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40.97 KB
- 文档页数:4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档案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能够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它所包含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都是客观存在的证据。
通过研究档案,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真相,探索历史事件的背后,重构历史的脉络。
档案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档案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
档案不仅是记录历史事件的载体,还记录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
档案中保存了许多文学名著的手稿、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档案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水平。
通过研究这些档案,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历史上的各个文化现象,丰富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档案的文化价值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档案的保存和利用工作长期以来都比较被动和薄弱。
一方面,根据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很多地方的档案馆条件较差,缺乏适当的存储设施和保护手段。
这样一来,许多珍贵的档案就面临着被破坏或遗失的风险。
社会对于档案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认识不足。
很多人对档案的了解仅限于其功能性和工作性质,而忽视了档案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对于档案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缺乏认识,也导致了对档案工作的投入不足和对档案保护的忽视。
在文化传承方面,档案的作用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档案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传承档案所记录的历史和文化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和研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档案的传承还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许多档案被数字化保存,但是由于技术和经费的限制,很多档案仍然无法得到充分的数字化和利用。
在现实中,许多档案馆和档案管理单位的经费被压缩,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数字化工作,甚至无法保障档案的正常的保存和保护。
为了发掘和保护档案的文化价值,加强档案的文化传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1. 引言1.1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档案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档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源。
档案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它们记录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是研究历史、重建历史的重要依据。
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档案还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依据,对于维护国家法律、民族风俗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档案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档案不仅可以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档案信息,还可以便利大众获取历史文化知识。
数字化时代也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保护,确保档案数据不被破坏或篡改。
档案不仅是文化财富,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保护和传承档案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加强档案保护与传承,才能保护好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
2. 正文2.1 档案的保护与传承档案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组织的历史记忆,更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在保护方面,档案需要得到适当的保存环境和条件,保证其不受损坏和丢失。
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数字化处理,可以更好地保护档案信息,确保其长久保存下来。
在传承方面,档案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可以增强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激发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创新和传承。
通过档案的传承,人们可以了解先人的智慧和经验,感受历史的变迁和风貌。
这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促进文明和谐发展。
加强档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将档案视为文化遗产和宝贵资料,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服务的思考【摘要】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服务的思考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高校档案服务的重要性、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在高校档案服务中的应用、高校档案服务的发展现状、高校档案服务的问题与对策以及高校档案服务的创新模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服务于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服务对于保护学校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历史、提升学校形象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未来,高校档案服务应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高校档案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容忽视,对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传承学术传统、激发师生活力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档案服务、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思考、重要性、技术应用、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创新模式、意义、发展方向、必要性。
1. 引言1.1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服务的思考在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服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档案是高校的记忆和历史,记录着学校的发展轨迹和成就,对于传承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维护学校声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高校档案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高校档案服务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高校档案服务不仅是管理学校的资料文件,更是传承和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整理、保护和利用档案资料,可以让师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和成就,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办学热情和创新精神。
高校档案服务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历史文献、研究资料和学术支持,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高校档案服务在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2. 正文2.1 高校档案服务的重要性高校档案服务的重要性在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档案服务是高校历史文化的珍贵载体,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有助于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
对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旨在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和档案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本文将从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和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三个方面对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进行思考。
一、如何加强档案管理以加强档案管理为基础,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
目前,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信息不全面等问题。
因此,加强档案管理需要有以下几点思考:(1)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档案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实现高效管理。
(3)加强档案保护工作。
高校档案是国家文化遗产和历史瑰宝,需要科学、严谨的保护。
一方面,加强档案房间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水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减少对纸质文献的磨损。
二、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必要手段。
档案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强化档案信息意识。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对于教育科技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使高校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数字化和信息化。
(2)拓展档案资源利用途径。
高校档案藏品渊博,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还可以作为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
数据化、数字化档案资源利用可以拓宽高校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3)强化档案员工知识结构。
高校档案工作从事人员需要掌握档案业务、文献管理理论、档案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逐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档案文化建设。
三、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突破信息化的壁垒,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摘要】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珍贵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学术传统和校园历史。
它在传承学术传统、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保障资料和推动学术研究、联系校友情感、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档案的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文化传承效率,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高校档案在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保护和研究高校档案,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推动高校档案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价值、传承学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资料保障、学术研究、校友情感联系、数字化、文化传承、价值和意义、保护、研究力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1. 引言1.1 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高校档案作为记录高校历史和人文信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通过对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重视高校档案在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
高校档案记录了高校发展的轨迹和变迁,体现了高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风貌,对于传承和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档案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可以为校园文化的自我认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素材和参考。
高校档案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学术研究和资料保障,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高校档案可以帮助建立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高校档案数字化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高校档案进行整理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
高校档案在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加大对高校档案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2. 正文2.1 高校档案在传承学术传统中的重要性高校档案在传承学术传统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高校的重要资料载体,档案记录了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师生活动等一系列学术信息,是学术传统的珍贵遗产。
通过研究高校档案,可以深入了解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掘学术奠基人的贡献和智慧,从而传承和发扬学术传统,促进学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档案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记忆库,记录着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
档案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和图像,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却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与思考。
档案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
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
通过档案,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社会、历史事件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档案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如价值观念、社会制度、艺术成就等。
通过研究档案,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反思历史的发展,发现文化的精华,推动文化的传承。
档案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它所记录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后人了解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依据。
档案可以被用于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学术研究等领域。
通过对档案的挖掘和利用,可以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在现实中却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档案的保护与保存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很多档案面临着腐蚀和损坏的风险。
由于很多档案材料是纸质的,容易受到湿气、虫蛀、老化等因素的侵害,导致档案的破坏和丢失。
档案的保护与保存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在档案的利用与传承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很多档案材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被充分利用,导致其文化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些档案的传承工作并不够到位,缺乏系统、科学的传承手段,导致文化传统的丢失和传承的断裂。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档案的文化价值的传播与发挥,也限制了文化传承的深入发展。
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行动。
应该注重档案的保护与保存工作。
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档案保护的投入与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和保护机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关于高校学生档案的教育价值论文高校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品行、学习、经历、能力等方面的真实文字材料记录,不仅是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的“准入证”,也是进修、工作调动、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出guo出境等有关证明的重要凭证。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人的档案并不重视,填写有关表格和撰写材料时,总是马虎了事。
许多档案工作者对大学生档案也不是很重视,收集、和利用学生档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因此,高校在加强学生档案管理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生档案的教育价值至关重要。
一、引领有目标人生毕业生信息反馈作为高校至关重要的学生档案之一,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
一方面,毕业生信息反馈中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身心素质等的具体要求,在校大学生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可以依据这些信息,主动地、有意识地设计自己,从而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活目标,不至于荒废时光,最终以高标准适应社会的需要。
同时毕业生信息反馈中也反馈出了明确的用人要求,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大学生也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步脚印,每一次成长,大学生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下一个目标的实现的信念。
总之,通过档案教育,可以启发大学生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个性、专长或所在地域特色,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的可能性,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增强自信心,最终达成大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塑造好习惯品质柏拉图曾说:“一个人从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好的行为是一个有好的本性倾向的人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
”那么如何利用档案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呢?1.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增设档案知识专题讲座让新生了解、认识学籍档案的组成,告诉新生学生档案中记录着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经历,包括学籍表、学年度综合鉴定表、成绩单、奖惩表、党团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毕业生登记表等原始记录。
高校档案编研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在保护和传承校园历史文化、凝聚校园精神、弘扬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校档案编研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一、高校档案编研的意义与作用1. 保护和传承校园历史文化高校档案编研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录和整理工作,它是学校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对学校办学历程、发展变迁、重大事件、名人事迹等方面的档案记录和整理,可以更好地将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和老师能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校园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从而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弘扬校园文化高校档案编研可以是学校文化得以弘扬的有效途径。
学校档案中蕴含了丰富的学校文化资源,包括学校办学理念、学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园精神等,这些都是学校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这些档案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可以将学校的文化特色传播出去,激励学校师生积极向上、发扬学校传统、培育校园精神,进而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高校档案编研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通过对档案资源的整理和研究,不仅可以让学校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可以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依据和支撑。
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还能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和依据。
二、高校档案编研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虽然高校档案编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但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档案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保护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档案的保护、整理、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一些档案材料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容易受到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因素的损害,也难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依据和支持。
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档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记忆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中,档案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传承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对档案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承进行现实的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档案文化,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受到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档案的保存和保护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档案保存技术已经过时,导致很多珍贵的档案因为保存条件不好而受到了损坏。
档案面临着文物交易、盗窃等问题,它们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其次是档案的利用和传承问题。
很多档案材料因为语言、文字、格式等原因,难以被广泛理解和利用,导致其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挖掘和传承。
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很多档案被数字化处理,虽然提高了利用效率,但也可能出现数据丢失、篡改等问题,使得档案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档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是加强档案保存的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档案保存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提高档案保存的标准和技术水平,确保档案材料得到安全、有效的保存。
还可以加强对档案材料的鉴定和管理,规范档案保存和使用的程序,加强对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档案被盗窃、流失等情况发生。
其次是加强档案文化的利用和传承。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出版等形式展示和推广档案文化,激发公众对档案的兴趣和热爱,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传承档案文化。
可以加强对档案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挖掘档案中的珍贵信息和价值,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和资源。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档案数字化处理和网络化传播,提高档案文化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参与到档案文化的传承中来。
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加强对档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只有充分重视档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档案的保存、利用和传承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关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几点思考档案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是一种载物,或者是一种产物,更或者是一种互相印证的关系,本文将对档案文化价值进行浅显的分析,并且简要阐述了档案文化资源的相关背景以及概念,研究挖掘档案文化价值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根据上述提出的关于文化资源的定义,以及对档案的文化资源性质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档案文化资源是指人们文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文化性质较为显著的,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开发利用而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形式、载体的档案或档案集合,以及具有档案性质的其他文化产物。
广义上也包括围绕其所产生的各种文化行为、人员和制度。
二、档案文化资派的特性(一)基础性档案是历史文明之母,是用来记录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
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档案跨越了自然与社会,所有人类社会实践几乎都是通过档案反映出来的。
在档案的历史和现实中,人类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等方面的成就都被档案所记录。
档案将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人类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档案中可以被证明和揭示。
档案保存了人类文明、群体和地区的文化事实,构成了人类文化的要素。
档案是维护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基础。
文化是由人类社会实践的小积累形成的。
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人类从默默无闻上升到文明社会。
“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自然生存能力很弱,人类唯一的优势就是智慧。
”不断追求效率最高、容量最大、易于使用的方法和最可靠的载体,写下有意义的事情,使智慧有效地通过,这是人类永恒的文化命题。
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在巨人的肩膀上。
”档案是文化创造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信息资源。
到今天,社会有多少部分,多少个组成部分,多少种类和内容的档案。
社会有多宽,档案有多宽;社会的复杂性使档案变得复杂。
一个新国家的诞生,一个新电话的设计,不太可能从档案中脱离出来。
一方面,档案保存了过去的文化创造,以供现代人使用;另一方面,记录新一代的创造,并留给后人去研究。
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论文高校档案文化价值的思考全文如下:[摘要] 高校档案既是高校发展的历史记录,也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精神文化的发展、竞争力的增强以及高校形象的树立都离不开高校档案,在人们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的今天,怎样开发建设高校档案文化,提高校园文化水准,增强高校竞争力,树立现代化、高水准学校形象也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关注的重点。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档案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财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所产生的档案既是高校发展的历史记录,也是学校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因此建设高校文化、提高校园文化水平、增强学校竞争力就不能不关注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探究高校档案所具备的文化价值。
在档案性质方面,高校档案具有综合多样性的特点;就档案内容来说,高校档案具有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而在档案价值方面,高校档案具有广泛性、独特性的特点。
通过对高校档案本身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对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产生初步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服务高效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
一、高校档案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2021年8月28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管理、科研等各类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学档案、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产生的科研档案以及学校管理形成的文书档案外,一般还会有学生及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以及校办企业的相关档案等,涉及范围之广充分体现了高校档案的综合性。
而高校档案的多样性则与其综合性息息相关。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归档范围构成。
既有党群、行政类档案、教学档案,又有科研、外事、出版、财会、设备、基建等档案,还包括学生档案等,内容非常丰富。
由此不难看出高校档案门类繁多、涵盖面广,同时,档案本身的载体也不再局限于纸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胶片、录像录音带等各种载体形式,因此音像资料、光碟、磁盘、微缩资料等非纸质档案也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可以想象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更高新的技术被档案所接受,进一步增加高校档案的多样性。
二、高校档案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性的高等学校普遍具有学科齐全、专业广泛的特点,学科设置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的科学技术领域。
每门学科的设置都包含了海量的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不可避免的在教学或科研档案的归档过程中被纳入到高校档案之中,尤其是那些具有前沿性或者取得突破性研究的学科或专业,更是高校归档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高校档案的知识性特点不可谓不突出,而高校档案中的科研档案本身就是知识研究过程的记录。
此外,高校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本身天然含有档案信息,对这些档案信息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更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并且包含一定的知识信息,因此高校档案的知识性特点非常的明显。
同时,随着高校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入,学科专业设置不可避免的细化,专业性逐渐增强,体现在高校档案中就使得高校档案内容的专业性也随之增强,不论是教学档案还是科研档案都具有强烈的专业性特点。
但受学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影响,各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因此高校档案的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研究型高校的档案,存储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
此外,高校档案中的基建档案、财会档案、设备档案、外事档案等,也都包含有众多的专业性特征。
三、高校档案的广泛性和独特性高校档案的来源是学校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
它包括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定性文件、学校本身产生的各类文件、学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此外学校与外单位或校办产业等之间往来产生的材料都是高校档案的来源。
同时,高等学校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体,它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学校的档案也来自于每一位教师。
不难看出,高校档案的源头众多,覆盖面甚广,与其综合多样的档案种类共同体现了高校档案的广泛性。
此外,高校档案的利用主体也非常的广,不仅学校的相关部门会用到,全体教师或学生、甚至社会各界的人都有可能参与利用高校档案。
如果说学校的经验总结、教学计划还可以在上级相关的单位查到副本,那么学校档案中的学生学籍档案、记录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发类文件等档案原件就多是孤本。
这类档案是研究各种人才成长轨迹,反映高校建设发展进程以及研究我国教育发展史等原始研究的基础,比图书资料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这就是高校档案独特性的体现。
其次,高校档案的归档时间也具有独特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按学年进行的周期性活动。
由学期构成学年,再由学年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学文件材料,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学年性或届次性。
此外,高校档案目前还是由自己保管,不需要向档案馆移交,这就更加增强了高校档案价值的独特性。
高校档案的特点反映着高校的文化价值,对高校档案及其所包含的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弘扬学校文化价值的必经之路。
高校档案是学校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记录者和参与者,这种传承不能仅仅体现在档案的保管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档案宣传高校文化、塑造高校精神,只有将传承与传播相结合才能真正塑造独特的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文化竞争力。
因此想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就必须注重传播高校档案的研究和利用成果,而作为高校档案研究利用基础的收集工作也离不开传播的宣传教育功能。
所以,要将传播贯穿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始终,充分发挥档案传播的影响力以此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目标。
一收集的完整性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尤其是利用环节。
若对各种文件材料不进行及时收集归档处理,任其散失在各个部门和个人手中,不仅不能保证高校档案的有效利用,而且非常容易造成文件材料的损毁或丢失,最终的结果是导致高校档案量少质差,残缺不全,难以历史而全面地反映高校活动,也难以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工作应有的作用。
因此,高校档案馆在工作中要着重宣传档案重要性,培养高校档案管理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此外,高校档案的特点不仅要求高校所属的专业档案员要具有良好的档案素质,更需要高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在职工作人员也要具有较好的档案意识。
因为档案最直接的收集工作进行者是各部门、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档案员无法做到对各业务部门的每一项活动都了如指掌,难免发生某一部门开展某项新的重要活动,而档案员却无从知晓,不能及时告知该部门相关兼职档案员要及时收集该活动的有关文件、照片等应该归档的材料。
如果该部门相关兼职档案员又没有主动积极归档的意识,更没向学校档案馆进行咨询,结果就会导致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给日后的查询、利用造成不便,更可能会出现多年后需要查询该档案,倒追该活动相关档案的情况。
而此时,即便追回档案,也一定不会如最初及时归档所能收集到的那样完整。
这种情况在各高校并不罕见,因此,在收集过程中就必须要注重宣传、传播的作用,有意识的对各部门、各学院的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意识培训,提高其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以保证其在收集过程中尽可能的实现档案的完整性。
做好了档案的收集工作就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档案的利用和研究工作。
二利用的开放式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加速了文化行业间的融合,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种类间的竞争。
高校档案也要摒弃过去等待式的利用,积极发掘高校档案的价值,发挥其文化传播和推动科学研究创新的功能,在传播过程中促使文化增殖。
因此,开放式的利用档案就要做到手段新颖、形式开放和内容丰富。
通过开放利用、展览、编研、学术交流、数字档案馆建设、网络信息交流传播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借助档案信息化的大趋势推动档案文化的传播,使档案的利用服务人本化、个性化,揭开档案的神秘面纱,在传播中体现高校档案的利用价值,在利用中展现档案的传播教育功能,这也是高校档案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高校是一个教育场所,培养合格的人才、塑造人文精神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文化组成部分的档案要积极参与其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
因此,高校档案馆要注重自身档案素养的提高,要积极参与高校文化精神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肩负起文化宣传的重任。
校史展览就是一种常见的档案利用形式,它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传统,宣传本校的著名教师、优秀学子。
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馆藏开展爱国爱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播优秀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这些都是高校档案馆需要努力参与的方面。
此外,要发挥高校档案文化价值还应该使高校档案馆成为档案教学和科研基地,为档案学和学校档案的研究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档案专业的学生开展研究提供支持;积极开展编史修志、承担课题研究的任务,对档案学、学校档案业务、学校档案科学管理和发展等进行研究,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不论从收集还是利用来说,传播工作需要贯穿在高校档案工作的始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完成高校档案工作,更好的实现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服务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宣传形式,服务于高校师生以及社会民众,拉近档案与民众的距离才能使尘封的档案资料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展现其内涵的文化价值,以此匡正高校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进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维持高校的竞争优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