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填塞术
- 格式:ppt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17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专门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生物医用材料,也称为骨固定材料。
它通常由粉末和液体混合而成,其中粉末由钙磷化合物制成,液体是一种双组份单体。
混合后,骨水泥可以迅速固化和硬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
骨水泥不仅用于骨折固定,还可以填充骨缺损、修复骨肿瘤等。
骨水泥的主要组成是钙磷化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是氢氧化三钙(HAP)和磷酸三钙(TCP)。
这两种化合物是与骨骼组织相似的结构,可以在体内迅速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形成牢固的生物活性附着面。
此外,骨水泥中的液体成分通常是甲基丙烯酸酯和二氧化硅等单体,这些单体可以与钙磷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大的粘接力和耐久性。
骨水泥的应用技术主要有两种:手术外置法和内置法。
手术外置法是将患者的骨折或骨缺损区域暴露出来,然后将骨水泥直接涂抹在骨表面,用力压实,使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
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较小的骨折和骨缺损修复。
然而,由于骨水泥的密度较高,刺激骨髓腔,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疼痛和不适。
内置法是将骨水泥注射到骨髓腔中,通过外科手术或穿刺注射的方式进行。
内置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骨骼功能。
这种技术适用于骨折的治疗和骨肿瘤的修复。
在骨肿瘤修复中,骨水泥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固定受损的骨骼,并有效减轻疼痛。
总的来说,骨水泥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周围的骨组织紧密结合,减少了植入物被人体排斥的风险;其次,骨水泥固化速度快,可以迅速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此外,骨水泥还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骨水泥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骨水泥的刚性较大,缺乏弹性,可能导致植入处的骨骼负荷失衡,增加了骨折附近骨折的风险;其次,骨水泥的耐久性较差,容易发生龟裂和脱落,需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
在使用骨水泥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水泥材料和应用技术。
骨水泥手术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骨水泥手术流程:1. 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评估和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骨水泥技术任中义骨水泥及其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
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
自从1958年Charney首次应用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成功施行全髋关节置换以来,骨水泥己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骨水泥固定可保证术后假体的即时稳定,在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上无任何微动,允许术后早期负重,疗效肯定。
第一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29%-40%,除了假体设计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存在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直径≥100um)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即所谓“骨水泥病”。
采用改进后的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术后3年),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术后20年)。
非骨水泥固定或称生物固定解决了一些由骨水泥带来的问题,但术后10年的远期随访发现与骨水泥固定相似,同样存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和松动现象,因此认为,骨水泥身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薄弱环节,而使用方法不当才是真正的薄弱环节。
本文对骨水泥的发展历史、骨水泥的特点、骨水泥技术、抗生素骨水泥等与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作一复习。
PMMA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
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
一、组成成份常用的五种品牌骨水泥成份比较见文末附表。
骨水泥包括两部分灭菌包装。
第一部分是PMMA颗粒粉剂(直径10-150um),含有10%不透X线的硫酸钡(BaSO4)或氧化锆(ZrO2)、1%二甲基甲苯胺(DMPT)引发剂和微量过氧化苯酰(BP)抑制剂。
第二部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液体,含有3%DMPT和减少单体自发聚合的微量BP。
二、理化性质按照骨水泥单体与粉剂混合后的流动性的流动性、渗透性的高低及聚合后每一时相所占时间的不同,可将骨水泥分为高粘性和低粘性两类。
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手术配合摘要】对6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实施髓腔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填塞手术。
平均随访1—2年,髓腔感染均得到控制。
提出术前访视患者时增强其手术治疗信心,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提供各种冲洗液,制备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慢性胫骨骨髓炎髓腔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手术中配合慢性胫骨骨髓炎是骨科系统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因其病程长,缠绵难愈,患者经济负担重,给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使用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间隔填塞髓腔,不但可以消灭清创后的缺损,还可以使局部抗生素达到最高的浓度,而全身给药非常少。
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6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8—50岁。
感染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4例;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1例。
所有患者均有窦道形成,均予创口分泌物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混合感染1例。
发病到本院治疗时间6个月到6年不等。
多采用对病灶周围缺血的软组织、死骨、硬化骨进行彻底清除引流换药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入院固定方式:钢板固定3例,外固定架2例,无固定装置1例。
合并症:骨缺损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1次手术3例,2次手术2例,3次以上手术1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有植入物的患者沿原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物,彻底扩创,切除创口周围瘢痕及肉芽组织,去除死骨。
胫骨缺损处彻底去除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腔隙,最后用0.5%碘伏液浸泡至少5分钟,再以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创面处理完毕后,更换手套及器械,按每20g骨水泥给予万古霉素1.5g比例配置做成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再将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骨髓腔内或病变清除后的骨床上,放置引流管;链珠从深层至浅层依次放置;最后一个链珠放在伤口外,以利拔出,伤口逐层缝合,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采用间断缝合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骨水泥——撑起患者的脊梁作者:韩明宝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5期韩明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由于创伤或病变,可能“报废”,对于存在压缩性脊柱骨折的患者而言,此时已经产生有脊柱的骨髓结果改变,通过骨水泥的方法是常用手术治疗方案,骨水泥是经皮穿刺椎体强化用的材料,是往脊椎里灌“骨粘固剂”,不到10分钟,“骨水泥”就凝固了,手术过程也较短,专门用于骨科外科手术。
一、骨水泥的产生与发展以往在临床中选择骨填充、修复材料时,一般采用生物活性陶瓷,但这些是经过高温烧结后的块状、颗粒状,在可塑性方面具有局限性,无法依据患者骨缺损部位任意塑性型,对异形骨空穴也无法完全充填,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新的生物医用材料解决这一棘手难题。
而骨水泥在此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生物骨水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PMMA骨水泥和磷酸钙骨水泥。
PMMA骨水泥是传统中由粉剂和液剂形成的室温自凝粘接剂,但由于是生物惰性材料,在与患者的骨组织结合及凝固聚合功效方面不足,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而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在生理条件下可以自固化,方便医生做外形的修整。
二、骨水泥对患者在骨折中有什么用?对于不需要手术复位及难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而言,骨水泥可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在骨缺损部位,有效避免了手术切开风险,其中骨水泥固体粉末主要是由磷酸钙盐组成,骨水泥水化反应前期是由原料表面溶解控制,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后期由扩散控制,反应减速,而为了提高固化体的强度,固化液的改良也为选择提供了很大空间,同时以无机物作为固体填料,有机物作为基体,从而增加了骨水泥的抗压力学强度,及可注射性能的提高。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涯中都会在常年伏案中度过,因此常年被颈椎、腰椎等疾病困扰,在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寝食难安。
许多患者为了治疗脊椎问题,前后奔赴多家医院,尝试了按摩、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结合的数种治疗方案,但始终治疗无果。
骨水泥半髋操作流程
切开取头:依层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移形部,切断外旋肌群,切开并保留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游标卡尺测量直径,选用小1~2mm双极股骨头假体。
截骨扩髓:在小转子上1.0~1.5mm处向大转子窝斜形截骨,保留股骨矩1.0~1.5mm。
髓腔锉扩髓,选用相应型号的假体柄。
骨水泥应用:用髓腔栓将扩髓后的髓腔底部填塞以防骨水泥下沉,压力冲洗成形后的髓腔,干纱条填塞保持无血状态,人工调拌骨水泥至拉丝状,用骨水泥枪加压注入骨水泥于髓腔内,中心化安置假体柄于髓腔,维持10~15°前倾角,使领托紧贴股骨矩,制动至骨水泥坚固后。
装头复位:先试用球头,检查假体股骨头的中心与大粗隆顶端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可能会引起患肢过长或过短。
用干纱布擦拭干净假体柄头,正确安装合适的双极股骨头假体。
复位和活动髋关节,观察髋关节稳定状态。
骨水泥手术流程
骨水泥手术流程如下:
1、摆好体位:病人进入手术室之后,把病人摆放在舒适的位置,要长时间不动配合医生操作。
一般都用专门的体位垫,摆好后让病人舒适的处于俯卧位。
2、定位:定位分两个,第一就是定位特定的椎体,防止做错了节段。
第二就是定位穿刺点,为更精确的穿刺打下基础。
3、麻醉:消毒之后便是麻醉,麻醉一般都选择局部麻醉。
麻醉后病人不会感觉到疼痛,但是会知道医生在操作。
4、穿刺:在透视下,根据麻醉针头的位置进针。
正位透视下,穿刺点位于椎弓根10-11点或1-2点位置。
5、骨水泥注入:注射过程需要透视查看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预防骨水泥外露进入椎管内引起神经损伤。
椎骨体内骨水泥填充完好以后,拔出工作套筒按压止血,并继续俯卧位十分钟,等待骨水泥硬化,最终手术完成。
文章导读现代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腿脚不利落,但是每天的活动必不可少,难免出现老人不小心摔碰的现象,日常要注意小心,避免跌摔,如果老人有骨质酥松的情况可能在摔倒后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都是保守治疗,那么对于腰椎骨水泥手术注意什么事项呢?我们继续了解。
一.注意观察血压变化腰椎骨水泥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也需要全麻或局麻,有些老年人不能配合手术,就只能采用全麻了。
全麻对老年人是有风险的,术中和术后都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尤其是突然血压下降,所以即使手术顺利,术后也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尤其是术后的前三天。
二.注意观察呼吸变化手术后观察呼吸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肺部功能比较弱,再加上麻醉手术对呼吸的抑制,容易引起咳嗽、咳痰,痰液咳不出堵塞呼吸道等,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早期发现呼吸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不仅可以帮助老人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更能挽救老人的生命。
三.注意高营养饮食骨水泥手术因为是微创手术,所以术后只要是清醒就可以开始进食了。
要多吃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
开始可以多吃些易消化的流食,如小米粥、鸡汤、排骨汤、鱼汤、蔬菜瘦肉粥等。
两天后可以正常进食,可以吃些海参、山药、排骨、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
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要荤素搭配。
四.注意每天适度活动腰椎骨水泥手术是微创手术,如果老人平时身体状况较好,没有手术并发症,24小时就可以坐起来了;48小时可以每天下床站一站,活动活动四肢;三天可以在床边搀扶或借助助步器行走了,逐渐过渡到自己行走。
但一定要掌握好度,千万不要一次走的太多,一定要循序渐进。
五.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老年人一般都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麻醉和手术会对人产生不良刺激,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血压增高、血糖增高、冠心病发作等,所以术后要每天检测血压、血糖,原来的常备药与医生商量后可以接着服药,使血压和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六.注意中医辅助康复老年人机体功能比较弱,再加上有基础疾病,有些人骨水泥术后恢复的很理想;有些人会出现腰痛、腿软、不能自己行走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了。
骨水泥填塞骨缺损的实验观察
王肇祥;孟庆海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22)002
【摘要】骨水泥填塞骨缺损的实验观察王肇祥孟庆海孙宏伟王映松王平为探讨治疗大块骨缺损骨不连的方法,1993~1996年6月,笔者进行骨水泥填塞的实验观察,旨在对此作一评价。
1材料与方法15只大白兔人为地复制单侧股骨大块性完全骨缺损模型。
实验分为3组。
第1组:髓...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王肇祥;孟庆海
【作者单位】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05
【相关文献】
1.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防治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实验观察 [J], 侯昌龙;吕维富;张学彬;王伟昱;张行明
2.万古霉素硫酸钙与万古霉素骨水泥在体内抗生素释放规律的动物实验观察比较[J], 赵俊强;陈琼;郑强
3.硫酸钙骨水泥与聚氨基酸/硫酸钙复合骨水泥修复山羊椎体骨缺损的对照 [J], 王贤帝;陈果;李柱海;蒋虎山;聂鸿飞;谢天航;黄宏杰;裴福兴;宋跃明;曾建成;
4.硫酸钙骨水泥与聚氨基酸/硫酸钙复合骨水泥修复山羊椎体骨缺损的对照 [J], 王
贤帝;陈果;李柱海;蒋虎山;聂鸿飞;谢天航;黄宏杰;裴福兴;宋跃明
5.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观察 [J], 刘慧颖;仲维剑;张晓燕;郑辉;马国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