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如何预防感染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化疗期间如何预防细菌感染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癌症的方法,但同时也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化疗治疗的延误或中断,因此如何预防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化疗期间预防细菌感染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化疗期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细菌感染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建议:•经常洗手:使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上厕所、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洗手应持续20秒以上,并彻底清洗双手的所有部位。
•使用免洗洗手液:如果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
洗手液中含有酒精,可以有效杀灭细菌。
•避免触摸面部:尽量避免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这些部位是细菌容易进入体内的地方。
•平时保持整洁:保持身体整洁,每天换洗干净衣物和床上用品。
使用清洁的毛巾和牙刷,并保持好口腔卫生。
2. 避免接触传染源行事中避免接触传染源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人群拥挤的地方:尤其是疫情期间,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人群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避免与感染细菌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感冒和流感症状的人。
•避免接触动物:某些动物身上可能携带细菌,因此在化疗期间应避免与动物亲密接触。
3. 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预防细菌感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点建议:•食用安全食材:选择新鲜、洁净、无污染的食材,烹饪食物时确保彻底煮熟,避免食用生或未经煮熟的食物。
•避免生食:暂时避免食用生的海鲜、生的肉类和生菜等生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能携带致病菌。
•注意餐具卫生:保证使用洗净的餐具,并确保餐具、砧板等与生肉、生鱼使用过后彻底清洗消毒。
4. 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及时进行深度清洁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清洁物品表面:保持家中物品的清洁,如门把手、拉链、钥匙、电子设备等,经常用消毒纸巾擦拭。
•经常消毒常用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如手机、电脑键盘、遥控器等。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造成的白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需要高强度的化疗来控制病情。
然而,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情况,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和痛苦,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喝足够的水和保持口腔湿润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饮食清淡,但是要注意保持水分,多喝水可以帮助保持口腔湿润,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患者可以选择温水或凉开水,但是要避免过于冰凉或是热的饮料。
此外,化疗期间,患者应当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这可能会使口腔黏膜炎发生更严重。
2. 定期漱口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每天漱口数次,可以选择盐水或者温盐水,注意不要过于浓度大。
另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市售的漱口剂,但是要注意选用低刺激性的漱口剂,因为过强的漱口剂会导致口腔黏膜更加敏感,增加疼痛感。
3. 避免牙齿不清洁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和个人口腔卫生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患者应当注意定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此外,可以使用漱口抗菌剂来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4. 饮食调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避免食用过硬过咸过酸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出血和疼痛。
应该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如肉类、豆类、鸡蛋、奶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5. 保持情绪稳定化疗期间可能会带来身体的极大不适,抑郁和情绪波动也容易加重口腔黏膜炎的症状。
因此患者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尤其是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和情绪。
总之,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和水分摄入,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定期漱口,使用漱口抗菌剂来预防口腔感染,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对于已经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应当积极进行护理和治疗,及时就医,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
负离子在预防白血病患者感染中的应用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450003)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极易发生细菌感染,为降低患者感染率,我科自2002年在血液病房使用空气负离子净化器来预防感染,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80例均为我院2002年2月-2004年5月住院白血病化疗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8-45岁,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组40例,紫外线组4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1.2使用方法空气净化组:40例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或将出现白细胞下降时,除一般预防细菌感染措施外,同时使用空气负离子净化器,通常将空气负离子净化器推置病房合适位置,接通电源,按启负离子开关,指示灯亮,机器开始运行。
使用时间:每次60-120分钟,每日3-4次,直至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使用天数7-14天左右。
紫外线组:病房常规使用30w紫外线灯管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为每次一小时,每日1-2次。
1.3空气培养采用平板沉降法,使用直径9cm装以普通营养琼脂,采样时将平板放于室内5点离墙1m 远,距离地面1.5m高处,点与点距离基本相等,打开平板盖后、空气自然沉降5min采样,然后将培养基放在无菌治疗巾内,送检验科置37℃培养24h,观察结果,计算空气中细菌总数(cfu/立方米)。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40例白血病患者空气负离子净化组感染率和紫外线组的感染率如表所示:由表1可知40例空气负离子净化组感染率为15%,紫外线组感染率为37.5%,空气负离子净化组的感染率明显较低,是经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使用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空气细菌培养总数为20-52cfu/立方米,而紫外线组病房常规紫外线消毒1h后,空气细菌培养为182-150cfu/立方米,说明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可通过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而降低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
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作者:毛雪娇来源:《大观周刊》2011年第20期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105-01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繁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
因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浸润四大症状,占人类癌症总发病率的5%。
治疗除做骨髓移植可能完全治愈外,主要靠化疗来达到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体会报告如下。
1、对症护理(1)发热的护理:①轻中度发热不做特殊处理,可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
高热者给予大动脉冷敷,寒战时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使全身保暖。
大量出汗后更换内衣,避免再次受凉。
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观察生命体征。
(2)贫血、乏力的护理:此时应帮助患者洗漱、床上用餐、排便,注意安静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必要时吸氧。
(3)出血的护理: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搔皮肤,少用注射药;肢体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患肢或局部加压止血。
②鼻出血可局部冷敷或填塞。
油沙条填塞后定时用石蜡油滴入,保持鼻黏膜湿润,嘱患者不要用手挖鼻痂,以防出血加重。
③颅内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枕冰帽,头偏向一侧,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止血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感染白血病患者容易感染,化療后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为防止感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病房保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空气消毒。
必要时入住层流病房。
②口腔护理: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大量应用抗代谢药物化疗时,常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以至溃疡,疼痛剧烈。
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禁用牙签剔牙。
鼓励进食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以防口腔黏膜损伤;进餐前后和睡前使用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使口腔内保持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生长:有报道用冷开水漱口能有效地预防及化疗所致的口腔炎。
口腔感染与护理论文: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摘要]口腔溃疡是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极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常给患者带来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通过护理干预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本文对其相关因素、预防、治疗与护理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应对该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口腔溃疡;护理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
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最佳手段,但是许多患者因经济或供体原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仍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能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但是化学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特别是代谢增殖旺盛的,如口腔粘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
据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溃疡,当大剂量应用抗代谢化疗药时,患者常在第3~5天开始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疡,疼痛剧烈[2]。
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粘膜的感染和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就其防治及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1化疗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1.1骨髓造血及免疫抑制大剂量化疗后,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粒细胞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易受到感染[3]。
1.2化疗加重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强烈的化疗可加重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化疗可使感染发生更加频繁和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4]。
1.3化疗药物毒性作用细胞毒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直接破坏口腔粘膜屏障,通过抑制DNA合成而影响细胞再生、成熟和修复过程,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溃疡和糜烂所致疼痛使口腔运动减少,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感染[5]。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护理511文章编号:1004-7484(2022)-06-3405-02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临床上有贫血、发热、出血、感染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化疗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剂量的化疗可引起口腔溃疡及炎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苦痛,而且加大了致死性感染的几率。
因此,乐观预防和掌握口腔感染在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并发口腔感染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例,急性粒细胞细胞性白血病18例。
全部患者均消失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溃疡、口腔出血、真菌感染等症状。
1.2感染的因素1.2.1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者机体的反抗力下降。
1.2.2化疗加重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剧烈的化疗可加重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化疗可使感染发生更加频繁和严峻,持续时间也更长。
1.2.3化疗后易消失消化道反应,不能正常进食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削减,口腔黏膜自洁作用减弱。
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口腔黏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
1.2.4急性白血病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易导致菌群失调和双重感染。
1.2.5患者进食生硬食物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而导致黏膜溃烂。
1.2.6遗传因素患者养分状况差、年龄小及患有口干症和口腔疾病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而长期吸烟、饮酒者则有可能由于粘膜细胞的耐受力增加不易患口腔溃疡。
2护理措施2.1化疗前的护理2.1.1化疗前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口腔感染的严峻性。
2.1.2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处理口腔内的问题。
2.2化疗中的护理2.2.1建立特殊护理记录单,每天早、晚观看并记录口腔黏膜变化,以便准时发觉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2.2.2早晚刷牙,饭前饭后坚持用漱口水含漱30秒钟以上;每日监测患者口腔pH值,依据pH值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漱口液,使口腔PH值维持在6.6-7.1之间。
白血病护理措施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个难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白血病护理措施。
一、环境护理1.1 安静、舒适的环境白血病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因此,在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应该尽量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1.2 避免感染由于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染。
医护人员应该做好手卫生和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传染。
同时,在探视时要注意不要带有传染性的疾病或带有臭味的食物。
1.3 保持卫生白血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因此要保持卫生。
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衣服等物品,并对房间进行清洁消毒。
二、营养护理2.1 合理膳食白血病患者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来帮助身体恢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包括控制饮食量和摄入特定的营养素。
2.2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白血病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进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2.3 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白血病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
三、心理护理3.1 给予情感支持白血病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情感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治疗期间的困难。
医生和护士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爱。
3.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
医院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3.3 为患者提供娱乐活动白血病治疗期间,由于身体不适等原因,患者可能会感到无聊和孤单。
医院可以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让患者感到轻松愉快。
四、药物治疗护理4.1 规律用药白血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因此要保证规律用药。
1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致肛周感染的护理前言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化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合并症,其中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肛周感染是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之一,但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白血病化疗后出现肛周感染时,正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病情描述患者是一名13岁男孩,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进行了3个疗程的维持治疗后,他出现了肛周疼痛、灼热、刺激等症状。
医生进行了检查并诊断其为肛周感染。
经过抗生素治疗4周后,症状得到了缓解。
护理过程前期准备在进行肛周感染的护理时,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护理目的:治疗感染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然后,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及家属认识肛周感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知识,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加强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饮食卫生、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消耗体力等。
护理方法1.局部清洁换药对于肛周感染的护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洁换药,先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彻底清洗局部,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注意换药时要轻柔,避免引发患者疼痛。
在更换药物时,要注意清洁双手,防止感染的传播。
2.维护局部温度肛周感染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很容易引起局部的肿胀,影响血液循环。
因此,建议使用温水泡澡进行护理,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感染扩散,需将温水严格消毒。
3.药物治疗对于肛周感染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抗生素、贴敷炎症消炎药物,以及热、湿敷等。
4.睡眠护理睡眠是人体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肛周感染患者因为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恢复。
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睡眠护理。
睡前要加强身体保温,让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可以缓解疼痛、身体不适等。
护理效果和评估通过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肛周感染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表扬,并在出院时对护理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
白血病化疗时易发烧感染怎么预防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白血病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白血病化疗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在白血病化疗期间,预防感染和发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感染和发烧的方法。
首先,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患者及家属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药品和病人前后。
同时,要保持个人清洁,勤换衣物和床单,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燥。
此外,还要保持住宅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定期空气消毒,使室内空气清新。
其次,合理膳食。
白血病化疗期间,营养摄入对患者的康复和抵抗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保持均衡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进食含有植物纤维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多摄取水果和蔬菜,增加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吃辛辣热性和油腻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影响免疫力。
另外,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很重要。
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身体抵抗力。
不良的睡眠质量和缺乏休息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此外,在白血病化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与他人的接触。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免感染。
出门时,要时常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在化疗期间,定期监测和检查患者的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不明原因的发热都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发热可能是感染的早期征兆,应尽早处理。
此外,在化疗期间,医生通常会为患者开具一些抗感染的药物,以预防感染。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及时、规范地服用药物。
同时,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总之,预防感染和发热对于白血病化疗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充足休息和睡眠,避免感染源和密切接触,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发热的风险。
临床研究・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预防与护理李 芳(湖南省人民医院 血液肿瘤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 为了解我院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相关因素,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结果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率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Markov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影响因素包括护理技术、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
结论 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医院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期感染;影响因素;护理技术中图分类号:R 733.7 文献标识码:B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疾病谱悄悄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越来越常见[1],同时是否能在临床上规范、及时、全程治疗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关系密切[2]。
本课题主要以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Markov回归模型对白血病化疗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深入和全面了解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与转归工作提供一线临床基础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医院住院进行化疗的患者的78例,年龄范围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6±14.92岁。
其中男性为43人,平均年龄为60.27±14.59岁;女性为35人,平均年龄为57.23±14.37岁。
1.2研究方法:1.2.1 患者基线资料: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白血病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史、遗传史、病程、用药史、治疗史等。
1.2.2治疗工作白血病患者入院后不仅要加强常规治疗,还要快速实施医疗评估,制定合理的临床化疗计划,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和进展。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如何预防感染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的10-14天内会有一段的骨髓抑制期,在这个时期患者常粒细胞缺乏,且白血病由于化疗药物的影响其机体免疫力较低,不能抵抗菌素细菌的侵袭,继发感染很常见,而严重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感染至为重要。
白血病患者若从日常护理方面做起,可大大的减少白血病患者感染发生。
1、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白血病患者居住的病室应通风2次/天,20 分钟/次,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紫外线消毒1次/天,定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监测,以有效地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
2、限制探视
防止交叉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小于1×109/L,就进行保护性隔离。
3、口腔护理
餐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制菌霉素粉、朵贝尔片等配成的溶液漱口,含漱> 2分钟/次,以保证药液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达到抑制细菌及真菌生长的作用。
粘膜有溃疡时用口疮散或粘膜溃疡膏局部涂敷。
4、清洁鼻腔
嘱患者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必要时用紫草油或复方薄荷油滴鼻;鼻腔出血时应给予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至少保留24小时,但不能>72小时,以免病原菌繁殖,造成局部感染。
5、预防肛周感染
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避免发生肛裂,并预防肛周脓肿的形成,便后用温水冲洗肛周,用中药坐浴液或高锰酸钾溶液肛周坐浴,可起到消毒、预防肛周感染作用。
女性病人经期应每天清洗会阴部。
6、保持皮肤清洁
皮肤是阻挡病原菌侵入肌体的门户,因此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血液病患者应注意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身体状况允许时,可经常淋浴,但不要对皮肤进行搓擦,并在短时间内结束洗浴,以免大量消耗体力,引起不适。
当不能进行淋浴时,应定期更换内衣及被服,保持床单的整洁。
年老体弱久卧病床者应注意预防褥疮。
7、严密观察留置静脉导管
血液病患者因要长期大量输液,为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同时也为了保证液体准时输入,而采用锁骨下大静脉插管或中心静脉插管( PICC) 。
为此,应要严密观察,尤其是护士在每日换药时密切注意局部皮肤改变并做详细记录,以便次日对照观察。
化疗患者进行PICC 术者伤口换药2次/周,维持24 小时输液者每日晨更换输液器及插管末端的三通,肝素帽更换2 次/周,有血迹随时更换。
8、发现感染早控制
注意检查口腔、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肛门、泌尿系等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如出现发热,多提示病人存在感染,应仔细寻找感染灶。
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以防感染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