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九十年代初在国际上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 内循环反 应器(IC) ,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BF)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 应器相继出现, 图1-2为EGSB和IC反应器及UBF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blogas blogas effluent effluent effluent blogas
表1-3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反应器技术指标 反应器高度 (m) 流速 (包括回流 )(m/h) 回流比 微生物浓度 (gSS/L) 出水悬浮物 (mgSS/L) EGSB 12~ 16 2.5~ 15 20~ 300 50~ 100 10~ 60 IC 18~ 24 6~ 16 20~ 300 45~ 92 20~ 100 UFB 12~ 14 2~ 8 5~ 100 40~ 85 10~ 45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1974年,荷兰的Lettinga等人开发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标志着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 代表有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AFB)。
blogas blogas effluent effluent effluent effluent influent influent blogas blogas blogas blogas effluent effluent blogas blogas
第七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The Anaerobic Processes
厌氧生物处理
基本概念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及其特征
又称厌氧消化、The toxicity of chlorine dioxide 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 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