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业机械设备十四干燥机械设备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18
1 干燥方法及干燥设备1.1 卫生陶瓷生产对干燥设备的要求(1)要有良好的干燥质量,而且干燥制度要易与控制,操作方便灵活。
(2)产量要高,并要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3)能源消耗要少,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利用工厂的余热。
在自然干燥的老式企业里干燥的能耗很高,有的甚至达到生产能耗的40%。
由于干燥的操作温度较低,而陶瓷烧成又离不开高温窑炉,因此一般陶瓷工厂都有大量余热可供利用。
(4)生产强度高,占地少。
(5)省力,省工序,特别是易于和前后工序连成自动线,减少搬运次数。
(6)对环境污染小。
现代注浆车间里有大量精密的机械设备,有时需要安排两班或三班生产。
因此,不能适应高温高湿的环境。
1.2 干燥设备的分类(1)按干燥制度是否进行控制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由于人工干燥是人为控制干燥过程,所以又称强制干燥。
(2)按干燥方法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1)对流干燥其特点是利用气体作为干燥介质,以一定的速度吹拂坯体表面,使坯体得以干燥。
2)辐射干燥设备其特点是利用红外线、微波等电磁波的辐射能,照射被干燥的坯体使其得以干燥。
3)真空干燥设备这是一种在真空(负压)下干燥坯体的方法。
坯体不需要升温,但需利用抽气设备产生一定的负压,因此系统需要密闭,难以连续生产。
4)联合干燥其特点是综合利用两种以上干燥方法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往往可以得到更理想的干燥效果。
还有一些干燥方法,在卫生瓷生产中没有得到应用。
按干燥制度是否连续分为间歇式干燥器和连续式干燥器。
连续式干燥设备又可按干燥介质与坯体的运动方向不同分为顺流、逆流和混流;按干燥器的外形不同分为室式干燥设备、隧道式干燥设备等。
1.3 成形车间干燥系统这种干燥系统主要适用于石膏模每天只成形一次(白班成形)的工厂,按间歇方式操作。
按照干燥制度能否调节分成以下两种干燥系统。
它们具有的共同优点是:坯体在脱模以后,无需多搬动即可进行干燥,不需另建干燥器,节省投资:能充分利用成形车间的热量和空间。
・综述・文章编号:100520639(2003)0120013205陶瓷工业干燥技术和设备曾令可,王慧,程小苏,张明,罗民华,陈创亮(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 510640) 摘要:本文分析了陶瓷干燥过程的基本原理、干燥的种类、各瓷种所用干燥器分类以及微波干燥技术的先进性。
关键词:陶瓷坯体;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中图分类号:T Q17416+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2210291 前言陶瓷的干燥是陶瓷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产品的质量缺陷有很大部分是因干燥不当而引起的。
陶瓷工业的干燥经历了自然干燥、室式烘房干燥,到现在的各种热源的连续式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太阳能干燥器和微波干燥技术。
干燥虽然是一个技术相对简单,应用却十分广泛的工业过程,不但关系着陶瓷的产品质量及成品率,而且影响陶瓷企业的整体能耗。
据统计,干燥过程中的能耗占工业总燃料消耗的15%,而在陶瓷行业中,用于干燥的能耗占燃料总消耗的比例远不止此数,故干燥过程的节能是关系到企业节能的大事。
陶瓷的干燥速度快、节能、优质、无污染等是新世纪对干燥技术的基本要求。
2 陶瓷干燥过程机理2.1 坯体中的水分陶瓷坯体的含水率一般在5%~25%之间,坏体与水分的结合形式,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是分析和改进干燥器的理论依据。
当坯体与一定温度及湿度的静止空气相接触,势必释放出或吸收水分,使坏体含水率达到某一平衡数值。
只要空气的状态不变,坯体中所达到的含水率就不再因接触时间增加而发生变化,此值就是坯体在该空气状态下的平稳水分。
而到达平衡水分时湿坯体失去的水分为自由水分。
也就是说,坯体水分是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组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干燥的极限就是使坯体达到平衡水分。
坯体内含有的水分可以分为物理水与化学水,干燥过程只涉及物理水,物理水又分为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非结合水存在于坯体的大毛细管内,与坯体结合松弛。
坯体中非结合水的蒸发就像自由液面上水的蒸发一样,坏体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力,等于其表面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