
⑵注意事项:防止手套外面触及任何非无菌物品,无菌操作时,发现手套破裂,立
即更换。戴手套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及手套的内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
面。
(二)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明确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防止发生院内感染,取得配
合.。
[评价]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动作轻稳、准确、规范,态度认真。
保持无菌区域或无菌物品未被污染。
实验四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备注 护士 服装鞋帽整洁,态度和蔼可亲 3 洗手、戴口罩 3 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4
物品 用物齐全、放置合理检查灭菌日期 4
环境 病室整洁、干燥、宽敞 4
病人 理解目的,愿意合作 2
操
作
过
程
65
分
无菌钳
使用
垂直、闭合钳端 2
取放钳 不触及容器口缘 2
不触及液面以上内壁 2
钳端向下 2
用钳夹取无菌物品 2
用后即放回、定期消毒 1
无菌容器
使用
开盖内面向上,放稳妥 3
取无菌治疗碗,手托底部 3
非无菌物不跨越无菌区 3
用毕即盖严 2
取用无菌
溶液
查瓶签、药物质量 2
消毒、开瓶塞方法正确 3
瓶签置于掌心 2
盖瓶塞方法正确处 2
注明开瓶时间 ,24小时有效 2
无菌包
使用
查用物名称、灭菌日期及标签 2
解带开包、揭外、左、右、内角 3
取物用无菌钳、不跨越无菌区 2
回包按原折痕包内、右、左、外角 2
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有效 2
铺无菌
盘法
治疗盘清洁、干燥 1
用无菌钳夹取无菌巾 2
实验四 无菌技术
捏无菌巾一端两角外面 2
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2
无菌物品放置合理、不跨越无菌区 2
边缘反折,折边整齐,保存4小时 2
戴脱无菌
手套
查灭菌日期、标签、号码,无破洞 2
擦粉、戴手套、保持外面无菌 2
翻转手套口脱下手套,浸没于消毒液内 2
整理
整理床单元,助病人躺卧舒适 2
用物处理恰当,洗手 2
评
价
15
分
操作方法 动作准确、熟练、规范、操作过程无污染 5
操作效果 操作效果 操作态度认真、病人安全舒适 5
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有效 5
总
分
100
------李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