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文化产品及其开发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4.56 KB
- 文档页数:2
新时期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作者:王迪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2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有很深的理解,档案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档案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档案文化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档案行业及从业人员需要担负更好的责任,明确文化建设的方向,转变自身的理念,推动我国档案文化的建设。
本文主要对档案文化建设现状及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档案文化文化资源文化建设档案Strategi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WANG Di(Party School of Hongxinglong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huangyasha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58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archiv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rchiv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study. Archiv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At present, China's archiv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oals. The archival industry and employees need to take better responsibilities,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change their own idea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ways to strengthen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Key Words: Archival Culture; Cul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社会文化建设中档案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之一,在贯彻文化自信的要求下,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不断的发展,要加强对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视,全面地提高档案文化的效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保存好重要的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人类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
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和开发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引言文化遗产中有实物性质的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各类文化遗产如果加以保护,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载体不全、传承者逐渐减少等现象,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这对于我国的文化延续、历史发展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在新时期,必须要注重加强各种遗产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大机遇,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快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而且通过媒体平台的引导,使得人们能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能为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促使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
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得到拓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集合,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管理理念不明确。
2021年 第16期档苑论坛职业拓展文物档案就是文物的“传记”,记载了文物及其背后历史文化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一系列内容。
然而长期以来博物馆对于文物档案的态度是以收集、收藏和保管为主,而白白浪费了文物档案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潜在的知识价值。
营销是在外部环境变化基础上来寻求自身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策略性的行动以获得更多大众支持,并达到双赢局面,是一种追求服务目标群体与自身利用最大化的市场。
营销理论与博物馆服务的定位和目标有很多共同点,为博物馆档案资源开发的创新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博物馆档案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而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兼具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化与多样化的营销理念,是营销领域最新的发展模式。
目前,基于4I原则的博物馆档案资源开发研究鲜有涉及,考虑到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的核心要求与博物馆服务中“公众满意”的服务理念相吻合,本文以这一原则为基础,探讨博物馆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以期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博物馆档案资源,让博物馆档案资源能更多展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博物馆公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相关定义1.博物馆档案博物馆是将历史文化、历史文物研究、文物展示三个元素集中在一起的公共场所,而文物档案则是这三个元素最重要的连接点。
文物档案一方面可以真实记录文物一系列的描述属性,包括藏品名称、藏品所属年代等。
还可以记录文物的外形特征、颜色特征、形状特征,以及文物的相关背景,包括文物的来源、用途等。
文物档案也如实记载了文物工作中的基本活动,包括调查、挖掘、修复等文物工作。
换句话说,文物档案就是文物的“传记”,是以文字文档、照片、图纸、多媒体、报告等各种形式保存下的可视化的文物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凝结。
最重要的是,文物档案具有可复制性,这是文物本身不能比拟的,并且其具有知识性,是关于文物本身的人工知识活动的结果。
基于此,将文物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将进一步丰富博物馆工作、促进文物研究与保护。
2.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网络整合营销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方式丰富营销渠道的一种整合营销理论。
2019.3国际档案理事会在2014年召开的年会主题确定为“档案与文化产业”,其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档案三者相联合的策略;2015年12月,北京市出台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分类的标准,还将档案馆同博物馆、图书馆等共同归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艺术类;2016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意见》指出在推进文化创意产品(以下简称文创产品)的开发上,不但要积极稳妥,还要使优秀文化资源能够被不断地传承、传播和充分利用。
由此可见,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关注并着手进行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工作。
一、档案文创产品及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念档案文创产品属于精神消费产品,它以物质产品为载体。
我们先是对档案中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提取、转化,然后在不同的载体上呈现出其中的档案文化元素,即把不为大家熟知的档案元素开发成人们认可的、易于接受的、愿意消费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给公众提供文化体验,获得他们对文化的认同,使其进而逐步认可文创产品的档案价值。
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就是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将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公众多元文化需求、流行时尚结合起来,创造出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的档案文创产品。
二、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当前,档案文创产品及其开发受到了国内外档案机构的广泛关注,产品分类方法多样,产品开发上也是优势和劣势并存。
1.档案文创产品类别丰富。
大英博物馆将档案文创产品分为书籍、各类饰品、雕塑作品、家居用品及各类办公用品、服装、儿童玩具、书画作品等七大类;大都会博物馆分为书籍和媒体、家居装饰、儿童用品等九个大类。
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将其开发的档案文创产品分为创意生活、故宫笔记、紫禁服饰、家居陈设、国礼之选、宫里过年等六种类型;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按青铜、瓷器、玉器、玻璃、书画等不同材质共分了16个大类。
综合各种分类方法,笔者从产品的使用功能出发,把档案文创产品分出了典藏复制品、出版品、纪念类产品、体验式产品等四种类型。
★幵发利用kaifaliyo *+口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邓宝瑚一、广西瑶族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 原则1. 规划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在广西瑶族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就需要在广西瑶族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 用中切实做好规划+而且要进行专项规划,同时作为地方政府信息化规范的范畴。
作为 广西瑶族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自 治区档案局,需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对 其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才能带动各级档案部门在档案数字化进程上不断加 级+ 对 区 而 ,档案 的管理模式的试点,全区档 案信息资源 享 建设与 用, 实现 区 级 动,实现档案 的一网。
因此,需要在这的规划 , 在 瑶族口述档案时, 需要 为 ,在规划 上不断 +在广西瑶族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中,不仅要开发利用方式,而且要明开发利用的 ,这 才能 开发利用 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口 一定的,能好地进化 发+口述档案开发过程中,最为 的做 就是将 口口 的信息 化, 用期刊的方式体 。
而 地开 发 化,带 +这是为口 化 族 化 的程, 能与发的,口传文化 地进行 化义, 在化时的想象空间就被挤占,所 就表面形式而,主要是 化 搜整理 护,而护目的尚不 就是一个值得的问题+2. 特色性原则。
民族文化变迁的特点就在于生活方式变化+ 瑶族为例,瑶族生活 方式的描述,若只是从一个村寨的村生活方式总结为整个瑶族的生活方式的结论,势 必陷入偏概全的问题,从而难 整地握社会历史的整概况和面貌+所以, 在瑶族生活方式考察过程中,至少需要从瑶 族的衣食住行乐作为切入点+比,瑶族服 饰、饮食习惯、居住特色、交通条娱乐活 动、婚嫁丧葬活动等,均 记述的内容+在瑶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其前提就在于收集丰富多样的口述档案,这样才 能开发 加元的题,使得其具说服 +而开发所有资料,耗时费的工程,且开发效果不一 好,这就需要在开发中具 有选择性针对性。
主要是结 发需要与 族需求,开发最具瑶族特色的口述档 案,从而开发的产品才有意+ ,在口述历史时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并结实际 进行档案开发+3.同性原则+目前,在全范内,在口述历史实 方面地 ,而这与政府的 有 大的 ,加上的积极配,使得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其中,政府 是每届总 在 卸 , 总的字 的中,收总在时的料,且总统在是 档案管理 进行 管理,了大的,使得其为档案的主要内容。
档苑论坛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多元化思考文/薛芳摘要:档案文创产品自身属性的多元化,生产要素的多元化要求对产品的开发进行多元化思考。
本文探索档案文创产品“多元化”特征,研究产品开发的“多元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多元语境下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档案文创产品;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1引言近年来,档案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外较为成熟的热点理论也不断为我国档案理论研究所借鉴和探讨。
经由安小米等学者翻译并迅速在我国档案研究界升温的“档案多元论”乘势而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多元论”与“多元化”审视与思考。
档案文创产业自身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多元性,这个“多元”是广泛的,需要多角度思考。
本文选择档案文创产品为开发对象,探索产品“多元化”特征,研究产品开发的“多元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多元语境下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2档案文创产品属性与生产要素构成的多元化2.1产品的属性多元档案文创产品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多元属性:一是历史属性。
文创产品取材于已有的资源,具有历史特征。
二是文化属性,这是文创产品区别于一般产品的最主要的特征。
三是社会属性。
档案文创产品来源于社会制造,服务于社会大众,从生产到服务消费都离不开社会,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四是经济属性。
档案文创产品要经历从生产到销售的复杂过程,最终以产品的形态走向社会,实现经济价值。
五是艺术性。
档案文创产品以“创意”“精巧”形态存在,讲究艺术设计,注重美学特征。
2.2产品开发的理论依托多元档案文创产品的多元属性决定了研究产品的开发单靠档案学理论是远远不能实现的。
档案理论中的档案多元论、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档案艺术开发理论、档案情感价值理论均为产品开发的理论来源和依据,这些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文化社会学理论以及艺术设计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理论交互影响融合,成为指导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
2.3产品开发主体多元档案文创产品的多元属性决定了产品实现主体的多元。
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仅可以促进档案资源的保护和传播,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探讨档案文创产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和推广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一步展望档案文创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策略的研究,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促进档案文创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档案文创产品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它通过将档案资源与创意设计相结合,推出具有创新性和文化价值的产品,旨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档案文创产品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颗新星。
由于档案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和保护性,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深入研究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推广策略,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策略,以指导相关行业的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档案文创产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市场需求;二是总结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创作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研究档案文创产品的推广策略,分析影响产品推广效果的关键因素;四是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成功之道;五是展望档案文创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行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可以为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者和推广者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
2. 正文2.1 档案文创产品的定义档案文创产品是指利用档案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和加工,生产出具有文化品味和创新性的产品。
摘要:本文通过对档案文化产品的认识和研究,分三部分阐述了档案文化产品的特点、意义和开发策略,力求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宣传档案文化。
关键词:档案文化文化产品文化创意
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议题,从而掀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与此同时,档案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档案文化产品对宣传档案文化、提高社会档案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和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是推进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档案文化产品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档案文化产品的含义
文化产品是档案文化的载体形式,而档案文化是文化产品附着的特有属性。
档案文化产品是档案文化与文化产品的组合。
档案文化产品,在广义上指公众档案文化消费,狭义上则指蕴含档案文化元素的档案文化衍生产品。
(二)档案文化产品的特点
1.档案文化产品传递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档案文化产品中蕴含正面、积极的文化,宣扬着正确的价值观。
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还能够通过对档案文化产品中承载内容的认识,增强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档案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
一方面由于好的档案文化产品通常蕴含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因此档案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较强的正向溢出效应,即一个人的消费档案文化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社会受益;另一方面,很多类型的档案文化产品,如档案展览、档案文化节目、讲座等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即很多人可以同时享受同样质量的服务而互不影响。
这种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扶持与补贴投资尤为必要。
3.档案文化产品中蕴含着创意设计和艺术设计,形式多样,能够提升档案意识,改变档案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二、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意义
(一)塑造档案馆形象,提升档案馆的文化氛围
在公众心中,档案馆的形象历来是严肃的,对公众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通过各类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传播,可以有效地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
同时,还能打造档案品牌,塑造品牌效益,进而通过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利用来提升档案馆的形象。
(二)扩大受众范围,推广档案文化
从理论上讲,档案面对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巨大的。
但是在现实中,其受众大多为专家、学者及有特定需求的人员。
相较其他形式的档案产品而言,档案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容易被社会接受的档案文化载体,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创意和艺术设计,更容易引起众多社会群体的关注,特别是年轻受众。
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喜好,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推广档案文化,能够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
(三)提升档案服务品质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其职责所在。
近年来,档案部门加大了对档案和档案馆的开放力度,使利用更为便捷,开放档案更为及时,同时加强了档案编研、档案宣传工作力度。
如“档案馆日”活动的推广,通过报纸专刊、新闻发布、电视宣传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公众去了解档案馆、走进档案馆。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在展览、编研上下功夫,还应在宣传形式和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上做更多的研究。
通过文化产品的展出和发放,主动地将“档案”、“档案馆”送到公众身边,使之融入到档案文化的氛围中。
三、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甄选能够吸引公众的档案文化主题
档案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对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类社会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特殊的文化资源。
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时,选择档案文化主题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档案文化传播的效果。
时事政治、文化习俗、社会热点等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
1.时事政治选题下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时,时事政治方面的选题不可或缺。
如《抗战史上的今天》,它是一部由国家档案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系列历史纪录片。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别献礼,该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
它的播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文化习俗选题下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档案文化产品的主题应贴近生活并突出特色。
北京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从这个角度而言,深度挖掘北京文化和当地民俗可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及共鸣。
如笔者所在单位正在研究筹备的《北京名人故居展览》这个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其结合北京特色、胡同文化、名人特点,从选题到立题,从收集资料、查阅档案到确定内容与设计风格,均以满足受众需要为目的。
又如,《北京市旧城中心区历史照片展》,该选题主要源自2010年北京市对形成区划做出的新调整,该调整使得城市原有的风貌渐渐远去,在对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既有对新风貌的欣喜,又有对旧风貌的怀念。
本次展览,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北京旧城面貌的诸多黑白老照片,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
3.社会热点选题下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了解最近发生的事件及其形成背景、发展脉络,能够使档案文化产品的选题更加贴近生活和受众。
电影《京城81号》的热映,使得公众对北京朝内81号兴趣十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探险者。
根据该热点,“档案见证北京”系列文化讲座之《破解朝内81号“鬼宅”之谜》应运而生。
主讲人针对种种市井传闻,通过翻阅大量档案史料进行实地调查并追踪采访,最终揭开了朝内81号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