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言第二章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昔有枭与鸠,相游于林。
枭心险恶,常欲食鸠。
鸠则善良,常以诚待枭。
一日,枭与鸠相会,枭伪言曰:“吾闻君有佳味,愿共尝之。
”鸠信之,遂与枭俱至其所。
至矣,枭曰:“此实吾之佳味也。
”遂张口欲食鸠。
鸠惧,欲逃,而枭已掩其翼,不得去。
鸠曰:“吾有何罪,君乃欲食我?”枭曰:“吾欲食汝,非因汝有罪,实吾之本性使然。
吾为枭,食肉生性,君为鸠,食谷习性,吾与君不同类,故欲食汝。
”鸠闻言,泪如雨下,曰:“吾知君之本性,然吾不忍见君食我。
吾愿以吾之寿命,换取君之善心,使君改过自新,不再食我等。
”枭闻鸠言,心中动摇,遂曰:“君诚忠厚,吾有何面目食汝?吾愿从今改过,不再食同类。
”鸠喜,遂与枭和解。
自是之后,枭与鸠相敬如宾,同居一林。
枭亦食谷,不再食肉。
林中百鸟,皆以枭为善,皆与枭友善。
然好事多磨,一日,有猛鹰飞至,见枭食谷,遂问:“君何故食谷?”枭答曰:“吾曾食肉,今改过自新,食谷矣。
”鹰曰:“吾闻食谷者,当食谷物之精华,如稻、麦、豆、粟之类。
君食谷,当是谷物之精华,何也?”枭愕然,答曰:“吾食谷,实因鸠劝吾改过,故食谷。
”鹰笑曰:“君食谷,虽非谷之精华,然已改过自新,吾不责怪。
”自此,枭食谷之事,传遍山林。
众鸟皆赞枭之善,鸠亦为之自豪。
而枭与鸠,亦因食谷之事,结下更深的友谊。
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枭与鸠亦不能例外。
一日,枭与鸠相会,枭叹曰:“吾与君相识,实乃缘分。
然吾与君,终究不是同类,吾恐将来,或有误会,使吾与君生隙。
”鸠曰:“君何出此言?吾与君,情同手足,岂有生隙之理?”枭曰:“吾言或有虚妄,然吾心实然。
吾恐将来,吾与君,或因误会,而生嫌隙。
”鸠曰:“君言虽是,然吾信君之善,必无误会之事。
吾与君,同心协力,何惧误会?”枭闻鸠言,心中释然,遂与鸠共结金兰。
自是之后,枭与鸠,同心协力,共度岁月。
虽非同类,然情同手足,友谊长存。
后世之人,闻枭与鸠之事,皆称颂其善,以为典范。
嗟乎!枭与鸠之事,虽为寓言,然其寓意深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识不足则多虑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弘一法师原文来自清朝学者陈宏谋的《学仕遗规》,后弘一法师曾用来开悟弟子。
共有八句:“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这句话的理解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见识不足就去多多考虑,威望不足就去试着发怒,信誉不足就多表达自己”;第二种为“见识不够的人爱瞎想,威慑力不足的人容易愤怒,公信力不足的人废话更多”。
我喜欢第二种。
识不足则多虑。
正如杨绛先生的那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因为见识不够,所以更容易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也就更容易瞎想。
我见过太多的人担心工作,担心生活,担心感情。
和其中的一些人交流后发现,担心工作的人往往学识浅薄,担心生活的人往往满是迷茫,担心感情的人往往疏于沟通。
我们也见过一些豁达睿智的老者,对生活的一切都能从容淡定,令人敬佩不已;也有一些谦谦君子,博学多才温文尔雅,令人心生向往。
正如苏轼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威不足则多怒。
所谓不怒自威,便是指一个人的威信达到一种境界之后,就不再需要通过发怒来震慑他人。
《海贼王》里的红发香克斯,在山贼对其羞辱谩骂甚至殴打时,依然能够和同伴畅饮;在敌人到来,即将展开搏斗时,依然能谈笑自若,保持清醒。
在整部漫画里,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人少之又少,相反,那些一言不合就狂妄叫嚣的小角色,都成了主角们的陪衬。
生活之中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些习惯了抱怨,习惯了生气的人总是自己过得不开心也无法让别人喜欢。
而那些在问题中保持冷静,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人,无疑更容易树立威望。
如果你不够相信,你就说得太多了。
当可信度足够的时候,你不需要更多的文字来解释你的行为;和没完没了说闲话的人交朋友是很难的。
就像菲律宾和中国的对比,南海小国不大力开发建设,只靠一些可笑的言论,企图藐视中国。
他们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可能反过来厌恶自己。
夫真相者,事物之根本,人心之所在。
然世间之事,纷繁复杂,真相往往被云雾所蔽,难以明察。
吾人欲求真相,须拨云见日,去伪存真。
今以文言文论之,以见真相之难求,及辨伪之重要。
自古及今,英雄豪杰,皆欲求真相以明志。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言求真相之态度,必先有明确之认识,方能得真相之所在。
孟子亦云:“得鱼而忘荃,得熊掌而忘鱼。
”此喻求真相之过程,舍鱼而取熊掌,舍荃而得鱼,皆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也。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假象丛生,真相难觅。
如战国时期,苏秦以合纵连横之策,纵横天下,然而其背后,实为秦国所利用。
此乃真相之被掩,假象之横行。
又如汉武帝时,李陵降匈奴,其降时情形,后人难以明辨。
或曰李陵心系汉室,不得已而降;或曰李陵实为汉室之奸细,诈降匈奴。
此乃真相之模糊,令人难以捉摸。
求真相,必先辨伪。
辨伪之难,在于假象之巧妙。
如汉初,吕后以女色惑主,夺汉室之权。
此乃以假乱真,以色掩权。
又如三国时期,曹操以诡计夺汉室,其假仁假义,实为篡汉之始。
此乃以伪乱真,以义掩奸。
然则,真相何在?求真相之道,首在细心观察。
孔子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言观察之重要。
次在独立思考。
孟子曰:“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此言思考之必要。
再者,需多读书,广交友,以增广见闻。
如此,方能拨开云雾,见真相之所在。
昔有智者,言真相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然求真相之心,如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终有成功之日。
故吾人当以求真相为己任,辨伪存真,不辞劳苦,以求天下之太平。
夫真相之辨,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需天下之人,齐心协力,方能拨云见日,还事物以本来面目。
愿吾辈共勉,勿以假象惑心,勿以伪言乱耳,努力求真相,以正天下之是非,明人心之向背。
终篇之际,愿以此言警世:真相难得,辨伪维艰。
然吾辈当勉力而行,不辞艰辛,以求真相之所在,以正天下之视听。
夫如是,方为君子之行,亦为求真相之道。
诚信有关的诗句
1、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
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商鞅》
3、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4、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先秦·屈原《九章》
5、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8、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9、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10、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
11、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昔者,有案起于幽州,案中之人,名白某某。
某某者,不学无术,为人狡诈,常以诡计谋取他人财物。
是以,邻里皆畏之,而官府亦多难其事。
时,有贤者名白诸葛亮,闻此事,遂入京上奏,言某某之恶,宜加审判。
朝廷闻奏,遂下令郡守,令其严审此案。
郡守受命,乃召集众官,共商审判之事。
众官皆言:“某某狡猾,难以审问。
宜先取其口供,再行定罪。
”郡守从之,遂命狱卒押某某至堂。
某某至堂,犹自狂傲,不肯招供。
郡守怒,命狱卒严加拷打。
某某不堪苦楚,遂伪言:“吾知罪矣,然非吾本意,乃受人指使耳。
”郡守不信,再行拷打,某某无奈,只得实言:“实受人指使,然其人已亡,吾无法交代。
”郡守闻言,遂命狱卒严查此事。
经数日,果有线索,乃知指使某某之人,名白张三。
张三者,豪强也,曾因事与某某结怨。
郡守闻之大喜,遂命人捕捉张三。
张三逃匿,郡守派人追捕,终将其捕获。
张三至堂,供认不讳,言:“某某之恶,皆我所使,欲令其败露,以泄吾之恨。
”郡守闻言,乃知某某之罪,实非自为之。
于是,郡守下令,将某某与张三一同审判。
经审问,某某罪行昭著,张三亦罪不容诛。
郡守遂判决:“某某与张三,皆犯法谋财,罪不容诛。
某某拷打拷打,张三斩立决。
”判决既下,众官皆喜,言:“郡守明断,得人心矣。
”某某与张三,亦无怨言,唯叹自己罪有应得。
自此,幽州之民,皆知法度之严,不敢再犯。
而郡守之名,亦因此案,传颂一时,人皆称其明察秋毫,善断是非。
翻译如下:昔日,有一案件发生在幽州,案中之人名叫某某。
某某者,不学无术,为人狡猾,常常以诡计谋取他人财物。
因此,邻里都畏惧他,而官府也多感棘手。
当时,有贤者名叫诸葛亮,听闻此事,便入京上奏,言某某之恶,应加以审判。
朝廷听闻上奏,于是下令郡守,让他严格审理此案。
郡守接受命令,于是召集众官,共同商议审判之事。
众官都说:“某某狡猾,难以审问。
应先取得他的口供,再定罪。
”郡守听从了,于是命令狱卒将某某押到法庭。
某某来到法庭,仍然傲慢无礼,不肯承认罪行。
郡守愤怒,命令狱卒严加拷打。
利益面前、尽是谎言的诗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天可度》。
译文:天之大,地之广,尚能测量;惟有人心难以猜测,难以预防。
看上去是一副诚心诚意的样子,谁料到好听的言辞全是假话。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子》
译文:意思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会通达;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
夫世之伪善之徒,如影随形,无所不在。
其貌慈祥,心藏狡诈,口是心非,行止不一。
彼等善于伪饰,巧言令色,以取人之信,而实无善行可称。
故有志之士,宜深察其伪,以避其害。
盖伪善之徒,其心险恶,犹如蛇蝎。
或见人得意,而心生嫉妒,表面上假意恭维,暗地里却欲置人于死地。
或见人失意,而故作同情,实则乘人之危,欲夺人之财。
此类行为,皆非君子之风。
且伪善之徒,善于掩人耳目,使人难辨真伪。
或借仁义之名,而行自私之实;或以诚信为幌,而施诡诈之术。
如此之人,其心狡猾,其行诡异,使人防不胜防。
昔者,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言伪善之徒之弊也。
彼等善于巧言令色,以悦人耳目,而实无仁心。
孔子又曰:“巧言乱德。
”言伪善之徒,以巧言乱人之德,使人心术不正。
夫伪善之徒,其行虽伪,其心亦伪。
其伪心所向,无非名利而已。
或欲攀附权贵,以求富贵;或欲欺世盗名,以图虚名。
此类之徒,其心污浊,其行卑劣,实为世之大害。
然而,伪善之徒亦非全然无可取之处。
盖其善于伪饰,亦能令人生敬。
然敬而远之,乃为上策。
盖伪善之徒,其心险恶,其行狡猾,若与之亲近,恐遭其害。
吾辈当如何辨伪善之徒?盖辨伪善之徒,须观其行,察其言,审其心。
观其行,见其伪善之行;察其言,听其伪善之言;审其心,知其伪善之心。
若能辨其伪,则可远避其害。
古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与伪善之徒相交,犹如与虎谋皮,险象环生。
故君子宜远离伪善之徒,以免受其害。
总之,伪善之徒,如毒蛇猛兽,潜伏于世。
吾辈当深察其伪,远避其害,方能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译文】关于那些伪善的人,他们如同影子一样,无处不在。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慈祥,但内心却藏着狡诈,口是心非,行为不一致。
这些人擅长伪装,善于花言巧语,以赢得别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却没有值得称道的善行。
伪善的人,他们的心思险恶,就像蛇蝎一样。
他们或者在别人得意时心生嫉妒,表面上假装恭维,实际上却想将人置于死地;或者在别人失意时假装同情,实际上却想乘人之危,夺取别人的财物。
《老子》第十七章道化太上贵言信顺自然[原文]太上1,不知有之2;其次,亲而誉之3;其次,畏之4;其次,侮之5。
信不足也,有不信焉。
悠兮6,贵其言7。
功成事遂8,百姓皆谓“我自然9”。
[注释]1太上:上德上仁之君;下德之君;专横唯霸之君;猖混暴行之君。
2不知有之:不见圣治之为。
3亲而誉之:亲誉恩戴。
4畏之:惧怕惕恐。
5侮之:侮辱愤逆。
6悠兮:冷静深思其中潜致的后患。
7贵其言:贵重慎重开口,贵重有信负责因果。
8功成事遂:行信天下大治诸顺。
9“我自然”:寓意圣治使民不知而谓“自然”。
[今译]圣明之君,天下无事自然,民宁无欲不知君治之有;贤德之君,天下昌盛,人文光明,生济安稳,亲誉爱戴君恩;专横唯霸之君,天下畏惕防避,压抑心伪;猖混蛮孽之君,天下冤声在道,侮逆不宁。
成因就在政为无信,才有天下不信的现象产生。
冷静深思觉醒吧,政为一定要贵重开口负责,贵重言而做到有信。
公信宁静天下大治诸顺,百姓都以为是“自己本来就这样”。
[要旨参解]一、君王四品行对应天下四种性质环境制度、民意状态。
二、成因就在政为有以生为而无法施信天下,才有民意不信的对应现象产生。
三、君王、政为要贵重开口不伪、不欺、不骗,贵重民心民信说到做到。
四、君王要有道大德,虚静而明,容民自然自正自宾自顺。
[续解]一、施治并不在名称、口号、招牌,而在民意、公信、效果。
不得民信、不宁民心就不是德政为天下,就无真理可言可标榜。
二、“信不足,有不信焉”,逻辑严谨,无疑正确深刻揭示了“不信”的根本实质所在。
三、开施自由的制度环境无疑是政治光明范行导向的优越结果;侵伤民权、冤声不息、丧失公信无疑是理论制度不善天下人心的必然结果。
四、真理的结果标准就是宁民心、得民意。
五、只有德太上可以无悔天下,是永远正确的理论永远正确的人。
离开人对路对理对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
所以承认事实、正视问题、检查错误、敢于否定、公开消化,只有受邦之垢之不祥才是圣明的智举自现。
第十八章失道沦丧沉坠第次[原文]大道废,有仁1义2;智慧3出,有大伪4;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为人处事》夫为人处世,贵在诚意。
诚意者,心之所向,言之所出,行之所至也。
诚则明,明则诚,二者不可偏废。
是以君子之道,必先正其心,然后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
夫心不正,则言不由衷,行不由正。
故曰:“心不正则言伪,言伪则行悖。
”是以君子慎独,不欺心,不欺人。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斯为诚也。
处世之道,亦在于仁。
仁者,爱人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是以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末。
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是为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至清,则无以污之;人至清,则无以乱之。
是以君子之交,无以利交,无以势交,无以色交,唯以道交。
道交者,志同道合,无间然也。
处世之道,亦在于智。
智者,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是以君子好学,日参省乎己,而善教人。
教人者,教之以仁,导之以礼,示之以智。
居处之道,亦在于俭。
俭者,不浪费也。
不浪费则物足,物足则心平。
是以君子居处,不求其华,但求其实。
实则用之有节,用之有度,不至奢侈。
处世之道,亦在于谦。
谦者,不自满也。
不自满则能容人,能容人则得人。
是以君子之道,虚己以受人,不自是,不自矜。
夫为人处世,贵在诚实,重在仁爱,要在智慧,求于谦逊。
诚、仁、智、谦,四者兼备,方能立于世,成大业。
译文:《为人处事》一个人在世间行事,最关键的是保持真诚。
真诚就是内心所向往的,言语所表达出来的,行为所展现的。
真诚则明亮,明亮则真诚,这两者不可偏废。
因此,君子的行事之道,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平定天下。
如果内心不正,那么言语就不会发自内心,行为也不会合乎正道。
所以说:“心不正则言语虚假,言语虚假则行为悖逆。
”因此,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欺骗自己的内心,也不欺骗他人。
言行一致,内外如一,这才是真诚。
处世之道,也在于仁爱。
仁爱就是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关爱他;尊敬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尊敬他。
因此,君子以仁爱为本,以礼节为末。
礼节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盖闻人言为心声,心声者,心之所想,口之所言也。
然今之人,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往往以假话为饰,以伪言为荣。
何哉?夫假话者,非实言也,乃虚言也。
虚言者,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言不由实,虚情假意。
是以假话盛行,而真言日稀。
吾人欲知世之真相,必先识破假话之伪。
噫!夫假话之伪,其源有二:一则权谋,一则浮华。
权谋者,欲以假话得利,故言不由衷;浮华者,欲以假话示荣,故言不由实。
二者皆害人心,败风俗,故宜痛绝之。
权谋之假话,如蛇蝎之毒,人见之而惧,闻之而惊。
彼辈以假话为利器,以伪言为护身符,欲以此蒙蔽世人,使不得其真。
嗟乎!此辈之人,虽得一时之利,终将自食其果。
浮华之假话,如春梦之幻,人见之而喜,闻之而迷。
彼辈以假话为饰,以伪言为荣,欲以此博得世人欢心,使不得其真。
嗟乎!此辈之人,虽得一时之荣,终将自食其果。
世之人士,皆言诚信为本,实则假话盛行。
何哉?盖因人心不古,风俗日下,致使假话成为常态。
是以,吾人宜痛心疾首,深恶痛绝假话之伪。
夫假话之伪,其害无穷。
一则败坏人心,使人心不古,风俗日下;二则蒙蔽视听,使世人不得其真,颠倒黑白;三则混淆视听,使善恶不分,是非不明。
是以,吾人宜警醒,宜深思,宜痛改前非,以诚信为本,以真言为荣。
嗟乎!世之人士,皆言诚信为本,实则假话盛行。
愿吾人共勉,摒弃假话,追求真言,使世风日新,人心向善。
如此,方为真诚信实之人,方为真正有德之人。
夫真诚信实者,如日月之明,光耀四方,普照人间。
假话之伪,如云雾之蔽,遮蔽日月,使世不得其真。
愿吾人共鉴,共拒假话,共扬真言,使世风日新,人心向善。
如此,方能成就真诚信实之美名,方能成为真正有德之人。
嗟乎!世之人士,皆言诚信为本,实则假话盛行。
愿吾人共勉,共拒假话,共扬真言,使世风日新,人心向善。
如此,方能成就真诚信实之美名,方能成为真正有德之人。
第二章 不期然的撞击 调查户籍资料对于冲田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现在的身份足以让他随心所欲地使用东京警署的户籍查询系统。于是他再一次在脑海中勾勒了一下女孩印烙在自己视网膜上的形象:橘发,蓝眼,身高155cm上下,年龄目测是16左右。尽管只是匆匆一瞥,职业习惯让冲田在一瞬间记下了对方的主要特征,这个近乎于强迫症一般的习惯不止一次地派上了用场,今次也一如既往地给他提供了便利。
土方听到部下战战兢兢地报告冲田又翘了班正想大发雷霆,那个混蛋小子却又忽的折返回来,谁也不理地就趴在电脑面前噼里啪啦敲击着键盘,看样子似乎是在户籍系统里找着什么人。
冲田向来翘班翘的彻底,像这样中途还跑回来之前是绝对没有发生过的,土方意识到他或许是有了什么新发现——冲田这个家伙虽然平日里随意惯了,但认真起来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只不过以他的性子无论发现了什么都断断不会主动来向自己报告,土方只能咬牙按捺着怒火,决定以月底奖金来算这笔账。
查询结束,系统显示并没有与他描述相近的资料。冲田顿了一下,关闭了东京户籍资料查询系统,转而打开了另一个窗口——日本国民户籍资料查询。照例说这是需要向上级通报并得到允许之后才能进行的,冲田耍了点小手段避开了这麻烦的步骤,毕竟时间不等人,他可不愿在无谓的地方再浪费一秒。
把之前的信息原封不动又重新输入了进去,冲田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这次查询时间比较长,冲田端起之前被自己遗忘在一旁早已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又拧着眉毛倒掉了它。
他想念起姐姐亲手泡的茶来——之前离开的过于匆忙,那杯为了自己而特意准备的茶原封不动地放在茶几上,他只来得及叮嘱姐姐保护好那枚指印便赶回了警署,希望能通过脑中依然清晰的人物图像找到那个女孩的相关信息。此时他格外地想念那一杯茶,那是姐姐用店里的鲜花手制的花茶,对于冲田来说远不是商店里那些茶包饮品之类所能相比的。
嘀的一声提示音拉回了冲田的思绪,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正在全力调查的事情上面。可跳出来的提示框让他的神情更加凝重了。
查无此人。 不甘心地又试了一次,依旧是同样的结果。将年龄和身高范围扩大了一些,结果依旧是查无此人。
这下可糟糕了。找不到这个女孩的资料,他注定没法在茫茫人海中寻到对方,虽说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和这起案件有所关联,但冲田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女孩极有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人物。 他已经在心里默默地排除掉了她的嫌疑——倒不是因为什么奇怪的感情作祟,他只是根据现场的证据来进行判断。凶手不仅是个职业杀手,而且力量惊人手段残忍,那个矮小瘦弱的女孩明显与这些描述不符。
当然,也不排除这女孩为了掩人耳目刻意易容的可能,可冲田打心底里不相信这个一头撞上玻璃的家伙还有这样的高智商。
如果户籍系统里没有这个人的话,要么是黑户,要么„„非本国国籍? 冲田眯起了眼睛。旅游,探亲,留学,还是—— 偷渡?
“副长„„上面来电话找你。”山崎犹豫着要不要接通内线,土方现在看起来明显怒气值即将达到顶点,“他们问你为什么私自使用国民户籍查询系统„„”
“哈?老子才没有„„!” 意识到了这是谁的杰作,土方咆哮着看向冲田的办公桌——那里已然空无一人。 冲田总悟才不会愚蠢到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登陆户籍查询系统呢。
冲田记得姐姐的花店附近是有安装监控摄像的,如果找到了当时的监控录像,或许能有什么新的发现也说不定。那么接下来只要去当地的交通部交涉,要求调取监控录像即可。可冲田手头上并没有什么许可调取录像的公文,更不会蠢到去向土方申请--估摸着时间,他借用土方的身份信息登录户籍查询系统的事差不多也该暴露了,这时候回去无疑是自投罗网。
冲田也不急,踏入交通部大门后旋即扫视一周,立马确定了可以利用的对象。 这年头做什么工作都得有个附属技能,冲田也不例外。 理了下额前的刘海,他以极其优雅的姿势靠在了目标工作的前台上。 这么一个英俊的男人只要登场就能掳获所有雌性生物的眼光,女警员们无一例外都将视线锁定在了他身上,心里开始有了“他会来找我搭讪”的小小期待。见帅哥似乎已经锁定了对象——偏偏那个对象还是个长相中等偏下的新人,众人即刻愤愤地回过头去各做各的事去了,还不忘在心底酸溜溜地将帅哥的审美观挖苦一番。
冲田一向深知自己有着一张足以颠倒女性逻辑思维认知的脸,对于这一点他并不介意,反而在各种场合下将其利用最大化。 就好比现在--他刻意拉近了自己与对方的距离,凝视着对方的目光深情款款,连带着吐出的话语都沾上了蛊惑的气息:“可以烦请您„帮我一个忙么?”
土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冲田的工作并非警员而是牛郎,这话虽说是吐槽的成份占了大多数,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事实--那位年轻却并不貌美的女警员在十五秒的痴傻后点头如捣蒜,脸上的潮红一直蔓延到了耳朵根。
愚蠢的母猪。冲田在心中嗤笑着对方如此迅速就臣服于自己的蛊惑,脸上却未泄露出丝毫嘲讽之意。他让自己看起来气度非凡风度翩翩,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已然迷上自己的女警员的协助下找到了那一日花店附近的监控录像片段。快进了一部分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身影--橘发的女孩快速略过画面,看起来是向南方跑去了。
“接下来这个路段的监控录像有吗?” 一直坐在一旁盯着青年英俊侧脸发呆的女警员这才回过神来,不愿怠慢半分地调出了另一个路段的监控。女孩果然是往这个方向逃窜的,但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继续向前,很快又消失在了画面中。
这个路段前方有一个十字路口,女孩可以任意选择接下来逃跑的路线。冲田正打算继续追踪下去,却被告知当时该路段的监控摄像头正在维修中--眼看着就要抓在手心里的线索,又断了。
心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扩大了。在自己还能控制情绪的时候及时向那位女警员表示了感激之情,顺便无视了对方略带暧昧的邀请,冲田走出了交通部大门。
还不够,手上的情报还太少,如果找不到那个女孩自己就只能停在这里一步也前进不了——冲田对于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十分厌恶。深呼吸了一下平复自己的心境,他再次将之前看到的监控录像在脑中过了一遍,一定有什么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只要和现有的信息结合起来,就绝对——
等等。 女孩逃跑方向上的那个十字路口,他记得附近确实是„„?
歌舞伎町一番街是个出了名鱼龙混杂的地方,非法赌场,声色场所,所有见得了光见不了光的勾当都在这灯红酒绿之下进行着。
冲田站在这污浊之地皱了下眉头--这里也藏匿着不少非法移民,若自己先前的猜想与推断无误,只要花点功夫就必然能在这里找出那女孩的情报来。 一整天几乎滴水未进的冲田感到了一阵口干舌燥。眼下比起搜集情报,自己似乎更需要补充一点水分。正巧旁边有家便利店,冲田打算进去买瓶矿泉水来解解渴。
刚迈开步子,一个年轻人就冒冒然撞了上来,低着头小声嘟囔了一句抱歉。冲田不在意的挥了下手,目送着对方匆匆消失在人群之中。
没想到在开始正式任务之前还得陪小老鼠玩会儿——他伸手探向自己的外套口袋,原本躺在那里的钱包不翼而飞。当然,那个钱包不过是个幌子,身为警员怎么可能连这一点防偷盗常识都没有呢。正巧自己需要抓个人来问话,那就挑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蠢蛋好了。
冲田不紧不慢地向那人刚刚逃跑的方向追去,也不担心跟丢。那个钱包里安装着小型自动定位系统能够即时将位置讯息传送到他手机上,如果对方想要丢弃赃物也没关系,夹层里隐藏的迷你瓦斯足以让打开钱包的那家伙暂时失去视觉一阵子。
他的脚步轻快的像是去赴一个约会。 周围的喧闹声逐渐褪去,冲田舔了舔嘴角,神情活像是信然游向猎物的毒蛇——差不多也该是收网的时候了,呐?
果不其然,不远处阴暗的小巷子里传出了惨烈的叫声,冲田加紧脚步侧身闪了进去,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愣了神。
偷了钱包的家伙躺在地上,是他发出惨叫的不是迷你瓦斯,而是踩在他肚子上的一只脚。 “哦,这家伙偷的钱包是你的吗?” 踩人的扭过头来看着他,顺手把那个棕色钱包扔了过来——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准确落到了冲田手里。
“作为帮助你追回钱包的谢礼——”那只脚又施加了几分力,可怜的小偷惨叫声越发瘆人,“请我吃顿饭怎么样阿鲁?”
找到了。 眼前的女孩与自己脑中的印象重合了起来。 一直在不断追寻的人,如今就站在自己眼前。 冲田敏锐的直觉在各种危机之中都救过他好几次,在今日也是同样如此--虽然够不上生命危险,但看着眼前一摞摞几乎快要堆成山的盘子,他意识到如果不是带着女孩来到自助餐厅,自己的信用卡恐怕是要自爆一回了。
刚刚已经向餐厅老板出示了警员证并摆出一副正义脸说这是任务需要,但要是女孩再这么吃下去,恐怕那绝望的老板就要破罐子破摔直接投诉到警署去了,自己也免不了土方的一顿责骂。眼角的余光瞄到女孩满足地丢下盘子打了个饱嗝,当机立断地扯上对方扬长而去以绝后患。
“还打算去别家请我吃饭?啊呀太客气了阿鲁,我差不多吃个八成饱就够了真的。” “„„不我没打算继续请你吃饭。” “那你要拉我去做什么?嘛反正我都没兴趣,总之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有缘再会,拜拜阿鲁。” 女孩说罢一个转身真是要走人的架式,冲田哪里肯放过这主动送上门来的线索,赶忙又拦住了对方。
“还有事?” “„对。” “什么事阿鲁?” 冲田哑然了。他向来引以为傲的口舌功夫这会儿不知怎么的竟然失了灵,脑子再怎么高速运转也想不出一个足以让女孩止步的借口来--往常他要对付的那些女性单单是看着他那张脸基本上就缴械投降了,可这女孩却丝毫不为之所动,看着他的眼神和看着路边随便一根电线杆子的眼神没什么区别。
“到底什么事?”开始有些不耐烦的口气。 冲田希望此时此刻能有一个“掏出手铐带人回局里”的选项,可惜在这没有线索空有直觉的当下,随便泄露自己的身份恐怕只会打草惊蛇。正当他僵持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身后响起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