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历任主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国家发改委领导分工
国家发改委由主任一人和常务副主任四人组成。
主任负责整体统
筹和监督,下设研究室(室)、宏观经济和宏观管理部、审计部、发
展规划部、电力、能源、交通、科技、市场和消费者保护部共八个部门。
宏观经济和宏观管理部负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监
测中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和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审计部
负责审计国家财政业务和财政关系,监督审计机关的财政工作;发展
规划部负责政府总体规划和综合政策研究;电力、能源、交通、科技、市场和消费者保护部负责处理有关行业政策和法规问题。
国家发改委领导人员名单张平男1946年1月生,安徽萧县人,2005.12-2008.03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2008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领导全面工作,负责政策研究、发展规划方面的工作。
分管政策研究室、发展规划司。
张国宝男,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
负责能源、工业、国民经济动员方面的工作,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部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委员,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国家一级定型委员会委员。
分管东北振兴司、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
兼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解振华男,2006年12月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负责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方面的工作。
分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应对气候变化司、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联系培训中心、国家节能中心。
兼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朱之鑫男,2005年8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分管国民经济综合司、社会发展司、人事司、国家物资储备局。
联系宏观经济研究院(由杨伟民同志协助联系)、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
兼任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彭森男,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负责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和价格管理方面的工作。
分管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司。
联系价格认证中心、价格监测中心、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中国改革报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徐宪平男,1954年10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人,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负责基础产业、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工作。
分管基础产业司、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协助张平同志分管发展规划司。
联系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张晓强男,2002年12月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最新报道:中央决定免去刘铁男职务刘铁男其人:从科员升至副部30年仕途均涉经济领域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刘铁男简历汉族,籍贯山西祁县,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学博士。
1983年到国家计委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原材料局主任科员、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助理巡视员、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预测司司长、产业发展司司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司长兼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体制组组长。
1996年—1999年期间,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
2006年12月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级)。
2008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0年12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1年9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委员兼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相关报道刘铁男卸任能源局长前3个月突击审批50个项目被实名举报五个月之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知情者告诉记者,刘铁男与妻子是在5月11日下午在国家发改委大院被中纪委工作人员带走的。
当天晚些时候,国家发改委党组即向全委司局级以上干部做情况通报。
由于刘铁男案还在调查阶段,目前没有进一步的明确说法。
按照发改委工作分工,刘铁男分管经济运行调节局、产业协调司、财政金融司,直接负责能源项目的审批。
据知情人士称,从被举报到正式接受调查的5个月时间,刘铁男一直在工作岗位,并仍掌握实权,并且在离职之前审批了一大批能源项目。
有分析认为,刘铁男被举报是导火索,与审批项目有关的寻租行为或是纪检部门调查的主要内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简介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学博士。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个人履历1983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历任原材料局主任科员、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助理巡视员。
1996年—1999年期间,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
1999年起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预测司司长,产业发展司司长。
2003年04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司长(2004年4月兼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体制组组长;兼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办公室主任;2006年7月兼首都钢铁公司搬迁调整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2006年12月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级)。
2008年0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1年01月任国家能源局局长负责经济运行调节、产业协调、财政金融方面的工作。
分管经济运行调节局、产业协调司、财政金融司。
联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
个人职务2011年1月11日,从国家能源局内部获悉,国家能源局新任局长刘铁男已经接替张国宝开始主持工作。
目前,中组部尚未正式宣布这一消息,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领导名单还没有正式更改。
不过,国家能源局官员说,很快就会正式对外公布。
如无意外,1月9日在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宣传贯彻会议,将会是张国宝最后一次以国家能源局局长的身份公开亮相。
此次会议上,张国宝做重要讲话,并组织研究部署《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评价认为,过去几年来,张国宝掌舵能源局期间,为中国能源领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科技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中国能源领域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
1月9日,张国宝依旧以国家能源局局长的身份亮相哈尔滨一次林区保护会议;1月11日,低调的刘铁男已经走进国家能源局开始主持工作。
彭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现在开始。
张平主任将就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现在请张平主任说几句话。
2012-03-05 14:52:42 张平: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交流看法、交换意见,我也想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新闻媒体,感谢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
2012-03-05 14:52:50 张平: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一年,今天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当前的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对今年的任务作了系统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出的各项决议。
当然,在今后这样一个工作进程中,也还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新闻媒体、新闻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
2012-03-05 14:53:07 中央电视台记者:去年我们国家GDP增速是9.2%,应该说社会各界对这个数字看法不一,尤其是我们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国家工业增长、企业利润增速都在下滑,不知道张平主任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今年我们国家定的目标GDP增长是7.5%,这个数字是远远低于往年的增长,不知道是基于哪些考虑?2012-03-05 14:53:27 张平:去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应该说国际形势确实严峻复杂,国内自身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但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还是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就是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说的,去年GDP增长了9.2%。
当然,从趋势来看,到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增速有放缓的趋势,这也反映了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当然也反映了我们自身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2012-03-05 14:55:26 张平:对于去年的9.2%,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中国经济朝着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迈进——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的演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2012年3月17日)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把“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步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1年,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2%,比上年虽有所回落,但仍处在一个较快的发展区间;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去年7月份的6.5%回落到12月份的4.1%;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民生改善成为新的亮点,城镇新增就业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年末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32万套,新开工1043万套。
这些情况充分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有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发展也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处理好速度、物价、结构三者关系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首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都将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名单
主席王春正
副主席林毅夫
秘书长杜平
专家委员(按拼音字母排序)
巴曙松白春礼白重恩蔡昉蔡惟慈
陈东琪迟福林董明珠樊纲樊杰
范周高勇韩俊胡鞍钢华民
黄海洲贾康李玲李培林李守信
刘志刘德培刘士林刘世定刘世锦
栾恩杰马怀德孟伟穆荣平宁滨
宁高宁潘云鹤彭友良钱易钱颖一
田国立汪同三汪向东王建王传福
王世成王曙光冼国明许宁生薛澜
姚中民余永定曾湘泉翟国方张世平
周大地周其仁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名单。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答本报记者问(作者:闫书华汪彦来源:学习时报2016年01月04日第A1版)记者:徐主任您好。
近年来,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合理的宏观调控功不可没。
那么近几年宏观调控有哪些特点,起到了哪些作用?徐绍史: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特别是面对“三期叠加”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稳定了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区间调控”的概念,要求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一年多来,先后实行向小微企业等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扩大“营改增”试点、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等政策,同时积极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重要作用。
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各种调控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体现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新探索新实践,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为“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答记者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现场报道]2011年3月6日下午14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徐宪平出席谈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彭放]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张平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徐宪平副主任与大家见面,并就“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
现在开始提问。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前十一个五年规划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也是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结构失衡、收入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等很多问题,所以有人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增强的不仅仅是身高,更重要的是强筋健骨,所以我想问一下张平主任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在这个方面“十二五”规划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和亮点?谢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十二五”规划给予的高度关注。
我也借此机会对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编制的,也可以说是集中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集中了社会各界的智慧,也包括海内外侨胞的智慧,所以我也想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对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中给予我们巨大支持的方方面面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正如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一五”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包括我们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张平]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系统的总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矛盾,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矛盾,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这无疑对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张平]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针对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些问题,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程中解决这些矛盾。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视察山东巨明集团
礼好;高涛;马建中
【期刊名称】《当代农机》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山东巨明集团视察指导工作。
【总页数】1页(P34)
【作者】礼好;高涛;马建中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农发集团战略并购山东巨明 [J], 马建忠
2.山东巨明集团召开新产品推介品鉴会 [J], 马建忠
3.中农发集团战略并购山东巨明 [J], 马建忠
4.贾万志副省长视察山东巨明集团 [J], 马建忠
5.殷切的期望深切的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山东巨明集团 [J], 朱礼好;高涛;马建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5月 2014年3月007发改委副秘书长“瘦身”四名卸任三名履新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委领导”栏目显示,王一鸣、范恒山、王晓涛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孟祥岳、赵家荣、任珑、李扬不再担任副秘书长职务。
王一鸣此前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恒山此前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王晓涛此前任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
据悉,此次卸任的四位副秘书长均属年龄原因正常卸职。
其中,孟祥岳2002年11月开始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是四名卸任副秘书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
此外,任珑原为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李扬原是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二人均是从2012年6月才开始担任副秘书长一职。
随后,赵家荣于同年8月开始担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一职。
至此,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上升为四位。
此次履新的三位副秘书长中,王一鸣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
前述知情人士称,王一鸣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威望,且长期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
范恒山长时间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后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2006年6月开始任地区经济司司长。
李庆萍履新中信银行行长在任职中信银行行长20个月后,朱小黄辞任行长并已获董事会同意,接下来将以中信集团监事长的身份参与中信集团管理事务。
5月19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5月16日同意朱小黄辞任中信银行行长,并审议通过聘任李庆萍担任新行长的决议。
早在10天前的5月6日,中信银行党委会既已任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李庆萍为中信银行党委书记,朱小黄不再兼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一职。
“从李庆萍此前在农行的履历看,其长期担任零售业务负责人,这与当前中信银行正加快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重点高度契合。
”一位来自中信银行的中层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说道。
虽然中信银行董事会已同意李庆萍担任行长,但在其任职资格获银监会核准前,朱小黄将继续履行本行行长职责。
--●中国应做世界循环经济的领跑者———访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论坛上,就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现阶段该如何走好循环经济的道路等问题,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给出了答案。
问:请您介绍一下循环经济的由来?杨春平:循环经济就像是一部红楼梦,每个人读完以后都会有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
循环经济在我国虽然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还不是很成熟。
我们很容易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侧面来认识和理解循环经济,对循环经济的整体认识还不够。
我梳理了循环经济从诞生到发展的脉络,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上世纪50、60年代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西方的工业化变革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从此进入后工业社会。
但是他们之前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到了这个时候,各种环境事故集中爆发。
他们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单纯地从末端治理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和全过程进行防控,因此发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排放。
第二个来源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先后爆发了能源和资源危机。
在应对能源和资源危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资源是短缺的。
那么资源不够用怎么办?只有两个途径,第一是高效利用,第二是循环利用。
问: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解决哪些根本问题?循环经济在国际上的发展形势如何?杨春平:发展循环经济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破解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资源的约束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这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一条发展道路。
要做到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因此诞生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3个典型案例,为循环经济内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美国杜邦公司的3R 制造,3R 即我们所说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一届国务院机构(1954年9月—1959年4月)总理:周恩来(1954年9月27日任)副总理:陈云(1954年9月28日任)林彪(1954年9月28日任)彭德怀(1954年9月28日任)邓小平(1954年9月28日任)邓子恢(1954年9月28日任)贺龙(1954年9月28日任)陈毅(1954年9月28日任)乌兰夫(1954年9月28日任)李富春(1954年9月28日任)李先念(1954年9月28日任)聂荣臻(1956年11月16日任)薄一波(1956年11月16日任)国务院办公机构秘书长:习仲勋(1954年9月28日任)副秘书长:齐燕铭(1954年11月1日任)常黎夫(1954年11月1日任)张策(1954年11月1日任,1958年4月4日免)龚子荣(1954年11月1日任)陶希晋(1954年11月1日任)曹一凡(1954年11月1日任)杨放之(1954年11月1日任)赵守攻(1958年8月26日任)秘书长助理:卢郁文(1955年4月21日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主任:罗瑞卿(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吴德峰(1954年11月1日任)朱其文(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10月18日免)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林枫(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钱俊瑞(1954年11月1日任)范长江(1954年11月1日任)张稼夫(1956年5月25日任)杨秀峰(1957年6月7日任)徐迈进(1957年6月7日任)张际春(1957年6月14日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薄一波(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孙志远(1954年11月1日任)刘杰(1955年5月31日任,1957年3月26日免)谷牧(1955年9月16日任)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贾拓夫(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宋劭文(1954年11月1日任)周光春(1954年11月1日任)国务院第五办公室主任:李先念(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叶季壮(1954年11月1日任)牛珮琮(1954年11月1日任)段云(1955年4月21日任)曾山(1957年3月26日免)国务院第六办公室主任:王首道(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郭洪涛(1954年11月1日任)张国坚(1954年11月1日任)国务院第七办公室主任:邓子恢(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杜润生(1954年11月1日任)陶桓馥(1954年11月1日任)李登瀛(1954年11月1日任)廖鲁言(1955年11月7日任)陈正人(1955年11月7日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主任:李维汉(1954年11月1日任)副主任:许涤新(1954年11月1日任)孙起孟(1954年11月1日任)张执一(1955年5月31日任)国务院秘书厅主任:常黎夫(1954年11月20日任)副主任:丁乃光(1955年3月1日任)陈煦(1955年3月1日任,1958年9月24日免)李金德(1955年3月1日任)陈昭(1955年3月1日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陈毅(1958年3月7日任)副主任:廖承志(1958年3月7日任)刘宁一(1958年3月7日任)孔原(1958年3月7日任)张彦(1958年3月7日任)国务院组成部委内务部部长:谢觉哉(1954年9月28日任)副部长:王子宜(1954年11月1日任)陈其瑗(1954年11月1日任)王一夫(1954年11月1日任)袁任远(1954年11月1日任,1958年5月29日免)郭炳坤(1957年6月14日任)部长助理:杨成森(1956年10月10日任)李芳远(1956年10月10日任)欧阳景荣(1956年10月10日任)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兼,1954年9月28日任,1958年2月11日免)陈毅(兼,1958年2月11日任)副部长:张闻天(1954年11月1日任)王稼祥(1954年11月1日任)章汉夫(1954年11月1日任)伍修权(1954年11月1日任,1955年3月1日免)姬鹏飞(1955年1月3日任)袁仲贤(1956年1月23日任,1957年2月亡)曾涌泉(1957年6月7日任)罗贵波(1957年10月18日任)部长助理:王炳南(1954年11月1日任)何伟(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10月18日免)乔冠华(1954年11月1日任)陈家康(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6月14日免)刘英(1955年1月3日任)韩念龙(1958年11月21日任)国防部部长:彭德怀(1954年9月28日任)副部长:黄克诚(1954年11月1日任)谭政(1954年11月1日任)萧劲光(1954年11月1日任)王树声(1954年11月1日任)萧克(1954年11月1日任)李达(1954年11月1日任)廖汉生(1954年11月1日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1954年9月28日任)副部长:杨奇清(1954年11月1日任)徐子荣(1954年11月1日任)许建国(1954年11月1日任)汪金祥(1954年11月1日任)周兴(1954年11月1日任,1958年2月12日免)陈龙(1954年11月1日任)王昭(1954年11月1日任)汪东兴(1955年12月21日任)梁国斌(1958年2月12日任)司法部部长:史良(女,1954年9月28日任)副部长:魏文伯(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月23日免)郑绍文(1954年11月1日任)陈养山(1954年11月1日任)闵刚侯(1955年1月3日任)谢邦治(1958年9月24日任)王维纲(1958年9月24日任)部长助理:刘尚之(1956年10月10日任)王怀安(1956年10月10日任)监察部部长:钱瑛(女,1954年9月28日任)副部长:刘景范(1954年11月1日任)潘震亚(1954年11月1日任)王翰(1954年11月1日任)李景膺(1954年11月1日任)李世璋(1954年11月1日任)程坦(1955年8月5日任)谢邦治(1958年7月5日任,1958年9月24日免)部长助理:张慕尧(1955年1月3日任)张秀岩(1955年1月3日任,1958年11月21日免)谭生彬(1955年7月18日任,1958年5月29日免)谢邦治(1955年11月7日任,1958年7月5日任免)张鹏图(1957年3月26日任,1958年5月29日免)甘祠森(1957年3月26日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1954年9月28日任)副主任:张玺(1954年11月1日任)薛暮桥(1954年11月1日任,1958年9月24日免)彭涛(1954年11月1日任)顾卓新(1954年11月1日任)韩哲一(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1月16日免,1958年9月24日任)杨英杰(1954年11月1日任)骆耕漠(1954年11月1日任)王光伟(1956年1月23日任)倪伟(1957年6月7日任)宋平(1957年6月7日任)柴树藩(1957年6月7日任,1958年9月24日免)刘明夫(1957年6月7日任)贾拓夫(1958年9月24日任)安志文(1958年9月24日任)朱理治(1958年9月24日任)委员:王光伟(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月23日免)王新三(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1月16日免)王逢源(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1月16日免)宋平(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6月7日免)宋养初(1954年11月1日任)胡明(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3月26日免)倪伟(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6月7日免)柴树藩(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6月7日免)张有萱(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3月26日免)叶林(1954年11月1日任,1956年11月16日免)刘明夫(1954年11月1日任,1957年6月7日免)顾大川(1954年11月1日任)孙泱(1956年11月16日任,1957年10月18日免)余建亭(1956年11月16日任)吴俊扬(1956年11月16日任)范慕韩(1956年11月16日任)高云屏(1956年11月16日任)。
财经类部委密集换帅新班底纷纷亮相2013年03月18日09:55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一、国家发改委:徐绍史接替张平上任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1951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大学普通班学历,经济学硕士,1969年4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4月至1971年12月,为吉林省汪清县插队知青,随后在汪清县食品厂、罗子沟公社、县工业局工作。
1977年3月至1980年3月,在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学习。
1980年3月起,历任地矿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干部、部领导秘书、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等职。
1991年12月至1993年10月挂职任广东省地矿局副局长,1992年11月兼任深圳市地质局局长,1993年10月起,历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副局长、局长。
2000年12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2007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徐绍史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
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土资源部部长。
201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来源于新华网)前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1946年1月生,安徽萧县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
1963.09-1966.09 安徽银行学校信贷专业学习1966.09-1967.07 留校待分配1967.07-1981.10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巢县支行夏阁营业所会计,县支行信贷员、副股长、股长,县财贸办公室干事,县工商局副局长(其间:1980.09-1981.08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班学习)1981.10-1985.12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处秘书,第二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厅级)1985.12-1991.10 安徽省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1.10-1992.08 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1992.08-1995.04 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代市长、市长1995.04-1996.09 安徽省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1996.09-1999.08 安徽省副省长1999.08-2003.05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2003.05-2003.06 安徽省委副书记、副省长2003.06-2005.07 安徽省委副书记2005.07-2005.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2005.12-2008.03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2008.3—2013.3 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