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年报--摘自环保部官网
- 格式:doc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9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3年度环境统计公报正文:---------------------------------------------------------------------------------------------------------------------------------------------------- 2013年度环境统计公报一、基本情况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工业源重点调查对象是在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基础上按照国家的调整原则进行了调整筛选确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逐个发表调查,非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全省共筛选出8365家重点调查企业。
农业源以县(区)为基本单位进行调查,畜禽养殖业中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逐户发表调查,其他污染物排放量依据养殖量和排放系数进行测算。
城镇生活源以市级行政区为基本调查单位,市级行政区环保部门统一核算,并将污染物排放量分解至各辖区县,各辖区县据此填报相关报表,污染物产生量依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产生系数进行测算,排放量为产生量扣减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染物的去除量。
机动车以地市为基本调查单位,根据“遵循基数、核清增量、核实减量”原则核算污染物排放量。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逐个发表调查汇总。
二、污染排放情况1、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13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26.6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10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6.66%;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9.5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3.2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0.0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06%。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90.27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9.65%;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64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8.34%;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7.0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1.07%;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8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0.94 %。
2013年度成都市环境统计公报2013年,成都市环保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为指导思想,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扎实推进。
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要量排放量下降4.3%,氨氮排放量下降4.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6.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3.3%。
2013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10430.04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0523.65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99860.00万吨。
全市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9930.04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321.23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73766.25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02595.14吨。
全市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2037.84吨,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800.58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963.21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3144.17吨。
全市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7080.36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52039.86吨,城镇生活源排放量4891.36吨。
全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2159.84吨,其中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4410.51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5568.23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109.30吨。
全市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为25160.29吨,其中,工业源烟(粉)尘排放量为21451.83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3028.30吨,城镇生活源烟(粉)尘排放量为661.44吨。
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33.35万吨,综合利用量525.35万吨,贮存量0.00195万吨,处置量8.44万吨,倾倒丢弃量0.0001万吨。
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15.46万吨,综合利用量0.31万吨,贮存量0.17万吨,处置量15.04万吨,无倾倒丢弃量。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2.18•【字号】甘环总量发[2014]11号•【施行日期】2014.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甘环总量发〔2014〕11号)各市、州环保局,甘肃矿区环保局: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21号)和我厅《关于召开2013年度全省环境统计工作布置会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2013年第四季度环境统计直报数据集中审核会》(甘环办发﹝2013﹞46号)的要求,为认真做好全省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报表内容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继续执行“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国统制﹝2014﹞4号),按照《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关于“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十二五”环境统计技术要求》和《“十二五”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试行)》等规定执行。
上述文件及环境统计软件更新包请登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页(http://)“下载专区”栏中自行下载。
年报指标包括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6个部分。
环境管理指标除环保机构、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费征收、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环境管理指标、以及“自然保护区个数”、“自然保护区面积”、“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数量”指标外的其它8个方面的环境管理指标由各州(地、市)级环保系统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数据填报、审核和逐级汇总。
二、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各地区要认真组织实施环境统计年报工作,把好数据质量关,主动加强部门沟通,保障统计、农牧、建设、工信、公安等部门相关社会经济数据资料的及时获取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内部协调,环评、污防、监测、监察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环境统计数据审核过程,将部门联合会审制度落到实处;各地区应加大业务指导,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相应监测数据和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和治污设施运行等情况,指导企业使用产排污系数;各级环境统计人员要积极参与总量减排、环境执法检查等业务工作,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情况、主要排污状况,严格按照“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数据逻辑性、合理性的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695.4亿吨,比上年增加1.5%。
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比上年减少5.3%;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0.2%,比上年减少2.1个百分点。
2013年,全国工业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0.4%;挥发酚排放量1259.1吨,比上年减少15.0%;氰化物排放量162.0吨,比上年减少5.7%。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汞、镉、六价铬、总铬、铅及砷排放量分别为0.8吨、17.9吨、58.1吨、161.9吨、74.1吨和111.6吨,重金属污染物分别比上年减少27.3%、33.0%、17.5%、14.2%、23.7%和12.6%。
表2-2 全国工业废水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工业废水中汞排放量前3位省份依次为湖南、广西和甘肃,3个省份工业废水汞排放量为0.4吨,占全国废水汞排放量的54.0%。
工业废水中镉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和甘肃,3个省份工业废水镉排放量为9.9吨,占全国工业废水镉排放量的55.6%。
工业废水中六价铬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西、湖北和浙江,3个省份工业废水六价铬排放量为35.0吨,占全国废水六价铬排放量的60.2%。
工业废水中总铬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南、广东和浙江,3个省份工业废水总铬排放量为70.7吨,占全国废水总铬排放量的43.7%。
工业废水中铅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甘肃和广西,3个省份工业废水铅排放量为38.5吨,占全国废水总铬排放量的52.0%。
工业废水中砷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和西藏,3个省份工业废水砷排放量为60.8吨,占全国废水砷排放量的54.4%。
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2013年,重金属(汞、镉、六价铬、总铬、铅、砷)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个行业重金属排放量为307.2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重金属排放量的7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3月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3BEIJING ENVIRONMENTAL STATEMENT2013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北京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新期待,将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首都建设和发展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市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响了治理空气污染的攻坚战,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单位施治、全民参与、社会监督、区域联动的新格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不利气象条件频发、区域污染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带来较大污染“增量”,经过全市共同努力,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25%、6.29%、4.30%和3.80%,提前两年动态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年平均浓度值为89.5微克/立方米, 超过国家标准156%;二氧化硫(SO 2)年平均浓度值为26.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二氧化氮(NO 2)年平均浓度值为56.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0%; 可吸入颗粒物(PM 10)年平均浓度值为108.1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54%。
全市空气中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3.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臭氧(O 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的第90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变化趋势*空气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B 3095-2012)规定的二级标准和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 J 663-2013)进行评价。
废气3.1 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69361亿立方米(标态),比上年增加5.3%。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比上年减少3.5%。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35.2万吨,比上年减少4.0%,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9.8%。
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8.5万吨,比上年增加1.4%,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0.2%。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2万吨。
表3-1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焚烧废气中排放的污染物。
(下同)3.1.2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比上年减少4.7%。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545.6万吨,比上年减少6.8%,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9.4%。
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0.7万吨,比上年增加 3.6%,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8%。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40.6万吨,比上年增加0.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8.8%。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4万吨。
表3-2 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单位:万吨注:自2011年起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与生活源分开单独统计。
3.1.3 烟(粉)尘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烟(粉)尘排放量1278.1万吨,比上年增加3.5%。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1094.6万吨,比上年增加6.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85.6%。
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123.9万吨,比上年减少13.2%,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9.7%。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59.4万吨,比上年减少4.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4.6%。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0.2万吨。
表3-3 全国烟(粉)尘排放量单位:万吨注:1. 自2011年起不再单独统计烟尘和粉尘,统一以烟(粉)尘进行统计;2. 机动车的烟(粉)尘排放量指机动车的颗粒物排放量。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在认真总结分析“十五”期间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部研究并制定了“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自2006年开始执行,现已执行两年。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2008年继续执行“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现印发你们,请抓紧布置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工作。
与“十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相比,“十一五”环境统计制度在调查范围、指标体系、调查频次,以及环境统计数据上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一、调整了环境统计调查范围,完善了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十一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十五”环境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了调查范围,删除了一些过时失效的指标,并新增了一些适应现实环境管理需求的统计指标,同时对部分指标解释进行了完善。
(一)为加强对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的监管,将火电行业(含企业自备电厂)从工业行业中单列出来进行调查,增加了火电分机组的装机容量、煤耗量、排污量等指标;增加了医院污染物排放的统计调查;删除了城市垃圾处理场运行情况调查。
(二)环境统计专业年报增加了环保产业、环境宣教等专业报表,删除了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生态示范区建设主要情况、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等专业报表。
二、调增了环境统计调查频次为满足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需要,“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增加了对国控重点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季报(自2008年第二季度起增加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地市季报直报),增加了环境信访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等方面的季报。
我国主要城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摘要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空气污染是其中最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
本文针对这个现状,搜集了全国有代表性的31个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先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31个城市的综合空气质量,然后又分别用最短距离法和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最终结果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空气质量较差;而海口、拉萨、南宁等城市的空气较好。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北京的空气污染与其它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最短距离法中被单独聚为一类且与其它类相距较远,这与北京目前空气现状是相吻合的。
在本文的最后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的优缺点做了评价,并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大气污染;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1、数据资料本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表1我国主要城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用1x 表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x 表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x 表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4x 表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5x 表示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6x 表示生活烟尘排放量。
2、主成分分析2.1主成分分析的步骤(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ij m m R r ⨯=有~~11nkikjk ij aa r n =⋅=-∑(2)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的特征值120m λλλ≥≥⋅⋅⋅≥,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12,,m u u u ⋅⋅⋅由特征值组成m 个新的指标变量:~~~12111211~~~12212222~~~1212,,,m m m m m m m m mm y u x u x u x y u x u x u x y u x u x u x =++⋅⋅⋅=++⋅⋅⋅=++⋅⋅⋅其中:1y 是第一主成分,2y 是第二主成分, ,m y 是第m 主成分。
(3)计算特征值的信息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1jj mkb λλ=∑为主成分j y 的信息贡献率,同时有11pkk p mkk λαλ===∑∑为主成分12,,,p y y y 的累积贡献率。
状况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2013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352.7万吨,比上年下降2.9%;氨氮排放总量为245.7万吨,比上年下降3.1%。
2013年全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中主要污染物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043.9万吨,比上年下降3.5%;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227.3万吨,比上年下降4.7%。
2013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物201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7701.9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为205916.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2.3%。
201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3亿吨,无害化处理能力为49.3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为1.54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为89.0%。
措施与行动【主要污染物减排】2013年,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监管。
842个造纸、印染等重点项目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工程;1272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完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效率分别提高7个和27个百分点。
进一步提高火电机组脱硫设施达标率,对3400万千瓦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新增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2.36万平方米;各地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量26亿立方米,替代原煤49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9万吨;石油炼制行业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工程进展明显,18套、31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新建脱硫设施;2.03亿千瓦现役火电机组拆除脱硫设施的烟气旁路,综合脱硫效率由82%提高到90%以上;严厉打击脱硫设施运行弄虚作假等行为,罚没电价款4.4亿元,追缴二氧化硫排污费近1亿元。
出台实施脱硝电价;脱硝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增脱硝机组2.05亿千瓦,5.7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新建脱硝设施;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1%;淘汰老旧机动车183万辆。
环境保护部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3•【文号】•【施行日期】2014.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环境保护部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2014年3月)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报告。
一、概述2013年,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继续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提高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质量,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提供服务保障。
(一)对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进行部署。
2013年,环境保护部重点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职责及信息公开工作现状,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
印发《关于当前环境保护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环办〔2013〕86号),对落实国务院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结合国务院提出的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任务,分别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部印发《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环办〔2013〕30号),继续做好74个重点城市、496个国控监测站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实时发布工作,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月报》,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2014年1月1日起,实时发布161个地级以上城市884个国控监测站点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值。
实时发布全国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监测数据,按时发布《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公告。
废气3.1 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69361亿立方米(标态),比上年增加5.3%。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比上年减少3.5%。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35.2万吨,比上年减少4.0%,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9.8%。
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8.5万吨,比上年增加1.4%,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0.2%。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2万吨。
表3-1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焚烧废气中排放的污染物。
(下同)3.1.2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比上年减少4.7%。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545.6万吨,比上年减少6.8%,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9.4%。
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0.7万吨,比上年增加 3.6%,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8%。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40.6万吨,比上年增加0.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8.8%。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4万吨。
表3-2 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单位:万吨注:自2011年起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与生活源分开单独统计。
3.1.3 烟(粉)尘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烟(粉)尘排放量1278.1万吨,比上年增加3.5%。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1094.6万吨,比上年增加6.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85.6%。
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123.9万吨,比上年减少13.2%,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9.7%。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59.4万吨,比上年减少4.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4.6%。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0.2万吨。
表3-3 全国烟(粉)尘排放量单位:万吨注:1. 自2011年起不再单独统计烟尘和粉尘,统一以烟(粉)尘进行统计;2. 机动车的烟(粉)尘排放量指机动车的颗粒物排放量。
3.2 各地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2.1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依次为山东、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6个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8.3%。
各地区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山东,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贵州,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广东。
图3-1 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情况3.2.2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依次为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江苏、广东和山西,7个省份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44.7%。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山东,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黑龙江,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广东。
图3-2 各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情况3.2.3 烟(粉)尘排放情况2013年,烟(粉)尘排放量超过50万吨的省份依次为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山东、辽宁、河南、陕西和江苏,10个省份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60.1%。
各地区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城镇生活烟(粉)尘排放量最大的是黑龙江,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最大的是广东。
图3-3 各地区烟(粉)尘排放情况3.3 工业行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3.1 工业行业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2013年,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个行业共排放二氧化硫1151.8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8.2%。
表3-4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单位:万吨2013年,调查统计的工业行业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共排放氮氧化物1268.3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86.6%。
表3-5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单位:万吨2013年,调查统计工业行业中,烟(粉)尘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共排放烟(粉)尘722.6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烟(粉)尘排放量的70.7%。
表3-6重点行业烟(粉)尘排放情况单位:万吨3.3.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废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体情况2013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5830家,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3.9%;全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25446.6亿立方米(标态),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的33.7%;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20.6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42.7%;氮氧化物排放量为896.9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61.2%;烟(粉)尘排放量为270.3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26.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拥有废气治理设施23852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总数的10.2%。
其中,脱硫设施5916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硫设施总数的27.3%;脱硝设施1168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脱硝设施总数的54.3%;除尘设施16247套,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除尘设施总数的9.0%。
二氧化硫去除量为2620.1万吨,去除率为78.4%,较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72.2%)高出6.2个百分点;氮氧化物去除量为301.8万吨,去除率为25.2%,较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9.2%)高出6.0个百分点;烟(粉)尘去除量为38238.0万吨,去除率为99.3%,较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98.6%)高出0.7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山东、山西和贵州,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排放量的34.2%;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江苏,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排放量的30.8%;烟(粉)尘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山西,其烟(粉)尘排放量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排放量的39.4%。
图3-4 各地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图3-5 各地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图3-6 各地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烟(粉)尘排放情况(2)火电厂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2013年,纳入重点调查统计范围的火电厂共3102家,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数量的2.1%。
其中,独立火电厂1853家,拥有4825台机组,共有脱硫设施3547套,脱硝设施1076套,除尘设施5140套;自备电厂1249家,拥有2690台机组,其中1106台机组有脱硫设施,162台有脱硝设施,1569台有除尘设施。
独立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34.1万吨,比上年减少10.2%,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37.5%,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的88.0%;共去除二氧化硫2584.7万吨,二氧化硫去除率达80.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比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8.1个百分点。
独立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内蒙古、山西和贵州,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独立火电厂排放量的35.5%。
独立火电厂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平均排放强度为1.63克/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4.2%,其中重庆、四川和贵州3个省份的排放强度大于4.0克/千瓦时。
图3-7 各地区独立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情况自备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8.6万吨,比上年减少2.6%,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8.8%;共去除二氧化硫141.6万吨,二氧化硫去除率达48.8%,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但低于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且低于独立火电厂平均水平31.5个百分点。
自备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新疆、江苏和河南,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自备电厂排放量的36.1%。
图3-8 各地区自备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情况独立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为861.8万吨,比上年减少12.2%,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58.8%,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的96.1%;共去除氮氧化物300.3万吨,氮氧化物去除率为25.8%,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比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6.6个百分点。
独立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江苏,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独立火电厂排放量的31.0%。
独立火电厂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平均排放强度为2.2克/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5.4%,其中黑龙江和吉林2个省份的排放强度大于4.0克/千瓦时。
图3-9 各地区独立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情况自备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02.8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7.0%。
共去除氮氧化物3.4万吨,氮氧化物去除率为3.2%,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低于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且低于独立火电厂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
自备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新疆、山东和内蒙古,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自备电厂排放量的37.5%。
图3-10 各地区自备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情况独立火电厂烟(粉)尘排放量为183.9万吨,比上年增加27.5%,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8.0%,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的68.0%;共去除烟(粉)尘3.6亿吨,烟(粉)尘去除率达99.5%,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比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
独立火电厂烟(粉)尘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和河南,其烟(粉)尘排放量占独立火电厂排放量的38.5%。
独立火电厂单位发电量烟粉尘平均排放强度为0.5克/千瓦时,比上年提高25.0%,其中黑龙江、重庆和吉林3个省份的排放强度大于1.0克/千瓦时。
图3-11 各地区独立火电厂烟(粉)尘排放情况自备电厂烟(粉)尘排放量为34.9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3.4%。
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共去除烟(粉)尘2893.8万吨,烟(粉)尘去除率达98.8%,与2012年持平,比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但低于独立火电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自备电厂烟(粉)尘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广西、江苏和黑龙江,其烟(粉)尘排放量占自备电厂排放量的32.7%。
图3-12 各地区自备电厂烟(粉)尘排放情况3.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总体情况2013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32532家,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总数的22.0%;全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20337.2亿立方米(标态),占重点调查统计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的18.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6.0万吨,占重点调查统计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1.6%;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1.6万吨,占全重点调查统计工业企业排放量的18.5%;烟(粉)尘排放量为258.8万吨,占重点调查统计工业企业排放量的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