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26.35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距的概念: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看到一定距离处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后,刹车所需的最短安全距离

停车视距:看到前方障碍物,紧急、制动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会车视距: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时,及时刹车所必需的最短行车距离。会车视距≈2×停车视距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当后面一辆要超过前面一辆,而又不与对向来车相撞的安全视距。

立体交叉的概念:两条道路在不同高度上相互交叉的联结方式

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安全顺适地行驶的最大车速。

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的某一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基本通行能力:理想条件下车流计算模式所得的最大交通通过量

可能通行能力:是指在实际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点的最大可能交通量

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道路横断面图:指道路中线上各点垂直于路线前进方向的竖向剖面图。

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横断面结构组成及尺寸的过程。

柔性路面:各种基层(水泥混凝土除外)和各类沥青路面、碎(砾)石面层或块料面层所组成的路面。

刚性路面: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

半刚性路面: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土或处治碎(砾)石,以及用各种含水硬化结合料的工业废料修筑基层的路面。

沥青路面:用沥青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但当设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等时,还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即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的总宽度。

道路红线:指其他用地与道路用地的分界线

道路横断面: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

路肩: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分车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设置的中间带,它的主要功能是分离两个方向的车流,清晰显示内侧边缘、引导驾驶者视线、杜绝任意拐弯、防止对向行驶的车辆在高速行驶情况下互撞。

路面:是由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和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物,以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

面层:直接承受汽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

中央带:分隔上下行驶交通的设施,包括两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

横断面形式:1整体式:分隔带在同一高程上分隔上、下行车道。2 分离式:分隔带在不同高程上分隔上、下行车道

路缘石: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其他部分分界处的标石

路床:路面底部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上路床:0~30cm;下路床:30~80cm上路堤:80cm~150cm;下路堤:150cm以下部分

压实的基本概念:现场土工试样的干密度与由击实试验得到的标准干密度的比值K(%)

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由路基本体和路基设施组成。路基本体是路基断面中的填挖部分;路基设施:为确保路基本体的稳定性而采取的必要的附属工程措施,包括排水和防护加固设施。

合成坡度:指在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所组成的矢量和。

最大纵坡:指各级道路纵坡的最大限值。

最小纵坡:指在长路堑、低填方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通畅的路段,为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

路面:由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和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物,以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

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主要是水、温状况)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路基临界高度:在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最高洪水位的最小高度。如路基处于干燥状态时的最小高度,为干燥状态的临界高度。路基的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平面交叉: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

平面交叉口类型:十字形、T形、Y形、环形交叉等

临界高度:指在不利季节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的路槽底至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

横净距:在曲线各点的横断面上,沿汽车轨迹线法线方向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纵断面设计:是根据汽车动力性能,道路性质、等级和交通组成,当地气候、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纵坡布置。纵坡设计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和速度,工程造价,运营费用和乘客舒适程度。

纵断面的设计线:由直线(即均匀坡度线或直坡段)和竖曲线组成的。

纵断面线:一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从理论上讲,是根据汽车爬坡性能,运输与工程经济,地形条件,路基临界高度及视觉方面等要求确定的。

纵坡设计:1、标出控制点(路线起迄点、构造物、地质不良路段、最小填土高度、洪水位、交叉口等控制标高)2、试定纵坡线初步确定直坡线3、调整及核对纵坡线4、确定纵坡线5、计算设计标高

方纵坡设计法与步骤:1. 测量和绘制地面高程线2. 确定设计线3. 计算设计标高及填挖高度

道路平纵线形路线总体设计基本内容:(1)路线走向方面的问题,根据公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然条件合理选择(起点、终点和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向路线带选择道路中线(2)线形设计处理好平、纵、横三个方面的协调,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经济性。(车辆动力性能、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确定地形类别和计算行车速度交通量预测,确定公路规模如车道数

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避免采用指标的极限值,要尽量采用较高的标准;线形协调、有良好的视距视线条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合理选用直线和曲线;避免出现的线形组合(1)竖曲线顶部、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2)平曲线的起讫点设置在数曲线顶、底部(3)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4)避免出现驼峰(5)长直线设置陡坡或曲线长度段、半径小的凹曲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