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暂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公布日期】1988.12.27•【文号】•【施行日期】1988.12.2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暂行)(1988年12月27日国家环保委员会)第一条本办法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制定。
第二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围,各省、自治区考核的城市,由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自行确定;国家将直接考核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合肥、南京、杭州、福州、广州、南昌、南宁、贵阳、成都、昆明、西安、太原、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海口、大连、桂林、苏州等32个城市。
第三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项目,国家考核的32个城市,考核《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附表所列的20项指标。
各省、自治区考核的城市,除附表中列的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地面水COD平均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八项指标为必须考核的指标外,其它指标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取舍和增补。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对各市(包括国家直接考核的32个城市)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评、并将每年的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由城市政府负责。
城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在摸清本市环境质量与综合整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本届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在本年度计划中分解,落实到基层。
第六条国家考核的32个城市政府,要组织环保、工业、城建、公安、卫生、物资、商业等有关部门按本办法的要求进行监测、统计与计分,并根据计分结果评价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总则一、考核范围(一)全市域:包括城区、郊区和市辖县、县级市。
(二)市辖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县级市。
(三)建成区:按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的解释。
“十二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的建成区范围,是指市辖区建成区。
二、考核内容及形式(一)考核内容:每项指标均包括两部分内容:指标定量考核内容和工作定性考核内容。
(二)考核形式:指标定量考核:数据;工作定性考核:城市上报自评结果;省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部按照《工作考核计分表》开展现场核查;现场核查对象包括现场点位、下发的相关文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统计表、工作总结、成果通报等(如未正式发布的,以有关部门盖章为准)。
(三)考核计分:指标定量考核为得分制,得分按计分方法计算;工作定性考核为扣分制(注明“加分项”的除外),完成不得分,未完成即扣分(得负分)。
指标总得分为指标定量考核得分与工作定性考核扣分之和。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辖区内得分排名第一的城市和排名变动较大的城市进行现场审核,环境保护部对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核情况和部分城市数据上报情况开展现场审核。
如在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的监督、审核工作中,发现城市指标定量考核数据出现虚报、瞒报、漏报或未按要求计算、报送等情况,该项指标扣除上报分值的60%;城市工作定性考核出现虚报、瞒报、漏报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况,该工作考核项目计为0 分。
上述两种情况均通报相关责任部门与个人。
标示“*”指标项为监督考核项,即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率 4 项指标。
如该项指标得分超过指标分值85%以上,城市需向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现场核实,经核实后方可获得实际分数。
未提出申请的,该项指标得分不超过指标分值的85%。
三、考核原则(一)环境保护部下发“城考”考核点位确定规则,城市环保部门根据规则上报“城考”考核点位,经省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部确定后,对其开展考核。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县级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定量考核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10.15•【字号】浙政办发〔1995〕203号•【施行日期】1995.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县级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定量考核的通知(浙政办发〔1995〕203号1995年10月15日)各县级市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1988〕国环8号)精神,为了进一步推动县级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经省政府研究决定,从1996年1月1日起,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围从省辖市扩大到所有县级市。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各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各主管市长要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列为与上一级政府主管市长(专员)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好。
二、各市要建立由市长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保部门统一考核的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
工业、城建、市政公用、环保、公安、卫生、园林绿化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将有关数据及时报送环保部门。
环保部门要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规范要求,汇总审核定量考核指标的有关数据资料,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
三、各市政府要负责做好本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自查工作,并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其综合分析报告、当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及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报省政府,抄送省环境保护局、市(地)政府(行署)和市(地)环保局。
有关统计数据同时报省各有关部门,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省各有关部门负责复查、审核各城市上报的数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复查、审核各城市送达的监测数据。
复查、审核的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于3月20日前报省环境保护局。
广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暂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全省城市环境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监督、审核各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制定考核指标规范,根据各市考核情况研究整改措施。
省环境保护局是其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工作由各市人民政府负责。
市人民政府应按省和市环境保护“七五”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市的环境质量与综合整治工作的现状,制定本届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列入每年年度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区、各主管部门和企业。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以市人民政府自行组织考核为主,省进行抽查和复核。
市人民政府应按本办法规定,组织环保、城建、物资、公安、卫生、工业等有关部门考核评价本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的环保、城建、物资、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提供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的具体依据。
各工业主管部门应督促所属企业按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有关数据。
第五条广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拟分批组织实施: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佛山、江门、韶关、茂名九个城市,于一九八九年起实施;中山、梅州、惠州、东莞、肇庆、潮洲、汕尾、河源、清远、阳江十个城市,于一九九○年起实施;第六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项目分五个方面,共二十项指标。
各项指标的解释与计算方法,有关项目监测指标的实施细则,具体项目指标及评分标准,有关大气、地面水和噪声监测布点方案的验收计划,由省环境保护局另行印发。
各项指标数据必须通过实测、统计取得,力求准确、完整、可靠,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应规范化,各项统计指标的统计数值应与现行的环境统计、城建统计数值相一致。
第七条实施考核的步骤:(一)各企业和有关部门须在每年一月十五日前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上年各项指标数据:1、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汽车尾气达标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地面水COD平均值、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七项指标数据,由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和报告(其中汽车尾气达标率,凡由公安部门监测的,由市公安部门直接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凡由卫生部门监测的,由市卫生部门直接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报告);2、工业尾气(SO2、NO2、粉尘)达标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等二项指标数据,由企业监测和报告,企业无监测手段的,可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或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监测单位监测后报告;3、城市气化率、城市热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清运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等五项指标,由市城建部门提供;4、民用型煤普及率的指标数据由市主管民用煤供应的商业或物资部门提供;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绿等五项指标数据,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自行统计。
2024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评实施方案一、背景城乡环境卫生是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城乡发展的基础保障。
为了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城乡环境质量,营造人民群众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制定2024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评实施方案,以监督和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进展,促进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落地落实。
二、考评目标1. 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城乡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2. 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美丽中国。
3.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社会监督,形成全民参与的文明城市建设氛围。
三、考评内容1. 垃圾分类管理通过考察各地垃圾分类管理的落实情况,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宣传教育的开展、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等。
2.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考核城市公共空间的清洁程度、有序停车管理、路面维护等情况,评估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环境质量。
3. 农村垃圾治理检查农村垃圾治理设施的完善程度,评估农村垃圾管理和处理的有效性。
4. 城乡道路卫生清扫考核城乡道路卫生清扫的覆盖面积和清扫频次,评估城乡道路卫生清扫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5. 城乡河道湖泊整治检查城乡河道湖泊的环境状况,评估水体清洁度和生态环境修复情况。
6. 乡村环境整治评估乡村环境的整体美观程度,包括农村居民区的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等。
四、考评指标根据上述考评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具体内容如下:1. 垃圾分类管理考核指标包括:1)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覆盖率。
2) 宣传教育的开展情况。
3) 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
各指标权重分别为40%、30%、30%。
2.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考核指标包括:1) 城市公共空间的清洁程度评估。
2) 有序停车管理的落实情况。
3) 路面维护的实施情况。
各指标权重分别为40%、30%、30%。
3. 农村垃圾治理考核指标包括:1) 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覆盖率。
2) 农村垃圾管理和处理的有效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9.30•【文号】环发[2001]161号•【施行日期】2001.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2001]161号)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将继续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并且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
现将《“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于2002年开始施行。
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考核范围及内容国家继续对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直接进行考核,除直辖市外,国家考核城市同时纳入省、自治区的考核。
国家考核城市按照此次下达的《“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全部内容进行考核。
各省、自治区对所辖地级以上(含地级)全部城市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条件成熟的省、自治区可对所有设市的城市进行考核,考核的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和记分方法等与本细则相一致。
地级以上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对所辖城市进行考核。
二、考核工作管理国家环保总局按年度对国家考核城市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考核采取会审、现场抽查、专家复核和局务会议审定的程序进行。
各省、自治区环保部门除了按照国家要求对所辖城市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外,还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对国家考核城市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省、自治区由于当地特殊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指标体系中个别指标进行调整的,须将实际执行的指标情况及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计划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城市环境工作机制,推进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全力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二、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开展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加强对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咸宁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如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副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内容成立工作专班,承担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各相关部门也要迅速成立专班,落实具体的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本部门的考核工作。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要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质量考核部分的API指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污染控制部分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管理部分的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等数据的管理和收集。
公安交警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防治工作,负责提供机动车注册登记车辆总数和城市常住人口数、新增非农业人口总数。
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督促相关卫生机构尽快与汇楚危废处理处置有限公司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确保医疗废物得到集中无害化处置。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调整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条件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1. 指标解释参加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于非国家考核的申报城市,须提前两年按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要求,参加省.自治区的考核.2. 数据来源国家环保总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公布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文件.3. 考核要求考核前三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10名或全省前3名.二. 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1. 指标解释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并经全国爱卫会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2. 文件依据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批准命名文件.3. 考核要求已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三.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 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万元) /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100%2. 数据来源城市统计部门和环境统计部门.3.考核要求考核前三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第二部分考核指标社会经济一.人均GDP1.指标解释人均GDP是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市总人口之比。
市内人均GDP是指城市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市区总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人均GDP=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万元)/城市总人口(人)市区人均GDP=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万元)/ 城市市区总人口(人)2.数据来源城市统计部门。
3.考核要求人均GDP>1万元;西部城市可选择市区人均GDP>1.5万元。
二.经济持续增长率1.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是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度增长的百分率。
经济持续增长率是考核前3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值。
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 本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年国内生总值/ 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00%经济持续增长率C= (C1+C2+C3)/3式中:C为经济持续增长率,C1.C2.C3分别为考核前三年的经济增长率。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为了推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改革开放,我部决定自今年起将会同国家环保局、全国爱卫会联合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检查,分项进行考核和评比。
现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地公用设施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的规定,为切实搞好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定量考核评比的办法,以综合整治为手段,推动地方政府从抓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持续、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对外开放,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三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方针是: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群众参与、协同动作。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占主导地位,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认真落实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范围是设市城市,其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由建设部考核、检查、评比,其余城市由省、自治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检查评比,建设部可以抽查。
考核分统计考核项目和现场考核项目两个部分,其项目名称说明和相应的计算及检查测定办法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和附件五。
第五条凡通过现行统计年报可获得数据的统计考核项目,严格按统计年报数据汇总,各城市要在考核年四月底前将统计考核项目按附表填表计分后按部考核城市和省考核城市分别报部和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凡需要通过检查而测定数据的项目,由市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自查测定后汇总分别上报部或省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检查每两年一次,按管辖分别由建设部和省、自治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于考核年的下半年进行。
第六条根据考核和检查的结果,建设部考核的城市,按附表计分后排出得分的前十名城市;非建设部考核的城市,由各省、自治区按所辖地级市、县级市的数量:辖10个城市以下的推荐一名,11-20个城市推荐二名、21个城市以上的推荐三名参加评选,依据考核分数的高低分别排出地级市的前二十名和县级市的前三十名。
这六十个城市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若干单项奖,由建设部公开进行表彰。
对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省、市及单位、个人应予以奖励,费用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七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比从1992年开始。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九条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附件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统计考核项目解释与计算方法1.自来水普及率指城市非农业用水人口数与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自来水普及率=城市非农业用水人口数÷城市非农业人口数×100%2.自备水源管理率自备水源管理率=已纳入管理的井数÷应纳入管理的井数×100%应纳入管理的井数和应计量井数,其范围为城市规划区。
已纳入管理的井数,指已登记,实行计划管理、收费的井数。
3.计划用水率指计划用水户用水总量与全市有效供水总量之比。
计算公式:计划用水率=计划用水总量÷有效供水总量×100%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利用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之比。
计算公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工业用水总量×100%工业用水总量=自来水供水量+自备水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5.燃气气化率指使用燃气的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总数之比。
计算公式:燃气气化率=城市市区非农业用气人口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总数×100%其中: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6.城市热化率(即供热普及率)指城市市区实际供热面积与市区房屋建筑面积之百分比。
计算公式:城市热化率=市区实际供热面积÷市区房屋建筑面积×100%7.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数。
计算公式: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城建部门管理公共交通车辆+社会单位管理公共交通车辆)÷城市非农业人口8.运营线路网密度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平均分布的程序。
计算公式:运营线路网密度=运营线路网长度÷城市建成区面积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指平均每人拥有的道路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城建部门管理道路面积+社会单位管理道路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10.排水管道普及率指建成区内排水管道的服务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重。
计算公式:排水管道普及率=排水管道服务面积÷建成区面积×100%11.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独立企事业等单位处理污水量)÷(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放量)独立企事业等单位处理污水量:指污水经过企事业等单位处理设施处理后,直接排入天然水体的排放量。
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放量:指未经处理达到受纳水体水质标准的直排水体的废水量。
12.绿化覆盖率指建成区范围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建成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总面积×100%13.人均公共绿地指城市居民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14.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建成区内园林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绿地率=建成区内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总面积×100%附件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现场考核项目解释与计算方法1.公共汽车车厢服务合格率①按运营车辆总数抽检。
200辆以下(不含200辆)的单位,抽检数不低于10辆;200辆以上的单位,抽检数为车辆总数的5%;车辆总数在1000辆以上的单位,可适当减少抽检比例。
铰接车、单车合格分数分别为80和85分,抽检车辆合格率占考核此项目的50%,合格率85%(含85%),此项不合格。
②自检数量每月不少于运营车辆总数的20%,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
此合格率占该项目的50%。
③计算公式:车厢服务合格率=(被检车辆车厢服务合格车辆数÷被检车辆总数)×1000%×50%+自检合格率×50%④考核内容见附表一。
⑤车厢服务合格率以运营途中的检查为依据,绞车≥80分,单车≥85分为合格车辆。
2.公共汽车车辆整洁合格率①抽检率(台数),合格分数、计算方法、合格率,自检要发及合格率计算等同车厢服务合格率。
②计算公式:车辆整洁合格率=被检车辆整洁合格车辆数÷被检车辆总数×100%×50%+企业自检合格率×50%③考核内容见附表二。
④车辆整洁合格率以运营途中和停车场地的检查为依据,绞车≥80分,单车≥85分为合格车辆。
3.出租汽车服务遵纪合格率指出租汽车企业遵守规定纪律的合格程度。
遵纪标准:有车必供,合理收费,礼貌服务,上交失物。
是否遵纪或计算违纪,由所在城市的客运管理部门处(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或接受乘客投诉以及中央、省、市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批评为准。
每发生一次计算一次。
计算公式:服务遵纪合格率={〔全年被检车数-(部合格车数+乘客投诉次数+报纸、电台批评次数〕÷全年被检车数}×100%4.水质检查综合合格率指管网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合理程度。
①按五个分项合格率之和除以五计算,但分项合格率必须以规定考核期间内合格次数和总检验次数相比求得。
单项指标不得低于低限值。
②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所列的35项除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浑浊度外,所余31项为全检项目。
31项虽为全检项目,但计算合格率时应扣除试行的五项即按26项计算。
③取水点的设置按国家规定每2万吃水人口(不含流动人口)设一点,每月每点取样检验不少于两次,两个点取样容积不少于500毫升。
但31项全检项目均取消毒净化后的出厂水作为检测水样,其中26项合格与否,要和该厂供水区域内分布的取水点数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水质综合合格率=五项指标合格率之和÷5其中:管网水细菌总数检验合格率:指管网水样脱氯经培养后,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达到合格的程度。
合格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计算公式:合格率=细菌检验合格次数÷细菌检验次数×100%管网水大肠菌群检验合格率:指管网水脱氯经培养后,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达到合格的程度。
合格标准为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
计算公式:合格率=总大肠菌群检验合格次数÷总大肠菌群检验次数×100%管网水游离余氯检验合格率:指管网中剩余的有效含氯量合格的程度。
合格标准为投氯后与水接触30分钟游离余氯不应低于0.3毫克/升,集中式给不除出厂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稍游离余氯(用氯氨消毒的包括氯氨含量)不得低于每升0.05毫克。
计算公式:合格率=游离余氯检验合格次数÷游离余氯检验次数×100%管网水浑浊度检验合格率:指管网水中含有造成浑浊的物质,所引起的自来水浑浊程度,合格标准为以JUT计不超过3度。
计算公式:合格率=浑浊度检验合格次数÷浑浊度检验次数×100%管网中国标26项检验合格率:指以出厂水为代表的水样中26项成分的合格程度,合格标准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
计算公式:合格率=(26项加权后的总检验合格次数/各水厂出厂水检验次数×26×各该厂供水区域内分布的取水点数)×100%5.管网压力合格率指管网服务压力的合格程度。
①合格标准为管网干线末端压力不低于0.14兆帕;管网为环状的,其管网环各点压力均不低于0.14兆帕。
②测压站的设置均按每10平方公里设置一处,最低不得少于三处,设置要均匀,并能代表各主要管网点压力的地点。
③测压站均应使用自动压力记录计,按每小时的15、30、45、60分钟四个时间所记录的压力值综合计算出每天检测次数及合格次数,然后全年相加计算出全年的合格率。
④在日常运行中,由于供电局停电,不能开机送水而出现的降压,均不计入不合格,计算合格率时应予扣除。
但由于供水总能力不足而出现的降压,应计入不合格,计算合格率时,不能扣除。
计算公式:管网压力合格率=检验合格次数÷检验总次数×100%6.自来水供需比计算公式:自来水供需比=日供水总量÷日需水总量×100%7.民用户灶前压力合格率指人工煤气、天然气管道供应的居民用户0.2‰(20万户及以上)、0.4‰(20万户以下的),每月检查一次,统一规定在用户用气高峰时进行,检测的位置统一规定在表后灶前,全年累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