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云图》解读
- 格式:docx
- 大小:33.03 KB
- 文档页数:16
《云图》观后感哇,看完《云图》整个人都有点懵,怎么说呢,就像喝了一杯加了六种料的鸡尾酒,味道复杂又奇妙。
它一会儿带我穿越到未来世界,一会儿又把我拉回古老的部落,搞得我时空错乱。
但奇妙的是,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最后竟然像拼图一样完美地拼在了一起,简直绝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沃卓斯基姐妹和汤姆·提克威,主演阵容也相当豪华,有汤姆·汉克斯、哈莉·贝瑞、休·格兰特等等,各个都是演技派。
它融合了科幻、剧情、爱情、悬疑等多种元素,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故事大概讲了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有作曲家和他的情人、律师和记者、出版商和老混蛋、克隆人和反抗组织、部落首领和星际旅客、后末日时代的老人和部落族人。
每个故事都精彩纷呈,而且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一颗彗星形状的胎记就像一条线索,把不同时空的人物串联起来。
我就不剧透太多啦,剧情非常烧脑,值得你好好琢磨。
说起来,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星际旅客扎克里,他勇敢善良,为了正义不惜牺牲一切。
还有那个克隆人星美-47,她从一个被奴役的复制人,最终觉醒成为反抗组织的领袖,简直太酷了!每个角色的性格都非常鲜明,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也在不断成长和改变。
这部电影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包括了轮回转世、灵魂伴侣、自由意志等等。
它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影响未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举动,也可能改变世界的走向。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最终会引发巨大的变化。
是不是有点哲学的味道?这部电影也有它的缺点。
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冗长。
而且,由于故事线太多,有些情节的交代可能会略显仓促,让人感觉有点消化不良。
画面和音效方面,我必须给满分!恢弘壮阔的场景、扣人心弦的音乐,都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尤其是云图六重奏的旋律,简直太美妙了,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云图》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片,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艺术品。
你没有注意到的那个《云图》 《云图》主旨不是佛教的六道轮回,不是自由反抗,不是命中注定,那些只是聚成大海的水滴而已。(TAT日志名字戳中别人笑点了于是决定换一个) 【只说云图】 关于6个看似独立的故事(白痴部分,可略过) 其实逻辑是只要用心看了就相当浅显的。按时间顺序,第一个航海家写的日记剩的一半被第二个故事中的作曲家偶然翻到;作曲家写出的云图交响曲被第三个故事中的女主听到并象征冥冥中的联系,作曲家的恋人物理学家引出了第三个故事;而女主的故事被小男孩写成了书被第四个故事的老头看到;老头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版历险记,成为了下一个故事中星美看到的唯一一部电影,象征自由意志;而在最后一个故事里,星美成为了部落膜拜的神。 关于演员的轮流使用 最荒谬的解释是省钱,你没必要用周迅的档期去节约一个龙套演员的薪酬。相反,这是一个有意而为的有趣的尝试。人脸的大量重复使用,并不是转世轮回,而是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恒古不变。 在每个时代中,那些相同的脸来突出了灵魂和肉体的搭配变换。但不论在怎样的面孔之下,星美,出版商老头,??他们的恐惧与无畏,邪恶与爱,和这些人格导致的每一次善举和恶行,都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影响着后世。肉体,再熟悉也会变为陌生;一个人对物理形态的记忆将与生命一起戛然而止。但“人类”的主体却贯穿了每个时代,也注定了历史的轮回。角色是变化变化变化,灵魂是同一同一同一。 彗星胎记 电影唯一一个贯穿千年的线索,是一个彗星胎记。有人说所有带胎记的人都是一个人的来回转世,这太突兀了。两个symbols,一个是云,瞬息万变却不灭;一个是彗星,最大的特点,是保持形态而定时回归,比如哈雷来探望地球的周期为75~76年。人类历史并非混乱,而是一个个清晰的周期:电影中的三角贸易时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文明和未来世界。黑人女记者在看old letters时说:“我只是不明白我们为何一遍遍在犯相同的错误。” 看似时代科技在发展,但每个社会中的矛盾和个体所面临的dilemma都惊人的相似,像彗星一般回归历史。 —————————————————————————————————————————————— 【云图非云:关于云图的主题】 云图为何叫云图?查了一下原著找到了如下文字。 Souls cross ages like clouds cross skies, and though a cloud's shape nor hue nor size don't stay the same, it's still a cloud and so is a soul. Who can say where the cloud's blowed from or who the soul’ ll be tomorrow? Only sonmi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the compass and the atlas, yes, only the atlas of clouds. 因为电影很多镜头过于细腻,很容易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个体命运上,得到6个简化的故事。于是便忽略了一点:云图非云。 云图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部以“上帝的视角”为拍摄的电影。换言之,云图强调的是所有云组成的图,像画卷一般铺展开来。个体的故事被弱化,因为再离奇的经历在一个目睹了世间所有悲欢离合的人眼中都是陈词滥调。我们讲的不是一个“云”转世来又转世去的故事,而是无数云的故事所组成的散点图,过去,现在和将来由此建立了某种联系。 这是我认为《云图》的真正主题:人类的殉道。云图是注定在人类基因中的历史和未来。 —————————————————————————————————————————————— 【云图主题解析】 【唯一的真相】 “There is only one truth. All the other versions are mistruth.”星美451开始了她的回忆。 星美的记录仪是揭开是6个故事的密码,也隐喻最深。星美,是整个人类的化身。而所有《云图》的经典台词,都指向了她看到的唯一的真相。 那个真相就是人类的殉道:人类为了各自信奉的规则而自相残杀,因为超越规则而永生。 【规则和自相残杀】 而人信奉的“真理”取决于他的立场。 “我绝不会向暴力犯罪屈服”,弱者认为反抗是正义。他们革命,以生命的代价为了换取“更多人的幸福”。 “弱者为肉,强者食之”暂时的强者以为掠夺是真理。他们心安理得地压榨在他们眼中的弱者,直到片中追逐利益的医生头颅被装满金币的木桶砸碎,践踏移民女人尊严的男人被那个墨西哥女人砍死。 这是一个循环,立场一刻不停的变化。昔日的冷血商人发现,只有在剥夺自由时,才能体会到“自由”被我们的社会滥用了。而曾经的奴隶主,也会因为成为过弱者而投身于废奴运动。这两个立场的冲突存在于每个时代,黑奴与奴隶主,同性恋与异性恋,人民与石油巨头,被囚禁者与囚禁者,克隆人与纯种人?? 《云图》的意义在于它时间的跨度产生了宏观的事件循环,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事件的意义。比如在看V时我们所为之欢呼的“革命”,究其根本也只是强者与弱者立场暂时的互换,人们信仰碰撞的集中爆发。革命的无意义在于,它超越不了它试图颠覆的立场,而与之相随的是屠杀。 真相的前半部分就是规则和自相残杀。 星美看到的克隆人产业是一个极为强大的隐喻。在整个人类的视角,生命就是对最原始基因的无穷尽的回收和克隆。 弱者为肉,强者食之。我们吃的“速扑”就是我们自己。 【殉道和超越】 星美451向所有殖民星球宣读了她的“启示录”。 记录员问她:“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你就明白义军的行动终将失败。那你为何还要这样去做呢?”“我们必须战斗,甚至必要的牺牲,告诉人们真相。” 真相的后半部分在于“殉道”,即义无反顾。 他们是殉道者。物理学家选择将核反应堆报告交给记者死于爆炸,为了投身废奴运动白人决定与黑人一起搬到疾病肆虐的南方,作曲家为了维护《云图》和人格的尊严在浴缸中自杀,星美神态安然地宣布她的《启示录》然后被捕。 是殉道者选择了死神,他们对结果不恐惧,不惊讶,不愤怒。“人们必须要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正常人的立场是潜意识决定的,但殉道者主动选择并捍卫他的信仰。“真正的自杀是有条不紊毅然决然的。人们妄下断言:“自杀是懦夫行为”。这实在是无稽之谈。自杀需要巨大的勇气。” 他们是耶稣的化身。因为他们的灵魂完整,他们选择了爱和唯一的真相——这些是神的特征。不恐惧,是因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们确信自己将以其他的方式在世界存在;不惊讶,是因为主动走向死亡;不愤怒,是因为爱将我们引向宽容。 “你爱过他吗?” “我爱他。” “你是说你现在仍然爱他?” “不,我永远爱他。” 星美穿着白色的裙子被两个红袍使者处决。红色在西方代表血腥和criminal abuse。白色是耶和华衣服的颜色,代表Jesus is being with you.她从没有挣扎反抗,反而似乎在微笑。 少数有隐喻的是演员重复组合之一,有张海柱、星美-451和航海日记作者和他的妻子。电影中,记录员问星美:“你的启示的要点是,个体生命的后果会一再重现直到永恒。这是否意味着你相信来生,既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我相信死亡只是一扇门,当它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我想象中的天堂,是打开一扇门,他在门后等我。” 然后镜头切换到阳光推开屋门,相同演员扮演的妻子看到了大洋上漂泊过后归家的旅人。 《可兰经》说,天堂的fecundity是由内而外的丰足。《EVA》里我们之所以需要人类互补计划,是因为人和神的区别就在于内心是否完整。基督教说那是原罪,佛教说那是欲望六根, EVA里提到那是恐惧与缺失。为了填补,有的人修行,有的人试图来用获取来补偿,有的人选择了施与爱。 人与人也在这时建立了心灵的联系,将对方带出恐惧。不必真的在一起,而是让一个人存在于自己的内心而让他永生。卡文迪什看到初恋端着红酒出现在他面前:“窗外,大片的雪花飘落在石板瓦屋顶上。和在佛蒙特辛勤努力的索尔仁尼琴一样,背井离乡的我也要笔耕不辍;和他不一样的是,我不会孤独。”我不知道自己有多爱那对同性的恋人,错过彼此的凝视却永远拥吻。“死神不会将我们带走多久。让我们来生相会在科西嘉的星空下。” —————————————————————————————————————————————— 【两股力量,完整的云图】 几十年前,人类已经知道一切高级生物都有自毁倾向,当科技发展水平超出道德最高承受范围的那一天,大毁灭会降临。但云图不会破散。“那些经常改造时间和空间的力量,那些能够决定和改变我们设想好的命运的力量,在我们诞生前很久就起作用了,而且能够在我们死亡后继续起作用,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选择,就像量子轨迹,只有理解了这一刻,才能理解下一刻。在每一个交叉点上,每一次遭遇,都蕴含了一个新的或者潜在的方向。” 毁灭只是一次净化,为了新一轮的开始。总有一个真相,人类为了各自信奉的规则而自相残杀,因为超越规则而永生。两股力量,向下压向毁灭,向上破茧重生。 牧羊人被老乔治诅咒的噩梦重现了千百年来所有人的噩梦;而他挣脱诅咒与先知同生共死,又再现了每一次殉道者们超越规则的过程。“先知和我们一样,都失去家园了。”船上,牧羊人却握着先知的手,向她微笑。像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回归一样,幸存者重新认识自己,痛苦怀疑,最终建立人和人的联系。就像人类只有一次生命。你每一次微笑,都会看到归家的亚当尤因,与初恋干杯的卡文迪什;你每一次
云图影评云图影评(一)电影《云图》的时间线从十九世纪中到人类衰亡的一百多年后,这么大的时间跨度虽然只用了六个故事来连接,但是却基本没有冗长的感觉。
影片的开头六个故事简短快速的掠过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虽然电影后面有导演在炫技的感觉,但总体来说情节还是非常紧凑的。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就是不同故事中人物身上的胎记。
故事一律师尤因胸上的胎记、故事二罗伯特腰上的胎记、故事三路易莎肩上的胎记、故事四卡文迪许腿上的胎记,故事五星美脖子上的胎记和最后的镜头扎克里后脑勺上的胎记(幸亏是在电脑上看,在电影院看的话估计是很难一次性发现),这种安排其实隐含了一个意思,就是虽然不同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故事中,但是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的,虽然随着时间的变迁肉体也许已经消亡,但是这种联系却是一直存在的,影片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相信死亡只是一扇门,当它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
”这感觉上颇有一点“轮回”的意味,虽然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差别。
我想导演安排相同的演员在不同的故事中饰演不同的角色,可能也是有这种意味的。
影片中还讲述到了因与果之间的关系。
星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
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
在某种程度上和佛家所说的”既种业因,便得业果”其实是一个道理。
星美在最后的故事中成了人类衰败后所信仰的女神,我想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东方的文化,而其他几个故事则是从西方的角度来叙述,也许作者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无论是东方文化也好还是西方世界也罢,在人类最本质的问题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们透过别人的眼睛了解我们自己,人类生命的不朽性质在于我们的言语和行为的后果,正是这些行为和后果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人类一直都是呈一种螺旋式的角度在不断前进的,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之前行为的后果,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
从子宫到坟墓,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无论前生还是今世。
一。
演员表完全版汤姆汉克斯:左上:出自第一个故事《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亨利古斯医生,一直给尤因灌毒药,想谋财害命。
中上:出自第二个故事《希德海姆的来信》,旅店老板,敲诈了罗伯特弗罗比舍心爱的马甲。
左下:出自第三个故事《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个谜》,科学家艾萨克萨克斯,与路易莎雷一见钟情,后因揭露真相被飞机炸弹炸死。
中下:出自第四个故事《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难经历》,黑帮背景作家德莫特,因某评论家对其书出言不逊,将他从楼下扔下摔死,后该书大热。
右上:出自第五个故事《星美451的记录仪》,饰演电影中的卡文迪什。
右中和右下:出自第六个故事《思路刹路口及之后所有》,山谷人扎克里,与哈利贝瑞饰演的先知相爱。
哈利贝瑞:左上:出自第一个故事《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部落妇女,与亚当尤因对视了一秒。
中上:出自第二个故事《希德海姆的来信》,音乐家维维安的妻子,跨种族出演。
左下:出自第三个故事《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个谜》,女主人公记者路易莎雷。
中下:出自第四个故事《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难经历》,舞会上的印度女,和德莫特眉来眼去。
右上:出自第五个故事《星美451的记录仪》,给星美摘下项圈的医生,已面目全非。
右中和右下:出自第六个故事《思路刹路口及之后所有》,先知,来山谷寻找家园。
雨果维文(就是好多人喜欢的V的扮演者)左上:出自第一个故事《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亚当尤因的岳父。
右上:出自第二个故事《希德海姆的来信》,只记得好像挺爱慕维维安的妻子,来维维安家里看了《云图》的稿子。
左中:出自第三个故事《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个谜》,杀手斯莫克,杀了西格史密斯和艾萨克萨克斯。
右中:出自第四个故事《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难经历》,养老院护士诺克斯,反串出演。
左下:出自第五个故事《星美451的记录仪》,梅利教授,跨种族出演。
右下:出自第六个故事《思路刹路口及之后所有》,老乔治,即扎克里潜意识里的恶魔。
休格兰特(老了!!)左上:出自第一个故事《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奴隶主,贵族霍罗克斯。
云图影评《云图》影评影片《云图》是一部由汤姆·提克威、安迪·威卢士和朗·哈德里导演的科幻剧情片,改编自戴维·米切尔的同名小说。
该影片以跨越六个世纪、五个故事线交织的方式展现出人类命运的循环和轮回。
《云图》于2012年上映,曾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影片的高质量制作和复杂的故事结构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科幻元素的超级大片,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影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跳跃式的剪辑手法将六个故事线紧密连接在一起。
这种叙事结构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充满了惊喜和探索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影片主要讲述了六个故事线,围绕着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展开。
这些故事线涉及到旧时代的海上旅行、工厂劳工的革命斗争、美国黑帮的复仇行动、出版社的密谋阴谋、未来世界的科技垄断以及部落生活的种族问题。
这种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论是权力斗争还是爱情亲情都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着交织和共通的探索。
影片中的每个故事线都各具特色,却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观众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理解力去抓住这些看似分离的故事线之间的联系。
同时,影片对于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思考也渗透在每个故事线之中。
通过角色的命运和选择,观众能深入思考人类应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以及人性中的善恶和复杂性。
影片的演技也是其一大亮点。
汤姆·汉克斯、海利·贝瑞、本·惠仑等实力演员在影片中出色地演绎了多个角色。
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在不同世界中的不同性格和命运,从而更加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演员们出色地应对了影片中存在的多个角色和时空跨度的挑战,给观众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演技表现。
影片的艺术指导和视觉效果也十分出众。
通过对各个时代和地点的精心设计,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惊人的视觉盛宴。
无论是海上的冒险场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设定、未来科技的幻想还是古老部落的原始景象,影片都通过精美的场景和服装设计带给观众震撼和享受。
关于《云图》背后的好莱坞文化浅析工商管理学院2012级梁夏月201230541244一、影片介绍:《云图》(Cloud Atlas)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故事从六个人在不同时空的际遇入手,时间跨越以公元1850年为始,一直延伸到后末日时期的未来,不同的人物、场景和事件在时空中更迭变幻,不变的是每个主角身上都带有彗星形状的胎记。
它像亘古灵魂的烙印,将人性中的反抗精神代代延续,最终织成一幅浩瀚璀璨的云图。
二、关于影片的创新:不仅是从文字到影像化,艺术承载体的创新,《云图》在结构和叙事的方式上相较其他电影进行了创新。
尽管这种创新的尺度并不好拿捏,成果也带来了诸多质疑和诟病。
影片没有遵循小说的结构,小说的一些表现形式也并不适合运用在电影中。
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
一些原作中较为隐晦的想法和意图,也随着影像化变得更为直观,比如轮回的思想。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还是显得很与众不同,这种不同也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
如一开始所说,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
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
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
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
其次电影在改编这一方面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这也应该是衡量其改编成功的一个标准。
三、关于《云图》展现思想的主流说法:“《云图》的主旨是想说,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与命运和现实的抗争随时都存在,而且正是因为有了敢于与现实抗争的人,人类才会不断的进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黑人与律师关于奴隶制的抗争,记者与科学家关于公司阴谋的抗争,老人与养老院的抗争,克隆人星美与企业国残暴统治的抗争,信仰星美的族人与野蛮人的抗争,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发生,却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电影云图观后感影评《云图》是一部由汤姆·汉克斯和哈莉·贝瑞等主演的科幻悬疑电影,影片首播于202X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011.瞄了一眼豆瓣上的影评。
好些人总是要靠不屑一顾故作高深的评语来才能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无知。
说这六个故事毫无关系,简单拼凑只能说明自己对于历史的不熟悉;至于说这六个故事都无惊奇之处,只是靠剪辑做到一起,由此增加深度,看似有理,但是过于简单;至于把这部电影当做爱和救赎陈词滥调的说教的人们最好还是一边包饺子一边去看建党伟业吧。
2.云图是关于奴役与自由的电影。
3六个故事相互之间的关系首先在于主题上,其次在于线索的勾连,再有就是靠着剪辑的精妙衔接。
广义的奴隶制从未在地球上消灭。
人种的差别(尤因和黑奴,人与克隆人)地位的悬殊(音乐家),观念的束缚(土著脑子里的老乔治),信息的垄断(石油企业)都是对人实现自由的障碍。
当然对人类自由最直接的障碍还是暴力,这一点在老人院里得到了最为精妙的阐述。
老人院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是对其他几个故事极为有利的补充。
看似诙谐而与其他几个故事的沉重不搭调,其实背后的主题和另外几个是一致的:对压迫的反抗。
至于通过线索来勾连几个故事这是这一类电影管用的手法。
比如低俗小说当中,拳击手的故事和黑帮的故事的穿插。
在云图里,这种勾连,主要在星美的故事和土著的故事之间,星美的故事和老人院的故事之间,还有核反应堆的故事和音乐家的故事之间都有关系,都有关系。
(当然也可以说是轮回的关系)最后是剪辑的巧妙。
这一点不用多说,看了便知。
4.好莱坞电影其实也都是主旋律。
但是不是如好些吃着哈根达斯观影的人所以为的每一部都是爱和救赎的传道士。
黑客帝国,盗梦空间,蝙蝠侠。
背后都用着很深的哲学背景。
(哈哈,都是唯心论!!!)但是人家的主旋律做的无声无息,或者说润物细无声。
弘扬社会主义勤俭节约的传统,花80块大洋看一场资本主义腐蚀心灵的电影还是挺值的02我以为,一部上佳或绝佳的电影,看到最后,只能用一句“牛逼”来评论。
《云图》不是看一遍就能领悟的神作《云图》不是看一遍就能领悟的神作第一个故事:1850年美国律师亚当·尤因乘船回国,在临别宴会上,有人第一次说起“自然法则”这个词,指白人对黑人的奴役是合理的。
航行途中,尤因救了一位黑人,后又被黑人所救。
尤因回国后,告诉身为美国奴隶主的岳父,自己要投身于废奴运动中。
岳父再次强调了“自然法则”,并告诉他一滴水是无法撼动大海的。
而尤因则回答说:没有一滴滴的水,哪来的海洋呢?分析:奴役和自由是两个沃卓斯基电影永远的主题,《骇客帝国》是,《V字仇杀队》是,《云图》仍然是,奴役和抗争这个主题发生在了每个时代的故事中。
《云图》中,时代在改变,奴役的形式在变,但奴役的本质从来没改变,因人性的贪婪和懒惰所发生的奴役罪恶从未改变。
从白人强制奴役劣等人种,到资本主义社会通这商业奴役庸众,最后未来通过科技奴役人造人。
这个故事中的两次提到“自然法则”,一次出现在电影的开头,一次出现在电影的结尾。
暗示奴役是人类生物性的本质,但《云图》的主题非常光明,在每个奴役的时代,都有理想主义者站出来反抗,并成为人类的希望,电影最后跨时空,跨历史的平行蒙太奇,表现的即是奴役和反抗的主题,感人至深。
沃卓斯基姐弟应是美国电影中的极左派,《骇》和《V》都有很明显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他的电影中往往有着强烈的反资本主义和反白人的倾向。
这一点我们后面还可以看到。
第二个故事:1931年年轻的罗伯特·弗罗比舍和鲁弗斯·西科史密斯是一对同性恋人,弗罗比舍是年轻的音乐家,西科史密斯则攻读物理。
两人分别后,弗罗比舍被一位老音乐家雇佣,他给西科史密斯写信讲述自己的经历,他读到尤因的航海日记,并创作出了《云图六重奏》,但却被老音乐家敲诈,弗罗比舍愤而杀死了老音乐家,最终在完成作品后饮弹自尽。
分析:注意第一场弗罗比舍和西科史密斯出现在床上的戏,弗罗比舍的后背上有一个慧星的胎记,这是一个贯穿电影始终的标志,后来又出现在了第三个故事中的女记者路易莎·雷身上,第六个故事中女先知的头上,以及结尾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角色的后脑上。
电影《云图》观后感电影《云图》观后感《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
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影片《云图》中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
这就是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显得很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也是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
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
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
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
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
观后产生了些语无伦次的杂乱想法: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
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
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
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4.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
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
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工程施工经典电影》电影名称:《云图》电影类型:科幻、剧情、冒险上映时间:2012年导演:汤姆·提克威、莉莉·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汉语、韩语、日语、法语电影简介:《云图》是一部由汤姆·提克威、莉莉·沃卓斯基和拉娜·沃卓斯基联合执导的科幻电影,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讲述了六个跨越不同时空、地域和物种的故事。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工程施工的场景,以及工程背后的艰辛和挑战。
故事梗概:1. 1850年,太平洋。
一位美国记者(吉姆·贝海姆)在航行途中,遭遇了船难,被困在一个荒岛上。
他在岛上遇到了一位名叫塔奥的土著人。
在塔奥的帮助下,贝海姆学会了生存技巧,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云层中的神秘岛屿。
2. 1931年,苏格兰。
一位音乐家(罗伯特·弗洛比舍)致力于研究一种名为“云图”的乐曲。
他在探寻乐曲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名叫索菲亚的女子。
两人共同经历了爱情、背叛和战争,最终发现了“云图”背后的秘密。
3. 1975年,美国。
一位名叫路易丝·雷德利的女记者,在调查一起神秘的飞机失事事件时,发现了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秘密组织。
她勇敢地揭露了这个组织的罪行,最终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革命。
4. 2012年,韩国。
一位名叫尚恩·凯特的科学家,在研究一种可以永葆青春的药物时,遭遇了来自未来的人类。
他们告诉尚恩,这种药物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灾难。
尚恩必须在拯救世界和追求永恒青春之间做出选择。
5. 2144年,夏威夷。
一位名叫亚当·阿尔特曼的科学家,在研究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的发明时,意外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永生不老的怪物。
他穿越时空,寻找与自己有关的故事,试图找到解除诅咒的方法。
6. 反乌托邦未来。
一位名叫汤姆·汉克斯的建筑师,被赋予了重建世界的使命。
二年级读后感作文:云图读后感
《云图》是一部充满哲思的电影,以时间为线索,交织了六个不同年代的故事,讲述
了两个男人和一名女性的爱情、友情和命运。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人
生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电影中,每个故事都充满了许多丰富的内涵和哲思。
最后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在一个未来的东方大陆。
在这个故事里,人类已经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延长生命,
但同时失去了感情和人性。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中的社会,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很
多好处,但也对人类的心灵和情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学会在科技和人性之间
取得平衡,不要被科技所束缚。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爱情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经历
了爱情的考验和磨难,他们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无论是在充满战争和磨难的年代,
还是在未来的科技发达的世界。
这让我明白了爱情的伟大和宝贵,爱情在人生中是不可或
缺的。
《云图》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思考。
它不仅仅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更是一部富
有哲思和内涵的作品。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
对挑战,永远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我也希望能够在爱情中像主人公一样,珍惜和守护
自己的爱情,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
电影《云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爱情的珍贵。
我会
把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用爱去温暖周围的人。
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有内涵、有爱心的人。
初二读后感:电影《云图》观后感
600字
《云图》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云图》中讲述了六个故事好像是没有关系的几个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是后一个故事里的被发现的“故事”。
前一个故事里前世经历的事情,被后一个故事里的今生读到/看到/记着,但是开始都没有很完整直到最后。
作曲家只读到了航海日志的一半( “一部未写完的书犹如一场未完结的恋情”),最后发现航海日志的另一半被垫在了床脚;
记者读到了作曲家与恋人之间的书信,但充满疑惑,最后将书信完整给了可以理解它们的人;
出版商读到了关于记者的悬疑小说 (half-lives 是暗示只有部分么?)最后将其出版;
克隆人Somni-451和云娜看到了关于出版商的电影片断最后张海柱帮助她看完了全片;
部落的人们把克隆人Somni-451当女神搬供奉却并不知道她的真实经历 A被B告知了Somni-451的完整经历;
最终年老的汤姆大叔向孩子们完整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直到今天晚上将她看完,我的好奇才停止,但我的情绪并未平复,那些画面,仍旧在我的脑海中碰撞。
弗罗比舍在钟楼的日出里,等待着史密斯上来;星美-451在被欺骗说海柱已死,眼泪就扑簌着落下,然后望着窗外的天空;偷渡的黑奴在昏暗的船舱里注视着白人律师尤因的眼睛,用明亮的眼神诉说,要建立友谊,这就足够;老头卡文迪许,在旧式的打字机下敲打出自己的故事;女记者罗伊被追杀,在汽车中坠入海水里;山谷里的人对先知人的畏惧与惊奇。
一个个画面在脑海中切换着,让我的心不能平静,所以我用并不平静的心情,在键盘前敲击下这些文字…对于一部好的电影,我始终相信,导演是想通过她传递什么的(请理解我用“她”)。
或许是想阐述某种信念,或许是讲述某个传奇,或许是表达某种愿景,或许是表现某种恐惧,等等等等。
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也在试图抓住些什么,想知道这些情景的背后,那些人在思考着什么,是什么理念推动着故事的进行。
我看了半小时,仍旧是一头雾水。
但我有耐心,虽然不多。
我知道,只需要继续看下去,就有可能将这些故事读懂。
请原谅我数学不好,甚至到了两个小时我才数清楚一共是六个故事间隔着讲述。
同时,也钦佩着导演的勇气。
以前也看过一些将两个或者三个故事串联起来讲的电影,但六个故事一起叙述的,真真是第一次见,要将这么多的故事同时讲好,难度不可谓不大。
多个故事穿插讲述的,一般都有某种关联将几个故事交汇起来,比如《疯狂的石头》,是那块玉石让不同的人的命运发生碰撞;比如《两杆大烟枪》,是金钱和大麻让巧合同时上演;比如《全城热恋》,是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时代发生的爱情故事。
那么《云图》呢,将六个故事联系着的又是什么?电影中女记者罗伊的小侄子说:通过一个好的线索,能发现另一个好的线索。
我试图在这些貌似凌乱的故事中找到头绪。
律师尤因和黑人奴隶的故事,写成了书,出现在了弗罗比舍的眼前;弗罗比舍与史密斯的书信,被罗伊发现;山谷人和先知人信仰的神星美,是星美与海柱故事里觉醒的复制人;山故人扎克里第一次出现时手里的宝石,和尤因衣服上的一模一样;卡文迪许的故事拍成了电影,出现在星美的影音播放器里。
电影《云图》中的符号学探究作者:赵志豪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6期影片《云图》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2012年由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拍摄完成。
故事从六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的不同际遇入手,时间从1850年跨越至末日后的未来。
六个故事看似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而这些环环相扣的连接点,是通过影片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或事件来实现的。
这些物件和事件就有了超越其本身的符号学意义,而这正是其经典所在。
一、影片中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学奠基人之一的索绪尔曾提出“符号学的主要着眼点,是立足于符号的任意性基础上的整个系统集团。
”这个观点代表了整个结构主义大潮的出发点。
“系统立足于任意性基础上”,所以看来散乱的、任意的符号单元之所以能表达明确意义,其实就靠了系统。
[1]。
一旦进入系统,不同的组分就获得了“系统功能”系统的特点,特点表现首先即是“全域性”。
在《云图》中,各个不同的组分共同表现着影片关于生命轮回的主题,虽然这些组分的表现形式或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其表现主题的相同使其具有了相同内部意义。
就像导航软件中对左转指示符号,与公路上的对左转的指示牌,“符号形式非常不同,‘全域’却相当一致,保证全域覆盖就保证了其意义的‘同型’对应”。
[2]《云图》中,各种符号的运用都遵循着影片主题的系统性。
二、影片中具体线索的所指当代符号学的开拓者之一的皮尔士曾指出“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东西,因为与之像似”。
任何的物体都有着固定的外形,所以任何物体都可以找出其与另一个物体的像似之处。
[3]像似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直接,有一种“再现透明性”,像似让人觉得有一种“直接感”。
《云图》中大量的出现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都与另一物具有很强的相似之处,这种如再现般透明之感正是导演想要受众所感受到的。
(一)数字“6”的所指作为主要导演之中的沃卓斯基姐弟是痴迷于数字的导演,这一特征早在其代表作《黑客帝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黑客帝国中事件的发生环境——“矩阵”,即是一个特殊的数学符号。
《云图》:宏大命题的革命式叙事如何去描述影片《云图》?就像是让普通人去看懂一幅复杂的卫星云图。
影片有6个独立的情节,但我发誓我可以数出来更多。
导演多达三位:汤姆·提克威、拉娜·沃卓斯基和她的弟弟安迪·沃卓斯基——形成你中有我的“圣三位一体”,而每一个主角都需要在片中扮演多个角色。
你会有机会见识到休·格兰特扮演一个满脸赘肉、满头脏乱卷发的伦敦佬儿时是什么样儿,也会看到他化身为一个把口水涂在脸上的耸人听闻的食人族。
以下是这部复杂影片的主要故事脉络:1,十九世纪中叶,在一次通往某个太平洋岛上的航程中,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吉姆·斯特加斯饰)和一个诡计多端的医生(汤姆·汉克斯饰)发生冲突,被偷渡者(大卫·吉亚思饰)救了下来;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青年(本·威士肖饰)执迷于音乐,却作为一名抄写员受雇于一个古怪的作曲家(吉姆·布罗德本特饰);3,近四十年后,旧金山一位社会调查记者(哈莉·贝瑞饰)在一个老科学家通风报信的帮助下,揭示了核电厂的危险真相;4,当代,伦敦的一名无良出版商(吉姆·布罗德本特饰)被他的兄弟(格兰特饰)囚禁在一家老人院;5,在2144年的新首尔,一个闪闪发光的亚洲城市里,一个为食品工业链而生的克隆女性(裴多娜饰)开始反抗这个创造和孕育了她的系统;6,最后,在未来世纪里——时间是“秋天之后的106个冬天”,森林部落成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生存,居住在未知地的先知们会定期乘船来与各个部落进行交易。
他们拥有中国影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医疗科技,但始终避免涉入原始部落的生活当中。
有一天先知中的一员突然决定来对他们进行考察,并由此展开了一段对当地原始部落和过去文明的探访……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留意影片如何将原著小说纷繁复杂的玄幻投射在大银幕上,那《云图》这部电影绝对会迅速成为你的挚爱。
我推断它的拥趸会不止一次进影院观赏这部影片,以充分享受和消化它引发的趣味和丰富的内涵。
《云图》观后感《云图》观后感1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激情和热量如繁星般璀璨,也如同大海般浩瀚无边,让人深感颤栗的同时又被其深深折服。
影片的亮点在于剪辑,然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认同这样的叙事方式,但又感叹导演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智慧,但很显然有一部分人将电影的晦涩难懂归诸为影片的叙事和剪切,不得不说的是稍显另类的故事切换无疑增加了本片观影的难度,但如果没有勇气去理清这一切,又如何得享最后的观影喜悦呢。
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一定的耐心去解读这片,如果单纯按照叙事学来说,我们发现影片的结构杂而不乱,6个故事清楚明了,在主题和结构上形成一定的对应和互文关系,同时故事切换非常流畅,一些高潮又能够同时到达。
此外,六个故事的交叉行进,让人感受到三个导演在讲圆这一故事的同时还带有一定的狡诈色彩,在讲述人类文明进程过程中,三个导演同时又夹带私货,以人类情感和自由归属为母题,同时又以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哲学命题来承接起生命的脊梁,所谓命运、轮回、传承、起接、因果,在我看来不过如此,然而影片却如此大费周折,无非就是让我们明白,一切皆因缘所致。
影片在讲普世哲学的时候拐了一个大弯才把主题讲透,这一皆为了避免故事落入俗套,影片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观众的注意力被引申到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必须思考、必须去理清,我们同时目不转晴但又常常有所迷惑,这才是本片的观影乐趣。
六个故事讲述过程中不断的交叉切换,又平行行进,这种大胆的叙事除了制造一定的迷宫效果之外,更多的是串联起更多的暗示,故事发生在人类历史各个不同的时期,这六个故事发生在人类浩瀚历史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内,一些线索看似随意,但却是串联起整部电影的关键,如胎记、纹身还有演员在不同故事里的表演和动机等等,人物的梦境和生生世世的轮回,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是一个讲透生死轮回的故事,如:音乐家读到了反映律师航海日记的小说,女记者读到音乐家和情人间的书信来往,同时女记者的故事被出版商出版;等等随之而来的出版商和克隆人再到后来的原住民,随着时光流转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同蝴蝶效应般,被流传至今同时也影响深远。
电影简介•电影《云图》(Cloud Atlas )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
影片由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汤姆·汉克斯、哈利·贝瑞等好莱坞顶级巨星主演,阵容强大1850年,南太平洋的轮船上,律师Adam Ewing 的航海日记,与一个黑奴的友谊;故事结构与联系•一个律师在从英国回到旧金山的船上写了一本航海日记。
•一对英国的gay在若干年后读到了这本航海日记。
•一个女记者在若干年后得到了这对gay当年的书信。
这个女记者的邻居(一个小孩)根据这个女记者读到的信写了一部小说。
这个小说后来被一个出版商出版了。
•星美后来看到了一部根据这个出版商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在遥远的未来,一群人被星美的故事激励着,把她奉为神明。
故事概要•1850年,南太平洋的轮船上,律师Adam Ewing的航海日记,与一个黑奴的友谊;•1931年,比利时音乐家Robert Frobisher写出传世《云图》交响曲,与老年天才作曲家和同性恋人之间的纠葛;•1975年,记者Lousia Rey调查旧金山一座核反应堆安全威胁丑闻的故事;•2012年,出版商Timothy Cavendish逃出老年疯人院的故事;2144年,近首尔,克隆人Sonmi-451觉醒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的事迹;•后末世时期,人类文明被毁灭,夏威夷,原住民Zachry与高科技文明残存者互相帮助的故事。
时间地点:1849年的南太平洋群岛关键人物:律师尤因、黑人奴隶奥图瓦、医生(律师朋友)关键事物:日记NO.1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An 1849 diary of an ocean voyage across the Pacific因为律师的身体不适船上的一名医生帮助他摆脱困境律师在自己的船舱内发现了奥图瓦刚开始律师并不乐意帮助奥图瓦但是最终因对他身世的怜悯伸出了援助之手律师正在试图说服船长船长答应给奥图瓦一个机会第二天水手把奥图瓦逮到了甲板上船长让他去降帆原来船长并不是真心帮助奥图瓦想借此杀了他千钧一发之际律师扑向了瞄准奥图瓦的水手奥图瓦免于一死最终船长为他的技巧所折服奥图瓦发现了医生的诡计原来他一直在给律师喂毒药谋财害命进过一番殊死搏斗奥图瓦杀死了医生救出了律师回到家乡后律师烧毁了贩卖黑人的合同带着他的妻子走上了废奴运动的道路Story 2:letters from a composer to his friend •时间地点:1936年的英国剑桥(第一个故事的87年后)•关键人物:音乐男、科学男、老作曲家维维安•关键事物:日记、胎记、云图六重奏、信故事第一个镜头同床的同性朋友科学男从梦中被敲门声惊醒,谁都没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共眠。
六相云图由六个互相穿插的故事组成,涵盖了空间上人所能触及的地方和时间上人类的历史。
云图六相所表达的即是人类六相。
六相既同时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又同时表现在每一事物之上。
六相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圆通自在,无碍溶融。
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即为六相,名称并不重要,可以理解为整体和个别,相同和相反,成功和失败。
引申到片中,每个时代都是个别人类群体的行为,组合起来就是整体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有相同点,自然也有不同点;关于成功和失败则需要根据时代特征予以解读。
六个故事前后相关,联系点在于自传体小说、日记和记录。
作曲家家通过传记知道律师的故事;杂志记者通过书信了解到作曲家的故事;出版商通过投稿了解到杂志记者的故事;克隆人星美通过电影知道出版商的故事;山谷人通过传说和记录了解星美反抗人类的故事。
每个时代都展现人类恶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人对此进行抗争,前四个故事都有接近正确普世价值的结局或理念,因此,人类仍在峭壁上努力保持着平衡,不至于失足滑落。
轮回是佛教用语,但现在的解读已明显跳出宗教概念。
而轮回也可和灵魂挂起钩来,成为东西二方通用的不灭论原理。
云图中六个独立故事表达了人类六个时期的故事,使用的演员也别出心裁地一人分扮多角,部分演员出现在每个故事中,不管观众有没把这样的设置往轮回想,可人类一茬地重复相同的行为,不得不让我认为,每一个个体正在进行小轮回,而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轮回。
奴役i黑奴时代亚当·尤恩被白人医生谋害,被跟随的逃亡黑奴所救,结尾是,尤恩投身废除黑奴运动中。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对族群的演变和族群的冲突从根本上予以解读,所处环境和技术造成该处人类的行为,当先进文明认为落后文明能被奴役时,大多数族群的做法是,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能掌握住的都予以奴役。
片中,查塔姆群岛的莫里奥里人被邻近的毛利人和原来的白人殖民者奴役,此类事件,戴蒙德在书中提到很多次。
就算我们汉族人自以为热爱和平,但自古以来也兼并过无数弱势族群,而我们自身也被其他族群奴役过。
ii权威时代一直以来,我们对权威时代都不陌生。
这个权威指的是名望、权力等。
人类为何会崇拜权威,权威为何能只手遮天。
佛比薛尔,一个有才华的同性恋作曲家,当他的作品被他所投靠的音乐大师剽窃时,他正在被精神奴役,于是,反抗,在精神上胜利后,肉体却不得不自行销毁。
他的作品少有人听,但却是人类的瑰宝。
关于天才被打压、被偷窃、被毁灭,古往今来层出不穷,小部分天才成功了,成为了权威,大部分却泯灭了。
iii垄断时代这个概念,欧美和日本提的较多,中国只有国有企业能垄断,没有家族化的垄断是不能对国家产生实际影响的。
垄断时代在于欧美,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开始产生,上个世纪达到高峰,钢铁、石油、芯片、软件等,当一类企业办到让国家产生恐慌,不知是辛还是不辛(双方都是)。
垄断称不上奴役,但是,垄断集团庞大到一定地步,就会产生超越国家的组织形态,有些电影探讨过此类情况(《铁拳》、《生化危机》),那么,连国家都会被奴役。
片中的石油公司为了垄断能源市场,竟然试图让核电厂爆炸,于是,各种阴谋手段齐上阵,路易莎死里逃生,得几个良知未泯的内幕中人相助,终于查出了实情。
iv黑味时代蒂莫西·卡文迪什,出版商、落魄鬼。
这个片段有太多《飞跃疯人院》的影子,抨击的是无良子女和恶毒帮凶。
把老人像犯人一样关着(算是某种形式的奴役),名为保证安全,其实是甩掉包袱。
卡文迪什被关入狱中的流氓作家的手下勒索,这确实够黑的,也够味;而该流氓作家把恶评他作品的评论家扔下了楼,也够黑够味。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混搭到了一定地步,人类都没那么单纯,不管哪种文化,简单化的评价已跟不上时代了。
V克隆时代关于克隆人的奴役,早有不少电影提到过。
以前写《月球》影评时,写过这么段话:“我们给了你们生命,但是却不能给你们自由,因为你们是我们创造的,你们必须为我们服务,直到永远。
”我认为,这是人类创造克隆人的初衷,不为这个目的,做这件事就是脑残的行为。
但大多数提到克隆人的电影都认为奴役克隆人是不道德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克隆人呢?如果把克隆人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把他当成子女对待又会是怎么个情况呢?片中一个有悖常理的做法是用克隆人的肉体喂食其他克隆人,这在经济性上正常,可在伦理上,这些人简直丧尽天良,可见这个时期的人类已完全不可救药。
片中的星美觉醒也类似《黑客帝国动画版》中的机器人觉醒,和机器人一样,克隆人对于人类的优势是,在基因上可以完全一致,组织性、纪律性超越人类几个数量级,只要有一个睿智的大脑就够了,谈这个扯远了。
“我绝不会向暴力犯罪屈服”,这句话在片中出现过多次,不少时期的人说过,不知道是不是核心思想,因为反抗奴役时就该说这句话,很主流的观点。
其实人类族群互相奴役时,根本不把对方当人,这就是奴役者自认为的行为合理性。
所以当人类奴役克隆人或是机器人时,就更不把对方放在平等位置了。
人类本性中有奴役弱势的光荣传统,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都需要别人服从或认同,不要以为大方向(反对蓄奴)正确就是人格高尚。
Vi蛮荒时代后人类时代,文明轰然倒塌,原因是什么已不重要,人类本性中的弱点太多了,任何一种夺势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于是,同类屠杀和奴役再次发生。
神,第五章的克隆人成为了神,这是黑幽还是另有深意。
远古时期,各种神的崇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笃信者决不被其他异教神蛊惑,可以认为是坚定,也可被认为是愚昧,人类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信仰,当这个民族没落时,相应的神也就消隐了。
扎克里是一个胆小的牧人,这也是很多成功的先知的初始职业,只见他整天向星美祈祷,内心对先知人既仰视又不敢深信。
全族人遭难后,在先知人的帮助下,他报了仇,救了一个亲人,也和先知人联系上了以前到外星移民的人类,前往外星生活,于是,地球人类又开始新一轮的发展。
而老年扎克里成为了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在片头和片尾出现。
这段影片很契合远古外星人学说,远古人类被前代高智慧人类或外星人启发,慢慢从蛮荒时代步入文明。
从这几个分类来看,一副人类轮回图跃然而出。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其所属的相应故事,都能符合所在时代的特征和行为准则,爱人类的优势是情感,但这是个中性词,就算是爱,严格来说也不完全是正面的。
但本片所表达的各个时期的爱基本都以普世之爱解读,也是人类能够救赎自己的途径。
1.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关于废奴,美国人自然有发言权,当然,在同一片大陆,原来的主人却被赶离家园,但按《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理论,病菌是充当先锋的,其次是钢铁,枪炮只是进行了扫尾工作。
二拨白人自相残杀,只为了决定黑人的身份,于是,第一章拉开了人类平等的序幕。
2.对艺术的奉献,对爱人的离别。
佛比薛尔的二个身份,其一,是当时非主流的同性恋,其二是初出茅庐的作曲家。
同性恋一直不被世人所容,但按现代理论,这其实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非人为所能控制和改变,按进化理论,该基因早该自行消亡,但当今却愈演愈烈,这是为了表达多样性吗。
作为作曲家,他也许得到了所依附的权威的部分指点,这也是后来者会模仿前辈某些方法的暗喻,可他为了证实自己的才华不惜强行脱离权威,在内外交困中选择留下作品,离开人世,这样做的人其实大有人在,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苟活着还是创造着?那么,本章最后的离别是感伤的,也是必然的。
3.对生命的爱,既是对所有的人,也是对身边的事物。
关于此类阴谋论,相关的电影也是一抓一大把,某些企业或是政府草菅人命,为了私利不惜罪恶滔天。
而某些记者或是一些有良知的局内人就会展现一种无畏的勇气,这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所有生命的爱。
本段有个有趣的悬念,一个墨西哥人因为自己的宠物狗被杀,突然爆发救了路易莎,突发性激情杀人。
4.对所爱的人,包括配偶和亲人。
本章最接地气,把长辈关进养老院,在很多人看来是无奈之举,可看着他们拼命逃离,那还真是个莫大的讽刺,那该如何表达对长辈的爱呢?而卡文迪什回归真爱的过程和结尾是六段之中唯一能让人一笑的。
5.超种族的爱。
一直以来,在电影中,人类对克隆人都抱有同情,本片中的反抗军和政府军整个是美国内战的延续,为了维护平等观不惜自相残杀。
很有趣,以前谈起过人类和克隆人的爱情,那是提出一个疑问而已。
这次又来一个疑问,作为奴隶的克隆人必定数量惊人,基因也是整齐划一,那为何选中此星美,难道撞上了头彩变得人生有了意义?二人的爱情很美,最后的悲壮之举也是凄惨的美,但是未完成的结局却在下一章被昭示,此次内战的结果是人类沦落。
6.人类本身的延续。
对亲人的爱和对敌人的暴力。
回到蛮荒时代一切又变得无序,山谷人信仰星美,信奉和平,但在无序时代,暴力组织更容易生存,不对敌人施加暴力,就是对自己亲人的无情,那么一种混沌观产生了。
人类历史上无数被征服的民族活生生摆在那里,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这就是一种轮回了。
物换星移、朝代更迭,不管科技、文化发展到哪种程度,人类的心理仍像小孩子一样没多少变化,所有的缺陷都存在,该有的优势也没少。
第五个故事表达了人类开始奴役克隆人,第六个故事就说起了人类的沉沦,那就是说人类的任性终于盖过了理智。
所谓合理与理性,当人类认为自身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不再理性地客观分析时,人类就会合理地沦落并毁灭。
而人类对任何事物都能宽容爱护,不再认为私利、私欲最为合理时,也许……云图故事剧情以上是12年10月24号看完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的,为了不降低要去电影院的同学的审片乐趣,上文只有微量的线索的提示,这些还都是我这个没看过原著的菜鸟,电影院散场,跟美国人一路走一路聊,七拼八凑咕哝出来的情节梳理。
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云图在北美的票房也悲剧了,甚至比不过暮色系列的最终章。
不过独立电影本身有风险的(阳光小美女的导演上次在放Ruby Sparks的时候也跟我们坦言)这几年其实他筹划了若干片子,但是很多都因为资金人力问题,胎死腹中。
导演制片东拼西凑把资金弄来已经很不容易,能把这么一部鸿篇巨制拍完上映已经是奇迹了。
不过一部好电影并不会因为票房的失败而被人遗忘,该片因为有中方投资和周迅的原因,明年应该会在国内上映。
希望奥斯卡颁奖季《云图》能多拿几个提名,至少在中国上映前提高点儿知名度,无论如何,本片的视觉效果还是绝对值得去电影院欣赏的。
另外如果配音可以做得完美一些,对于本片情节的理解应该可以消除语言上的壁垒。
相信现在点进来的同学,都是看过了网上新出的高清版《云图》。
画面一流,不过夹杂着回声,俄语,以及时不时的笑场和咳嗽的音轨,实在不敢恭维。
希望有耐心的同学可以再等一等,已经被鸟语折磨得痛不欲生的同学,希望以下的凶猛剧透可以对你理解本片有所帮助。
首先我没看过原著,电影上映前书店里也没出现铺天盖地的原著再版,(这又回到了之前独立电影没人肯给你砸钱搞宣传的话题上来了),所有情节都是在我又看了一遍网上流传的清晰版,自己YY出来的,欢迎大家来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