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7
脓疱疮护理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
多发生在气温高及湿度大的夏、秋季节。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
3.用药护理创面局部冷湿敷时应局部用药,不可全身同时大面积冷湿敷,以免引起战栗等不良反应。
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变态反应。
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精神负担。
5.病情观察与护理注意观察创面变化,有无脓疱扩大、周围炎性浸润加重。
对患儿应隔离,防止接触传染,以污染的衣服、用具应行消毒处理。
患儿痊愈后应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宽大的衣服,减少对皮损区的摩擦,定时更换衣服,保持清洁。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适度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2.饮食指导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多饮水以
利于毒素排出。
3.用药指导按照专科医师的指导用药。
4.心理指导保持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5.康复指导避免搔抓皮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剪短指甲。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脓疱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脓疱疮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来选择。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酮康唑等。
2.局部处理:可以进行消毒、干燥和保护伤口。
消毒用伊丽莎白水、紫药水等;干燥则可用菊花粉、硫磺粉等;保护伤口可以用纱布、绷带等。
3.使用外用药物:如皮肤炎平、麻黄栓、葡萄胶氧化锌软膏等。
4.针刺治疗:通过针刺以把脓液排出,加速伤口愈合。
5.中药治疗:如黄芪、枸杞、白芷、连翘等的组成的中药方,可治疗脓疱疮。
但需咨询中医师后使用。
6.手术治疗:重症脓疱疮需手术切除。
注: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脓疱疮(impetigo)诊疗规范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诊断】
1.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
寻常型脓疱疮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表面有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破裂后形成糜烂、上面覆蜜黄色痂。
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发于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郭及四肢。
大疱型脓疱疮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2.自觉瘙痒。
重症者可伴邻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鉴别诊断】
1.丘疹型尊麻疹:在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于四肢、躯干,成批出现,反复发生,瘙痒症状突出。
2.水痘: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在1〜2天内散发全身,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同时见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各时期的皮疹,口腔粘膜常受累。
3.湿疹:皮损为多形性,瘙痒较明显,易反复发作。
【治疗】
1.全身治疗:皮损较广泛、严重者及有全身症状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
2.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常用红霉素、新霉素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3.对新生儿脓疱疮。
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
对深脓疱疮,可先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
以促进溃疡愈合。
脓疱疮的健康教育内容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它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疼痛的脓疱,引起不适和不美观。
以下是关于脓疱疮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避免细菌感染皮肤。
2. 避免挤压脓疱:切勿用手指挤压脓疱,以免病情加重和细菌进一步感染。
3.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可能导致皮肤失去天然的保护屏障,易感染细菌。
使用温和的洗剂和温水清洁皮肤。
4.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剂或乳液,辅助皮肤修复和自愈。
5. 避免过度摩擦:减少磨蹭、摩擦皮肤的行为,避免脓疱破裂和感染。
6. 避免密闭的衣物或鞋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和鞋履,促进皮肤对空气的呼吸和排汗。
7. 忌烟酒:烟酒可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脓疱的康复。
8.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皮肤愈合。
9. 饮食均衡: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10. 及时就医:如脓疱出现严重疼痛、扩张、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求助专业医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患有脓疱疮,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确切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脓疱疮治疗方法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疼痛,并伴有脓液充满的小水疱。
脓疱疮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脓疱疮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脓疱疮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局部护理是治疗脓疱疮的重要环节。
患处皮肤应保持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可使用温盐水进行局部清洁,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消炎。
同时,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抗生素软膏或者外用激素,以减轻红肿、瘙痒和疼痛症状。
在使用外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使用,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性或者产生抗药性。
其次,口服药物也是治疗脓疱疮的重要手段。
对于严重感染或者反复发作的脓疱疮,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脓疱疮,如疱疹样皮炎,可以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在口服药物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者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性或者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另外,脓疱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
首先,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其次,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病情康复。
此外,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动物毛发等,以免诱发过敏性脓疱疮。
最后,定期复诊和随访也是治疗脓疱疮的重要环节。
脓疱疮属于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到医院复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综上所述,脓疱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护理、口服药物、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定期复诊和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和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延误病情或者加重症状。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脓疱疮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脓疱疮的健康教育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
它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有脓液积聚的疱疹,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以下是关于脓疱疮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脓疱疮的病因:脓疱疮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细菌进入皮肤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疱疹形成。
2. 掌握脓疱疮的传播途径:脓疱疮通常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与感染者的皮肤接触、共用毛巾、衣物等。
此外,一些潜在的因素,如皮肤损伤、疾病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3. 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干燥是预防脓疱疮的关键。
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有疱疹的皮肤,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和毛巾。
4. 避免挤压脓疱疮:切勿用手挤压脓疱疮,这样可能造成感染扩散、引起疼痛和疤痕形成。
如果必须处理脓疱疮,应使用消毒纱布包裹手指,并及时消毒伤口。
5. 就医治疗:对于严重的脓疱疮或反复发作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或其他治疗方案。
6. 注意饮食调理: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促进
伤口愈合。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7. 放松心情: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免疫系统下降,增加感染和发病的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情对于预防脓疱疮的发生和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仅作为脓疱疮健康教育的参考,具体预防和治疗方案应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脓疱疮1.脓疱疮(impetigo)又名脓痂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
2.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或由两者混合感染。
3.主要表现为丘疹、水疱和浅表脓疱,易破溃形成脓痂。
4.皮疹好发于身体暴露的部位如面部、手部、颈部和四肢,最常见于炎热的夏季。
5.具有接触传染性,可自身接种或通过接触传染,儿童最容易感染,并在儿童集体中很快流行。
6.儿童最常见的传染源为宠物、脏指甲和其他在校的儿童、日间护理中心或住房拥挤的地区。
成人也可感染,常见的感染源为理发店、美容院、肉类包装厂、游泳池和感染的儿童。
7.脓疱疮常合并头虱、疥疮、单纯疱疹、昆虫叮咬、湿疹和其他渗出性、化脓性或瘙痒性皮肤病。
脓疱疮的处理流程病历摘要女性,4岁。
鼻部和口周糜烂结痂伴痒痛1周,不伴发热。
1周前,无明显诱因,鼻部起红色米粒大的丘疹,伴瘙痒。
皮疹渐增多,延及口周。
搔抓后破溃糜烂结蜜黄色痂。
自行外用“湿疹膏”,疗效不佳。
无其他系统疾病史。
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科情况:口唇及鼻孔周围可见大小不等糜烂面,表面少许渗液和蜜黄色结痂。
周围散在分布红色丘疹。
【问题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思路1:患者是4岁女性患儿,皮疹初为瘙痒性丘疹,搔抓后出现糜烂,表面蜜黄色结痂;自觉痒痛,不伴发热;皮疹分布在鼻部及口周。
思路2:好发在鼻部及口周的常见皮肤病有脓疱疮、单纯疱疹,但单纯疱疹皮疹特点为红斑上簇集的小水疱,疱液澄清,伴灼痛。
而脓疱疮则为暴露部位的脓疱或脓痂,诊断考虑为脓疱疮。
知识点脓疱疮脓疱疮夏秋季多见,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以颜面、口周、鼻孔附近、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
初起为2mm大小红斑、小丘疹或水疱,很快变成为周围绕有红晕的脓疱,疱壁薄易破,可见稀薄、浆液脓性渗出物及红色糜烂面,脓液干涸后形成疏松的多层蜜黄色脓痂,并层层相叠,形成厚而脆的结痂。
故在临床上常常看不到脓疱,而只看到蜜黄色结痂,痂壳周边红晕。
脓疱疮的诊治常规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皮肤病。
【临床提要】1.基本损害为成群脓疱,脓疱大小因致病菌而异,疱壁薄,脓疱周围有红晕,可互相融合。
破溃后露出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黄色或蜜黄色结痂。
2.发病特征多见于夏秋多汗闷热季节,好发于2〜7岁儿童。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及四肢等暴露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重者近卫淋巴结肿大、发热、畏寒等。
个别病例可引起肾炎。
3.临床分型①接触传染性脓疱疮,由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米粒或黄豆大脓疱。
②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蚕豆或更大的脓疱,有半月状积脓。
【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无并发症,选用局部或系统抗生素治疗。
(二)基本治疗1作用靶位/治疗终点杀灭病原菌,防止合并症,治愈本病。
2.诱因治疗个人卫生,皮肤清洁,隔离患者,物具消毒,治疗鼻前庭带菌状态。
3.局部治疗清洁、去除痂皮,湿敷,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夫西地酸软膏。
4.系统治疗内酰胺酶抗生素,大环内酯类。
(三)治疗措施1局部治疗应以杀菌、抗炎、收敛、干燥为主要方法。
对水疱或脓疱,用消毒针穿破,以无菌棉球吸取疱液,避免疱液溢到正常皮肤上。
对于较厚的痂壳,应软化后加以清除以让药物充分接触创面。
外用10%硫磺炉甘石洗剂、1%甲紫液、2%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聚维酮碘液(原液含5%,一般用10%湿敷或清洗,小儿按原液11O稀释后外用),是碘与聚维酮的络合物,克服了碘有异臭、易挥发、难溶于水、污染重、刺激性大等缺点,临床应用广泛。
其对细菌有较强杀灭作用的机制主要是细菌胞膜局部破裂,胞质溢出而致细菌死亡。
同时也能阻止细菌对氧的摄取,干扰其DNA和RNA的合成。
5.全身治疗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重者可口服青霉素V钾、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或头抱菌素、新青霉素n、双氯西林等。
最好作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脓疱疮治疗方法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用以下治疗方法来帮助缓解症状: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洗涤患部,保持清洁干燥。
2. 避免挤压或刮擦:不要用手挤破脓疱,以免引起继发感染或疤痕。
3. 使用抗菌药膏: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菌药膏涂抹在患处,可以杀灭病原菌,防止感染扩散。
4. 口服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或已经扩散,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5. 局部抗生素药膏:医生可能会开具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药膏,用于减轻炎症和感染。
6. 热敷:使用温热的湿敷物在患处进行热敷,可以促进脓疱排出,减轻痛症。
7. 避免暴露于易感染的环境:避免接触尘土污染,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进一步感染。
请记住,在治疗脓疱疮时,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06中西医2 课程:中医外科学任课教师:马婷婷
课题:脓疱疮课型:知识传授教时:3学时
教具准备:挂图、录象
一、教学目的
通过1学时的教导,使学生了解脓疱疮的一般病程及预后;熟悉脓疱疮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病理、鉴别诊断;掌握脓疱疮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内治法。
二、教学分级要求
了解:脓疱疮的一般病程及预后。
熟悉:脓疱疮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病理、鉴别诊断。
掌握:脓疱疮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内治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脓疱疮的定义、临床特点及辨证论治。
难点:脓疱疮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内治。
教法说明:
突出重点,反复强调,对难点详细分析讲解。
教学小结:(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后书写于本页背面并签上小结日期)
教学任务完成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配合,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教案(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