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线性编辑 教案

非线性编辑 教案

1.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电视制式3个,

非线性编辑的系统构成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4学时

[授课过程]: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一:数字视频基本概述

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值的数据传输

优势:成本低,还原性好

劣势:画质低,传输干扰多

数字信号,采用不连续的数据传输

优势:抗扰力强,便于通信,存储

2.电视制式

&三种制式

NTSC。美国,容易失真,色彩不稳定,每秒30帧。

PAL。德国,解决了NTSC的问题,但是解码复杂,信号处理麻烦,

接收机造价高。每秒25帧。

SECAM。法国,兼容性比较差。

&标清与高清

标清(SD),物理分辨率720P一下的一种视频格式。(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3:4

高清(HD),物理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1080P,视频宽纵比为16:9

3.帧速率和场

&帧速率:动画中每一幅静态图像被称为一帧,帧速率是指每秒能播放或者录制多少格画面。

&场:奇场和偶场,

4.分辨率

视频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水平点数X垂直点数”

5.视频的压缩

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JPEG: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压缩后数字视频依然很大,它的重放必须有专门的硬件来处理)

&MPEG: MPEG-1,应对图像要求不太高的VCD领域。

MPEG-2,广播质量要求的编码标准,用于DVD,高清电视。

二 :广播级质量

广播级质量概念分为主观和客观:

客观:符合国际广播的标准能正常播出,的视频图像,可以用仪器经行测量。

主观:在观众眼里图像是否清晰

视频色彩

&颜色模式:RGB,LAD,HSB,YUV,CMYK,

&颜色编码:YUV,S-Video,

Composition复合信号。

三: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

1.线性编辑

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再以插入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这是电视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

2.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传统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地记录所有视频片段并将它们存储在硬盘上。由于计算机对媒体的交互性,人们可以对存储的数字化文件反复更新和编辑视频节目。从本质上讲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电视编辑方法,使得任何片段都可以立即观看并随时任意

修改。

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1.收集素材具有实时性。

2.后期节目制作更方便。

3.容易实现资源的共享。

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流程

1.素材的采集与输入

2.素材编辑

3.特技处理

4.字幕制作

5.输出与生成

非线性编辑的系统构成

硬件: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高速AV硬盘、专用板卡(如特技加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

软件: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

[小结]:

[作业]:小论文500字左右,我对多媒体视频的认识。

2.蒙太奇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影视视觉语言基础中,叙述性蒙太奇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用丰富的手法来表现影视作品,增加对影视视觉语言的热爱,拓展审美视野,增强对影视学习的长久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叙述性蒙太奇在影视视觉语言中的内容,作用,表现手法,并感受到实际影视作品中叙述性蒙太奇的产生之美。[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叙述性蒙太奇,通过联想,操作能在具体的影视作品中运用叙述性蒙太奇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时]:4学时

[授课过程]:

[复习旧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影视视觉语言基础》来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首先演示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普多夫金做过的一个实验

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普多夫金做过的一个实验则说明镜头组接顺序不同,逻辑关系就会起变化,传达的意义就不同。有这样三个画面:一是男子微笑的脸,二是一把左轮手枪,三是男子惊恐

的脸。按一、二、三的顺序组接,给人的印象是:此人是个胆小鬼,开始还笑呢,一见到手枪马上吓破了胆。但是一旦把第一个微笑的脸的镜头和第三个恐惧的脸的镜头对调一下,人们的印象马上就变了,这个人一下子变成了英雄!刚才还害怕呢,但看到手枪反而不屑一顾地笑了。(展示图片并运用蒙太奇手法表现出不同顺序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并提出思考问题,什么是蒙太奇(这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课堂上师生充分配合)向学生提问,

二,然后讲授蒙太奇的内容,

并讲解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不同作用,随着电影、电视艺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蒙太奇的含义也随之得到发展与丰富。如有声电影及电视中,画面与声音的组合;又如场面调度变化频繁的长镜头,其一个镜头中的画面处理往往比一系列短镜头的组接更为复杂,更何况这类长镜头大多是运动镜头,不仅被摄主体在运动,而且摄影机镜头也在运动,其中蒙太奇的运用,变化多端。今天,蒙太奇已成为影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

蒙太奇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存在于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之中,贯穿于从构思、脚本、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它体现了影视艺术创作者从高层次上把握创作规律和特点、技能的能力。必须善于运用蒙太奇思维,用一个个的画面去说话。画面不仅能够传达信息,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它不仅具有视觉感知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在影视创意设计中,文字思维是需要的,比如在前期策划中收集资料、分析比较、进行定位等,但更要培养和提高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养成蒙太奇思维的习惯,使影视创意设计真正体现电视画面语言。影视创意设计不仅要求善于用蒙太奇思维,还要善于用蒙太奇表现。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指装配、组合、构成。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指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原则,把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

狭义的蒙太奇:

专指镜头画面、声音、色彩中、等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广义的蒙太奇:

不仅仅镜头画面的组接,也包括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三,蒙太奇的分类,继续和表现性蒙太奇,

我们可以把蒙太奇表现方式分为两大类;叙述性蒙太奇是通过一个个画面,来讲述动作、交待情节、演示故事。“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是意味着将许多镜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篡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个镜头自身都会有一种事态性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去推动剧情的发展。”“叙事蒙太奇的作用便于叙述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马尔丹这些话概括了叙述性蒙太奇的作用和特点,同时也告诉我们,镜头是构成蒙太奇的基本单

位,一个个镜头必须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连结在一起,才能组成句子,才可进行叙述。对此,普多夫金说得更明白:“正如生活中的语言那样,在蒙太奇中也有单词,即拍好一段胶片;也有句子,即这些片断的组合。”

四,主要讲解继续性蒙太奇的内容,

表现手法,以及继续性蒙太奇的四种基本形式,连续式、平行式、交叉式、复现式。

连续式。

即一条线索或一个连贯动作的连续出现。如表现百米赛跑,运动员准备、起跑、途中跑、冲刺、从头到尾,脉络清晰,交待清楚,其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它是影视中最基本的,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但连续式蒙太奇缺乏时空及场面突然变换,有时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所以在剧情设计上要

构思巧妙,出奇制胜。

2.平行式。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交错叙述,把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交错表现出来。平行式蒙太奇有时也有几条线索,时空都不相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毫无剧情联系的故事并列表现,交错叙述,表明一

个共同的主题。

3.交叉式。

即两个以上具有同时性的动作或场景交替出现。它是由平行蒙太

奇发展而来的,但更强调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及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因而能使动作和场景产生互相影响、互相加强的作用,形成激烈紧张的气氛或惊心动魄的印象。比如一则标致406轿车的影视广告,为了表现轿车的刹车性能,画面运用了汽车行驶和骑自行车者两个交叉式的同时场景,自行车越骑越快,标致车也越开越快,扬起阵阵尘土。在一个十字路口,眼看飞驰的两车将要交汇,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标致车里的美女猛一踩刹车,车子立刻停下来,而车外的空气仍然在急速奔驰,把周围的一片房屋都往前掀动了几十米,一片意想不到的风云变换。男孩停在标致车旁边,对这一切目瞪口呆……,广告的蒙太奇表现夸张而极具震撼。

4.复现式。

即前面出现过的镜头或场面,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在影视作品中,各种构成元素,如人物、景物、动作、场面、物件、语言、音乐、音响等,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反复出现,以期产生独特的寓意和印象。

《十一月》,导演是这样表现逃兵最后自杀镜头组接的:

一、外面敌军正在猛烈的进攻,我军正在顽强的抵抗。

二、很短的闪现的镜头:表现出逃兵被关押后,兄弟们正在浴血奋战,誓死抗敌,而他,只能被关押在碉堡里矛盾的心里。

三、同样短的瞬间场面:因惊叫而张大嘴的逃兵的面孔。

四、近镜头由于不能承受心里压力而举枪自尽。

五、通过声音,以及碉堡门透过的光线表明,外面的战斗依然在继续。

六、停止不动的逃兵的尸体。

发生自杀,对在场的旁观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紧张的突发场面,他的反映是从正常的节奏,一下子由慢到快转到极快的节奏,表现出逃兵内心的紧张。导演很恰当地依据正常人在这种场面中必然有的心理状态,剪接了这组镜头,尽管这里只有非常精炼的六个片断,但已足以把事件全部生动强烈的地方表现出来,节奏的转换非常合理。

一般来说,用快切的手法表现一个安静的场面,会造成突兀的效果,使观众觉得跳动太快;但在使观众激动的场面中,把切的速度加快,便能适应观众要求快节奏的心理,从而加强影片对观众的感染力。如表现自杀,一位旁观者在这种突发事件中,有一种急于了解事件进程的内心要求,导演精选的各个片断以短促的节奏剪接在一起,能够适应观众的内心节奏。因此,这种蒙太奇节奏是恰如其分的。

[小结]:

[作业]:观察目前的影视作品中,有哪些使用到了蒙太奇手法,分别是指出他所使用的手法。

3.premiere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premiere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掌握安装premiere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premiere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流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课时]:4学时

[授课过程]:

[复习旧课]:由复习蒙太奇以及数字视频基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Premiere最早是Adobe公司基于苹果(Macintosh)平台开发的视频编辑软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其功能不断扩展,被业界

广泛认可,成为数字视频领域普及程度最高的编辑软件之一。

今年初推出的Premiere Pro 2.0,其功能更加强大,能更好地满足专业和广电领域的需求,并且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硬件支持,为专业视频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篇文章将以实用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关于Premiere Pro 2.0的发展历史、新增功能、安装使用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一些数字视频基础知识。希望对各位用户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Premiere的历史

以前,视频编辑只能在高级的非编工作站上进行,1993年,Adobe 推出了Premiere的早期版本Premiere for Windows。那时的Premiere功能十分简单,只有两个视频轨道和一个立体声音频轨道。

随着奔腾处理器的出现,PC的性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多媒体处理的性能也不断进步。1995年6月,Adobe公司推出了Premiere for Windows 3.0,这个版本可以实现很多专业非编软件的功能,PC真正实现了专业的非线形编辑。

在Premiere 3.0和Premiere 4.0获得成功后,Adobe公司又于1998年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Premiere 5.0,迅速占领了Mac 和PC平台的市场,成为这两个平台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视频编辑软件。

为了巩固Premiere的低端市场并力求占领高端市场,Adobe于2003年7月发布了Premiere的第七个正式版本——Premiere

Pro,并于2004年6月对其进行了部分升级,推出Premiere Pro 1.5。

这两个版本相对于以前的版本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将之前的A/B轨编辑模式变为更加专业的单轨编辑模式,可以实现序列嵌套,还加入了新的色彩校正系统和强大的音频控制系统等高级功能。

Premiere Pro的诞生在PC平台和Windows XP系统上建立了数码视频编辑的新标准,将软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进一步开拓市场,赢得更多的用户奠定了基础。

2006年1月,Adobe正式发布Production Studio软件套装,其中主要包括:After Effects 7.0,Premiere Pro 2.0,Audition 2.0和Encore DVD 2.0还有Adobe CS2套装中的Photoshop CS2和IllustratorCS2。

Production Studio套装中的软件软件组成了一条完美的工作流程:After Effects 7.0可以高效、精确地创建各种动态图形和视觉效果;Premiere Pro 2.0可以获取和编辑几乎各种格式的视频,并按需进行输出;Audition 2.0集音频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于一身,可轻松创建各种声音,并完成影片的配音和配乐;而Encore DVD 2.0可以将视频内容创建刻录为带有环绕声音频解码和动态菜单的专业级DVD。

Premiere Pro 2.0是Production Studio套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套装中其它Adobe应用程序无与伦比的集成功能,为高效

数字视频的制作设立了新的标准。

第二部分 Premiere Pro 2.0的新增功能

Premiere Pro 2.0是基于Premiere Pro的一次革新,新增了很多使用的功能和特性,更加完善了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奠定了其专业领域的应用。

一. 多摄像机编辑(Multi-cam editing)

Premiere Pro 2.0 提供了多摄像机摄像编辑功能,可以从一个多摄像窗口中查看多个视频轨道,并实时在轨道之间通过转换进行编辑,并基于源素材时间码轻松同步剪辑。

二. 加速客户评论与核准

Premiere Pro 2.0 提供了Adobe剪辑注释(Clip Notes),可以加速评论与核准的过程。将视频嵌入到PDF文件,通过e-mail 发送含有特定时间码注释的文件给客户评论,然后查看映射到时间线的注释。

三. 从时间线进行DVD创作

Premiere Pro 2.0借鉴了Encore DVD的功能,从的时间线可以直接创建高质量、带交互式动态菜单的DVD,软件内部还内置了大量实用的DVD模板。

四. 全面支持HDV与高清格式

Premiere Pro 2.0可以在没有转换或质量损失的原始格式中捕获和编辑HDV内容,并支持使用当下流行的Sony和JVC公司HDV 格式摄像机和录像机。Premiere Pro 2.0还可以使用AJA Video

的XenaHS实时编码卡捕获、编辑以及发布全分辨率的SD或HD 格式的视频。

五. 高级关键帧控制

Premiere Pro 2.0在效果控制调板(Effect Controls)中新加入了可编辑的关键帧曲线图,可是实现更为简单、精准地控制效果。

六. 照明效果滤镜

Premiere Pro 2.0增加的照明效果滤镜可以为影片施加各种类型的光线,并可以控制光照的各种属性,弥补影片光线的不足。

七. 色彩方面的进步

Premiere Pro 2.0利用新的色彩校正工具,为特定的任务分别进行优化,并为制作专业作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设置功能。快速色彩校正允许用户快速简易调节。

Premiere Pro 2.0支持10位视频和16位PSD文件,保持源素材完整性。

Premiere Pro 2.0支持32-bit内部色彩处理,对色彩、对比度和曝光的不同变化维持最大限度的图像质量,没有了条纹和低位深度处理引致的现象。

八. 使用Adobe Bridge和Adobe Dynamic Link整合工作流程Premiere Pro 2.0可使用Adobe Bridge浏览、组织以及预览文件,然后将所需要的内容直接拖放到项目中。在Bridge中不但可以新建文件夹,重命名、移动或删除文件,还可以搜索或编辑

诸如关键字、语言和格式这样的XMP元数据。

Premiere以前在和After Effects进行合作时,如果有些效果部分需要修改,则需要在After Effects重新制作输出,并重新导入到Premiere中进行编辑,结果造成了时间的浪费。Adobe ProductionStudio提供了Dynamic Link,在Premiere Pro和After Effects的项目项目之间建立动态链接。DynamicLink不但将After Effects的项目在导入Premiere Pro之前进行渲染,在After Effects中对项目进行的更改也可以及时地反应到Premiere Pro 2.0中。这种方式省去了反复渲染影片地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新增功能之外,Premiere Pro 2.0 还有许多其它的新功能,例如:显示卡(GPU)的加速渲染,Flash输出,最大支持4096×4096像素序列帧输出,高级的子剪辑创作与编辑等。这些新增功能可以为用户增添创作灵感,使创作变得更简单。

第三部分安装Adobe Production Studio及Premiere Pro 2.0 Premiere Pro 2.0是Adobe Production Studio软件套装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安装Production Studio时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安装Premiere Pro 2.0和其它组件,也可以购买Premiere Pro 2.0的单装版进行安装。本节将讲述使用Adobe Production Studio Premium版的DVD-ROM安装Premiere Pro 2.0,并激活、注册的基本方法。

一. Premiere Pro 2.0的系统需求(Windows)

DV 编辑需要Intel Pentium 4 1.4GHz处理器(HD剪辑论坛辑需要支持超线程技术的Pentium 43GHz处理器;HD编辑需要双Intel Xeon 2.8GHz处理器;如果是AMD系统,则需要SSE2指令集)

Microsoft Windows XP(带 Service Pack 2)

DV编辑需要512MB内存;HDV和HD编辑需2GB内存

DV编辑需512MB内存;HDV和HD编辑需2GB内存

安装需要4GB可用磁盘空间

DV和HD剪辑论坛辑需要专用7200RPM硬盘驱动器;HD编辑需要条带式磁盘阵列存储设备(RAID 0)

Microsoft DirectX兼容声卡(环绕声支持需要多声道ASIO兼容声卡)

安装需要DVD-ROM驱动器,创建DVD需要DVD±R刻录机

1280×1024 32位彩色视频显示器

DV和HD剪辑论坛辑需要OHCI兼容带IEEE 1394接口的视频卡(HD编辑需要AJA Xena HS)

QuickTime 6.5

需要Internet或电话连接以进行产品激活

GPU加速需要Adobe认证的图形卡

[小结]:

[作业]:在学生电脑上独立安装premiere

4.配置项目设置

[教学目的]:掌握配置项目设置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创建并使用项目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教学难点]:了解项目的结构与定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课时]:4学时

[授课过程]:

[复习旧课]:由复习premiere概述。

并提问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很多影视作品除了应用转场特技外,也经常用到Motion(运动)和Filter(滤镜)以及Transparency(透明度设置),下面列举几例。在讲解下列实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如何在Premiere6中实时浏览特技效果。

首先在Premiere中保存项目文件,然后选菜单“Project/Project Settings/Keyframe and Rendering...”,在Preview后面的选项中选“To Screen”,

这时右边的“at”变为可选,这里我们所作的效果比较简单,我们选“1:1”。

如果您的机器速度不快,浏览的画面可能不够流畅,可以选择“1:2”甚至“1:4”,这样可以降低CPU的运算量,改善流畅程度,但画面显得粗糙,马赛克状。想要在Monitor窗口中直接看到特技效果,只需要敲回车键即可播放。

一、简易画中画(运用Motion)

画中画指的是在背景画面上叠加上另外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可以运动、缩放以及旋转。运行Premiere6,调入视频素材文件,这些素材可以是AVI文件,也可以是静止图片。

在Timeline窗口,把作为背景的素材放在Video1A或1B上面,把作为画中画的素材放在Video2上面,右键单击并弹出菜单,

选“Video Options/Motion...”,也可以从Effect Controls窗口中直接点“Motion”右边的“Setup”,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5) 《动画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6) 《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 《三维动画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0) 《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2) 《图片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14) 《黑白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6)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17) 《造型基础(广告)》课程教学大纲 (19)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20)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23) 《专题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24)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26)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28) 《人物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29) 《电影导演》课程教学大纲 (31) 《动画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33) 《动画特技与特效》课程教学大纲 (34)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6)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37)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38) 《原动画设计及时间概念》课程教学大纲 (40) 《设计稿》课程教学大纲 (42) 《动画背景画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43)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5) 《互动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7) 《动漫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9) 《电脑漫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1) 《二维动画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52) 《摄影构图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54) 《摄影技术基础二》课程教学大纲 (56) 《摄影技术基础三》课程教学大纲 (57) 《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59) 《专题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1) 《电影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2) 《创意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3) 《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5) 《时尚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7) 《新闻采访与写作1》课程教学大纲 (68) 《新闻采访与写作2》课程教学大纲 (70)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73) 《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74) 《网络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大纲 (77)

《非线性编辑(Premiere)》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Premiere)》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计算机应用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授课学时:64 课程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数字媒体的一般特征,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技术的一般理论,掌握颜色、通道、音频、字幕、多媒体文件等基本概念。 (二)课程任务 掌握非线性视频编辑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学习Premiere的窗口界面的组成,熟练操作Premiere,能够运用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作到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深入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理论以及Premiere Pro CS3软件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非线性编辑专业术语,Premiere Pro CS3软件术语)。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Premiere Pro CS3 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2)Premiere Pro CS3项目的配置与管理 (3)素材的采集、导入与管理 (4)序列的创建与管理 (5)音频混合的基本技巧 (6)字幕的创建与动画效果的使用 (7)视频合成与DVD的制作 素质目标: 结合实战,掌握电视短片的非线性编辑制作全程。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使用评价:本书专为职业院校动漫相关专业编写的专用教材,适合职业院校学生使用,内容浅显易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选用的参考资料: 《Premiere 非线性视频应用案例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江永春主编。 《Premiere Pro CS3影视编辑从新手到高手》(清华大学出版社)唐守国、方宁、王健。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photoshop》、《MAYA》等。 后续课程:《After effects》 与其他课程配合与取舍情况:通过学习Photoshop和MAYA,熟悉图片制作、色彩和色谱的搭配,能达到一般图形图像的处理能力,为视频编辑打下基础,本课程学习,灵活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并在掌握本课程后,对后期继续学习《After effects》打下坚实基础。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趣味图片(1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创建新文件; 2、修改素材持续时间; 3、调整素材在时间上组合的先后,导入音频、输出影片。 (二)、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标:熟悉Premiere Por CS4界面的设置,掌握Premiere Pro CS4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对制式及新建文件属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管理素材、轨道。 第二章“春天”的影像(1学时)

非线性编辑教案(康俊)

第1讲 Premiere Pro的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Premiere Pro的特点、运用范围,理解Premiere Pro系统参数设置,创建项目文件,视频的概念,掌握视频和音频的格式,培养学生对Premiere Pro知识结构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视频和音频的格式。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图片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Premiere Pro的的概念

2、非线性编辑的软件介绍 3、Premiere Pro系统参数设置 4、创建项目文件 5、视频和音频格式 6、汽车展览片头欣赏 六、课堂小结 本章中Premiere Pro软件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创建项目文件的认识,新建项目文件的基本设置,设置系统参数(界面、音频、自动存储、采集、媒体、字幕)。最后,欣赏汽车展览片头案例的字幕及视频轨道的添加。 七、作业 网络收集优秀的片头案例及各种视频文件。

第2讲 Premiere Pro的基本操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了解Premiere Pro的界面布置,了解菜单及自定义快捷键,掌握Premiere Pro的图面板及窗口,制作简单的视频剪辑。 二、教学重点、难点 Premiere Pro的面板、自定义快捷键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菜单的认识 文件菜单、编辑菜单、项目菜单、素材菜 单、序列菜单、标记菜单、字幕菜单、窗口菜

单。帮助菜单。 2、自定义快捷键 了解“键盘快捷键”对话框,修改预设“应用”组的快捷键。 3、操作Premiere Pro面板及窗口 “项目”窗口、“监视器“窗口、“时间线”窗口、“字幕”窗口、“效果”窗口、“工具”面板、“特效控制台”面板、“历史”面板、“信息”面板,“媒体浏览”面板。 4、制作简单的视频片段 导入并编辑素材,创建并编辑字幕。 六、课堂小结 对Premiere Pr界面分布进行认识,了解菜单的操作方式,学习自定义快捷键的方法,操作面板的设置,包括项目窗口,调音台面板等,制作简单的视频片段。 1、导入并编辑素材 2、创建并编辑字幕 七、作业

全部的非线性编辑教案

第一篇非线性编辑硬件系统和软件操作系统 第一章传统的电视制作系统 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历史 一电影的诞生 二蒙太奇的出现 三基于胶片的电影剪辑 第二节电视的诞生和电视编辑的历史 一电视的诞生 二电视编辑的产生 1磁带录像机的发明 2磁带剪辑的方法 3基于磁带的线性电子编辑 第二章非线性编辑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非线性编辑发展回顾 1非线性电影剪辑 2机械式磁带非线性剪辑 3电子线性编辑

4数字非线性编辑 第二节电子非线性编辑阶段 一基于录像带的电子非线性编辑系统 二基于激光视盘的电子非线性编辑系统 第三节基于硬盘的数字非线性编辑阶段 第三章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 第一节线性编辑 一线性编辑 二线性编辑的缺点 1素材不能做到随机存放 2难于进行节目的修改 3信号复制劣化严重 4录像机磨损严重 5系统构成复杂 第二节非线性编辑 一非线性编辑的特征 1 在编辑方式上呈现非线性的特点,能够很容易地改变镜头顺序,而这些改动不影响已遍及好的素材。

2在素材的选择上能够做到随机存取,不必进行顺序查找就可以瞬间找到素材中的任意片断。 二数字非线性编辑的载体的特点 三非线性编辑的类型 1机械非线性编辑 2电子非线性编辑 3数字非线性编辑 第四章非线性编辑的特点与性能 第一节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一信号处理数字化 二素材存取随机化 三编辑方式非线性 四合成制作集成化 五编辑手段多样化 六节目制作网络化 七记录载体永久化 05教育技术第二次课程从这里开始 第二节非线性编辑的性能 一多种特技及多层画面合成 1硬件法

2软件法 3软硬结合法 二一体化字幕图形环境 三友好的操作界面 四完善的视频音频接口 模拟视频接口: 1复合 2s-video 3YUV 模拟音频: RCA 卡侬 数字视频接口 SDI CSDI IEEE-1394 AES/EBU FDDI RS-422 07编导2班第四次课从这里开始07编导1班第三次课从这里开始

《非线性编辑》 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非线性编辑》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掌握影视非线性编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包括音频、视频和图片的编辑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使用专业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影视剪辑,并理解影视制作中编辑的角色和重要性。 二、课程目标 1、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 3、能够进行音频、视频和图片的编辑工作。 4、理解编辑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课程内容 1、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非线性编辑软件介绍:界面布局、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 3、音频编辑:理解音频文件格式,掌握音频剪辑、混音和音效处理

技巧。 4、视频编辑:学习视频格式转换,掌握剪辑、转场和特效应用技巧。 5、图片编辑:了解图片格式,学习图片编辑和修饰技巧。 6、剪辑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练习,强化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教师讲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实践操作: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非线性编辑技能。 3、项目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练习,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音频、视频和图片的编辑实践。 4、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五、评估方式 1、出勤率:学生按时参加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作业:定期布置并提交非线性编辑的作业,根据完成质量和技能水平评分。

3、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非线性编辑考试,评估学生对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4、项目实践:学生分组完成项目,根据项目的质量、创意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评分。 六、课程材料 1、教材:《非线性编辑基础》作者:张三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软件教材:《Adobe Premiere Pro CC 2023 基础教程》作者:李明,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3、辅助材料:课堂PPT、视频教程、在线资源等。 七、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分为18次授课,每周2次,每次2学时。课程安排如下: 1、第1周:课程概述、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2周:非线性编辑软件介绍、音频编辑基础。 3、第3周:视频编辑基础、图片编辑基础。 4、第4周:非线性编辑技巧、学生分组项目实践。

非线编教案

09-10学年第二学期 《非线性编辑》课程实训教案 教师: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实训一:视频素材的上传 实训场景设计: 作为初到公司的毕业生,老板不敢直接让你做编导,会让你从基层做起。而基层的第一步,就是为即将要编辑的作品传输素材。即把作品所需要的素材导入到计算机当中。 实训目的: 熟练掌握素材的上传过程 实训内容: 将一盘DV带子上的视频上传到非编机器中,要求将本素材放在E盘下的“非常视听”文件夹中的“第一期”文件夹内,并命名为“素材1”。 操作步骤: 1、将素材带子放进摄像机或DV内,并将摄像机或DV达到回看模式找到需要上传的素材的画面; 2、将摄像机视频传送线和电脑的视频传送线分别于迈拓连接,摄像机的线头插在迈拓的OUT端电脑线的线头插在迈拓的IN端口,并将线头的颜色与迈拓的插线口颜色保持一致。 3、启动电脑后打开桌面上的Premier 6.0/2.0,启用迈拓格式,完全进入界面 4、单击文件菜单下的采集(Capture)-------影片采集(Movie Capture)进入采集界面,此时弹出的监视框里会出现与摄像机或DV里回看模式里相同的画面,找 到右侧的下的单击它,出现保存路径界面个白框的分别是 、 和 点击三者的下拉三角并点击 select folder 找到E盘下的“非常视听文件夹”中的“第一期”,最后命名为“素材1”。 5、点击影片采集(Movie Capture)监视框下的红色按钮同时按下开始按钮 然后将摄像机的回看开始按钮按下进入素材采集状态; 6、素材采集完成后点击影片采集(Movie Capture)监视框下暂停按钮; 7、将素材带拿出关闭摄像机,拔下线头,如需要现场编辑就在传送后的电脑里进行编辑,如不需编辑将Premire界面关闭。

非线性编辑 教案

1.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电视制式3个, 非线性编辑的系统构成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4学时 [授课过程]: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一:数字视频基本概述 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值的数据传输 优势:成本低,还原性好 劣势:画质低,传输干扰多 数字信号,采用不连续的数据传输 优势:抗扰力强,便于通信,存储 2.电视制式 &三种制式 NTSC。美国,容易失真,色彩不稳定,每秒30帧。 PAL。德国,解决了NTSC的问题,但是解码复杂,信号处理麻烦,

接收机造价高。每秒25帧。 SECAM。法国,兼容性比较差。 &标清与高清 标清(SD),物理分辨率720P一下的一种视频格式。(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3:4 高清(HD),物理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1080P,视频宽纵比为16:9 3.帧速率和场 &帧速率:动画中每一幅静态图像被称为一帧,帧速率是指每秒能播放或者录制多少格画面。 &场:奇场和偶场, 4.分辨率 视频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水平点数X垂直点数” 5.视频的压缩 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JPEG: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压缩后数字视频依然很大,它的重放必须有专门的硬件来处理) &MPEG: MPEG-1,应对图像要求不太高的VCD领域。 MPEG-2,广播质量要求的编码标准,用于DVD,高清电视。 二 :广播级质量

广播级质量概念分为主观和客观: 客观:符合国际广播的标准能正常播出,的视频图像,可以用仪器经行测量。 主观:在观众眼里图像是否清晰 视频色彩 &颜色模式:RGB,LAD,HSB,YUV,CMYK, &颜色编码:YUV,S-Video, Composition复合信号。 三: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 1.线性编辑 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再以插入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这是电视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 2.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传统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地记录所有视频片段并将它们存储在硬盘上。由于计算机对媒体的交互性,人们可以对存储的数字化文件反复更新和编辑视频节目。从本质上讲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电视编辑方法,使得任何片段都可以立即观看并随时任意

非线性编辑教案

引课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月日教案任课教师:

2.软件简介(5分钟) EDIUS是日本canopus公司的优秀非线性编辑软件。 EDIUS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EDIUS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

带化视频记录和存储设备的制作环境而设计。 3、关键特性(5分钟) 实时混编任何SD和HD视频素材 原码编辑支持,包括DV、HDV、A VCHD、无压缩和更多 新的GPU加速3D转场 快速灵活的用户界面,包括无限视频、音频、字幕和图形轨道 实时编辑和转换不同的HD/SD宽高比,比如16:9和4:3 实时编辑和转换不同的帧速率,比如60i、50i和24p 实时编辑和转换不同的分辨率,比如1920x1080、1440x1080、1280x720和720x480 实时HD/SD效果、键、转场和字幕 支持新的基于文件的格式,包括Infinity JPEG 2000、XDCAM和XDCAM EX、P2 (DVCPRO 和A VC-Intra)和GFCAM 实时、无需渲染的时间线直接DV输出 多机位模式支持同时编辑最多达8个机位 4、最低系统要求(3分钟) EDIUS非编软件可以实时编辑SD和HD素材,当然,实时编辑HD 的系统需求要比实时编辑SD时高得多。这里列出的系统需求指的是满足实时HD编辑。 ·Intel或AMD CPU,3 GHz或更快(推荐多个CPU和多核CPU,支持SSE2和SSE3指令集) · 1 GB内存(推荐2 GB或以上) · 800MB或以上的磁盘空间 · DVD-ROM用于软件安装 ·需要ATA 100/7200rpm或更快硬盘,支持至少20 MB/sec数据吞吐量。多个HD流输出需要两块或以上硬盘组成RAID。 ·显卡需要显存至少256 MB (推荐512 MB),且支持Pixel Shader Model 3.0 或更高(如:基于DX9) 安装HDSTORM Bay需要一个闲置的5.25英寸bay位 Windows XP Home或Windows XP专业版(SP2或更高版本,32位)时,Windows Vista(SP1或更高版本,32位或64位),包括下列作业系统:Windows 7 安装加密狗需要一个闲置的USB端口(1.1或以上型号) 5、新版功能 新发布的EDIUS软件主要用于整合后期剪辑师们使用的各种流行或最新视频技术于一个完整的套装内,而不是一个基本视频编辑软件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EDIUS作为非编软件其本身没有任何新功能的改进:用具体的视频格式帮助学生区分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岗位群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而《非线性编辑》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课程,是学习非线性编辑必须要掌握的影视制作软件及设计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影视的创建、设计的运用等技能。该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学生使用本课程提供的会声会影软件的各种操作方法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学习、应用、设计。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会声会影软件的各种使用方法与设计理念。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概念,学会使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设计创造。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重点章节:第二章的会声会影X9基本操作、第五章的捕获图像和视频素材、第九章的视频转场特效制作 难点章节:第七章的剪辑与精修视频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 (一)主要环节安排 本课程教学课时数为72课时,每周4课时。其中理论26课时,实践46课时。主要实践环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课程学习。二是在本学期后几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设计与创作。 (二)内容总体设计 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本课程运用多媒体和上机实际操作手段在多媒体实训室进行教学,首先对软件的各种创建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因此专门制作了PPT课件以及准备了教学案例。 2、教学见习 由于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为学生安排一系列针对以后工作中会用到的制作图来进行设计创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非线性编辑》 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 (一)使用教材:《会声会影X9从入门到精通》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对数字媒体与制作专业有关理论课程的融会贯穿,并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更好地完毕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视频编辑的原理、技巧、程序与详细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视频剪辑的基础软件,培养学生通过软件工具完毕自己的作品。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图形处理》、《视听语言》以及有关影视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同步本门课的学习,又为《FLASH动画》、《视频特效》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必修专业方向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毕影片编辑有关的视频、音频、动画、字幕等的操作,独立完毕作品。 二、课程教学规定 (一)掌握编导基础理论。

(二)掌握线性编辑系统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线路连接。可以独立配置一套非线线性编辑系统,并撰写可行性汇报。 (三)掌握常见的视频、音频、图片的格式,并能模拟素材通过采集得以数字化。 (四)掌握字幕的作用、设计原则、注意事项,并可以进行常见字幕的设计和制作。 (五)掌握常用的特技类型,并能进行设计与制作。尤其是特技的关键帧设制。 (六)懂得常见动画类型,掌握动画设计的原则,并能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及在影视制作中的某些应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规定 一、非线编辑概念、软件概述、基本剪辑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视频编辑的过去与目前并简介非编软件怎样适合视频制作工作流及全新修订后的工作区。理解非编软件常用的编辑功能并为后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认识准备。 2、教学内容: (1)视频编辑的过去与目前

数字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教案2

数字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涵盖非线性视频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需求,突出非线性编辑领域操作技能的训练,旨在培养视频编辑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满足影视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专业非线性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使学生掌握非线性视频编辑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非线性视频编辑的相关技术的应用。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使学生掌握非编系统与录像机、监视器、调音台之间的系统连接知识和掌握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培养学生强烈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影视后期概述 1. 视频后期基础知识及行业动态 (1) 视频后期基础知识 (2) 行业动态 2. 视频制作的工作流程 (1) 传统方式 (2) 数字方式 第二章Premiere 软件概述 1. Premiere 的基本系统配臵和安装环境 (1)硬件环 境 (2)主要功 能 (3)软件安 装 2. Premiere 基本面板和工具的使用 (1) 主要窗口介绍 (2) 主要工具介绍 3. 工程的设臵 (1) 新建工程 (2) 影片输出设臵第三章视频文件的采集方法

1. 视频文件的分类及特性 (1) 视频文件的分类 (2) 视频文件的特性 2. 视频采集卡的介绍及安装 (1) 视频采集卡介绍 (2) 视频采集卡的安装 3. 视频文件的采集方法 (1) 摄像机采集 (2) 放像机采集第四章影片的编辑 1. 在Timeline (1) Timeline (2) Timeline 2. 在Monitor 窗口编辑素材窗口的使用各种编辑工具的使用窗口编辑素材 窗口的主要工具 (2) 标记的使用和安全区域 3. 其他编辑功能 (1) 故事板 (2) 通用数字片头 (3) 色调和音调 (4) 黑场、色场 (5) 空白文件第五章特殊效果的使用1. 运动( Motion )效果的运用 (1) “ Motion Setting ”对话框 (2) 运动轨迹文件介绍 2. 透明( Transparency )效果 (1) “ Transparency Setting ”对话框 (2) Transparency 效果的基本概念 3. 转场效果( Transitions )运用 (1) Transitions 效果概述 (2) Transitions 效果示例 4. 视频滤镜( Video Effects )运用 (1) Video Effects 简介 (2) Video Effects 示例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教案标题: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非线性编辑实现故事叙述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完成一个非线性编辑项目。 教学重点: 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原理。 2. 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 3. 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4.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计算机教室或学生个人电脑。 2. 安装好非线性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 3. 准备素材(照片、视频片段等)供学生使用。 教学过程: 引入: 1. 向学生介绍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区别,并讨论非线性编辑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知识讲解: 1. 介绍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区域。 2. 演示如何导入素材和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3. 介绍剪辑、调整顺序、添加特效和转场等基本编辑操作。 4. 讲解音频编辑和字幕添加等高级编辑技巧。 实践操作: 1. 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非线性编辑项目。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故事构思,选择素材并进行编辑。 3. 引导学生在编辑过程中运用各种特效和转场,展示个性化的编辑风格。 4. 鼓励学生多次修改和完善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总结反思: 1. 学生展示自己的编辑作品,并互相评价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非线性编辑的优点和挑战,并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能和知识。扩展拓展: 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非线性编辑的更多功能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专业的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或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 2. 评估学生编辑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3. 收集学生对非线性编辑的理解和应用的反馈。 教学延伸: 1. 在其他课程中引入非线性编辑的应用,如影视制作课程、艺术课程等。

非线性编辑教案

非线性编辑教案 教案标题:非线性编辑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4.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非线性编辑技能。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介绍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例如电影制作、广告制作等。 2.展示一段经过非线性编辑处理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非线性编辑的效果和优势。 知识讲解: 1.讲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原理,包括时间轴、剪辑、特效等概念。 2.介绍常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并讲解其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操作演示: 1.进行软件操作演示,展示如何导入素材文件、创建项目、添加视频轨道和音频轨道等基本操作。 2.演示如何进行剪辑、调整视频顺序、添加过渡效果等编辑操作。 3.演示如何添加文字、音效、背景音乐等辅助元素。 4.演示如何进行颜色校正、图像修饰等特效处理。

实践操作: 1.提供一些素材文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非线性编辑。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剪辑方式和特效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 能力。 3.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和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编辑完成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心得体会。 2.总结非线性编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提高非线性编辑技能。 评估: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熟练度、创意发挥等。 2.评估学生编辑作品的质量和创意水平。 3.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测和理解程度的评估。 拓展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电影制作公司或专业的非线性编辑工作室,了解行业实践和应用。 2.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文章,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技能。 教学资源: 1.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 2.素材文件:视频片段、音频文件、图片等。 3.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教案评价: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技能,能够具备独立完成数字视频信号的采集、管理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在非线性软件环境下,实现具有图形图像、音效音乐、文字信息等内容的各类电视、电影以及独立形式的微电影小品的动态声像信息的编辑、制作、合成、校正、输出等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非线性后期编辑的基本技巧。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利用现有的固定素材(包含同期声),使用非线性后期编辑软件,通过整理、编辑、合成、校正等非线性后期编辑手段,制作出相对完整的的影像短片,掌握影视剪辑的历史和基本原理。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具有强烈的影视剪辑实践的热情,能够自发的钻研更精彩的影视剪辑技巧。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440

441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1.建议教材 严富昌.影视剪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李琳.影视剪辑实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资料 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 中文版 Premiere Pro CC 2018 基础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袁诗轩. EDIUS 9 全面精通:素材管理+剪辑调色+特效制作+字幕音频+案例实战.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9。 442

443

非线性编辑premiere 课程教案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案 课程编号:18600551z 使用教材:《Adobe Premiere Pro CC经典 教程》 参考教材:《Premiere Pro CC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总学时数:48 主讲教师:

第一讲(理论) 授课主题: 第一章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 第一节模拟视频基础 第二节数字视频基础 第三节视频处理硬件知识 第四节非线性编辑 第五节视频与音频格式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视频编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各种视音频编辑格式的使用;IEEEl394与USB的区别等。 教学重点: 1、视频编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理解并熟悉非线性编辑系统 教学难点: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区别。 课时安排: 第()周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上课用品,交代课堂要求,安定课堂秩序。 二、新课导入 影视创作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影视创作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的模拟技术到后来的数字技术,从早期的线形编辑系统到现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无不体现着科技对影视创作特别是后期编辑技术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的影视艺术创作。 三、新课讲授

第一章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 第一节模拟视频基础 一、侦和桢速率 与电影类似,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象(称之为贞)组成的,以每秒钟放映若干张图象运动的速度,产生动态的画面效果,因为人脑可以暂时保留单独的图象,典型的桢速率范围是24~30贞每秒,这样就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 贞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种扫描多少贞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贞速率。对于PAL制电视系统,贞速率是25贞/秒,而对于NTSC 电视系统,贞速率是30贞/秒,虽然这些贞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他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数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电视系统的最低标准就是采用隔行扫描方法。 二、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什么时候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是将一幅画面分成相间的两部分处理和传输,最后叠加成完整的图象显示,其优点是只要原来一半的频率资源就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图象,缺点是图象垂直分辨率降低一半,并出现闪烁,扭曲等现象,长期观看容易伤害视力。 而逐行扫描是每一场都显示整幅图象画面,采用这种技术处理的图象,画面清晰度,稳定性比隔行扫描有飞跃性的提高,整体画面细腻逼真,动态失真小,长期观看不容易产生视力疲劳。 三、信号格式 目前常见的几种电视视频信号格式有NTSC PAL 和SECAM 他们规定了显示图象的线数,色彩信息的定义和扫描线的速度(即刷新频率)另外还有许多与这些格式不同的视频格式。 如:S-Video(数字)视频,但是所有的格式都有很多共同点,例如:他们都是隔行扫描的,扫描线数为483(NTSC)或576(PAL和SECAM)都有固定不变的刷新绿,NTSC制的两个隔行的场组成一贞,每秒出现30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