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概述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简称A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的疾病。
患者常常表现为骨髓异常增殖,以及外周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白血病治疗期间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性白血病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个人卫生•白血病患者的注重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干净的洗漱用品以及保持卧室的清洁和通风。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被褥和枕头套,保持床单和衣物的清洁。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 饮食护理•白血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高纤维食物,帮助消化和排便。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胃肠道不适。
•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3. 预防感染•对于白血病患者,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由于白血病导致造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保持居室清洁和通风,定期消毒。
•控制患者的访客数量,尤其是密切接触的访客。
接触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如果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避免与患者接触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如感冒、流感等。
4. 密切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和治愈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6. 规范用药•白血病患者常需要接受化疗、放疗和其他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的护理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此例病人化疗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肛周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护理。
结果平稳度过化疗期的各种并发症,病情由急性期进入缓解期。
结论心理护理、饮食、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金黄散在肛周感染中的应用。
标签:急性白血病化疗护理金黄散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
临床表现为出血、贫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国的发病率为2.76/10万人口,低于欧美国家。
在恶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儿童和35岁以下成人的第一位[2];现将1例急性白血病伴梅毒的患者化疗期伴多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主诉乏力伴皮肤瘀斑1周,无鼻、齿龈出血,无黑便、呕血、咳血,血常规提示:WBC47.5×109/L,HB50g/L,PCT 21×109/L,查体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扁桃体三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脾脏肝肋下两指质软无压痛,慢性病容,经骨髓穿刺后,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明确诊断后给予输血小板、红细胞、抗感染、护胃、激素应用等对症治疗。
与入院第5天给予化疗,化疗方案为VDP(长春新碱2mg/周×4周,甲泼尼龙80mmg/d×2周,柔红霉素40mg/d×3d)。
化疗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肛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体温在39℃左右持续1周,经过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成分输血,保护胃粘膜,营养支持,肛周感染形成的脓肿外科切开引流加上金黄散外敷等措施后,使患者平稳度过化疗期,病情也进入了缓解期。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病人得知患绝症时会有焦虑、恐惧、无助的心理,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的病情,而患者也有对疾病的知情权。
因此,针对病人的性格、社会背景、和心理反映,采取了合适的方式,告知了病人的诊断,同时介绍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全面的了解,解除了焦虑、恐惧、无助的心理,从而采取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有发热、出血、贫血和浸润其他脏器四大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以化学治疗为主,但化疗毒副作用大,病人常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加强化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近年来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尊重同情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饮食陪护制度、查房治疗作息时间等,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由于白血病病情重、发展快,加上化疗常引起脱发、乏力等并发症,病人容易产生恐惧、绝望、抑郁等消极情绪,要向病人说明白血病经过精心治疗、有效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在化疗前向病人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并说明这些反应多是暂时性的,待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度过危险期。
2血管护理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较大,护士要有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有计划选择弹性好、管腔粗的血管,采取先远端后近端,四肢轮换穿刺的方法[1]。
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穿刺,确定在血管内再推注化疗药物,如用两种以上化疗药物,中间要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注射完毕,用250 ml 生理盐水冲洗稀释药物在穿刺血管壁的浓度。
如有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并回抽,用25%硫酸镁湿敷。
3胃肠道护理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大多数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3 mg入壶以及维生素B6液体静滴。
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
对严重呕吐患者应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
4感染的预防及护理4.1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化疗期间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每周用0.2%过氧乙酸喷洒房间,患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病房,限制患者进出病房的频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限制探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危险的白血病类型,对患者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化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口腔黏膜炎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预防和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口腔黏膜炎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相关介绍。
一、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原因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时,由于化疗药物对白细胞和其他快速生长细胞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口腔黏膜受损,从而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情况。
化疗药物还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使得患者更容易感染口腔黏膜炎。
在化疗期间,患者的口腔健康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护理。
二、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措施1.保持口腔卫生在化疗期间,患者可以通过刷牙、漱口和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等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
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热或者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保持口唇的滋润也很重要,可以使用润唇膏或者护唇霜,避免唇部皮肤干裂。
2.合理饮食在化疗期间,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硬、过辣、过酸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全麦食品,有助于增强口腔的抵抗力,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稀粥、果汁等,以减少口腔黏膜的摩擦和刺激。
3.避免刷牙过力在口腔黏膜受损的情况下,患者应当避免用力刷牙,以免引起口腔黏膜的更严重损伤。
选用软毛牙刷进行轻柔的刷牙动作,并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选用适当的牙膏。
4.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和滋润,有利于口腔黏膜受损的愈合。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当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或者适量饮用一些保健饮品。
5.定期口腔检查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口腔医生那里进行口腔检查。
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当血小板低于20×107/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防止受伤。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
3.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有无贫血、出血、发热及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了解有关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用药护理:为防止化疗药物导致的口腔感染,口腔护理是化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具体内容包括:保持口腔的清洁,用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减轻药物对黏膜的损伤;化疗期间嘱患者不要使用牙刷,可用棉签轻轻擦洗口腔牙齿;发生口腔炎时要做好口腔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有效药物;避免进食刺激性、粗糙的食物。
5.基础护理: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染。
2)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防止肛周脓肿。
3)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4)危重者可每日进行2次口腔护理,嘱患者经常用漱口液漱口,口腔黏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次。
6.专科护理:1)高热患者要避免乙醇擦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
2)鼻出血:局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做后鼻道填塞止血。
3)牙龈出血保持口腔的卫生,饭后漱口或行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口腔黏膜及牙龈。
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
4)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5)头面部出血: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遵医嘱给予及时治疗。
6)颅内出血: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冷敷。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记录。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造成的白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需要高强度的化疗来控制病情。
然而,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情况,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和痛苦,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喝足够的水和保持口腔湿润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饮食清淡,但是要注意保持水分,多喝水可以帮助保持口腔湿润,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患者可以选择温水或凉开水,但是要避免过于冰凉或是热的饮料。
此外,化疗期间,患者应当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这可能会使口腔黏膜炎发生更严重。
2. 定期漱口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每天漱口数次,可以选择盐水或者温盐水,注意不要过于浓度大。
另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市售的漱口剂,但是要注意选用低刺激性的漱口剂,因为过强的漱口剂会导致口腔黏膜更加敏感,增加疼痛感。
3. 避免牙齿不清洁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和个人口腔卫生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患者应当注意定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此外,可以使用漱口抗菌剂来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4. 饮食调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避免食用过硬过咸过酸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出血和疼痛。
应该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如肉类、豆类、鸡蛋、奶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5. 保持情绪稳定化疗期间可能会带来身体的极大不适,抑郁和情绪波动也容易加重口腔黏膜炎的症状。
因此患者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尤其是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和情绪。
总之,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当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和水分摄入,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定期漱口,使用漱口抗菌剂来预防口腔感染,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对于已经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应当积极进行护理和治疗,及时就医,减轻痛苦,缩短恢复时间。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往往会出现口腔黏膜炎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
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和护理两方面介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知识。
一、口腔黏膜炎的预防1. 饮食调理:患者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热、过冷、过辣、过硬的食物,减少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2. 口腔卫生:患者在化疗期间要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使用软毛牙刷,注意刷牙的轻柔和细致,避免损伤口腔黏膜,漱口时使用温盐水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3. 避免刺激:患者在化疗期间要避免吸烟、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避免口腔黏膜受到刺激,加剧口腔黏膜炎的程度。
4. 预防感染:化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降低,容易感染口腔黏膜,因此在化疗期间要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3. 疼痛护理:口腔黏膜炎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口服一些镇痛药来缓解疼痛,也可以口服一些抗生素来预防口腔的感染。
4. 定期复查:患者在化疗期间要定期复查口腔黏膜的情况,及时发现口腔黏膜炎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对患者的生活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理、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和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口腔情况。
在口腔黏膜炎出现的情况下,要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和定期复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措施,使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得到缓解和治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有所帮助。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有发热、出血、贫血和浸润其他脏器四大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以化学治疗为主,但化疗毒副作用大,病人常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加强化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近年来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尊重同情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饮食陪护制度、查房治疗作息时间等,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由于白血病病情重、发展快,加上化疗常引起脱发、乏力等并发症,病人容易产生恐惧、绝望、抑郁等消极情绪,要向病人说明白血病经过精心治疗、有效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在化疗前向病人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并说明这些反应多是暂时性的,待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度过危险期。
2血管护理
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较大,护士要有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有计划选择弹性好、管腔粗的血管,采取先远端后近端,四肢轮换穿刺的方法[1]。
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穿刺,确定在血管内再推注化疗药物,如用两种以上化疗药物,中间要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注射完毕,用250 ml 生理盐水冲洗稀释药物在穿刺血管壁的浓度。
如有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并回抽,用25%硫酸镁湿敷。
3胃肠道护理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大多数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3 mg入壶以及维生素B6液体静滴。
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
对严重呕吐患者应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
4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4.1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化疗期间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每周用0.2%过氧乙酸喷洒房间,患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病房,限制患者进出病房的频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限制探视。
保持室内相对恒定的温度。
如病人出现咽痛、痰多等症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8 kU+硫酸庆大酶素8 wU雾化吸入2次。
4.2口腔感染的护理化疗药物不但杀伤白血病细胞,而且可直接破坏口腔黏
膜屏障,加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口腔感染[2]。
为了保持口腔和齿龈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应用软毛刷刷牙,进食前后及睡前用洗必泰漱口。
避免食用对口腔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
如有霉菌感染,可用0.9%生理盐水漱口,将制霉菌素研碎加甘油调匀涂患处。
4.3肛周感染的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每次大便后及临睡前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肛周感染。
平时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发生便秘时要给予缓泻剂。
5预防出血的护理
广泛大量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定期检查血象,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等。
轻度鼻衄者可采用油纱条或0.1%肾上腺素浸润棉球堵塞鼻腔,重度鼻衄者应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给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时,要警惕颅内出血,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注射穿刺。
当血小板<20×109/L,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能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安全度过化疗期。
参考文献
1高云龙,宋俊玲.白血病化疗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1039-1040
2刘荣,田永洁,马文娜.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960-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