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本科必修)》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03 KB
- 文档页数:4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实行的法律制度中,以严厉著称的是:A. 律B. 令C. 刑D. 法2. 以下哪部法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A. 《汉律》B. 《唐律疏议》C. 《禹刑》D. 《吕氏春秋》3. 唐朝时期,负责审理案件的中央机关是: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4. 明朝的《大明律》中,对于官员的廉洁自律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其中规定官员不得:A. 贪污受贿B. 滥用职权C. 私自经商D. 所有上述行为5. 清朝末年进行的法制改革中,哪一部法律被废除,标志着封建法律制度的终结?A. 《大清律例》B. 《大清会典》C. 《钦定宪法大纲》D. 《刑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典是________,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
2.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法家”的学派主张以________为治国的根本。
3. 唐朝时期,由宰相主持制定的法典是________,它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了________制度。
5. 清朝末年,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试图进行法律制度的现代化改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法制史的影响。
2. 论述唐朝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东亚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
3. 描述清朝末年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礼法合一”原则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分析清朝末年法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对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20分)背景材料:明朝时期,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嫌疑人被抓获并供认不讳。
根据《大明律》的规定,盗窃罪应当判处杖刑,并处以罚金。
然而,嫌疑人是当地一位贫困书生的独子,其父因年老体弱无法劳作,全家依靠嫌疑人一人维持生计。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D )。
A. 墨弗B. 剿刑c. 别刑D. 宫刑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 )。
A. 质剂B.券书c. 红契D. 傅别3.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是( A )。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4. 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 )。
A. 城旦B.鬼薪c. 司寇D. 罚作5. 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 )。
A. 鞠狱B. 乞鞠c. 鞠断D. 断狱6.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 )。
A. 魏律B.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7.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 的法典是( B )。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 D. «贞观律》8.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B. 重典治民c. 重典治商D. 重典治工9.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的( C )。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 D. «唐律疏议》10.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法律文献是哪部?A.《周礼》B.《九章算术》C.《程虚中山法书》D.《唐六典》答案:A2. 关于汉代的法律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汉代以律令为主,罚则较重。
B. 汉代倡导法治理念,重视制度建设。
C. 汉代取消了“众刺”的刑罚。
D. 汉代法律制度没有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B3. 清朝刑律体系中规定的重要刑罚有:A. 鼻割、耳割、流放。
B. 鞭刑、钉耳、流放。
C. 宫刑、流放、笞刑。
D. 凌迟、受刑。
答案:D4.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刑律大纲》对哪个领域的法律提出了较多的规范和完善?A. 财产犯罪B. 人身安全犯罪C. 道德犯罪D. 反动活动答案:B5. 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在哪一年?A. 1979年B. 1996年C. 2012年D. 2018年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答案:战国时期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和商鞅。
他们强调法律的严明和严厉执行,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刑罚的威慑作用,提出“赏罚分明”、“轻重明白”等原则,强调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后世的法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简述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
答案:明清时期的法律体系以明代的刑律为基础,并在清代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体系逐渐完备,刑律编纂较为系统。
其次,法律执行方式多样,包括官制、厂刑和民间习惯等。
再次,明清时期的法律注重治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对财产犯罪和人身安全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
最后,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对一些先进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如儒家的“仁政”思想和西方的启蒙思想等。
3.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刑法发展历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刑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和修订。
其中,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典,对战争罪和经济犯罪进行了规范。
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一、填充题:(每空0.5分,30空,共15分)1、周朝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__以配天,明德慎__”的思想。
2、西周时,司法官员贪赃枉法之类的犯罪,称为“五过之疵”,主要指“惟官、惟反、_______、_______、惟来”等五种行为。
3、周代有所谓“三赦”之法,即赦幼弱、赦老耄、_______。
又有“三宥”之法,即宥不识、_______、宥遗忘。
4、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在财产权利方面基本上是诸子平均分配遗产,出嫁女一般没有继承权。
在政治特权及宗法权利的继承方面实行的是_______。
5、在秦代,一些判案成例也有法律效力,称之为_______。
6、汉景帝时曾规定,老幼、孕妇、师、侏儒等“当鞫系者,_______之”。
意即不戴刑具、不加桎梏。
7、自汉代开始,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国家正式确定了按照季节执行赏罚的制度,此即“_______、_______”。
8、曹魏时,受《周礼》“八辟”的影响,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八议”制度,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_______、议功、议贵、_______、议宾。
9、南北朝时,法律首创以_______或_______抵当徒刑的制度,称为“官当”。
10、《唐律》由十二篇组成,即名例、卫禁、职制、_______、厩库、擅兴、盗贼、_______、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11、唐律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归纳到一起,称为“_______”。
即强盗、窃盗、枉法(赃)、不枉法(赃)、受所监临、坐赃。
12、_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雕版印行的法典。
13、_______是世界史上的第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作者是南宋人宋慈。
14、清代,每年秋天在北京由九卿、詹事、科道、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进行两次大的会审,其中对当年各省上报的死刑案件及往年的死刑监候案件进行的会审称为;对京师刑部狱中在押死囚进行的会审称为_______。
15、清代,每年夏天要进行一次集中审录轻罪囚犯的会审活动,旨在“断薄囚、出轻系”,称为_______。
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一、填充题:(每空0.5分,30空,共15分)1、周朝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__以配天,明德慎__”的思想。
2、西周时,司法官员贪赃枉法之类的犯罪,称为“五过之疵”,主要指“惟官、惟反、_______、_______、惟来”等五种行为。
3、周代有所谓“三赦”之法,即赦幼弱、赦老耄、_______。
又有“三宥”之法,即宥不识、_______、宥遗忘。
4、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在财产权利方面基本上是诸子平均分配遗产,出嫁女一般没有继承权。
在政治特权及宗法权利的继承方面实行的是_______。
5、在秦代,一些判案成例也有法律效力,称之为_______。
6、汉景帝时曾规定,老幼、孕妇、师、侏儒等“当鞫系者,_______之”。
意即不戴刑具、不加桎梏。
7、自汉代开始,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国家正式确定了按照季节执行赏罚的制度,此即“_______、_______”。
8、曹魏时,受《周礼》“八辟”的影响,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八议”制度,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_______、议功、议贵、_______、议宾。
9、南北朝时,法律首创以_______或_______抵当徒刑的制度,称为“官当”。
10、《唐律》由十二篇组成,即名例、卫禁、职制、_______、厩库、擅兴、盗贼、_______、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11、唐律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归纳到一起,称为“_______”。
即强盗、窃盗、枉法(赃)、不枉法(赃)、受所监临、坐赃。
12、_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雕版印行的法典。
13、_______是世界史上的第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作者是南宋人宋慈。
14、清代,每年秋天在北京由九卿、詹事、科道、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进行两次大的会审,其中对当年各省上报的死刑案件及往年的死刑监候案件进行的会审称为;对京师刑部狱中在押死囚进行的会审称为_______。
15、清代,每年夏天要进行一次集中审录轻罪囚犯的会审活动,旨在“断薄囚、出轻系”,称为_______。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一、单项选择题1.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
A.禹刑B.汤刑C.汤诰D.九刑2.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作为断案的依据,最早规定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法经》的作者是0。
A.李悝B.商鞅C.韩非D.屈原4.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
A.具五刑B.祖诛C.定杀D.院5.汉朝律典的代表是()。
A.傍章B.左官律C.约法三章D.九章律6.《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0。
A.篇目改为七部分B.名例律列于律首C.律后附敕D.律疏结合7.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结构的民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8.《清会典》C.《唐六典》D.《大清民律草案》8.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D.《太平刑律》9.民国时期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1947 年B.1937 年C.1946 年D.1948 年11.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昏B.墨C.贼D.杀12.商朝法律的总称是0。
A.禹刑B.九刑C.汤刑D.宫刑13.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A.不抑兼并B.田里不鬻C.永业田D.禁榷14.秦朝掌握最高司法权的是0。
A.廷尉B.皇帝C.大理寺卿D.御史大夫15.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的处决须在()进行。
A.夏至B.春分C.立冬D.霜降后冬至前16.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
A.《大业律》B.《开皇律》C.《九章律》D.《贞观律》17.编敕和以敕代律是()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A.隋朝B.唐朝C.西晋D.宋朝18.《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0。
2020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考试题库一1.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帝制法典是(2分)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民律草案》2. [单选题]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
(2分)A.禅让制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D.嫡长继承制3.[单选题]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
(2分)A.昏B.墨C.贼D.杀4. [单选题]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春秋郑国的(2分)A.孔子B.叔向C.商鞅D.子产5.[单选题]北齐时,将廷尉改为() 。
(2分)A.秋官大司寇B.明法掾C.律博士D.大理寺6. [单选题]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2分)A.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B.天命与天法罚C.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D.法网严密7.[单选题]将“法”改为“律”,发生在() 。
(2分)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8. [单选题]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2分)A.纳采B.问名C.纳吉D.纳徵9. [单选题]“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2分)A.秦始皇.B.李斯C.刘邦D.董仲舒10. [单选题]炮烙之刑出现于() 。
(2分)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11. [多选题]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4分)A.誓B.礼C.遗训D.殷彝12. [多选题]“约法三章”的内容包括() 。
A.杀人者死B.伤人抵罪C.盗抵罪D.大逆死13.[多选题]明《大诰》包括() 。
(4分)A. 《御制大诰》B.《御制大诰须编》C.《御制大诰三编》D.《御制大诰武臣》14. [多选题]中共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制度的调解种类有A.民间调解B.群众团体调解C.政府调解D.司法调解15. [多选题]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中国法制史(本科必修)》2020期末试题
及答案
1.正确答案为C,修改为:“《苟子·正名》说:“刑名从西周。
”
2.正确答案为A,修改为:“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
”
3.正确答案为C,无需修改。
4.正确答案为D,修改为:“秦朝的以古非今罪,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
5.正确答案为B,修改为:“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见知故纵罪。
”
6.正确答案为C,修改为:“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九章律》。
”
7.正确答案为B,无需修改。
8.正确答案为D,修改为:“《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律疏结合。
”
9.正确答案为A,无需修改。
10.正确答案为B,修改为:“1923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又被称作“贿选宪法”。
”
11.正确答案为ABCD,无需修改。
12.正确答案为BD,修改为:“秦朝规定的作刑(徒刑)
有鬼薪和罚作。
”
13.正确答案为ABCD,无需修改。
14.正确答案为B,修改为:“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除
名来抵罪的总称。
”
15.正确答案为ABCD,无需修改。
16.正确答案为B,修改为:“宋朝初年,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折杖法。
”
17.正确答案为ABCD,无需修改。
18.正确答案为C,修改为:“《明律》与《唐律》相比,
在量刑上表现为轻其轻者。
”
19.正确答案为ACD,修改为:“清朝专门适用于少数民
族聚居区的法律有《苗例》、《回疆则例》和《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法制度、刑罚制度和礼制。
宗法制度是夏朝的基本制度,以家族为单位,有严格的等级和血缘关系,对家族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
刑罚制度主要采用鞭打、杖刑、流放等方式,而死刑则很少使用。
礼制是夏朝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仪式礼节,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
夏朝还有一些特殊的法律制度,如“九家之法”、“三代之法”等,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德治国,以法为辅”。
这一思想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相辅相成,既要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规范,又要制定健全的法律制度。
唐初的立法工作主要以《大唐律疏》为基础,以“法无定法,以时制宜”为原则,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法律的修订和完善。
同时,唐初还注重了司法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御史台和审刑院等机构,加强了对官员和司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为后世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XXX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
动中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文件。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制度、土地征收、土地分配、土地承包等方面。
其中,土地制度部分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征收部分规定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制度,征收土地必须有
补偿;土地分配部分规定了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实行按劳分配,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土地承包部分规定了土地承包制度,实行长期承包制,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为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实行土地国有化,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
2)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民可以自愿加入XXX 或农民公社。
3)实行土地承包制,农民可以承包土地进行耕种。
4)实行土地改革,对土地不合理分配进行重新分配。
5)保护耕地,禁止破坏耕地和乱占乱用土地。
6)保护农民权益,禁止剥削农民和压榨农民劳动力。
7)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土地登记制度,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8)加强土地监管,对违法占地和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9)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升级。
10)加强土地调查,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