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DB12c_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8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数据从创建到销毁的整个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它涵盖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使用、保护和销毁等各个环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合规地管理数据的使用和共享。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优化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满足业务需求,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的标准措施。
1. 数据采集阶段: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标准措施包括:- 数据采集源的选择:选择可信赖的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数据采集方式的规范:采用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方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 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数据清洗、去重、校验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阶段:在数据存储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标准措施包括:- 数据分类和分级: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价值,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数据存储管理:制定数据存储管理策略,包括容量规划、存储设备管理等,确保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常见的标准措施包括:-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提高数据质量。
- 数据一致性和可比性: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和环境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标识。
- 数据分析方法和算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算法,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数据使用和共享阶段:在数据使用和共享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隐私保护。
常见的标准措施包括:- 数据使用权限管理:建立数据使用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
oracle12c操作手册摘要:I.简介- Oracle 12c 简介- 安装Oracle 12c 的准备工作II.安装Oracle 12c- 安装环境要求- 解压缩文件- 运行安装向导- 安装选项- 完成安装III.Oracle 12c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创建与管理- 表空间管理- 数据表管理- 用户与权限管理IV.Oracle 12c 数据库查询与维护- SQL 查询语言-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性能优化-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V.总结- Oracle 12c 的优点与不足- 对Oracle 12c 的展望正文:I.简介Oracle 12c 是Oracle 公司于2013 年发布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数据库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Oracle 12c 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II.安装Oracle 12c在安装Oracle 12c 之前,您需要确保您的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操作系统:Windows 7 以上版本- 内存:8GB 以上- 硬盘:20GB 以上准备好以上条件后,您可以下载Oracle 12c 安装包,并解压缩到任意目录。
然后双击运行解压缩后的安装向导程序,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在安装过程中,您需要选择安装选项,这里建议选择“桌面类”安装方式,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III.Oracle 12c 数据库管理在成功安装Oracle 12c 后,您可以开始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首先,通过SQL*Plus 或其他工具连接到数据库,然后使用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数据库。
接下来,您可以创建表空间、数据表,并为用户分配权限。
IV.Oracle 12c 数据库查询与维护Oracle 12c 提供了强大的查询与维护功能。
您可以使用SQL 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此外,Oracle 12c 还支持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它涵盖了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共享、归档和销毁等各个阶段。
通过合理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合规性,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1. 数据创建阶段:在数据创建阶段,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渠道,如传感器、数据库、文件等。
在创建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和转换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数据存储阶段:数据存储阶段是指将数据存储在合适的介质中,以供后续的访问和使用。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如数据库、云存储、磁带库等。
在存储阶段,需要考虑数据的容量、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 数据使用阶段:数据使用阶段是指将数据应用于业务活动中,支持决策和创新。
在数据使用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4. 数据共享阶段:数据共享阶段是指将数据与他人或者其他系统共享,促进信息流通和协同工作。
在数据共享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加密、数据脱敏等措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数据归档阶段:数据归档阶段是指将再也不频繁使用的数据进行长期保存和管理。
在数据归档阶段,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成本和访问效率。
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将数据归档到不同的存储介质中,如磁带库、光盘等。
6. 数据销毁阶段:数据销毁阶段是指对再也不需要的数据进行安全的销毁和清除。
在数据销毁阶段,需要确保数据无法恢复和被滥用。
可以通过物理销毁、数据擦除等方式,彻底清除数据的痕迹。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好处:- 提高数据质量和可信度,减少数据错误和失真。
- 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 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加速业务决策和创新。
- 降低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成本,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oracle 12c 参数Oracle 12c参数Oracle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管理支持。
Oracle数据库的运行需要众多参数的配合,针对每个参数的设置可以使得Oracle 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在Oracle 12c中,有大量的数据库参数需要进行设置,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参数设置方法。
1、SGA参数设置SGA是Oracle中非常重要的内存区域,被用于缓存数据和元数据,减少磁盘I/O。
通过调整SGA大小可以实现提高访问性能的目的。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询SGA参数的值:SQL> show parameter sga可以通过编辑初始化文件ORACLE_HOME/dbs/initoradb.ora或使用ALTER SYSTEM语句在SGA参数或组件级别上设置SGA参数。
设置SGA最重要的是备份与恢复,为此可以将SGA的大小保存在PFILE 或SPFILE中,以便在备份与还原过程中使用。
SGA参数的设置包括:shared_pool_size:由SQL语句共享池的大小决定。
在高流量情况下,共享池的尺寸应适当增加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db_cache_size:用于缓存数据块和索引块的缓冲池大小。
它决定了数据块的内存使用量。
large_pool_size:在执行如连接服务器,排序操作等任务时,处理多个连接的顶层堆栈使用的内存。
java_pool_size:用于Java等对象的内存池大小。
2、PGA参数设置Oracle数据库中的PGA(Process Global Area)是实现Oracle“进程内内存”概念的关键,它由每个进程的私有内存组成。
PGA存储了一个进程的全局变量信息,设计合理的PGA大小,可以使得Oracle各个进程的访问效率更高。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询PGA参数的值:SQL> show parameter pga可以通过编辑初始化文件ORACLE_HOME/dbs/initoradb.ora或者使用ALTER SESSION 语句在针对性的设置PGA参数。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引言概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数据从产生到最终销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
随着数据的快速增长和不断涌现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挑战和最佳实践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1.1 数据生命周期的概念和范围1.2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和意义1.3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原则2.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2.1 提高数据价值和利用率2.2 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2.3 符合合规要求和法规2.4 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3.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步骤3.1 数据采集和获取3.2 数据存储和备份3.3 数据处理和分析3.4 数据传输和共享3.5 数据销毁和归档4.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面临的挑战4.1 数据量大、种类多4.2 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4.3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4.4 数据存储和访问速度4.5 数据管理人员和技术要求5.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最佳实践5.1 制定明确的数据管理策略和流程5.2 使用合适的数据管理工具和技术5.3 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5.4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5.5 定期进行数据清理和归档总结: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利用率,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同时符合合规要求和法规。
实施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需要明确的策略和流程,并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支持。
在面对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挑战时,企业应加强数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并遵循最佳实践,如建立明确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惟独通过全面有效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企业才干更好地应对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变化,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引言概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数据从创建到销毁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保护等环节,旨在优化数据的使用和价值,并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数据收集1.1 数据来源多样化: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考虑各种数据来源,包括传感器、数据库、社交媒体等,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
1.2 数据获取和整合:在数据收集阶段,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如API、爬虫等,将数据从各个来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或系统中。
1.3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清洗、去重、校验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数据存储2.1 存储介质选择: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硬盘、云存储等,以满足数据的容量、速度和可靠性要求。
2.2 数据分区和备份: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将其分区存储,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意外情况发生。
2.3 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同时,需要设置合适的权限控制,限制不同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和转换: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去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将数据转换成可用的格式和结构。
3.2 数据集成和关联: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关联,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潜在价值。
3.3 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和业务提供支持。
四、数据分析4.1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如图表、报表等,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4.2 数据建模和预测: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预测算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和预测结果。
4.3 数据报告和分享: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或分享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数据产生、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的整个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保护和销毁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合规性。
下面是针对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数据收集阶段: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数据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收集方式、收集周期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人工输入、传感器采集、网络爬虫等方式进行,收集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或非结构化数据。
二、数据存储阶段:数据存储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保存在适当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后续的处理和使用。
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硬盘、数据库、云存储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保障数据的可用性和持久性。
三、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处理是指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分析等操作,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需要制定数据处理的规范和流程,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同时,还需要确保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数据分析阶段:数据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建模、预测等操作,以获取有关业务和决策的洞察和见解。
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需要制定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和算法。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
同时,还需要确保数据分析的结果准确、可靠和可解释。
五、数据保护阶段:数据保护是指对数据进行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需要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数据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和恢复、灾备和容灾等。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数据从生成到销毁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涵盖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利用等各个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
一、数据收集阶段数据收集是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个渠道获取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机制。
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用户反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
二、数据存储阶段数据存储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保存在合适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数据的容量、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云存储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三、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处理是指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去重、纠错、格式化等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统一和集成,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利用。
四、数据分析阶段数据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如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来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和关联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业务机会、优化业务流程、改进产品设计等,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五、数据利用阶段数据利用是指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实际业务和决策中,以实现业务目标和增加价值。
在这个阶段,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业务策略和行动计划,进行业务过程优化、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
同时,还可以将数据开放给合作伙伴或第三方,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等各个阶段。
通过合理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数据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格式文本如下:1. 数据创建阶段:在数据创建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具体措施包括:- 确定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式,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设计合适的数据模型和结构,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 定义数据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 进行数据验证和校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阶段:在数据存储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具体措施包括:-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硬盘、数据库等,根据数据的特性和需求进行选择。
- 设计合适的数据存储结构和索引,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查询性能。
- 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 设定数据存储的权限和访问控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数据使用阶段:在数据使用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正确使用。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数据使用规范和政策,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目的。
- 设计合适的数据访问接口和工具,提供方便的数据访问和使用方式。
- 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 监控数据使用情况和性能,及时调整和优化数据使用方式。
4. 数据共享阶段:在数据共享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共享和合规共享。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和协议,明确数据的共享方式和条件。
- 实施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
- 设定数据共享的权限和控制,限制数据的访问和使用范围。
- 监控数据共享的过程和效果,及时处理共享中的问题和风险。
5. 数据销毁阶段:在数据销毁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彻底销毁和不可恢复。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数据销毁策略和流程,明确数据的销毁方式和标准。
oracle12c操作手册摘要:一、前言二、安装准备1.确保系统满足安装要求2.下载所需的安装文件三、安装过程1.配置DNS2.创建必要的用户和组3.安装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4.设置密码5.完成安装四、安装后的操作1.验证安装是否成功2.创建数据库实例3.管理数据库五、总结正文:一、前言Oracle 12c 是甲骨文公司推出的一款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和组织。
本操作手册将为您提供在Linux 系统上安装和配置Oracle 12c 数据库的详细步骤。
二、安装准备1.确保系统满足安装要求在安装Oracle 12c 之前,请确保您的Linux 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64 位处理器- 16 核CPU- 384G 内存- 16T 硬盘- CentOS 7.4 及以上版本2.下载所需的安装文件请从Oracle 官方网站下载Oracle 12c 数据库安装包和预安装脚本。
三、安装过程1.配置DNS为了确保安装过程中网络连接的稳定性,需要先配置DNS。
2.创建必要的用户和组由于Oracle 不允许root 用户进行安装,因此需要创建三个用户组,并将Oracle 添加到这些组中。
```bashgroupadd -g 54321 oinstallgroupadd -g 54322 dbagroupadd -g 54323 operuseradd -u 54321 -g oins```3.安装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接下来,使用root 用户执行以下命令安装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bashsudo yum install -y oracle-rdbms-server-12cr1-preinstallpasswd ```4.设置密码根据提示设置Oracle 数据库的初始密码。
5.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Oracle 数据库服务:```bashsudo service oracle- Database start```四、安装后的操作1.验证安装是否成功登录到Oracle 数据库,查看数据库实例是否已经创建成功:```sqlSELECT * FROM v$instance;```2.创建数据库实例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名为"mydb"的数据库实例:```bashsudo oracle-dbca -S -d mydb```3.管理数据库使用Oracle 提供的工具,如sql*plus、sql*developer 等,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数据库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Data Lifecycle Management,DLM)是指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数据生命周期的概念、阶段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概述数据生命周期是指在数据从产生到毁灭的整个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合理管理数据生命周期可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的冗余和浪费。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在不同阶段对数据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创建、存储、备份、归档和删除等操作,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合规处理。
二、数据生命周期阶段1. 数据创建阶段数据的生命周期从其创建时开始。
在此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规范数据录入和数据校验等方式,避免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
2. 数据使用阶段数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此阶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手段,从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3. 数据备份和归档阶段对于重要的数据,需要进行定期备份和归档。
通过备份和归档,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在数据灾难发生或误操作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4. 数据销毁阶段当数据不再具有使用价值或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时,需要对其进行销毁。
在进行数据销毁时,应采取安全的方法,以确保数据不会被恶意利用或泄露。
三、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1. 数据分类和标记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
可以将数据分为核心数据、敏感数据和一般数据等不同级别,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
2. 数据存储和访问控制根据数据的访问需求和安全级别,合理规划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控制策略。
通过设置权限和加密等手段,保证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Oracle 数据库12c新特性总结导读:本系列文章是Oracle ACE总监Syed Jaffer Hussain对Oracle数据库12c的一些新特性总结,包括数据库管理、RMAN、高可用性以及性能调优等内容。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12c RMAN PGA限制不可见字段【TechTarget中国原创】编者按:甲骨文公司近日正式发布了新版旗舰级数据库Oracle Database 12c,在TechTarget数据库网站之前的一些报道中,我们曾对12c的一些新特性进行了介绍(参考:尝鲜Oracle Database 12c的十二大新特性)而随着产品正式GA,相关技术文档也披露了更多关于12c数据库的细节。
本系列文章是Oracle ACE总监Syed Jaffer Hussain对Oracle 数据库12c的一些新特性总结,包括数据库管理、RMAN、高可用性以及性能调优等内容。
Oracle 数据库12c新特性总结(一)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1. 在线迁移活跃的数据文件2. 表分区或子分区的在线迁移3. 不可见字段4. 相同字段上的多重索引5. DDL日志6. 临时undo7. 新的备份用户特权8. 如何在RMAN中执行SQL语句9. RMAN中的表级别恢复10. PGA的大小限制问题1. 在线重命名和重新定位活跃数据文件不同于以往的版本,在Oracle数据库12c R1版本中对数据文件的迁移或重命名不再需要太多繁琐的步骤,即把表空间置为只读模式,接下来是对数据文件进行离线操作。
在12c R1中,可以使用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这样的SQL语句对数据文件进行在线重命名和移动。
而当此数据文件正在传输时,终端用户可以执行查询,DML以及DDL方面的任务。
另外,数据文件可以在存储设备间迁移,如从非ASM迁移至ASM,反之亦然。
重命名数据文件:SQL> 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 '/u00/data/users01.dbf' TO '/u00/data/u sers_01.dbf';从非ASM迁移数据文件至ASM:SQL> 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 '/u00/data/users_01.dbf' TO '+DG_DATA ';将数据文件从一个ASM磁盘群组迁移至另一个ASM磁盘群组:SQL> 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 '+DG_DATA/DBNAME/DATAFILE/users_0 1.dbf ' TO '+DG_DATA_02';在数据文件已存在于新路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命名将其覆盖:SQL> 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 '/u00/data/users_01.dbf' TO '/u00/data_ new/users_01.dbf' REUSE;复制文件到一个新路径,同时在原路径下保留其拷贝:SQL> ALTER DATABASE MOVE DATAFILE '/u00/data/users_01.dbf' TO '/u00/data_ new/users_01.dbf' KEEP;当通过查询v$session_longops动态视图来移动文件时,你可以监控这一过程。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数据从创建到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在现代大数据时代,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变得尤其重要,它能够匡助组织充分利用数据价值、保护数据安全,并遵循法规和合规要求。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1. 数据采集与创建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需要被采集、创建和录入系统。
采集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传感器、设备、人工输入等。
数据的创建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进行适当的数据清洗和转换。
2. 数据存储与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需要被存储在适当的存储介质中,如数据库、数据仓库、云存储等。
同时,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加工,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3. 数据使用与共享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被用于分析、决策和创新。
数据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和系统使用,如数据科学家、分析师、业务部门等。
数据的使用需要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信度。
同时,数据的共享需要考虑数据的权限管理和隐私保护。
4. 数据归档与备份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需要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长期保存和保护数据。
归档是指将再也不时常使用的数据挪移到较低成本的存储介质中,备份是指对数据进行定期的复制和存储,以应对数据丢失或者灾难恢复的需求。
5. 数据销毁与合规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需要根据法规和合规要求进行销毁。
数据销毁需要确保数据无法被恢复和利用,可以通过物理销毁或者逻辑销毁的方式来实现。
同时,数据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合规要求,如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
为了有效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数据管理策略:组织需要制定明确的数据管理策略,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归档和销毁的规范和流程。
策略应考虑业务需求、安全性要求和合规要求,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2. 建立数据管理团队:组织可以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负责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规划、执行和监控。
oracle12c操作手册(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系统满足安装要求2.准备安装所需的软件包三、安装 Oracle 12c 数据库1.解压缩安装文件2.运行安装向导3.配置安装选项4.完成安装四、配置 Oracle 12c 数据库1.设置环境变量2.初始化数据库3.创建数据库实例4.配置数据库选项五、Oracle 12c 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1.管理数据库用户和权限2.监控数据库性能3.数据库备份与恢复4.数据库的安全与优化六、总结正文一、前言Oracle 12c 是 Oracle 公司推出的一款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类企业级应用。
本操作手册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和配置 Oracle 12c 数据库。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系统满足安装要求在安装 Oracle 12c 数据库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您的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操作系统:CentOS 7.4 及以上版本- CPU:16 核- 内存:384G- 硬盘:16T2.准备安装所需的软件包在安装 Oracle 12c 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些必要的软件包,例如:- compat-libcap1-1.10-7.el7.x8664.rpm- compat-libstdc-33-3.2.3-72.el7.x8664.rpm三、安装 Oracle 12c 数据库1.解压缩安装文件将下载的 Oracle 12c 安装文件解压到一个目录中。
2.运行安装向导双击运行解压后的安装向导程序,开始安装 Oracle 12c 数据库。
3.配置安装选项在安装向导中,需要进行以下配置:- 选择安装目录:建议选择/u01- 设置数据库名称:根据需要设置- 设置数据库选项: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字符集、存储选项等- 设置密码:为 root 用户设置密码4.完成安装按照向导提示完成安装过程,安装成功后,可以在/u01 目录下看到oracle 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