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5.69 KB
- 文档页数:1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108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寻找到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方法在2009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抽取10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两组患者在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4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
结果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3.3%)(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左氧氟沙星除了胃肠道不良反应外,无其它不良反应,而使用头孢哌酮钠有发生过敏反应,且产生耐药的细菌已越来越多。
结论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钠;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可通过含有病毒、细菌的空气飞沫、雾滴等传播[1]。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容易恶化或延变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上已有很多种治疗呼吸道的感染药物,其耐药菌株的耐药性逐渐增加这一现状,已很难以满足呼吸道患者的临床需要[2]。
为提高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对我单位近两年来治疗的108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和注射液头孢哌酮钠钠进行治疗,为比较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现展开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09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抽取10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108例患者均在病理学、试验室、临床症状以及x线片等被诊断是呼吸道的感染。
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
治疗组:男为28例,女为26例,年龄为17~62岁,平均年龄为35岁。
对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支气管炎患者16例,扁桃体炎患者24例,支气管肺炎患者14例。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1)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左氧氟沙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化学名为(±)-9-氟-3-羟基-2-氧代-10(2,8,9三甲基-6-氨基-10-氟喹诺[3,2-a]吡啶-4-羧酸酯。
它的化学结构具有两个光学异构体,分别为左旋体和右旋体,但临床上常使用的是左旋体。
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通过抑制DNA旋转酶从而阻碍DNA双链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的增殖。
其次,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DNA结合,阻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使细菌无法进行正常代谢和增殖。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能抑制细菌的DNA修复机制,增加了其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这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左氧氟沙星成为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临床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还包括消化道感染、性传播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胃肠道感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能迅速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缩短疾病的病程,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可用于治疗性传播感染,如淋病等。
利用其广谱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杀灭感染的细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各类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2)然而,尽管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其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左氧氟沙星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
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适当使用导致的,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作者:王琴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摘要: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因此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对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含量测定。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有抗菌后效应等特点。
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有广谱杀菌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较强的活性。
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比起右旋体强8-128倍,可达氧氟沙星的1-2倍,不良反应少。
故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显著疗效。
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的活性,诱导DNA的SOS的修复[1]及产生新的自溶酶所致细菌溶解。
其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通常是环丙沙星的2-4倍,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为环丙沙星的4倍,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
左氧氟沙星的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剂。
其作用特点如下:①该药抗菌谱广、杀菌作用迅速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②应用临床时间较短,耐药细菌产生较少因而临床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好。
1.1泌尿系感染该药物在体内部分经胆管系统排出,大部分从泌尿道以原形排出,故对单纯性或复杂性敏感菌尿路感染疗效确切,适应症包括: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肾盂肾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
周韶伟[2]等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与单使用阿奇霉素的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2呼吸道感染喹诺酮类药物在肺支气管中有较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药物。
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等。
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xxxx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药品名称】通用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英文名:Levofloxacin Hydroshloride Tablets汉语拼音:Yansuan Zuoyangfushaxing Pian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左氟沙星。
其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7H –吡啶并[1,2,3-de]-[1,4]苯并 嗪-6-羧酸盐酸盐一水合物。
其化学结构式为:分子式:C18H20FN3O4·HCl·H2O分子量:415.85【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伤寒。
5.骨和关节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常用量: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7~14日。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为10~14日。
3.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为6周。
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3~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盐酸左氧氟沙星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并且对许多常见的细菌感染具有很高的疗效。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杀菌作用。
经过吸收后,盐酸左氧氟沙星在体内广泛分布,包括肺组织、尿液、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使得它可以维持治疗浓度的时间较长。
盐酸左氧氟沙星适应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盐酸左氧氟沙星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等。
对于尿路感染,盐酸左氧氟沙星可以用于治疗膀胱炎、肾盂肾炎和尿道感染等。
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方面,它可以用于治疗蜂窝组织炎、疖和脓皮病等。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根据病情和患者的特点而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口服剂量为200-400毫克,分2次或3次口服。
对于严重感染或医院获得性肺炎,剂量可以增加到每日800毫克。
对于尿路感染,剂量可以更低,每日100-200毫克即可。
用药时间一般为7-14天,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延长治疗时间。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
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不适等。
皮肤反应可表现为皮疹、瘙痒和光敏感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和失眠等神经系统反应。
此外,盐酸左氧氟沙星还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和血液学变化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盐酸左氧氟沙星不适用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特别谨慎使用。
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进展及合理用药研究【摘要】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常用的抗菌消炎药物,目前用于临床的研究报道较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本品的抗菌消炎、杀菌作用,也对其临床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对已知的不合理用药已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对左氧氟沙星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报道,分析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方案。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应用进展;合理用药左氧氟沙星是从氧氟沙星中提取出来的,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细菌DNA,抑制DNA旋转酶活性,DNA正常表达受到影响,RNA、蛋白质合成过程受阻,将细菌分裂状态控制在有丝分裂期,加快细胞凋亡[1]。
本品进入人体可快速发挥作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持久等优势,能够强效消灭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抗菌活性显著高于氧氟沙星。
为进一步分析本品的临床应用进展与用药合理性,展开如下综述。
1 左氧氟沙星1.1 作用机制与特点左氧氟沙星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志贺菌属、葡萄球菌等多种菌种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进入人体后抑制细菌DNA合成及表达。
但左氧氟沙星不能长期使用,与其他抗生素一样,用药时间越长、频率越高,机体耐药性也越高,治疗效果也越低。
1.2 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本品是酸性药物,口服后可快速吸收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但空腹服用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因此推荐饭后服用。
进入人体后30min内即可发挥抗菌消炎作用,半衰期长达9h,生物利用度最高可达到100%,在人体内多处分布,痰液、胆汁、扁桃体及血液等组织中,均有左氧氟沙星的分布,本品经肾脏代谢,安全性较高[2]。
2 左氧氟沙星的应用进展2.1 呼吸系统感染肺炎、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中的疗效显著。
左氧氟沙星进入肺炎患者身体后,能够紧紧黏附于肺组织、呼吸道黏膜上,在感染部位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进而消灭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菌等病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唾诺酮是一类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药物,左氧氟沙星作为唾诺酮第三代药物,不仅具有具有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半衰周期长的特点,对革兰阴性菌、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等感染,突出优点是不良反应最小。
本文对此药物逬行综述。
左氧氟沙星唾诺酮类来源用途不良反应唾诺酮类(quinolones )药物是指含有4-唾诺酮类母核的合成抗菌药物,属于静止期杀菌列,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浓度高、口服吸收好、与具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抗菌后效应较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按问世先后可分为四代:第一代是1962年合成的荼睫酸,因吸收差、毒性大、抗菌作用差, 已被淘汰;第二代是1973年合成的毗哌酸等,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第三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世的氟唾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第三代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患非常重要的药物;有文献将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生产的氟唾诺酮类称为第四代,如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等。
第三代^第四代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患非常重要的药物。
但是第四代唾诺酮类药物治疗治胆襄炎往往不如盐酸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可乐必妥)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临床用星为氧氟沙星的1/2 ,其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割。
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2〜4倍,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4倍,对肠杆菌科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
除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抗菌活性极强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良反应远低于氧氟沙星,是目前氟唾诺酮类药物中最小的。
—、左氧氟沙星的来源二、左氧氟沙星的作用唾诺酮类药是杀菌列,对静止期和生长繁殖期细菌均有明显作用。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魏伟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2(023)009
【摘要】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id,200mg/次;B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治疗,bid,250mg/次,两组患者均用药7~14d.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为73%;B组为57%,2组有明显差异(P<0.05).左氧氟沙星抗菌作用强、安全性好、疗效满意.
【总页数】1页(P1433-1433)
【作者】魏伟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陈文平;孙蓉
2.复方甲氧那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明朋
3.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J], 林邑华
4.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108的疗效观察 [J], 燕书琴
5.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王丽华;刘振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左氧氟沙星药物使用、作用及合理使用注意事项左氧氟沙星作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最多。
左氧氟沙星被称为“呼吸喹诺酮”喹诺酮类药物有很多种,但是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现在主要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吉米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
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时间最长、应用人群最广。
左氧氟沙星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抗菌活性。
具体来说,由于左氧氟沙星能够较全面地覆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病原体,且在肺组织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满足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要,故被称为“呼吸喹诺酮”。
左氧氟沙星可以用于感染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作用差。
左氧氟沙星可以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以及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等感染,还可以用于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宫颈炎等。
左氧氟沙星18岁使用我国批准了左氧氟沙星用于6个月至18岁儿童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治疗。
这是因为吸入性炭疽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没有其他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供选择时,左氧氟沙星可以作为治疗选项之一。
在无其他低毒高效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尤其是重症患儿,可权衡利弊限制性选用喹诺酮类。
但18岁以下儿童使用左氧氟沙星超说明书用药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需特别谨慎。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其他更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例如,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的8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考虑选用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不推荐先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一天给药次数左氧氟沙星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为Cmax 高,AUC大,半衰期长,具有首剂效应和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一次给予高浓度的左氧氟沙星,即能达到更高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活性,产生更好的杀菌效果,同时可以缩短治疗疗程,减少耐药的产生。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5-10-26T16:21:07.4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作者:豆永强张喜民
[导读] 华亭县人民医院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豆永强1 张喜民2(通讯作者)
华亭县人民医院 744100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呼吸系统感染64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即甲组与乙组各32例。
甲组治疗药物选择头孢噻肟,乙组治疗药物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
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比较。
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系统感染;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支气管、气管、胸腔、肺部等为主要病变,病变较轻者多由胸痛、咳嗽、呼吸受影响等表现,较重者可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甚至诱发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临床治疗该病的方式主要以抗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等。
现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呼吸系统感染64例患者,总结性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呼吸系统感染64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即甲组与乙组各32例。
甲组中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1例,年龄均是(55.28±4.45)岁,年龄范围是19-74岁,病程均是(3.5±1.1)d,病程范围是2-6d。
乙组中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2例,年龄均是(55.06±4.33)岁,年龄范围是18-74岁,病程均是(3.6±1.2)d,病程范围是2-5d。
入组标准:全部患者均未有严重肾功能、肝功能损害,对喹诺酮药物无过敏,无妊娠哺乳期患者。
甲组与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甲组治疗药物选择头孢噻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国药准字H20043022,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包装规格1.0g/支),每日1次,每次取2g,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共7-14d。
1.2.2 乙组治疗药物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7171,上海禾丰制药,包装规格5ml:0.3g/支),每日1次,每次取5ml,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共7-14d。
记录甲组与乙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比。
观察甲组与乙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率。
1.3 疗效标准无效:治疗7-14d后,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受影响等症状较用药前无改善,细菌培养较用药前未清除,或再感染;好转:治疗7-14d,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受影响等症状较用药前基本改善,细菌培养较用药前部分清除;有效:治疗7-14d,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受影响等症状消失,细菌培养显示全部清除。
以好转、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时间甲组症状消失时间是(7.9±1.5)d,乙组症状消失时间是(
3.2±1.4)d。
与甲组相比,乙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差异显著。
2.2 治疗效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甲组与乙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见表一。
3 讨论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和吸烟等因素影响,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不断增多,引起临床重视。
头孢噻肟属于头孢菌素,与头孢呋肟相比,抗菌谱较广,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属、肺炎球菌等,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作用,常用于临床上治疗敏感菌感染疾病,如腹腔感染、术后感染、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1]。
患者应用头孢噻肟后,症状得到缓解,但有一定不良反应,如呕吐、皮疹、全身不适、腹泻、头晕、发热等,肌注时有疼痛感。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阳性球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抗菌作用较强,如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可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进行抑制,对DNA合成与复制进行阻止,杀灭细菌,是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的常用药[2]。
研究显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组织渗透性,在气道上皮的分泌物及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可达血清浓度,或高出血清浓度,半衰期较长,可达6-7h,PAE可达3-4h。
左氧氟沙星有静脉、口服两种剂型,可给予患者序贯疗法,对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有较大意义,成本-效果比良好。
在本研究中,乙组应用左氧氟沙星,甲组应用头孢噻肟,结果显示,乙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甲组,两组分别是(3.2±1.4)d、(7.9±1.5)d,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两组分别是93.75%、81.25%,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疗效显著、有效的治疗药物。
综上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疗效佳,有效率高,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平.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J].天津药学,2014,04:31-35.
[2]张伟娜.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3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