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酰基化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500.00 KB
- 文档页数:56
酰基化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酰基化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在伯、仲胺与酰氯、酸酐或羧酸等酰基化试剂反应中,氨基的氢原子可被酰基取代,生成N―取代酰胺或N,N-二取代酰胺,这一过程称之为酰基化反应。
基本介绍
•中文名:酰基化反应
•适用条件:酰氯、酸酐
•被酰化物结构:芳核:呋喃>苯>吡啶
•溶剂:收率和引入位置
概况,套用,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概况
伯、仲胺与酰氯、酸酐或羧酸等酰基化试剂反应,氨基的氢原子可被酰基取代,生成N―取代酰胺或N,N-二取代酰胺。
叔胺不能进行酰基化反应。
另外,在无水氯化铝的催化下,芳烃与酰氯、酸酐或羧酸等酰基化试剂作用,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也是酰基化反应。
套用
有重要意义N―取代酰胺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故酰基化反应可鉴定胺酰胺基不易被氧化,芳胺酰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用于氨基的保护或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能力,反应结束后再使酰胺水解恢复为原来的胺引入永久性酰基。
是合成许多药物时常用的反应如: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的合成(一种解热镇痛药),其制备经过乙酰基化反应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套用——合成芳香族伯胺与碳酰氯(俗称光气)依次进行酰化、脱氯化氢生成异氰酸酯 C-酰基化反应
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1)被酰化物结构——芳核:呋喃>苯>吡啶芳环上取代基:给电子基易,吸电子基难(2)酰化剂:酰卤>酸酐>羧酸(3)催化剂和溶剂催化剂:活性—Lewis>质子酸适用条件:酰氯、酸酐——Lewis酸(AlCl3 , BF3 ,ZnCl2) 羧酸——质子酸(HF , H2SO4 ,H3PO4) 溶剂:收率和引入位置。
化学反应中的酰基化反应与酰基化机理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而其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是酰基化反应。
酰基化反应是指通过酰基化剂将酰基基团引入到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酰基化反应的机理以及它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了解这一反应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一、酰基化反应的机理1. 酰基化反应的定义酰基化反应是指通过酰基化剂将酰基基团(-CO-)引入到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酰基化剂往往是一个含有活泼的酰基基团的化合物,如酸酐、酰氯等。
2. 酰基化反应的步骤酰基化反应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亲核试剂的攻击、酰基的转移、质子的转移和结构重排等。
在酰基化反应中,亲核试剂首先与酰基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体。
接下来,酰基转移发生,原有酰基与亲核试剂中的有机基团发生取代反应,形成酰基化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质子转移和结构重排也可能发生,以促进反应进程的进行。
3. 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在酰基化反应中,通常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用的酰基化反应催化剂包括有机酸(如硫酸、磷酸等)和金属催化剂(如钯、铂等),它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反应条件和促进反应的速率。
二、酰基化反应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1. 有机合成中的酰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酰基化反应,可以引入酰基基团,从而改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例如,酰基化反应可以用于酯的合成,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染料等领域。
2. 化学分析中的酰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也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酰基化反应,可以将样品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易于检测的酰基化产物,从而实现对有机物的分析和检测。
例如,酰基化反应可以用于脂肪酸的测定,脂肪酸的酰基化产物易于分离和检测,有助于分析中的定量和准确性。
3. 药物研究中的酰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在药物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酰基化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用于药物的设计和开发。
第六章单环芳烃•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内容:苯的结构;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及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难点:•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第六章单环芳烃•大多数芳烃含有苯的六碳环结构,少数非苯芳烃的结构和性质与苯环相似,也称芳烃.•芳烃的性质特点:(1)不易发生加成反应,(2)不易氧化,(3)而容易起取代反应.(1)单环芳烃•芳烃可分为以下三类:(2)多环芳烃(3)非苯芳烃苯的分子式: (C6H6)一苯环的结构1. 凯库勒结构式性质特点:苯不易发生加成,不易氧化,但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苯的凯库勒式结构+H 2∆H=-120kJ/mol+3H 2∆H=-208kJ/mol (2)苯的氢化(3)1,3-环己二烯脱氢-H 2∆H=-23kJ/mol苯的稳定性证明(1) 环己烯催化加氢:四、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芳香烃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一般芳香烃均比水轻。
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升高而升高。
熔点除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外,还与结构有关,通常对位异构体由于分子对称,熔点较高。
苯亲电取代反应的能量示意图反应进程势能+E +EE H+六、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1. 定位规律A.烷基苯的取代反应CH3CH3NO2NO2CH3混酸℃3057%40%甲苯的硝化比苯容易,新引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原取代基的邻对位。
实验现象:B.硝基苯的取代反应发烟HNO3+H2SO4NO2NO2NO295℃93.2%硝基苯的硝化比苯困难,新引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原取代基的间位。
酰基化反应简介酰基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基本原理是将醇或胺与酸酐进行反应,生成相应的酯或酰胺。
该反应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及精细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酰基化反应的机理、常用试剂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机理酰基化反应的机理可分为两个步骤:酸促进的亲电加成和消除反应。
1.酸促进的亲电加成:酰化反应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是酸促进的醇或胺的亲电加成。
在该步骤中,酸酐的羰基碳原子受到酸催化剂的亲电攻击,形成一个中间化合物。
这个中间化合物可以进一步与醇或胺反应,生成酯或酰胺。
2.消除反应:在酰基化反应的第二步中,中间化合物经过酸或碱催化剂的作用,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最终的产物。
酰基化反应的中间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或脱水反应来生成酯或酰胺。
反应示例1.酯的合成:酯是酰基化反应的常见产物之一。
例如,将酸酐和醇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酯。
以乙酸酐和甲醇为例:CH3COOCH3 + CH3OH --> CH3COOCH3 + CH42.酰胺的合成:酰胺是将酸酐与胺反应得到的产物。
以乙酸酐和乙胺为例:CH3COOCH3 + CH3CH2NH2 --> CH3CONHCH2CH3 + CH4常用试剂1.酸酐:常用的酸酐包括乙酸酐、乙酸乙酯、酞酸酐等。
不同的酸酐在反应中可能有不同的活性和特点。
2.醇或胺:醇和胺在酰基化反应中起到了亲电试剂的作用,常用的醇包括甲醇、乙醇和苯酚等,常用的胺包括乙胺、苯胺和吡啶等。
3.催化剂: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酸、碱或酸碱催化剂。
酸可以提供质子,促进亲电加成步骤的进行;碱可以催化消除反应。
反应条件酰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物和需求进行调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应条件:1.温度:反应通常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反应温度取决于反应的性质和所使用的试剂。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在40℃至120℃之间。
2.去水剂:在反应中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去水剂,以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水。
常用的去水剂包括无水碳酸钠和无水氯化钙等。
一、凯库勒构造式HI日一2歹、C —HIIIH —C 沁严匚一HIH苯的环状结构,即六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彼此连结成环,每个碳原子上都结合着一个氢原子。
为了满足碳的四价,凯库勒提出如下的构造式:二、闭合共轭体系近代物理方法测定,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都是sp2杂化的,每个碳原子各以两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另外两个碳原子形成C-C 。
键,这样六个碳原子构成了一个平面正六边形。
使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角都是120°。
见图3-1(a)。
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它的对称轴垂直于此平面,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的p 轨道分别从侧面平行重叠,形成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见图6-1(b)。
图6-1(a)苯的骨架图6-1(b)苯的环状共轭体系图6-1(c)苯的n 电子云 至今还没有更好的结构式表示苯的这种结构特点,出于习惯和解释问题的方便,仍用凯库勒式表示。
目前,为了描述苯分子中完全平均化的大n 键,也用下式表示苯的结构。
第二节单环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第六章芳烃 第一节苯的结构或简写为1865年凯库勒(Kekule)首先提出了根据分子中所含苯环的数目和连接方式,芳香烃可分为如下几类:01单环芳烃例如:(苯)芳香烃多环芳烃例如: (联苯)稠环芳烃例如:(萘)一、单环芳烃的构造异构1.苯环上的支链不同,产生的构造异构当苯环上连有不同的支链时,产生异构现象。
如:当苯环支链有三个以上碳原子时,可能出现碳链排列方式不同,产生异构现象。
如:CH3CH2CH3丫咼X CH-CH3正丙苯异丙苯2.支链在环上的位置不同,产生的位置异构CH3衣屯当苯环上连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支链时,可能出现支链在环上位置不同,产生异构现象。
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二、单环芳桂的命名1.苯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时,以苯环为母体命名,烷基作取代基,称为“某烷基苯”,其中“基”字常省略。
若侧链为不饱和桂基(如烯基或烘基等),则以不饱和桂为母体命名,苯环作为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