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他的作品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26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描写了老渔夫桑提亚哥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
海明威以简洁明了的文风,真实而质朴的描写,深刻探讨人性,运用象征手法和重复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故事。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使《老人与海》成为一部不朽的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对人类意志和勇气的表达,海明威将一位孤独的老渔夫变成了一个永恒的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在阅读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老人与海》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打鱼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存、信念和坚持的寓言,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引言:- 《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学地位正文:- 简洁明了的文风- 真实而质朴的描写- 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运用象征手法- 重复手法的运用结论:-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 《老人与海》的文学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 引言1.1 介绍《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家海明威于195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作品讲述了一个老古巴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描写了老人与自然、老人与命运、老人与生命的关系。
海明威以简练、朴实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魅力。
小说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真实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通过对老人与海洋的斗争描写,海明威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对抗,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困境的坚韧不拔。
《老人与海》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风格、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视为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2 海明威的文学地位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巨星”和“现代文学巨人”。
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和拥趸。
老人与海参考文献格式《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该小说以古巴渔民桑地亚哥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
它以充满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老人与海》进行文献参考,并按以下列表划分。
1. 作者与作品相关的文献参考:-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这是《老人与海》的中文译本,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本版本的翻译是由杨洁译著的,他将海明威的原著完整准确地翻译成了中文。
- Ernest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Scribner, 1952.这是《老人与海》的英文原版,由海明威在1952年发表。
这本书由Scribner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2. 《老人与海》的评论与研究文献参考:- 洪钧,《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与文化冲突的思考,青岛出版社,2010年。
这本研究书探讨了《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与文化冲突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小说中的细节和主题的分析,揭示了海明威在作品中表达的哲理和思考。
- 张宇,《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描写研究,文学评论,2008年,第53期。
本文分析了《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地亚哥的形象及其情感描写,探讨了海明威在小说中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
作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阐述了作品中情感的深度和独特之处。
3. 《老人与海》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的文献参考:- 詹姆斯·诺兰,《海明威:文学巨匠与《老人与海》的背后故事》,商务印书馆,2012年。
这本研究书探讨了海明威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生活与创作背景,并重点分析了《老人与海》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的解读,剖析了《老人与海》所承载的深层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 李林,《《老人与海》在电影艺术中的再创作与再现》,电影文艺,2016年,第36期。
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风格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艺术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简洁明快。
海明威在写作中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他的语言简明直接,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废话。
他使用简短的句子和精确的词语来表达观点,使整个故事流畅而有力。
这种简洁明快的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故事的紧凑和紧张。
其次,真实自然。
海明威以真实自然的写作风格著称,他的小说展示了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和情节。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真实情感和真实场景。
他的描述不加修饰和夸张,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富有哲理。
《老人与海》是一部深层次的作品,它探讨了人类意志和命运的问题。
海明威通过老人桑地亚哥的冒险经历,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和人生的意义。
他通过在故事中使用象征、隐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传达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这种富有哲理的风格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充满力量和情感。
《老人与海》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情感的小说。
通过老人桑地亚哥在大海中与巨鲨搏斗的描写,海明威展现了人类决心和毅力的力量,并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坚持。
他的语言充满激情和感情,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故事
主人公的心灵与生命的挣扎。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具有简洁明快、真实自然、富有哲理和充满力量和情感等艺术风格。
这些风格使作品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以简洁、生动、深入人心的描写风格而闻名。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如《老人与海》、《别了,武器》等,扣人心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海明威的几个代表作品,带您领略他独特的文学风采。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民桑地亚哥孤单独自地出海捕鱼,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了一场生死斗争。
尽管桑地亚哥最终未能捕到鱼,但他用顽强的精神与毅力,给读者展示了一种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作品中的叙述简洁明快,情感真实而深刻,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另一部杰作,也是他最具政治思想色彩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美国志愿者弗瑞德里克·亨利参与战争,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坠入爱河的故事。
小说以其冷静客观的写作风格,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
作品中充满了对战争和官僚主义的批判,让读者深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苦难。
除了《老人与海》和《别了,武器》,海明威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
例如,《雨中的猫》以其悲伤的情节和深刻的洞察力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雨中的猫》讲述了一个男子对于自己妻子的婚外情的发现和反应,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男子内心的痛苦与彷徨娓娓道来。
这个故事以其真实而深刻的揭露人性的一面,引发了读者对婚姻和背叛的思考。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读者,更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人性的脆弱性和对面临困境的坚韧抗争。
海明威的作品在描写细节上十分讲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总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其简洁、生动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受读者喜爱。
⽼⼈与海作者作品简介简析 《⽼⼈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篇中篇⼩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
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与海作者作品简介,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与海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21⽇-1961年7⽉2⽇),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说家之⼀。
出⽣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杀⾝亡。
海明威⼀⽣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物,作品中对⼈⽣、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在海明威⼀⽣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
他在第⼀次世界⼤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与海》⼀书获得普利策奖[1] ;1954年,《⽼⼈与海》⼜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学奖。
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说”中。
海明威⼀向以⽂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学史乃⾄世界⽂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与海作品简介 《⽼⼈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公是⼀位名叫圣地亚哥的⽼渔夫,配⾓是⼀个叫马诺林的⼩孩。
风烛残年的⽼渔夫⼀连⼋⼗四天都没有钓到⼀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是充满着奋⽃的精神,终于在第⼋⼗五天钓到⼀条⾝长⼗⼋尺,体重⼀千五百磅的⼤马林鱼。
⼤鱼拖着船往海⾥⾛,⽼⼈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没有⾷物,没有武器,没有助⼿,左⼿抽筋,他也丝毫不灰⼼。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海明威的作品题材与人物以及海明威的创作特色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中,注重创作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题材与人物。
他的文笔精炼简洁,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强调作品的深层意义。
一、作品题材与人物1. 《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描绘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哥一场与海洋的斗争,是海明威最为著名的作品。
作品充满了对渔民的敬重和对海洋的崇敬,表现出海明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究。
主要人物桑提亚哥是一个个性坚强、坚韧不拔的老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坚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人的力量。
2.《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以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为主人公,以复仇和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政治和人性等一系列问题。
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信仰、忠诚和勇气,他们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正义。
3.《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描述“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描绘了一群在巴黎生活的年轻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和情感困扰。
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是有着优越出身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对深入的爱情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疑虑,展现了当时西方社会一种新的文化和思想态势。
二、海明威的创作特色1.现实主义海明威的作品注重真实性和现实主义,他运用真实的细节和精确的描述来刻画人物、描绘情节和环境,从而达到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的笔触简洁而不失准确,让读者深刻体味作品中的人物和情境,产生强烈的共鸣。
2.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海明威的另一个创作特色,他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来描绘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变化。
他的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不是由天赋决定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他通过描写环境和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的转变。
3.象征主义海明威还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他通过特定的形象和情节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并使得这些形象和情节在作品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例如,《老人与海》中的鲨鱼、翼形帆、艇桨等,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老人与海》中心思想及故事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人与海》中心思想及故事的主要内容,供大家学习。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主要内容“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给打败”。
孤独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刚毅的性格、精湛的钓鱼术等勾勒出他已不仅仅是条硬汉,而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更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作者海明威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灵魂,这灵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
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人与海》内容简介《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古巴的一个小渔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渔夫桑地亚哥与他的长期运气不佳之间的故事。
这部小说探讨了人与命运的斗争、坚持和奋斗的主题,以及对人性、尊严和荣誉的深入探讨。
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也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渔夫,他已经84岁但仍然满怀热忱地继续在海上捕鱼。
然而,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获到一条鱼,使他被其他渔民看作是厄运的象征。
但是,老渔夫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再次出海,这次决心要追逐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大青鱼)。
老渔夫的旅程开始了。
他独自一人出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等待后,终于有一条巨大的鱼咬上了他的诱饵。
这条巨鱼非常强壮,老渔夫需要尽全力去捕捉它。
他用尽了一切努力,忍受了巨大的体力和精神上的煎熬,但仍然无法将这条巨鱼制服。
老渔夫与这条巨鱼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斗,期间展现出极大的毅力和勇气。
他与马林鱼斗智斗勇,用他极限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战胜对手。
尽管在捕鱼过程中,老渔夫备受疲惫、饥饿和孤独的折磨,但他从未放弃。
他很清楚自己已经与这条鱼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他觉得这是一种生命之间的争斗和尊严的表达。
然而,尽管他的努力,最终他只能捕捉到巨鱼的尾部骨架,而其他的肉已被鲨鱼吃掉了。
老渔夫带着疲倦和失望回到渔村,疲倦不安地睡去。
醒来时,他发现他成为了村里的一个景点,人们都赞扬他的勇气和努力。
尽管他失败了,但他的才华和决心得到了肯定。
整个故事强调了人性的勇气、坚持和尊严。
老渔夫虽然面对着不公平的命运,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追逐自己的梦想。
他并没有被失败击倒,而是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毅力和决心。
这个故事反映了海明威自己的价值观,他相信人类应该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老人与海》这个故事还触及了一些普遍的主题,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孤独。
在海的广袤和无垠面前,老渔夫体验到了自然的威力和他自身的微不足道。
043[摘 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对话为主导,其中包括老人与大鱼、老人与小男孩、老人与飞鸟等的对话。
多种多样对话形式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海明威精湛高超的对话写作技巧。
从《老人与海》的叙事人称及人物话语分析入手,分析了对话在《老人与海》作品中发挥的替代、展示作用,以及采用的无形对话叙事方法等,探讨了海明威对话艺术的魅力。
[关 键 词] 《老人与海》;海明威;对话艺术;叙事人称《老人与海》作品中海明威的对话艺术王诗如《老人与海》是“文坛硬汉”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的语言简洁质朴,其中大量运用了对话,展示出海明威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对话艺术。
海明威本身擅长写作对话,他在《老人与海》中进行了对话的创新,通过老人与动物、大海、小男孩、自己的对话,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了老人的情感、心理、精神及道德品质,塑造出一个坚强、孤独、勇敢、乐观、积极的老渔人形象和英雄形象,将老人敢于同命运抗争、同大自然抗争的精神传递下去,彰显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命英雄”形象。
一、《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使用的叙事人称及人物话语(一)《老人与海》的叙事人称叙述者可以从不同的叙事视角讲述一个故事,如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以第三人称讲述他人的故事,或者是从故事的整体入手,以宏观的视角运用语言描述故事。
叙述者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形式。
而叙事人称的选择则直接影响着故事的呈现效果,决定着故事的叙事方式。
比如以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者全盘掌握着故事的走向,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心理、情绪及行为,从多个角度同时对多个人物进行叙述,文本控制更加灵活,非常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应用中的不足是文本情感传递效果不佳,缺少真情实感。
第一人称是“我”时,叙述者为故事的主体,使整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可以增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语言表达的情感性。
也有的作者在一部作品中运用多个叙事视角,使人物更加立体、饱满,但在叙事过程中需要做好不同叙事视角的转换处理。
海明威先后出版了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代表作。
由于《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他先后获得普里策奖和诺贝尔奖,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及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永别了,武器》讲的是一个受伤的美国士兵与一个英国护士的爱情悲剧,亨利代表整个一个国家的经历,他在战争中受了伤,对世界的非理性无法理解。
他离开了军队,和凯瑟琳一起逃往瑞士。
在那里,他们认为能远离社会,过他们的爱情生活。
但他们所共同面临的是末日。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强调了人类在肉体和精神上都要受难的观点。
《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罗伯特•乔登是一个美国人,他自愿参加到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
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斗争注定要失败,但仍坚持斗争,因为这是为自由民主而战,乔登不幸受重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对反法西斯正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心:我们已经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奋战了一年,如果我们在这里取得胜利,我们就将在每一个地方取得胜利……”怀着这样崇高而坚定的想法,他掩护了自己的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乔登也像《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一样厌恶和诅咒战争,在暴力和死亡的笼罩下为恐惧、恶梦所困扰。
尽管如此,他却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他们俩身上那种迷惘与悲观,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而战,因而保持了较高的斗志。
最后,他的献身证明人生是有价值的,事业是值得献身的。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写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孤单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
老人在海上漂流了84 天,仍然一无所获,此后经过两天两夜的生死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但是在归途中,一大群鲨鱼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还是抵抗不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马林鱼只剩一幅巨大的骨架了。
但小说表现了人类的一种斗争精神。
處女作與其他早期作品戰爭結束之後,海明威回到奧克帕克。
由於禁酒令的關係,1920 年,他遷往安大略省多伦多的巴瑟斯特街( Bathurst Street)1599 號的一所公寓居住。
婚纱摄影中消费者最要在意的是费用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1化妆怎么收费?假睫毛多少钱?安瓶多少钱一瓶?你们会给我用几瓶?如果我不使用的话,是否可以?
2使用项链耳环收费么?
3使用假花收费么?使用真花怎么收费?是否为干净的?我可以使用几套?
4我相中其他款式的服装是否收费?多少钱?
5入册的照片是否为整幅?底片数据是否收费?给到手的是否为修整过的数据?购买套系外版权收费多少?是否洗出照片?多少寸?或者是购买多少张版权可以再入册?再入册每张照片多大?再做册子是否加钱?多少?
6.出外景的话车费谁出,去景点的门票费、拍摄费谁出,全天拍摄的话午餐费谁出,标准时多少。
7.拍摄不满意,重拍是否要收取额外费用等等。
/frame.asp
受伤的爱情 受伤的人生——从成长角度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
《在密执安北部》
作者:王青青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刊名:
飞天
英文刊名:FEITIAN
年,卷(期):2010,(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海明威致麦克斯威尔·帕金新 2000
2.阿瑟·华尔多恩海明威的生平 1985
3.菲利普·扬世界和一个美国神话 1985
4.海明威老人与海 1991
5.李璞民心理学与艺术 1996
6.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 198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ft201004023.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10e35937-3d75-4742-8bfa-9e6800de2c23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1日。
海明威的反战题材⼩说——《在异乡》短篇⼩说《在异乡》发表于1927年4⽉,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
主要讲述第⼀次世界⼤战期间⼀批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伤残军⼈在意⼤利⽶兰的⼀家医院进⾏机器康复治疗所发⽣的故事。
作者海明威于第⼀次世界⼤战结束前参加了美国红⼗字会,任救护车司机,赴欧洲战地⼯作。
1918年在意⼤利前线负伤,获英雄勋章,因⽽《在异乡》⽆疑是⼀部⾃传性质的⼩说。
《在异乡》中,作者选⽤了第⼀⼈称经验视⾓,叙述者是⼀位⽆名的美国⼠兵,他是这伙伤残军⼈中唯⼀的美国⼈。
作者采⽤第⼀⼈称叙事,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展现在读者⾯前,直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显得更真实可信。
在残酷的战争⾯前,不管参战者来⾃哪个国家,为何⽬的⽽战,都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战争将他抛弃在正常的⼈类⽣活之外。
⼩说没有直接描写战场的⾎腥和暴⼒,但我们可以通过探寻伤残军⼈的内⼼世界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伤害了⼈⾝体,严重地扭曲了⼈的灵魂。
在⽶兰这家医院⾥,这位美国⼠兵认识了⼀位少校。
他曾是⾮常⾼超的击剑⼿,是意⼤利战前最优秀的⼀个。
参加康复医疗的还有三个同他年龄相仿的意⼤利伤兵跟他同路:⼀个想当律师,⼀个要做画家,另⼀个⽴志当兵。
另外有个年轻⼈,有时跟他们同路,他脸上蒙着⼀块⿊丝绢,因为他当时没有⿐⼦,有待于整形,他从军校直接上了前线,⼀⼩时内便负了伤。
⼤家谁都不知道战争结束后会怎么样。
战争把他们的梦想彻底地粉碎了。
⼩说重点描写了少校,通过环境描写。
简洁的对话、⾏为描写类⽐象征等间接⼿法展现⼈物的性格。
从少校⾝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所谓的治疗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感。
很有意思的在⼩说中,医⽣这个⼈物的意象,象征那些官僚政客,总是⽤骗⼈的谎⾔,劝慰伤兵。
医⽣极⼒推荐的理疗椅,在少校看来,这东西全是胡闹,纸上谈兵,跟任何东西⼀样。
⼩说⽤少校不时地发⽕,甚⾄唤那操作理疗机的护⼠关掉机器,说明他对⽣活丧失信⼼,他甚⾄劝叙述者那位美国⼠兵不该结婚。
后来美国⼠兵知道少校年轻的妻⼦不久前死于肺炎,打那后,少校的精神世界完全垮了。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是海明威创作并在他还在世时出版的最后一部主要的虚构作品。
在书中海明威描述了一个老人出海捕鱼全部过程的故事。
无论是从语言结构、叙事技巧还是象征手法角度来看,《老人与海》将文学的可感性与思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犹如一座冰山,有实有虚有藏有露,让读者去感受并发掘其内在的意义。
本文正是通过对《老人与海》的语言结构、叙事技巧、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的研究,对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原则”进行探讨,挖掘书中深藏的意蕴。
关键词:《老人与海》,圣地亚哥,冰山原则绪论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尤其以精湛的叙事艺术见长。
海明威在写作中所提倡的“冰山原则”和“客观叙事”等创作思想赋予了他的小说简洁明快而又意味深长的艺术特质,使得他的写作创立了一种简洁有力的叙述风格,对后世的英美作家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死在午后》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其后,又多次作过这样的比喻。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死在午后》中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写出来似的。
”显而易见,海明威主张的是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
“冰山原则”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叙事技巧、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
一、语言、结构简练直白却富有深蕴(一)平实的语言带深厚意蕴《老人与海》中人物少得不能再少,除了一个孩子,就是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主要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的搏斗,既单纯又集中。
《老人与海》开篇就写到:“他是一个独自驾着渔船在墨西哥湾暖流上捕鱼的老人,他到那儿接连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
人与自然的十部经典作品人与自然的十部经典作品1.《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一部象征性小说。
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光了,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再没有哪部作品比得上这一部了,就像桑提亚哥所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类和自然的抗衡将会永永远远继续下去。
2.《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时代的重要作品,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这部书中有许多为我们所熟悉的故事,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这些故事都体现着人类为改造自然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3.《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返回的途中在越过一条小河时扭伤了脚腕,他的伙伴一一比尔无情地抛弃了他,于是他不得不独自在荒原寻找出路最终获救的故事。
毫无疑问,小说的标题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整部小说都在讲一位不幸的淘金者如何战胜了自然,走出了荒原,最终获救。
生命真是神奇的东西。
4.《南极探险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科特传)《南极探险的斗争》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讲述了斯科特探险队令人遗憾的遭遇。
当明白大限已近时,人类反而可以以骄傲的姿态和自然相处了,奥茨大概就是那样骄傲地被冰雪吞噬,而剩下的斯科特一行三人大概就是这样平静地面对惊悚的暴风雪直至殉难。
诚如书中所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5.《人类的大地》《人类的大地》为法国圣埃克絮佩里所作。
这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从航线说到同志、飞行、飞机和行星、绿洲、沙漠、沙漠中心,最后归结到人。
《老人与海》鉴赏引导语:《》是海明威经典作品之一,其中告诉了我们很多人生哲学中的诸多道理,也不乏蕴涵着一些程序方面的重大道理。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
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奖,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有如下特点:1.象征意蕴丰厚。
《老人与海》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作者用大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拥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桑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士、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的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命运。
2.“冰山理论”。
海明威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曾经说过:“《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但他“总是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的。
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于是,一方面我们看到在《老人与海》简单的情节背后,深藏着一个丰富而又博大的世界;另一方面,这部像诗篇,像交织着沉郁、苦难、昂扬与庄严,甚至也不失明丽与柔情的气魄宏伟的交响曲。
作者从桑地亚哥的孤独与失败开始写起,依次讲述他在出海之前与小男孩的交往、他的扬帆出海、他与大马林鱼及鲨鱼的搏斗、他的失败的返航,最后复归于他庄严的梦境。
作者叙事从容不迫,“瀑布般倾泻的豪华、庄严的抒情,而节奏正表现在它的抑扬顿挫里”。
形象分析桑地亚哥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毫不气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桑地亚哥是一个坚毅刚强的老人。
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想到的却多是力量的象征——狮子、抵手比赛,并勇敢地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鱼。
海明威《在异乡》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和独特的文体风格而闻名。
其中,《在异乡》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将从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对该作品进行探讨。
一、叙事艺术1. 简洁而生动的描写海明威以简洁而生动的描写闻名,这种叙事艺术在《在异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精准的语言选择,塑造了生动的场景和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 剪裁和省略的手法海明威的叙事风格注重剪裁和省略,他通过删除冗长的描写和多余的细节,使故事更加紧凑和凝练。
他善于运用略语和省略语句,使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更多的内涵和情感。
3. 多角度的叙事视角《在异乡》中的叙事视角多样,这也是海明威叙事艺术的一大特点。
他经常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内心独白来展现故事,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各个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二、文体风格1. 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为主,他注重句式的平衡和语言的节奏感。
他的句子通常较短,词汇简洁明了,但却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一种力量感和独特的节奏感。
2. 对话的运用海明威擅长运用对话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他的对话通常简短明了,富有真实感和戏剧性,能够准确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海明威通过对话的运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3. 冷静而深邃的笔触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冷静而深邃,他通过对细节和情感的精准把握,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他注重描写情感的冷静表达,使得读者在冷静的文字中感受到更多的情绪和共鸣。
总结:海明威的《在异乡》通过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阅读体验。
他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剪裁和省略的手法、多角度的叙事视角等方式展示了故事中的精彩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他的文体风格以简练有力的语言、对话的运用和冷静深邃的笔触为主,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和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