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49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定损查勘与事故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一便利的交通工具,也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虽为人们带来了极高的便利性,但其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是不容忽视的。
就此,为使车主在交通事故中得到保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导致出现了汽车保险。
当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向承保公司报案,在查勘人员确定事故的真实性及本次事故属保险责任之内,就可以领取到相应的赔款,以保证交通事故中车主的利益。
本文叙述了汽车保险的发展过程及汽车保险查勘定损的内容,主要针对保险责任,对查勘内容要求以及技巧进行说明,重点在车辆损失评估上。
最后拿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突显出查勘员在处理事故中需要注意的具体细节。
关键词:汽车保险,事故车理赔,查勘定损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car the conveni ence of transportation, has become a modern life indispensable traffic tools, although f or people to bring the convenience of high, but the cause of traffic accidents, but als o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is regard, in order to make the owners get the protection i n the traffic accident, the state issu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 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but also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uto insurance. Whe n the traffic accident occurs, the owner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to report to the police, within the survey personnel determine the accident of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accident is liability insurance, you can receive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to ens ure that the interests of owners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utomobile insu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surance survey to assess the damage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mainly for liability insurance, the survey content requirements and skills i s described, focusing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loss of vehicle. Finally, a specific case is described. Highlight the details in the handling of the accident survey members nee d to pay attention.Key words:C ar insurance,Car accident claims,Damage survey韩亚青:汽车定损查勘与事故分析目录1 汽车保险概述1.1 汽车保险起源1.2 汽车保险的种类1.3 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历程2 事故车的车险理赔流程2.1 保险公司事故处理流程2.2 报险2.3 接险2.4 事故查勘调度2.5 报案注销3 事故车的查勘定损3.1 现场查勘主要内容及要求3.2 现场查勘技巧4 事故车辆损失确定4.1 车辆定损原则4.2 车辆定损程序4.3 事故车辆损失价格鉴定5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前言机动车辆的诞生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在社会人们工作、交往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一。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1.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研究2.蓄电池电动汽车研究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研究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5.汽车转向系统安全性研究6.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7.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8.汽车追尾碰撞的安全性研究9.汽车安全环保监测结果数据分析10.汽车制动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1.汽车常见营销模式比较12.汽车租赁市场初探13.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4.离合器常见故障维修15.汽车“液体”合理使用研究16.汽车轮胎合理使用研究17.论我国汽车保险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8.车辆保险与索赔实务探讨19.10吨半挂汽车设计(鞍型牵引座)20.双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提升机构)21.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横移转动机构)22.汽车影响模式研究23.大众汽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4.上海通用车系影响模式研究25.汽车水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26.汽车保险风险管理研究27.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损失修复研究28.事故车辆车身修复技术研究29.汽车社会“人——车”和谐发展模式探讨30.汽车火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31.汽车排放控制研究32.汽车保险欺诈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33.汽车使用风险分析与防范34.浅谈培训在汽车营销中的作用35.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36.汽车燃油合理使用研究37.汽车润滑油合理使用研究38.汽车特种液合理使用研究39.车辆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40.停车库发展现状及需求预测41.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42.清洁燃料汽车技术研究交通运输/汽车服务专业(本科)1.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研究2.蓄电池电动汽车研究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研究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5.汽车转向系统安全性研究6.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7.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8.汽车追尾碰撞的安全性研究9.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0.汽车制动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1.汽车常见营销模式比较12.汽车租赁市场初探13.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4.离合器常见故障维修15.汽车“液体”合理使用研究16.汽车轮胎合理使用研究17.论我国汽车保险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8.车险投保与索赔实务探讨19. 10吨半挂汽车设计(鞍型牵引座)20.双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提升机构)21.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横移传动机构)22.用汽车营销模式研究23.汽大众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4.上海通用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5. 汽车水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26. 汽车保险风险管理研究27.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损失修复研究28. 事故车辆车身修复技术研究29. 汽车社会“人—-- 车”和谐发展模式探讨30. 汽车火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31. 汽车排放控制研究32. 汽车保险欺诈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33. 汽车使用风险分析与防范34. 浅谈培训在汽车营销中的作用35.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36. 汽车燃油合理使用研究37. 汽车润滑油合理使用研究38. 汽车特种液合理使用研究39. 车辆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40. 停车库发展现状及需求预测41.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42. 汽车营销模式研究43. 清洁燃料汽车技术研究44.智能汽车发展研究45.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46.汽车转向系电子控制技术研究47.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策略研究48.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研究49.汽车营销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分析50.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展的研究51.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52.汽车促销策略的方法与应用研究53.丰田汽车维护研究54.在用汽车排气污染检测研究55.汽车碰撞估损研究56.二手车评估方法研究57.车内噪声分析与控制方法的探讨58.汽车快修连锁经营模式的研究59.汽车性能鉴定与价格评估60.柴油机润滑油更换周期的研究61.我国城市停车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62.汽车事故中车速计算的研究63.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调查与分析64.可变配气正时装置原理和检修65.汽车缓速器应用研究66.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调查与分析67.电控悬架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分析68.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分析69.汽车轮胎安全监测系统研究70.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技术71.汽车轮胎的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72.汽车经销店配件管理研究73.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分析74.我国家用轿车销售状况分析75.汽车节能技术研究76.汽车俱乐部运行模式研究77.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研究与防范78.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79.汽车侧滑检验台测量结果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分析80.丰田佳美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81.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与维修的研究82.事故车损失评估的研究83.乘用车碰撞定损分析与研究84.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分析85.汽车排放检测数据不确定度分析86.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与检修技术研究(以某车型为例)87.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策略研究88.汽车火灾事故的定损与分析89.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技术的研究90.发动机积炭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91.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研究92.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93.交通事故与紧急救援系统的现状与策略94.道路运输车辆的风险管理研究95.我国汽车保险产品细化与创新研究96.大型车队的车辆管理研究97.汽车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98.汽车保险欺诈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99.汽车保险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某一区域为例)100.道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101.车辆事故查勘与定损技巧研究102.汽车服务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103.车辆事故中损余物资处理研究工程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专科)1.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探讨。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1.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研究2.蓄电池电动汽车研究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研究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5.汽车转向系统安全性研究6.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7.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8.汽车追尾碰撞的安全性研究9.汽车安全环保监测结果数据分析10.汽车制动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1.汽车常见营销模式比较12.汽车租赁市场初探13.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4.离合器常见故障维修15.汽车“液体”合理使用研究16.汽车轮胎合理使用研究17.论我国汽车保险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8.车辆保险与索赔实务探讨19.10吨半挂汽车设计(鞍型牵引座)20.双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提升机构)21.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横移转动机构)22.汽车影响模式研究23.大众汽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4.上海通用车系影响模式研究25.汽车水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26.汽车保险风险管理研究27.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损失修复研究28.事故车辆车身修复技术研究29.汽车社会“人——车”和谐发展模式探讨30.汽车火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31.汽车排放控制研究32.汽车保险欺诈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33.汽车使用风险分析与防范34.浅谈培训在汽车营销中的作用35.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36.汽车燃油合理使用研究37.汽车润滑油合理使用研究38.汽车特种液合理使用研究39.车辆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40.停车库发展现状及需求预测41.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42.清洁燃料汽车技术研究交通运输/汽车服务专业(本科)1.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研究2.蓄电池电动汽车研究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研究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5.汽车转向系统安全性研究6.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7.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研究8.汽车追尾碰撞的安全性研究9.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0.汽车制动检测结果数据分析11.汽车常见营销模式比较12.汽车租赁市场初探13.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4.离合器常见故障维修15.汽车“液体”合理使用研究16.汽车轮胎合理使用研究17.论我国汽车保险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8.车险投保与索赔实务探讨19. 10吨半挂汽车设计(鞍型牵引座)20.双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提升机构)21.循环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横移传动机构)22.用汽车营销模式研究23.汽大众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4.上海通用车系营销模式研究25. 汽车水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26. 汽车保险风险管理研究27.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损失修复研究28. 事故车辆车身修复技术研究29. 汽车社会“人—-- 车”和谐发展模式探讨30. 汽车火灾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31. 汽车排放控制研究32. 汽车保险欺诈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33. 汽车使用风险分析与防范34. 浅谈培训在汽车营销中的作用35.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维修36. 汽车燃油合理使用研究37. 汽车润滑油合理使用研究38. 汽车特种液合理使用研究39. 车辆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40. 停车库发展现状及需求预测41.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42. 汽车营销模式研究43. 清洁燃料汽车技术研究44.智能汽车发展研究45.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46.汽车转向系电子控制技术研究47.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策略研究48.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研究49.汽车营销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分析50.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展的研究51.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52.汽车促销策略的方法与应用研究53.丰田汽车维护研究54.在用汽车排气污染检测研究55.汽车碰撞估损研究56.二手车评估方法研究57.车内噪声分析与控制方法的探讨58.汽车快修连锁经营模式的研究59.汽车性能鉴定与价格评估60.柴油机润滑油更换周期的研究61.我国城市停车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62.汽车事故中车速计算的研究63.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调查与分析64.可变配气正时装置原理和检修65.汽车缓速器应用研究66.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调查与分析67.电控悬架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分析68.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分析69.汽车轮胎安全监测系统研究70.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技术71.汽车轮胎的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72.汽车经销店配件管理研究73.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分析74.我国家用轿车销售状况分析75.汽车节能技术研究76.汽车俱乐部运行模式研究77.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研究与防范78.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79.汽车侧滑检验台测量结果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分析80.丰田佳美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81.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原理与维修的研究82.事故车损失评估的研究83.乘用车碰撞定损分析与研究84.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分析85.汽车排放检测数据不确定度分析86.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与检修技术研究(以某车型为例)87.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策略研究88.汽车火灾事故的定损与分析89.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技术的研究90.发动机积炭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91.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研究92.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93.交通事故与紧急救援系统的现状与策略94.道路运输车辆的风险管理研究95.我国汽车保险产品细化与创新研究96.大型车队的车辆管理研究97.汽车碰撞事故分析与损失鉴定研究98.汽车保险欺诈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99.汽车保险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某一区域为例)100.道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101.车辆事故查勘与定损技巧研究102.汽车服务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103.车辆事故中损余物资处理研究工程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专科)1.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探讨。
工程机械再制造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再制造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以及再制造的手段。
并且以挖掘机为例对再制造的设计与制造工艺进行了探索,并且针对大型履带式挖掘机重要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设计进行了研究,对其是否可行、实用,以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探索和评价。
关键词:再制造,表面工程,挖掘机,制造工艺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ignificance of reproducing on the engincering machinery,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producing on engineering machinery, expatiate the key theory ,technic and means of reproducing. What's more, it beneficially probes int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reproducing via the sample of shovel and study on the reproducing craft design of important parts on shovel, evaluates and evaluate on the feasibility,practicability and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Reproducing,Surface engineering,Shovel,Manufacturing craft1前言 (1)1 工程机械的再制造过程 (2)2 大型履带式挖掘机的绿色再制造 (5)2.1 基础类零件 (5)2.2 主要零部件 (6)2.2.1 发动机的再制造 (6)2.2.2 液压泵的修复 (9)2.2.3 液压缸拉伤修复 (10)2.2.4 回转齿圈的修复 (11)2.2.5 履带机构磨损及履带齿崩齿修复 (12)2.2.6 液压破碎锤缸体的绿色再制造 (13)2.2.7 斗体与斗齿的焊接 (14)2.2.8 废旧齿轮箱绿色再制造•• (14)2.3 易损件——完全更换成新的• (15)2.4 部分更换的配件 (15)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为深入分析某轻型汽车车桥的桥体静态振动强度和车桥振动响应特性,运用新型有限元矢量分析法对它车桥进行矢量数值分析模拟。
采用一种有限元特性分析计算工具利用ANSYS对三种不同工况下的车桥结构进行了三种静态运动强度的特性分析,并对它们的三种动态强度特性分别进行了自由模态的特性分析。
应用有限数值单元运算法对它的数值进行运算模拟。
即:静力分析和动态分析中的网格可对局部进行加密,模态分析的数据良好,较为均匀,达到了理想程度。
从数据上看,静运动达到了合理水平,能够保证汽车车桥在设计时的性能要求。
通过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明确表明,车桥主体结构的静运动特性和受力的变化特性基本都保证了车桥在设计中的一系列要求。
从而能够更好的设计车桥结构,并且让它具有好的静力特性和动态特性。
关键词:ANSYS,车桥,有限元,模态分析In order to deeply analyze the static vibration intensity an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 light truck bridge, the new finite element ve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its vehicle bridge. In this paper,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o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static motion strength of vehicle bridge structure under three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by ANSY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dynam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re analyzed by free mode.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its numerical value. That is to say, the mesh in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can encrypt the local part, and the data of modal analysis is good and even, reaching the ideal degree. From the data point of view, the static motion has reached a reasonable level, which can ensure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automobile axle in the design.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results, it is clear tha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axle and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ce basically ensure a series of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of the axle. So it can better design the axle structure, and make it have good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ANSYS, bridge, finite element, modal analysis前言 (1)1绪论 (2)1.1概述 (2)1.1.1国内外发展的状况及现状的介绍 (2)1.2 车型简介 (3)1.3 有限元方法简介 (3)1.3.1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3)1.4 ANSYS简介 (4)2车桥模型的建立 (5)2.1车桥单元类型的选取 (5)2.2 车桥模型的基本要求 (5)2.3 有限元建模方法的选择 (5)2.4模型简化 (6)3车桥静态分析 (7)3.1静态分析的基础 (7)3.2静力分析关系装配处理方法 (7)3.3操作台结构网格划分 (7)3.4边界条件与载荷的确定与施加 (8)3.4.1施加边界条件 (9)3.5分析和读取计算结果 (9)4车桥的模态分析 (10)4.1模态分析简介 (10)4.2模态的分析 (10)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有限元分析法在国内以及国外的汽车数值分析技术方面的运用和研究状况:有限元的单元运算法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汽车数值图形计算分析方法,它不仅能对帮助工程师在实际中发现几何体的形状不规则。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山东交通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论文论文((设计设计))题目: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系 别 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二○一三年 六 月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及减噪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共轨式电控喷射技术是今后现代车用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柴油机的现状已与往日不可同喻,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把柴油机推向车用动力的主流。
文章阐述了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发展历程,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在现代车辆上的应用,同时分析了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
旨在让人们对柴油机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柴油机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关键词:柴油机,高压共轨,发展趋势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AbstracWith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 hav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fuel economy, power and noise reduction of diesel engines.And so it was widely applied. The Common Rail injection technolog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uture of modern car diesel engine development.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he status of the diesel engine can not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These technologies will further the diesel to the mainstream of the vehicle pow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high-pressure diesel common rail technolog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igh-pressure common-rail diesel eng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vehicles, and also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injection system,especially on the operrational principle. The paper aimed a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esel engine to people and make a forecas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esel engines.Keywords: Diesel Engines,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Development Trends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1)1高压共轨发动机的发展 (2)2高压共轨柴油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5)2.1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组成 (5)2.1.1喷油量控制系统EDC (5)2.1.2喷油定时控制系统 (5)2.1.3增压压力控制系统 (5)2.1.4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 (5)2.1.5 电热塞控制系统 (6)2.2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原理 (6)2.2.1输油泵工作原理理及特点 (6)2.2.2喷油器工作原理 (6)2.2.3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原理 (7)2.2.4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 (8)3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以康明斯柴油机为例) (9)3.1发动机在冬季起动更困难 (9)3.2发动机起动时,曲轴不能转动 (9)3.3发动机起动时可以转动,但不能起动,排气管中无烟 (10)3.4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排气管大量排白烟 (10)3.5发动机动力不足,排浓黑烟 (11)3.6发动机运转中突然熄火 (12)3.7发动机“飞车” (13)3.8发动机“开锅”,逐渐过热 (14)3.9机油消耗量过大 (15)3.10拉缸响 (16)4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检测与调整方法 (18)4.1参数调整 (18)4.1.1怠速的调整 (18)4.1.2尾气排放的调整 (18)4.2主要部件的检测 (18)4.2.1空气流量计 (18)4.2.2进气温度传感器 (19)4.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9)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4.2.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9)4.2.5喷油器 (19)4.2.6氧传感器 (20)4.2.7燃油压力 (20)5高压共轨技术在现代车辆上的应用 (21)5.1在轿车和轻型商用车上的应用 (21)5.2在卡车柴油机上的应用 (21)5.3实例分析 (21)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前言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和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
前言四川枣林——西镇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位于四川省境内。
我所编制的范围是K0+000—K2+360,本工程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2.36km包括两座圆管涵和一座盖板涵。
本设计中我充分的运用了计算机软件,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
土方调配我运用了纬地土方调配系统,该软件方便、快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直观的调配土方,成果以土方调配表格的方式呈现,更加直观、准确。
横道图的绘制我使用了翰文横道图绘制系统,更加准确的绘制了横道图,运用软件调整施工顺序、缩短工期变得更加方便了,同时还可以形成人力资源曲线,变得更加直观。
在预算部分,我运用了纵横软件,这样更方便的查漏补缺,调整造价,同时,取费也更加方便快捷,最终成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方便使用,不但造价一目了然,还可以充分的了解人工、机械、材料的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造价的控制。
1.1编制原则(1) 争创精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本工程达到内实外美:即工程内在质量优良,外观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色泽一致,表面光洁。
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尤其是采用国内外施工新技术和本单位较生疏的新工艺时更应注意。
(2) 严格控制工期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工期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确保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
严格遵守合同签订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是施工任务。
对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可根据施工情况,合理组织力量,确保重点,分期分批进行安排。
(3) 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施工,努力缩短工期。
山东交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一、基本结构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应由题目(标题)、摘要、目录、前言(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构成。
(一)毕业论文的结构1、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
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精炼。
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以使用主副标题。
2、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要求用中、英文分别书写,一篇摘要应不多于300字,要注明3—5个关键词。
3、目录:反映论文的纲要。
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明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
4、前言:前言是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论和结论)。
前言与摘要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1000字左右为宜。
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
(2)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3)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
(4)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意义。
5、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
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使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2)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一定要简述。
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
(3)结果与讨论应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
论文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山东交通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CAD工程图物流园区规划设计说明院(系)别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专业物流工程班级物流104班学号100512433姓名环玫指导教师张远二○一四年六月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
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物流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
此物流园区主要由四个功能区组成,即东北部办公生活区、沿路的配套服务区、仓储区、堆场停车区。
1、办公生活区:在物流园区内办公生活区简单却重要,位于东北部的办公生活区,其主要包括信息中心大楼、管委会大楼和工作人员住宿生活的大楼,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生活,把办公生活区放在靠近道路的东北部,区内还设有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可使工作人员在下班之后到公园休闲娱乐。
2、配套服务区:该图中中转仓库设有三个,都是沿路设置的,它们作为配套服务区,为来园区的商家提供服务,因为沿路既方便为商家提供服务又方便园区工作,可谓一石二鸟。
3、仓储区:该图的仓储区主要分为特殊仓库、普通仓库和检查仓库三个部分,可谓装备齐全。
普通仓库用于存放普通货物,特殊仓库用于存放特殊的货物,一些需要检查的特殊货物存放于检查仓库,使货物进入园区后得到合理的存放。
4、堆场停车区:该区域在物流园区规划中很重要但是也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该图中将露天堆场和停车场放在相邻的位置且靠近公路,一些大宗货物到达后车辆就不需要再进入园区内部,可直接放在露天堆场,然后车很方便的停在停车场,避免了车辆载着大宗货物穿过园区给司机和工作人员带来麻烦。
交通学院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计划交通学院教务办公室2010年11月一、交通学院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计划各个系的全体指导教师和全体毕业生应认真学习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到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下载”导航条去找)、和《鲁东大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对毕业设计的目的、要求、选题、课题、设计(论文)指导、论文或设计的格式、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程序,进行全面了解,按照规定时间、规定的格式、高质量的完成论文(毕业)工作。
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有序进行,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望遵照执行。
交通学院2010年11月二、2011届交通运输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毕业实习计划根据我校的教学计划,交通学院2011届交通运输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毕业实习安排在2011年上半年进行,具体安排及要求如下:1、实习时间2011年2月28日~4月15日,共计7周。
4月17日必须返校。
2、实习地点(1)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也可以在拟就业单位进行实习。
(2)对于没有自己联系单位的同学,由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所在的各系统一安排实习单位,进行实习。
(3)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必须与所学专业有关,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相结合,并在实习期间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准备工作。
3、实习管理(1)每一位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同一位教师。
(2)实习期间的联系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3月12日前,通过电话、E-mail等形式向实习指导教师汇报自己实习单位落实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报告实习单位的等情况,将下表用电子邮件发给指导教师: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学生实习情况信息反馈表指导教师汇报情况的学生,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3)实习工位轮换与基本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本着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原则,重点掌握4~6个工位的操作技能,对其它工位要能够全面了解,力求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路面检测技术的研究学生︰王波指导教师︰刘新翠高级讲师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专业年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016年6月20日关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探讨摘要介绍了目前在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及相关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在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深入探讨了道路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损检测主流技术工程应用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volume of concrete by several hundred cubic me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cubic meters. Therefore, for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modern buildings often involve the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such as high-rise building box foundation, been race car rafts, large equipment, water dam, etc.,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ss concrete is big volume, minimum siz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m general entities. Due to their large size, surface area is small, the cement hydration heat release more concentrated, internal temperature rise faster, when concrete inside and outsid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bigger, make produce temperature crack of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and normal use, so how to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hat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mass concrete structure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craft of crack technical measures目录摘要Abstract1绪论 (1)2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1)2.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3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2)3.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2)3.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 (4)3.3施工准备 (5)3.4施工工艺 (6)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8)3.6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9)4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0)4.1内外温差 (10)4.2收缩作用 (10)5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 (11)5.1水泥水化热 (11)5.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11)5.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 (11)5.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11)6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12)7结论 (13)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1绪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
汽车的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悬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传动的被动悬架系统,由于参数不可调节,对多变环境中工作的汽车难以满足期望的性能要求。
因此,为了克服被动悬架对汽车性能改善的限制,近年来出现了主动悬架系统。
主动悬架能够根据工况变化,实时主动地调整和产生所需的悬架控制力,以抑制车身的振动,使悬架处于最优减振状态,达到同时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机械动力学、测控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科学中对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等的研究,悬架系统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对汽车的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智能控制以及复合控制等多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叙述,并以模糊控制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为例,详细叙述了模糊控制的有关知识,希望可以加深对汽车主动悬架及相关控制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主动悬架,控制策略,模糊控制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ehicle, it’s performanc 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xercise of the car ride and handling stability. due to the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 parameters can not be adjusted for the changing work environment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however,Active suspension can take the initiatives to adjust the suspension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changing conditions ,and produces the desired control to suppress the vibration of the body, so that the optimal damping suspension can be kept in the best state to improve vehicle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purposes simultaneously.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 dynamic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disciplin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especially the studies of the fuzzy contro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 control technology which is in modern theoretical guidance, becomes more perfect,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vehicle fuzzy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neural network control,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composite control and other control methods are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related researches,the fuzzy control in automotiv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as described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 active suspension, fuzzy Control, control strategy目录前言 (1)1车辆悬架概述 (2)1.1车辆悬架的定义、作用及性能要求 (2)1.1.1车辆悬架的定义 (2)1.1.2车辆悬架的作用 (2)1.1.3车辆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 (3)1.2车辆悬架的组成 (3)1.2.1弹簧 (3)1.2.2减震器 (4)1.2.3稳定杆 (4)1.3车辆悬架的类型 (4)1.3.1被动悬架 (5)1.3.2半主动悬架 (5)1.3.3主动悬架 (6)1.3.4主动悬架的优点 (7)1.3.5主动悬架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8)1.4主动悬架的控制功能 (11)1.4.1车速路面感应控制 (11)1.4.2车身姿态控制 (12)1.4.3车身高度控制 (13)1.5主动悬架研究与发展状况 (14)1.5.1主动悬架的研究现状 (14)1.5.2主动悬架发展状况 (15)2主动悬架控制及策略 (18)2.1自适应控制 (18)2.2神经网络控制 (19)2.3 PID控制 (20)2.4最优控制 (22)2.5鲁棒控制 (24)2.6遗传算法 (24)2.7复合控制 (25)3模糊控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 (26)3.1模糊控制的技术原理 (26)3.1.1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26)3.1.2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27)3.1.3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31)4总结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车辆悬架决定和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前言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桥方面知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各项规范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为掌握更多路桥方面知识,我选择了姚庄至王里庙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这一课题。
本次设计路段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境内,属平原微丘区,本次设计包括拟定路线方案、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桥涵设计,平面交叉设计,书写计算说明书,编制设计文件这几项任务。
平面线形设计首先应拟定路线方案,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011-2006,赵永平、唐勇主编《道路勘测设计》,根据选线的一般要求,综合考虑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按照选线的步骤选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方案。
纵断面线形设计是根据已经确定的路中线的位置,结合所经地面的起伏情况,在地面上确定各中桩点的具体位置和桩号,并用内插法计算出各点的地面高程,然后,据此在坐标纸上点出地面线,进行拉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计算出各中桩点的设计高程.。
参照路线线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042—2000的要求,参照万德臣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完成累计标准轴次的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选择、路面结构层的确定及验算和绘制路面结构大样图等内容。
路面结构层采用HPDS2003A系统进行设计。
路面结构层组成材料的设计是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032—2000,完成底基层、基层和面层(上、下面层)的材料设计。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新旧规范的交替,电脑程序的操作,曾经使我的设计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是在指导老师朱峰老师及本组其他组员的帮助下,使自己这次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