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物流与供应链简介共10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0.68 MB
- 文档页数:104
供应链的逆向物流【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逆向物流的内涵及其业务流程,从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组织模式,并对逆向物流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逆向物流/业务流程/组织模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1999年的逆向物流成本约占物流成本的5%,到2001 年,逆向物流成本所占比例翻了一番,大约为10%。
由此不难看出,逆向物流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逆向物流的内涵及其主要环节许多学者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和内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综合这些学者的表述,逆向物流意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客户)到产品的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
尽管逆向物流主要是指物资的逆向流动,但同时又伴随着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商务流,它与常规物流(顺向物流)无缝对接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逆向流物包括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见示意图)。
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游顾客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给上游供应商,其流程与常规产品流向正好相反。
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它包括五种物资流:直接再售产品流(回收→检验→配送),再加工产品流(回收→检验→再加工),再加工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再加工),报废产品流(回收→检验→处理),报废零部件流(回收→检验→分拆→处理)。
具体见网络示意图。
附图逆向物流网络示意图回收逆向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回收。
回收是将顾客所持有的产品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返回销售方。
这里的销售方可能是供应链上任何一个节点,如来自顾客的产品可能返回到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也可能是下游的配送商、零售商。
2.检验与处理决策。
该环节是对回收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分析,并根据产品结构特点以及产品和各零部件的性能确定可行的处理方案,包括直接再销售、再加工后销售、分拆后零部件再利用和产品或零部件报废处理等。
供应链管理中逆向物流的研究随着消费者意识不断提升,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日益严格,逆向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逆向物流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声誉。
逆向物流是指在产品经过消费者手中后,不再具备使用价值时所展开的物流过程。
它包括退货物流、维修物流、回收物流、退款物流等。
在不同的逆向物流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本文将从逆向物流管理的需求、挑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逆向物流管理的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逆向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逆向物流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以下问题:1.降低物流成本逆向物流可以将退货和回收的商品重新利用,降低采购和存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用户满意度逆向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退换货、退款等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3.环保价值逆向物流可以将废旧产品回收和利用,降低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
二、逆向物流管理的挑战逆向物流管理有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1.处理复杂逆向物流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复杂的问题,对企业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例如,退货商品的鉴别、库存管理、重新包装等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的能力。
2.信息交流困难逆向物流需要与多个参与方进行信息交流,包括消费者、物流公司、仓库管理和制造商等等,因此信息交流非常困难。
3.时间周期较长逆向物流的整个过程必须保证品质和效率,因此周期一般较长,需要很高的耐心和执行力度。
三、逆向物流管理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企业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来进行逆向物流管理:1.建立专门逆向物流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对退货、回收等环节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沟通交流企业需要与各参与方保持及时沟通,并建立专门的信息中心,使得所有参与者可以随时查看和更新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第一页:逆向物流回收物流退货中心管理职责第二页: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逆向物流退货模式第三页:包装物逆向物流第四页:绿色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 产品召回再制造第五页:退货种类和原因分析第六页:再生资源废弃物逆向物流是指原料、在制品及成品从制造厂、配送站或消费地向回收点或其他处置场所的流动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逆向物流的特点是:1.输入的多元性2.产生的难以预见性3.发生地点的分散性4.预测的复杂性5.价值的递减性6.供应链结构的相对性逆向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1.政府立法2.来自顾客的退货行为常见的退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存在质量问题;②数量有偏误;③错误的递送对象等。
3.来自供应商的产品召回行为4.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5.新的分销渠道6.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7.社会效益生产企业回收利用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社会发展的“绿色”思路,从而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回收物流的原则:1.“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原则.2绿色原则(“5R”原则)(1)研究(Research)。
(2)重复使用(Reuse)。
(3)减量化(Reduce)。
(4)再循环(Recycle)。
(5)挽救(Rescue)。
3.效益原则4.信息化原则.5.法制化原则.6.社会化原则.回收物流的关键活动1.退回检验控制。
(1)辨识退货原因。
(2)严格把关,做好起点控制。
(3)经常及时地激励与培训回收物流检验人员。
2.恢复链流程确立3.回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合。
4.集中退货中心管理。
(1)退货中心的管理职责由于退货中心的管理强调的是现场的管理,因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发现退货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增加预算外的收入;②不断改进退货处理;保持一致目标,积累团队经验;③降低库存量,改善库存周转;④增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⑤评估并改善最终处理绩效;⑥与销售、财务、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和生产部门紧密联系,共享信息。
供给链的逆向物流内涵及其实施的路径论文供给链的逆向物流内涵及其实施的路径论文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重大危机,基于这一社会现状,作为处理消耗能源、原材料等所产生废弃物的逆向物流行业来说,在其开展的道路上必将会受到环境的制约,由此,“ 走循环经济道路”将是行业开展的唯一途径。
逆向物流作为近期才出现的行业还不趋向于成熟,它具有分散性、环节性、混杂性和多变性等一系列特征,区别于传统的物流特征。
在它的运作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正面物流的逆过程,逆向物流业的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共同支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因此,为了保证逆向物流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把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逆向物流行业的稳定开展。
任何物流形式都要把供给链作为运转的载体,供给链在物流运转中起到连接各种产品或者效劳的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供给链的存在必然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产生,即“供给链管理”,它是物流运作管理的一种技术,是物流趋向一体化开展下的必然产物。
在物流运转过程中,“供给链管理”担负着协调组织物流在运转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状况,如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物流到达的目的地及供给商之间的相互联系。
逆向物流是供给链运转的组成局部,在其运转过程中如果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一套先进的供给链管理方法,把所有与供给链有关的实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合理安排,使逆向物流业在统筹安排中顺利的运转,共同到达开展的目的。
1.1逆向物流在供给链中的作用逆向物流在供给链中担负货物从目的地到回流处理的责任,其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即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
由于逆向物流是把企业有关不合格的产品回收,然后企业再把回收后的产品加以修复或者利用其原配件等。
因此,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会在时间和金钱方面有所节省,可以使企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开展自己的核心产业,以便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然而,事物的开展都具有两面性,企业在回收产品的过程中,在运输以及回收后储存等方面都面临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