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68.53 KB
- 文档页数:6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一)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水稻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个因素组成的。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并不是每亩穗数愈多,或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或粒重愈高,产量就愈高。
而是当每亩有效穗数超过某一定数量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并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或减轻,反之穗数不足时,虽能穗大粒多,但因穗数不足,也不能高产。
因此只有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当全田总实粒数达到最高时,粒重相对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是由群体发展所决定的,而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群体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发育,影响到各个体的每穗粒数和粒重。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群体与个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
从双季稻千斤高产田的构成因素来看,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每亩穗数与粒数并重,每亩35一40万左右,每穗粒数50一60粒左右,高产田块多属于这一类型,多数是在基本苗中等时产生的。
第二种类型:每亩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
每亩穗数40万以上,每穗实粒数在40一50粒,大多是在基本苗较多时产生的。
第三种类型:以大穗为主。
每亩穗数以35万以下,每穗实粒数60粒以上,大多是基本苗较少时产生的。
由此可见,高产水稻不同群体各产量因素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品种类型、生育期长短、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以及施肥水平的高低等而转移的,并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和各因素的组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栽培管理措施,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协调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
水稻的各产量因素是水稻一生的不同生育期形成的,它与不同生育期的器官建成过程有着密切相关联系,见图2。
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早稻(中熟品种)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5月上中旬始蘖,5月下旬进入分蘖盛期,7月上旬始穗,7月底8月初成熟。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篇一:拖累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利空因素分蘖期的管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分蘖期的阻碍管理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三个因素分别在相同生育时期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决定着水稻的高低。
农作物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两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风险因素时期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是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主茎数取决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所以育好秧,育壮秧,才能确保插秧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逼不得已单位面积穗数的国土面积关键时期是在分蘖期。
在壮秧、合理密植的基础上,每亩穗数多少,便取决于单株分蘖数的成穗率。
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后期出生的分蘖,不容易成穗。
所以积极促进前期抽穗,适当控制后期分蘖,是水稻分蘖期栽培的基本要求。
水稻分蘖期的影响风险因素因素和管理要点番木瓜水稻分蘖实质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幼苗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所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水稻大葱的发生是有规律的。
正常情况从第一完成叶的丁叶腋伸出分蘖。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有分蘖不轨迹现象,如健壮秧苗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细弱秧苗出现蘖位较低、分蘖晚或不分蘖等情况。
一、影响分蘖的因素1.分蘖发生与秧苗营养状况有关: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一直处于分蘖梢大都处于休眠状态。
瘤果以后生长中心转移,走向市场上部节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
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保证,低位蘖多,成穗率高。
2.分蘖爆发与温度有关:分蘖生长最适热量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终止生长发育。
3.分蘖遭遇与光照有关:在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自然光照为50%时,返青后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到自然光强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及聚类分析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摘要】对近年来84份省审水稻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相关性状偏相关分析表明,第一、三积温带品种穗数和结实率在产量中发挥作用较大,第二积温带品种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对协调,而第四积温带品种穗数和千粒重在产量构成中占比较大.依据产量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试材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Ⅰ大类又划分为4个小类,四个积温带的大部分香稻、糯稻、软米品种聚为①、④小类;②类主要包括龙稻品种、松粳品种;③类主要包括部分龙粳、龙庆和东富系列品种.Ⅱ类主要包括4个香稻和部分龙粳系列品种.Ⅲ类主要包括松粳系列、龙稻系列和绥稻系列品种等.总之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比较容易聚为类.Ⅰ类品种属于穗重型品种,Ⅱ类品种属于中间型品种,Ⅲ类品种属于穗数型品种.【期刊名称】《北方水稻》【年(卷),期】2018(048)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水稻;产量因子;聚类分析【作者】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3近年来,黑龙江省连续十几年粮食大增收,其中品种的改良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非常大。
黑龙江省气候比较特殊,共分为6个积温带。
积温带间以活动积温为划分界限。
其中前4个积温带均有水稻栽培。
随着生物技术和育种新技术的采用,黑龙江省的水稻育种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2010年~2014年审定品种的特征特性,以确定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最佳株型,对这5年来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并依据产量相关性状对84份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了解不同积温带产量构成以及育种发展方向,为农民选择品种以及育种方向提供依据。
优质、高产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分析翁钰玲(三明市沙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三明 365050)摘要:为了给贤两优明占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其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结果,分析其特征特性,对产量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关键词: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特征特性;产量构成0 引言贤两优明占是以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不育系贤S为母本,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强优势恢复系双抗明占[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稻品种[2]。
贤两优明占高产,优质,抗稻瘿蚊,适应性广。
贤两优明占2019~2020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2018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25号)。
利用贤两优明占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贤两优明占特征特性和产量构成特点,为其推广提供高产栽培的调控依据。
1 材料与方法贤两优明占2019年、2020年参加三明市稻种基地科企水稻品种试验联合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贤两优明占2019年初试,B组试验品种14个(含对照丰两优四号),其中续试品种4个,初试品种9个,2020年B组试验品种14个(含对照丰两优四号),其中续试品种5个,8个品种新参试品种,贤两优明占为续试和生产试验同步。
根据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贤两优明占的产量水平,对稻瘟病、稻飞虱、白叶枯病的抗性,抽穗期对高温耐热性,稻米品质指标等,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
采用比对照的增产幅度衡量参试品种的丰产性;以品种产量的变异系数、在不同年度间区试中比对照品种产量的差异变化程度和高稳系数[5]衡量品种的稳产性;以品种在区试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试验点比例衡量适应性[6,7]。
高稳系数的计算:式中,X 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S 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标准差;X 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6]。
2019年区域试验点17个,2020年区域试验点20个。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水稻产量是由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穗数,每穗颖花数(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因素构成的。
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公式是:每公顷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克)稻谷产量(千克/公顷)=1000×1000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既是各器官形成的过程,又是光合物质生产和积累的过程。
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器官协调而合理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的最大积累和合理分配。
一、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1.穗数的形成在产量构成的诸因素中,穗数是最先形成的,是形成其他三因素的基础。
从播种至幼穗分化前的整个营养生长期对穗数都有影响。
但决定的时期是分蘖始期至有效分蘖终止期,这一时期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对增穗有显著效果。
一般过了有效分蘖终止期后,各种增穗措施不但效果不明显,反而对高产群体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
单位面积内的穗数由主穗和分蘖穗两部分组成。
主穗由栽插的基本苗(主苗)发育而成,分蘖穗由有效分蘖发育而成。
因此适当插足基本苗和提高单株分蘖成穗率均有助于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穗数。
但主穗和分蘖穗的比例,应依具体情况而定,就分蘖力强,穗型较大的杂交稻来说,应以分蘖穗为主。
分蘖的比例可占穗数70%左右,常规稻如分蘖力较强或生育期较长,或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带蘖多,或土壤肥力高,分蘖穗的比例也可占总穗数50%-70%来安排;反之如品种的分蘖力弱或生育期短,或者在迟播迟插、肥力较低的条件下,则应以主穗为主,栽插的基本苗应占总穗数70%以上。
2.每穗颖花数的形成每穗最终成长的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与退化颖花数之差决定的。
因此,积极促进颖花分化,或尽量减少颖花退化,均可使每穗颖花数增加。
但这两条增花途径在生产上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所采取的品种等具体情况而定。
如采用的是生育期较长,穗型较大,剑叶不披的品种,则可以采取促、保结合的办法,即一方面积极促进颖花分化,另一方面又尽力减少颖花退化;相反,如采用的品种生育期较短,穗型不很大,或穗型虽大,但剑叶易披垂,或栽插的基本苗多,在这些情况下,增花的重点均应放在尽量减少颖花退化上,不宜在促进颖花分化上下过多功夫。
水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分析赵雅静;李小萍;姜照伟【摘要】通过对杂交稻特优63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的调查,结果明确:在闽南目前栽培条件下,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粒数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二者乘积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达95%以上,每667m2产量为500、600、700、800kg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分别为2.9万、3.5万、4.1万和4.7万粒。
%This paper surveys yield components under the different yield level of hybrid rice "Teyou 63" , The results reveals that under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n south Fujian at present, spike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and grains per spik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yiel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oduct of them ( the total grain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 is more than 95% for yield. And while the yield per 667m2 are 500, 600, 700 and 800kg, the total grain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are 2.9 million, 3.5 million, 4.1 million and 4.7 million.【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1(029)003【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水稻;高产;产量构成【作者】赵雅静;李小萍;姜照伟【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3;S511.048随着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水稻高产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杂交稻玮两优8612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朱德胜(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合肥231512)摘要本研究在人工撒播的栽培方式下,探究玮两优8612的8种不同播种量的生长与产量表现,分析该品种在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的适宜播种量。
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主要通过调节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来影响产量。
播种量过低则难以获得高产,随着播种量的增大产量逐步大幅增加,但播量达到一定量后,随着播量增大产量增幅减少,甚至产量降低。
在现有栽培管理水平下,玮两优8612在庐江县直播中适宜播种量为18.75~26.25kg/hm2。
关键词直播栽培;播种量;玮两优8612;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010-04直播是水稻主要栽培方式,具有轻简、节省成本和抢抓播种时间等优势,其分蘖早、分蘖节位较低且单株分蘖较多,但直播稻田的杂草耐抗性逐年增强[1]。
田志慧等[2]研究发现,当稗草和千金子密度达到4株/m2时即可造成水稻显著减产。
施用化学除草剂,不仅易出现出苗率低、有效穗数不足等问题,还会对水稻直播秧苗素质产生影响[3]。
与育秧移栽相比,无论是人工撒直播还是无人机飞播,直播杂交稻田间样体均匀度可控性都较差[4]。
据冯延江等[5]调查研究,水稻水直播出苗率只有30%左右。
部分水稻种植户为了保证基本苗数,在生产中不断提高播种量以获得足够的有效穗数,导致田间过度荫蔽,加剧病虫害和倒伏的发生,不利于合理群体的构建。
戴凌云等[6]研究认为,适宜的播种量不仅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群体,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还能使分蘖高峰期和生育期提前[7],对产量至关重要。
2022年,玮两优8612在超级稻示范测产验收中单产较高,该品种株叶形态好、抗倒性强、稻瘟病抗性好、氮肥利用率高、农艺性状优良和米质较优,深受广大农户喜爱[8]。
为了保障基本苗数,构建合理的群体,本试验以杂交稻玮两优8612为材料,探讨8种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杂交稻生长及产量产生的影响,为玮两优8612高产栽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