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1.44 KB
- 文档页数:6
第③单元测试卷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4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偎.依(wāi)衰.老(suāi) 珊.瑚(shān)B.拗.不过(ào)罕.见(hǎn)节俭.(jiǎn)C.牺.牲(xī)大嫂.(sǎo)勤恳.(kěn)D.筛.米(shāi) 歹.毒(dǎi)酿.造(liànɡ)三、结合语境写字词。
(3分)1.他再三dīnɡ zhǔ()我不能说huǎnɡ(),而且要牢记自己的shì()言,努力地实践下去,不让自己后huǐ()。
2.牛lánɡ()与织女结了hūn(),过着甜蜜的生活。
四、比一比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
(4分)A.孤掌难鸣B.一个巴掌拍不响1.俗话说(),能力再强的人,当他()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A.直言不讳B.打开天窗说亮话2.班队会上,王小明()地指出了我的缺点,我欣然接受,并立即改正,老师高兴地说:“同学们之间就需要这种()的做法。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6分)千()万确()气冲冲无拘无()相()为命恋恋不()飞禽走()1.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1)今天他要去美国了,离开祖国真有点儿。
(2)你说的话,我在那里真的看到了鳄鱼!2.用“相()为命”造句: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这句话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B.“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和“人们世世代代把海力布纪念”的意思一样。
C.“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
”这句话中“偎”说明织女和孩子的感情很深厚。
D.“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这句话中“这个消息”指当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用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海力布说出了鸟儿的秘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一、用“一”画出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4分)淹没(m6i mb) 叮嘱(shO zhu) 酿酒(nidng lidng) 狂风怒号(hGo hd o)避难(n6n nan) 衰老(di shuai) 珊瑚(sdn shan) 落在后边(Id Ido)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xl han hao ddi chi yan hdu hul shud huang hud zhen bao ch6u xi6 ji6 hun jian yu yl bdi zi( )( )( )(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5分)挺:①硬而直;②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③很:④勉强支撑⑤支持。
1.牛郎和织女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 一排排青松挺立着,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3.在侵略者面前,中国人民挺起胸膛,亳不屈服。
■( )4.他生病了还硬挺着去上班。
■( )5.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力挺你。
■( )四、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1分)[选词填空。
(1. 5分)损害危害伤害⑴细菌会( )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
⑵我们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不能()了同学的自尊心。
(3)王母娘娘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她的尊严。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5. 5分)直()不讳()盆大雨()眼欲穿千真万()恋恋不()富丽堂()无()无束相()为命这座古镇虽然没有的宫殿,却有着无数别具风格的明清古院。
我们地在深长的巷弄中穿行,直到夜幕降临,才地离开。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4分)宁可……也……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还是……⑴织女()见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决定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人间的生活很清苦,织女()愿意在人间生活。
(3)海力布()牺牲自己,()要救乡亲们。
(4)()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搬家,()谁也不相信他。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部编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一百多年前,无数革命xiān bèi()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奔走呼号,他们谨记心中的shìyán(),即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wúyuàn wú huǐ()。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zhēn x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父母、老师的dīng níng()和zhǔ tuō(),好好学习,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发奋努力!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反义词。
(6分)1. 织女在天上受王母娘娘的(),没有()。
2. 牛郎的哥嫂()他,但老牛却很()他。
3. 牛郎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很(),和织女生活在一起很()。
三、选择题。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酬.谢(chóu)打瞌.睡(ké)B. 节俭.(jiǎn) 拗.不过(yòu)C. 嫂.子(sǎo) 珊瑚礁.(jiāo)D. 梭.子(shuō) 恳.求(kě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崩塌相依为命B. 悲痛千真万确C. 剩饭成家立业D. 稀罕振天动地3.将句中画线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错误的一项是()A.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吹毛求疵,当即驳回。
(鸡蛋里挑骨头)B. 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直言不讳,又何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C. 列强虎视眈眈,贪得无厌,正打算蚕食鲸吞。
(横挑鼻子竖挑眼) D. 我们应当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而不应当畏首畏尾。
(前怕狼后怕虎)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别人请教,防止不要不懂装懂。
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
(1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酬谢(chóu)崩塌(tà)B.好歹(dǎi)依偎(wèi)....C.执拗(li ù)牺牲(xī)D.泰山(tài)珊瑚(shān)....2.下列句子中的“顶”的意思与“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一句中的“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王母娘娘发誓要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
.B.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
.C.他听了妈妈的话很不满意,就顶了她几句。
.D.这头牛时常顶人。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下列故事中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2分)A.《田螺姑娘》B.《八仙过海》C.《神笔马良》D.《将相和》5.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3分)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直接引用C.表示否定或讽刺(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2(.(3)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以免危害社会。
()6.关于缩写故事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缩写故事的主要方法有摘录、删减、概括和改写。
B.缩写时注意上下文的过渡,文章语言要通畅,衔接要自然。
C.缩写时要把握主要事件和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
D.只要把长篇的故事写成短篇的故事就可以了。
二、我会写。
(26分)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6分)(1)成为“jiāo diǎn()”人物后,他huǐ hèn()不已,发誓再也不说huǎnɡ huà()了。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一、字词百花园。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好歹.(dǎi)酿.酒(liàng)筛.选(shāi)勤勤恳恳.(kěn)B.嫂.子(sǎo)瞌.睡(kē)监.狱(jiān)无拘.无束(jū)C.我正整理着床铺.(pù),有个东西掉了下来,落.(là)在了我后边的柜子上。
D.我刚正忙着铺.(pū)床,耽误了一小会儿,没想到就落.(luò)在大家后面了。
2.下面是牛郎和织女的结婚请帖,请你把上面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图中有三个错别字: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
3.“哥哥嫂嫂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将牛郎赶出家门”中的“韪”是形声字,它的读音和意思可能分别与()有关。
A.“shì”和“伟大” B“wéi”和“违反”C.“tí”和“题目”D.“wěi”和“是,对”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酬.谢(报答)B.倾.盆大雨(用尽)C.狂风怒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D.富丽堂皇.(盛大)二、句子游乐场。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2.从材料中摘录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电脑还是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三、课文欢乐谷。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单元的课文都属于民间故事,课文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B.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表现了他伟大的牺牲精神C.牛郎的哥哥之所以跟他分家,是因为牛郎娶了织女,家里没有住的地方了D.《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四、阅读芳草地。
乌鸦唱歌(节选)这天,列那来到一个草原上,草原的边上有一条小河,小河边又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毛榉。
第三单元检测卷(限时: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礁.石(ji`o qi1o ) 恳.求(k0n k0ng ) 瞌.睡(k8 k4) 酿.酒(li3ng ni3ng ) 泰.山(q!n t3i ) 偎.依(w8i wi8) 衰.老(`i shu`i ) 拗.不过(ni^ ni&) 二、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三、比一比,再组词。
(6分)谎( ) 郎( ) 纱( ) 慌( ) 朗( ) 沙( )延( ) 塌( ) 悔( ) 廷( ) 踏( ) 诲( ) 四、照样子,写词语。
(4分) 1.眼中钉(三字俗语): 2.一五一十(含有数字): 3.眉开眼笑(描写神态):ch5u xi-sh# y1ny! t3ngh2o d2iq~ ziji`o j!4.恋恋不舍(AABC式):五、将成语填到与其意思大致相同的俗语后面的括号里,再任选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8分)气急败坏孤掌难鸣直言不讳饮水思源畏首畏尾祸不单行1.吃水不忘挖井人。
()2.鼻子都气歪了。
()3.前怕狼后怕虎。
()4.屋漏偏逢连夜雨。
()5.一个巴掌拍不响。
()6.打开天窗说亮话。
()六、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4分)例: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织女想了想,说:“天上没有自由,我们趁着王母娘娘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去人间看看,如何?”群殴IT阿的仙女都说:“好呀,我们都想去!”1.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救了一条小白蛇。
2.农历七月七日那天,牛郎织女终于会面了。
七、唐诗《乞巧》描写了民间七夕的盛况,请你把它默写下来。
(5分)乞巧,,八、口语交际。
(5分)五(1)班正在举行民间故事交流会,同学们纷纷发言,讲得可精彩了。
你赶快来参加吧!要根据提示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哟!王母娘娘知道了仙女们到人间洗澡的事情后,气得暴跳如雷,她(补充动作,1分),怒气冲冲地说:“(补充语言,2分)”知道织女和牛郎做了夫妻后,王母娘娘一刻也等不及了,她驾着祥云,(补充经过,2分)飞向天宫。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卷含答案(部编版统编教材)这是一份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卷含答案(部编版统编教材),共12页。
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照样子,写词语,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写具体,口语交际,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卷(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礁石(ji`o qi1o)恳求(k0n k0ng)瞌睡(k8 k4)酿酒(li3ng ni3ng)泰山(q!n t3i)偎依(w8i wi8)衰老(`i shu`i)拗不过(ni^ ni&)二、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三、比一比,再组词。
(6分)谎()郎()纱()慌()朗()沙()延()塌()悔()廷()踏()诲()四、照样子,写词语。
(4分)1.眼中钉(三字俗语):2.一五一十(含有数字):3.眉开眼笑(描写神态):4.恋恋不舍(AABC式):五、将成语填到与其意思大致相同的俗语后面的括号里,再任选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8分)气急败坏孤掌难鸣直言不讳饮水思源畏首畏尾祸不单行1.吃水不忘挖井人。
()2.鼻子都气歪了。
()3.前怕狼后怕虎。
()4.屋漏偏逢连夜雨。
()5.一个巴掌拍不响。
()6.打开天窗说亮话。
()第六,根据表象,发挥想象力写出具体的句子。
(4分)《出埃及记》:仙女们商量着不告诉王太后就去人间。
织女想了想,说:“天上没有自由,我们趁着王母娘娘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去人间看看,如何?”群殴IT阿的仙女都说:“好呀,我们都想去!”1.海力布去深山打猎,救了一条小白蛇。
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终于见面了。
七、唐诗《乞巧》描写了民间七夕的盛况,请你把它默写下来。
(5分)乞巧,,八、口语交际。
(5分)五(1)班正在举行民间故事交流会,同学们纷纷发言,精彩纷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 1 部分积累与运用(35分)一字词书写。
(4 分)1. 结合语境, 看拼音写字词。
(4 分)妈妈dīng zhǔ( ) 哥哥说: “天道chóu( ) 勤。
你一定要zhēn xī( ) 时间, 勤奋努力, 做事不要tuō yán( ) 。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 分)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谎.话(huǎng) 勤恳.(kěng )B. 酿.酒(liàng ) 梭.子(suō)C. 箩筐.(kuāng) 衰.老(shuāi)D. 执拗.(yòu) 筛.选(shāi)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结婚好歹B. 迟廷稀罕C. 崩塌亲蜜D. 妻子笑嬉嬉4. 依次为“顶厉害”“顶天立地”“一个顶俩”“拿次货顶好货”中的“顶”选择释义, 正确的一项是( ) 。
顶dǐng ①人体或物体的最高最上的部分; ②用头支承; ③顶撞; ④代替; ⑤相当, 等于;⑥副词, 最, 极; ⑦相逆, 对面迎着; ⑧量词,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A. ⑥②⑤④B. ①⑦③④C. ⑤②④⑥D. ②⑥①④5. 下列加点词语和成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 盼星星盼月亮......, 奶奶终于盼到亲人归来了。
(望眼欲穿)B. 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有什么说什么。
(闪烁其词)C. 得知孙悟空把芭蕉扇骗走了, 牛魔王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D. 你如果一直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 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畏首畏尾)6. [厦门市湖里区期中]《猎人海力布》的内容有多种版本, 这与民间故事( ) 的特点有关。
A. 年代久远, 贴近生活B. 即兴讲述, 口耳相传C. 情节夸张, 充满想象D. 类型固定, 惩恶扬善7. [新情境, 三明市期中] 小明要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 大家纷纷献上锦囊妙计, 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带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挨.近(āi) 恳.切(kěn) 筛.土(shāi) 说谎.(huǎng)B.瞌.睡(kē) 拘.束(jǖ) 嫂.子(sǎo) 拗.不过(liù)C.牺.牲(xī) 好歹.(dǎi) 车辆.(liànɡ) 结婚.(hūn)D.偎.依(wēi) 泰.山(tài) 宝库.(kù) 珍.宝(zhēn)2.下列带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誓.言事.例势.力解释.B.室.内逝.世适.合装饰.C.严.重研.究言.论迟延.D.鲜艳.颜.色岩.石前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说的话的确是千真万确。
B.王母娘娘拿织女织的彩锦修饰天空。
C.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D.织女就把自己的情形全部完整地告诉了牛郎。
4.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动..,要重谢他。
B.尽管海力布焦急地督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C.那头牛跟他很亲切..,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
D.姑娘听得入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B.人们都在议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房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指一项水上体育项目。
)C.妈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
(形容非常细心周到。
)D.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这句话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B.“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和“人们世世代代把海力布纪念”的意思一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90分钟 100分)一、请认真、规范抄写下面的句子。
(5分)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等。
二、结合语境写出词语(8分)1.这个小孩子从小就调皮,且爱说 huǎnɡ huà(),经常 f ā sh ì(),后来一事无成。
2.母亲dīnɡ zhǔ()我说,生活中要尊敬 gē sǎo(),要尊敬zhǎng bèi(),要会chóu xiè(),要感恩,这样才能做个有出息的人。
3.地震引起了 bēnɡ tā()造成了损失。
那老人多亏tuō fù()大家,要不hǎo dǎi ()未知。
三、选择题(12分)1.下面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筛子(shāi zi)监狱(jiān yù)瞌睡(kē shuì)B.落漏(luò lòu)拘束(jū shù)执拗(zhí niù)C.珊瑚(shān hú)礁石(jiāo sh)泰山(tài shān)D.箩筐(luó kuāng)衰落(shuāi luò)勤俭(qín jiǎn)2.下面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复活议论搬家焦急B.剩饭亲蜜迟延妻子C.晚霞游泳结昏稀罕D.珍宝感集镇定悲痛3.选词填空()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生命,最后牺牲了自己。
A.抢救B.拯救C.挽救D.救助4.下面不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B.《孟姜女哭长城》C.《梁山伯与祝英台》D.《八仙过海》5. 下列对民间故事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牛郎织女》和《猎人海力布》都是民间故事。
B. 民间故事只在中国有,在国外没有民间故事。
C.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千____万____ 震____动____ ____开____笑成家________ 无____无____ 富丽________(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2)画横线的词语是属于“千×万×"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画波浪线的词语是属于“无×无×”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3)上面词语中,形容人高兴愉快的词语是,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的词语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一首诗。
(2)《猎人海力布》是一个神话故事,赞扬了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3)“生物、动物、虎、东北虎”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4)“这不是老牛说的织女吗?”和“这是老牛说的织女”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句子: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个比喻句。
(6)词语“狂风怒号”里面有一个多音字。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2)海力布牺牲自己,不愿乡亲们受到伤害。
(3)天上富丽堂皇,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4)织女愿意留在人间,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上。
4.按要求将词语分类。
唠叨推敲嘀咕瞻仰溜达端详打量徘徊琢磨蹒跚吩咐浏览(1)表示看的:(2)表示想的:(3)表示说的:(4)表示走的: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猎人海力布只要龙王嘴里含的宝石,是因为。
他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是因为。
所以我们要学习海力布身上的精神品质。
(2)织女和王母娘娘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大,可最终王母娘娘还是做出了让步,这是因为,说明了。
(3)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乞巧》中诗句“,”。
描写了当时家家乞巧的盛况。
(4)《将相和》一课以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到的过程。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也联结着。
(6)《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说明了的速度是最快的。
(7)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的领导下,创造了这一斗争方式。
(8)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上面的情景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交代了海力布的品格,“”字说明他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
6.连线。
(1)《三国演义》童话故事《西游记》历史故事《亡羊补牢》民间故事《丑小鸭》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寓言故事(2)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
(改成反问句)(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3)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改为夸张句)(4)天上富丽堂皇。
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5)王母娘娘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
(用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二、阅读与鉴赏8.阅读课文片段。
①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
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
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②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
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③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④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
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⑤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
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⑥老牛真会说话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语。
①成家立业:②恋恋不舍:(2)“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是对嫂子的什么描写?由此看出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3)“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怎么理解这句话?(4)离家后,牛郎是怎么生活的?请写出来,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5)“老牛真会说话了!”这句话应该读出的语气。
9.阅读专项训练。
八仙过海一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聚会饮酒。
酒至酣时,铁拐李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齐声附和,并约定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
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
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优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
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
仙姑亭亭立于荷花中间。
风姿迷人。
众仙谁也不甘落后。
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八仙邀游。
海面顿时巨浪滔天,这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率兵出来干涉。
八仙据理力争。
与之抗辩,东海龙王命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
众仙大怒,各显神通。
酣战之际,恰巧南海观音从此处经过,便喝住双方。
一番调解后,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
八仙拜别观音,乘坐龙舟,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1)阅读短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可以详细复述故事。
按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列图片。
(2)八仙过海时使用的法宝各不相同:汉钟离用,何仙姑用,吕洞宾用宝剑,张果老用毛驴,曹国舅用玉板,蓝采和用花篮,韩湘子用横笛,铁拐李用葫芦。
文中抓住汉钟离的、详细描述了他使用法宝过海时的情形。
除文中所写之外,请你任选一位仙人,结合他使用的法宝,展开合理想象,依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
(3)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如为故事增添更生动的情节、以主人公的口吻讲等。
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补充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的热闹场景B.合理补充众仙大怒,各显神通,上前厮杀的情景C.展开想象,再加一仙。
使渡海时和激战时的情节更丰满D.以汉钟离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具体情况三、习作与表达10.作文。
请仔细回忆原文,把牛郎朗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缩写成一篇400字的文章。
缩写时需生意:①写时要按原文顺序缩。
②缩写时要有详有略,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
③缩写要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真;确;天;地;眉;眼;立业;拘;束;堂皇(2)千山万水;千言万语;无忧无虑;无缘无故(3)眉开眼笑;富丽堂皇2.【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6)正确3.【答案】(1)因为;所以(2)宁可;也(3)虽然;但是(4)尽管;还是4.【答案】(1)瞻仰、端详、打量、浏览(2)推敲、琢磨(3)唠叨、嘀咕、吩咐(4)溜达、徘徊、蹒跚5.【答案】(1)有了宝石就可以听懂动物说的话;他要救乡亲们;舍己为人(2)织女对幸福的不懈追求;王母娘娘狠毒、专横、残暴(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4)魏赵;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不和;和(5)故乡的小路;乡亲们美好情感(6)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光(7)中国共产党;地道战(8)热心助人;帮助他人;总6.【答案】(1)(2)7.【答案】(1)难道哥哥嫂子待他很好吗?(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什么关系。
(3)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4)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5)他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语文。
8.【答案】(1)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形容舍不得离开。
(2)这是对嫂子的神态描写。
可以看出嫂子心肠歹毒,冷在心里,笑在面上。
(3)对于牛郎来说,老牛是他最亲密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哥哥嫂子对他狠毒,他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所以只要和老牛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无所谓。
(4)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由此可以看出牛郎是个不怕吃苦、勤劳的人。
(5)惊喜9.【答案】(1)3214(2)芭蕉扇;荷花;动作;神态。
铁拐李嗖的一下把身上的葫芦扔进了海里,葫芦一下子变大了,像一只小船漂浮在水面上,铁拐李一个筋斗轻轻地翻立在葫芦上,安稳地迎着汹涌的波浪向前漂去。
(3)C10.【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