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试样的制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一、金相试样的概述金相试样是用于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组织结构的样品。
其制备过程涉及到样品的采集、切割、研磨、腐蚀、清洗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
二、样品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金相试样的制备。
样品可以是金属材料、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
确保样品的尺寸足够大,以便进行后续的切割和研磨操作。
三、样品切割将采集到的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的研磨和腐蚀处理。
切割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切割方式,以避免对样品结构产生损伤。
四、样品研磨将切割好的样品通过研磨工艺进行表面的光洁度处理。
首先使用粗砂纸或磨料对样品进行粗磨,去除表面的粗糙部分。
然后逐渐使用细砂纸或研磨剂进行细磨,直至得到光洁度较高的样品表面。
五、样品腐蚀经过研磨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可能存在氧化层或其他污染物,需要通过腐蚀处理来去除这些表面层。
常用的腐蚀剂有酸性腐蚀剂和碱性腐蚀剂。
选择合适的腐蚀剂,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分析需求,进行适当的腐蚀处理。
六、样品清洗腐蚀处理后的样品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腐蚀剂和其他残留物。
清洗时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其他合适的清洗剂,将样品浸泡清洗一段时间,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杂质。
七、样品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后续的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烘箱、吹风机或自然风干等方式进行样品的干燥。
注意控制干燥温度,避免对样品产生热应力。
八、样品封装对于一些容易氧化或易受湿气影响的样品,可以进行封装处理,以保护样品的表面状态。
常用的封装材料有环氧树脂、石蜡等。
将样品浸泡在封装材料中,待封装材料凝固后,即可得到封装的金相试样。
九、金相试样的观察和分析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金相试样,可以进行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样品细微结构的显微镜,通过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晶粒结构、相含量、缺陷等信息。
总结: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样品采集、切割、研磨、腐蚀、清洗、干燥和封装等多个步骤。
金相制样操作方法金相制样是金属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它通过将金属材料制备成标准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及腐蚀性能测试等研究,可以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下面将介绍金相制样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金相制样的基本方法1.试样切割:首先确定需要制备的试样形状和尺寸,然后使用合适的切割工具(如金相切割机、锯片等)将金属材料切割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
2.粗磨:将切割好的试样使用粗磨纸或粗磨轮对试样的切口和切割面进行初步修整,使试样的表面平整。
3.压片:对一些不易切割的大尺寸试样,可以采用压片的方式将其制备成所需尺寸的试样。
首先将金属材料固定在压片机上,然后施加压力,将试样压制成平板状。
4.精磨:将粗磨好的试样使用细磨纸或细磨轮对试样的切口和切割面进行细致修整,使试样的表面更加平整。
此步骤的目的是消除试样表面的划痕和磨削留下的应力。
5.镜面抛光:使用相应的抛光机、抛光液和抛光布对试样进行镜面抛光,使试样的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以便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
6.腐蚀处理:对于一些需要观察金相组织的试样,可以使用相应的腐蚀液对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显露出试样的金相组织。
7.清洗: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适当的清洗液对试样进行清洗,去除试样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8.干燥:将清洗好的试样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加热器进行烘干,直到试样完全干燥。
9.金相分析: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等设备中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试样的金相组织信息。
二、金相制样的注意事项1.制样前要仔细阅读试样制备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明确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制备步骤。
2.制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磨削材料,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和形状,合理选择切割和磨削方式。
4.制样过程中要保持试样的平整,避免产生过多的应力和变形。
简述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过程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实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金属试样制备成适合金相观察的样品。
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过程如下:1. 试样的选择: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作为试样。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实验要求,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
2. 试样的切割:采用金相切割机或者手动切割工具,将试样从大块材料中切割出所需尺寸的样品。
切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试样的组织结构。
3. 试样的研磨:通过一系列的研磨步骤,将试样的表面研磨平整。
首先使用粗砂纸或砂轮对试样进行粗磨,去除试样表面的粗糙度和氧化层。
然后使用细砂纸或砂轮进行细磨,使试样表面光滑均匀。
4. 试样的抛光:通过抛光过程,进一步提高试样的表面质量。
抛光一般采用金相抛光机,通过旋转的抛光盘和涂抹研磨剂的方式,对试样进行抛光处理。
抛光的时间和压力要控制好,以避免过度抛光导致试样表面的形貌发生改变。
5. 试样的清洗:将抛光后的试样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用溶剂清洗试样表面的污垢和抛光剂残留。
清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试样受到机械冲击,以免损坏试样。
6. 试样的腐蚀:某些金属材料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其他不良组织。
腐蚀一般采用酸性溶液,如酸性硝酸或酸性硫酸溶液。
腐蚀时间要根据试样的材料和要求进行控制,过长的腐蚀时间可能会导致试样的形貌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7. 试样的洗净:将腐蚀后的试样放入清水中进行反复洗净,以去除腐蚀液的残留物。
洗净过程中要避免试样受到机械冲击,以免试样变形或损坏。
8. 试样的干燥:将洗净后的试样放入烘箱或用吹风机进行干燥,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水分。
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避免试样的热膨胀和变形。
9. 试样的打磨:对于需要进行金相观察的试样,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磨处理,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打磨一般采用细砂纸和研磨液,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对试样进行打磨,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
简述制备金相试样的过程摘要: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意义二、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1.取样2.镶嵌3.磨光4.抛光5.腐蚀6.清洗7.观察正文: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意义金相试样制备是为了获得清晰的显微组织图像,以便对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对于了解材料的性能、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评估材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属学、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金相试样的制备和观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二、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1.取样:首先从材料中切取一定尺寸的试样。
一般情况下,试样的大小为10mm×10mm×10mm。
对于硬质、难加工的材料,可以采用线切割或激光切割方式获取试样。
2.镶嵌:将取好的试样固定在镶嵌剂中,以保证在后续的磨光和抛光过程中试样不会损坏。
镶嵌剂可以选择环氧树脂或其他适合的材料。
3.磨光:将镶嵌好的试样进行初步磨光,逐步去除表面的划痕和瑕疵。
通常采用粗磨、中磨和细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使用相应粒度的砂纸或金刚石膏进行磨光。
4.抛光:在磨光的基础上,使用抛光剂进一步去除磨痕,使试样表面光滑。
抛光过程中,可以使用抛光机或手动抛光。
抛光剂可以选择液体抛光剂或固体抛光剂,具体选用取决于试样材质。
5.腐蚀:为了使金相组织更加清晰,需要对试样进行腐蚀。
腐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腐蚀液的浓度、温度和腐蚀时间。
常用的腐蚀剂有硝酸、氢氟酸等。
6.清洗:腐蚀后,需将试样表面残留的腐蚀液清洗干净,以免对金相组织观察产生影响。
7.观察:将清洗干净的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并分析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
观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光源,以获得更全面的组织信息。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就可以顺利完成金相试样的制备。
在实际操作中,制备过程还需根据材料性质和观察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设备培训1. 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是金相分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金相试样是指通过特定的加工和处理方法制备的金属材料的试验样品,用于观察和评估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织。
金相试样的制备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设备和工具,本文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和常用的设备,并提供相关的培训。
2. 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可以有多种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1 金相切割金相切割是一种常见的金相试样制备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金属材料。
切割可以采用手工或机械切割。
手工切割常用工具有金相刀、锯片等,机械切割常用设备有金相切割机。
在切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试样表面的平整和不引入过多的热应力。
2.2 研磨和抛光研磨和抛光是金相试样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用于去除切割过程中引入的瑕疵和氧化层,并使试样表面光滑。
研磨和抛光常用的设备有金相研磨机、金相抛光机等。
在研磨和抛光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磨粒和研磨液,并掌握研磨力度和时间控制,以避免过度破坏试样表面。
2.3 腐蚀处理腐蚀处理是金相试样制备中的重要步骤,用于显微观察材料的晶粒和晶界。
常用的腐蚀液有酸性腐蚀液和碱性腐蚀液。
在腐蚀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腐蚀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以获得清晰的试样结构。
2.4 清洗和干燥在制备金相试样之后,需要将试样进行清洗和干燥,以去除残留的砂粒、腐蚀剂和水分。
清洗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清洗和乙醇擦拭。
干燥可以采用自然干燥或使用加热器加速干燥。
3. 常用的金相试样制备设备金相试样的制备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设备和工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金相试样制备设备:3.1 金相切割机金相切割机是一种常见的金相试样制备设备,用于切割材料,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切割过程。
金相切割机通常配有切割盘和锯片,可以进行直线切割和定向切割。
3.2 金相研磨机金相研磨机是用于研磨和抛光金相试样的设备。
金相研磨机通常配有研磨盘和抛光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磨粒和研磨液。
简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金相试样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从而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质量。
制备金相试样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取合适的试样:根据需要检测的材料种类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试样。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的试样形状包括圆柱形、方形、板状等。
2. 切割试样:使用金属切割机或锯子等工具将试样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3. 细磨试样表面:使用砂纸或砂轮机等工具对试样进行细磨,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保证试样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4. 粗磨试样表面:使用金相试样制备机等工具对试样进行粗磨,以去除试样表面的切割痕迹和磨削痕迹,使试样表面平整度更高。
5. 腐蚀试样:将试样浸泡在有机酸或无机酸中,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时间根据试样材料和厚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6. 清洗试样:使用去离子水等清洗试样,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残留腐蚀剂和杂质。
7. 烘干试样:将试样放在干燥器中烘干,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水分和湿气。
8. 磨光试样表面:使用金相试样制备机等工具对试样进行精磨,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和平整。
9. 腊包试样:将试样放置在腊模中,进行腊包处理。
腊包时间根据试样尺寸和形状不同而有所不同。
10. 磨薄试样:使用金相试样制备机等工具对试样进行磨薄,使试样达到透明状态,以便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
综上所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需要进行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
只有制备出符合标准的试样,才能保证金相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金相试样是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选择待观察的金属材料。
金相试样的制备可以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铝等。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制备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二步,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为了进行金相试样的制备,首先需要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这可以使用金属切割机或手动切割工具完成。
第三步,对金属材料进行研磨。
金相试样需要具有光洁的表面,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因此,使用砂纸和研磨液对金属材料进行研磨是非常重要的。
研磨的过程通常分为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以确保金属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第四步,对金属材料进行腐蚀。
腐蚀是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突出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
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腐蚀剂。
例如,对铁基材料可以使用Nital腐蚀液,对铝基材料可以使用Keller腐蚀液。
腐蚀时间也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腐蚀效果。
第五步,进行金相试样的打磨和抛光。
在腐蚀后,金相试样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
这可以使用特制的金相试样打磨机和抛光机完成,使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研磨液和抛光液,逐渐减小颗粒的尺寸,直到获得光滑的试样表面。
第六步,进行金相试样的腐蚀染色。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可以对金相试样进行腐蚀染色。
这可以使用不同的染色剂,如希尔维斯液或帕尔金液。
腐蚀染色的时间也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进行金相试样的清洗和干燥。
在制备金相试样的过程中,试样表面可能会有研磨液、抛光液和腐蚀液的残留物。
因此,对金相试样进行清洗非常重要。
使用乙醇或丙酮等溶剂对试样进行清洗,并用氮气吹干或自然风干。
通过以上的制备过程,金相试样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微观组织结构观察样品。
制备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以确保最终获得准确、清晰的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是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环节。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金相试样是金相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和组织形态等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及金相组织观察过程。
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试样的切割:首先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切割出代表性的试样。
切割试样时应注意保持试样尺寸的标准,确保试样的大小符合实验要求。
2.粗磨:经切割获得的试样通常都有较粗糙的表面。
因此需要进行粗磨,以便进一步处理。
粗磨可以使用粗磨纸或砂轮进行,以去除试样表面粗糙度和切割留下的锋利边缘。
3.嵌埋:经过粗磨后的试样需要进行嵌埋。
嵌埋是将试样固定在一个透明的树脂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磨和观察。
常用的嵌埋材料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
4.精磨:嵌埋好的试样需要进行精磨,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精磨可以使用细磨纸或细磨粉进行,常见的精磨粉有二氧化硅粉和氧化铝粉。
5.抛光:精磨后的试样表面通常仍然存在一些微小的研磨痕迹和表面附带物。
为了进一步减小试样表面的痕迹和提高试样表面的光洁度,可以进行抛光。
抛光可以使用砂轮、刚玉研磨粉或抛光膏进行。
6.腐蚀:一些试样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便观察金相组织。
腐蚀可以通过直接浸泡试样在腐蚀剂中,或者使用腐蚀电解槽进行。
7.清洗:试样制备完成后,需用酒精/丙酮和超声清洗剂进行清洗,以彻底清除试样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最后使用纯酒精对试样进行干燥。
二、金相组织观察过程1.试样装入金相显微镜:制备好的金相试样需要装入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以将试样固定在显微镜的试样夹上,并通过显微镜的调节装置使试样位于镜头的焦点上。
2.调焦: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试样清晰可见。
根据试样的形状和纵深,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试样表面和内部的细节都能清晰显示。
3.选择放大倍率:根据所需观察的试样细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进行观察。
通常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范围从10倍至1000倍不等。
4.观察金相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的金相组织。
金相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引言金相试样是金属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研究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制备金相试样是金相分析的基础,能够提供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信息,为后续的金相分析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 切割:首先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常用的切割工具包括锯片、剪刀和切割机等。
切割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金属的组织结构。
2. 研磨与打磨:将切割好的金属试样进行研磨和打磨,以去除切割过程中的瑕疵和氧化层。
研磨和打磨时要使用不同粒度的研磨纸和打磨布,逐渐降低粒度,直至获得光滑平整的试样表面。
3. 压制:将研磨后的试样放入金相试样的模具中,然后使用压力机进行压制。
压制的目的是使试样表面平整,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
4. 粗磨:经过压制后的试样表面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和粗糙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粗磨。
粗磨可以使用砂轮、砂带或研磨机进行,直到试样表面光滑。
5. 细磨:细磨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试样表面。
可以使用细磨纸、细磨布和细磨液进行细磨,直到试样表面得到光洁度要求。
6. 腐蚀:对于某些金属材料,为了观察其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试剂的选择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可以使用酸性腐蚀剂或碱性腐蚀剂,腐蚀时间和温度也需要控制好。
7. 清洗与干燥:腐蚀后的试样需要进行充分的清洗,以去除腐蚀剂残留和杂质。
清洗时可以使用溶剂或超声波清洗机。
清洗完成后,将试样放在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或使用干燥箱进行烘干。
第三部分:金相试样的注意事项1. 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受伤。
2. 切割时要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切割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和变形。
3. 研磨与打磨时要注意连续进行,避免过度研磨和打磨造成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4. 压制时要控制好压力和时间,避免过度压制导致试样变形。
5. 粗磨、细磨和腐蚀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样表面受损和腐蚀不均匀。
6. 清洗和干燥时要彻底,避免残留物和水分对试样的影响。
简述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过程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试样的选择与切割首先需要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试样,通常选择的试样形状为圆柱形或方形。
然后根据需要的测试尺寸要求,使用金相切割机将试样切割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
2. 研磨与打磨切割后的试样表面通常比较粗糙,需要进行研磨和打磨处理。
首先使用粗砂纸或砂轮对试样表面进行初步的研磨,去除表面的粗糙部分和切割产生的瑕疵。
然后逐渐使用细砂纸、研磨液和抛光布对试样进行精细的研磨和打磨,使试样表面光洁平整。
3. 清洗与腐蚀经过研磨打磨后的试样表面可能会残留有研磨液和抛光剂,需要进行清洗。
通常使用去离子水或乙醇等溶剂进行清洗,确保试样表面干净无杂质。
清洗后,对于某些金属材料,还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其他杂质。
不同金属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腐蚀液进行处理,常用的腐蚀液有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氧化剂等。
4. 电解抛光对于一些难以获得理想表面的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可以采用电解抛光的方法进行处理。
电解抛光可以在试样表面形成均匀的氧化膜,去除表面的粗糙度和应力,得到更好的试样表面质量。
5. 清洗与干燥腐蚀或电解抛光后的试样需要再次进行清洗,以确保试样表面的干净和无杂质。
清洗后,试样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可以使用吹风机、烘箱或者真空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确保试样完全干燥。
6. 金相试样制备完成经过以上步骤处理后,金相试样制备完成。
制备好的试样可以用于金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硬度测试、金相组织分析等金相分析技术。
总结起来,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过程包括试样的选择与切割、研磨与打磨、清洗与腐蚀、电解抛光、清洗与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可以获得具有良好表面质量和代表性的金相试样,为后续的金相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
金相试样的制作方法
在用金相显微镜来检验和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时,需将所分析的材料制备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经磨制、抛光与腐蚀工序,才能进行材料的组织观察和研究工作。
一.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取样、镶嵌、粗磨、细磨、抛光和腐蚀。
分别叙述如下:
3.1.1取样
(1)选取原则
应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和磨面,例如,在研究铸件组织时,由于偏析现象的存在,必须从表层到中心,同时取样观察,而对于轧制
及锻造材料则应同时截取横向和纵向试样,以便分析表层的缺陷和非金
属夹杂物的分布情况,对于一般的热处理零件,可取任一截面。
(2)取样尺寸
截取的试样尺寸,通常直径为12—15mm,高度和边长为12—15mm的圆
柱形和方形,原则以便于手握为宜。
(3)截取方法
视材料性质而定,软的可用手锯或锯床切割,硬而脆的可用锤击,极硬
的可用砂轮片或电脉冲切割。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能使样品的温度
过于升高而使组织变化。
3.1.2镶嵌
当试样的尺寸太小或形状不规则时,如细小的金属丝、片、小块状或要进行边缘观察时,可将其镶嵌或夹持。
见图9所示。
(1)热镶嵌
用热凝树脂(如胶木粉等),在镶嵌机上进行。
适应于在低温及不大的
压力下组织不产生变化的材料。
(2)冷镶嵌
用树脂加固化剂(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等)进行,不需要设备,在
模子里浇铸镶嵌。
适应于不能加热及加压的材料。
(3)机械夹持
通常用螺丝将样品与钢板固定,样品之间可用金属垫片隔开,也适应于
不能加热的材料。
(2)机械磨
在预磨机上铺上水砂纸进行磨制与手工湿磨方法相同。
3.1.3粗磨
取好样后,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同时去掉取样时有组织变化的部分,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可将棱角磨平,并将观察面磨平,一定要将切割时的变形层磨掉。
一般的钢铁材料常在砂轮机上磨制,压力不要过大,同时用水冷却,操作时要当心,防止手指等损伤。
而较软的材料可用挫刀磨平。
砂轮的选择,磨料粒度为40、46、54、60等号,数值越大越细,材料为白刚玉,棕刚玉、绿碳化硅、黑碳化硅等,代号分别为GB、GZ、GC、TH、或WA、A、TL、C,尺寸一般为外径×厚度×孔径=250×25×32,表面平整后,将样品及手用水冲洗干净。
3.1.4细磨
以消除粗磨存在的磨痕,获得更为平整光滑的磨面,是在一套粒度不同的金相砂纸上由粗到细依次进行磨制,砂纸号数一般为120、280、01、03、05、或120、280、02、04、06号,粒度由粗到细,对于一般的材料(如碳钢样品)磨制方式为:
(1)手工磨制,
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一手拿样品在砂纸上单向推磨,
用力要均匀,使整个磨面都磨到,更换砂纸时,要把手、样品、玻璃板
等清理干净,并与上道磨痕方向垂直磨制,磨到前道磨痕完全消失时才
能更换砂纸,见图10所示。
也可用水砂纸进行手工湿磨,即在序号为2
40、300、600、1000的水砂纸上边冲水边磨制。
3.1.5抛光
目的是消除细磨留下的磨痕,获得光亮无痕的镜面。
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和复合抛光等,最常用的是机械抛光。
(1)机械抛光
是在专用的抛光机上进行抛光,靠极细的抛光粉和磨面间产生的相对磨
削和滚压作用来消除磨痕的,分为粗抛光和细抛光两种
1)粗抛光
粗抛光一般是在抛光盘上铺以细帆布,抛光液通常为Cr2O3、Al2O3等粒度
为1-5μ的粉末制成水的悬浮液,一般一升水加入5-10克,手握样品在专
用的抛光机上进行。
边抛光边加抛光液,一般的钢铁材料粗抛光可获得
光亮的表面。
2)细抛光
是在抛光盘上铺以丝绒,丝绸等,用更细的Al2O3、Fe2O3粉制成水的悬浮液,与粗抛光的方法相同。
(2)电解抛光
是利用阳极腐蚀法使样品表面光滑平整的方法,把磨光的样品浸入电解
液中,样品作为阳极,阴极可用铝片或不锈钢片制成,接通电源,一般
用直流电源,由于样品表面高低不平,在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同的薄膜,凸起的部分膜薄,因而电阻小,电流密度大,金属溶解的速度快,而下
凹的部分形成的膜厚,溶解的速度慢,使样品表面逐渐平坦,最后形成
光滑表面。
电解抛光优点是只产生纯化学的溶解作用,无机械力的影响,所以能够显示金相组织的真实性,特别适应于有色金属及其它的硬度低、塑
性大的金属。
如铝合金、不锈钢等,缺点是对非金属夹杂物及偏析组织、塑料镶嵌的样品等不适应。
(3)化学抛光
是靠化学试剂对样品表面凹凸不平区域的选择性溶解作用消除磨痕的一
种方法。
化学抛光液,多数由酸或混合酸、过氧化氢、及蒸馏水组成,
酸主要起化学溶解作用,过氧化氢提高金属表面的活性,蒸馏水为稀释
剂。
化学抛光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专门设备,抛光同时还兼有化学浸蚀作用。
可直接观察。
缺点是样品的平整度差,夹杂物易蚀掉,抛光液易失效,只适应于低、中倍观察。
对于软金属如锌、铅等化学抛
光比机械抛光、电解抛光效果更好。
3.1.6腐蚀(浸蚀)
经过抛光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除非金属夹杂物、石墨、裂纹及磨痕等能看到外,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
要看到组织必须进行腐蚀。
腐蚀的方法
有多种,如化学腐蚀、电解腐蚀、恒电位腐蚀等,最常用的是化学腐蚀法。
下面分析化学腐蚀显示组织的基本过程。
(1)化学腐蚀法的原理
化学腐蚀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浸蚀剂对样品表面引起的化学溶解作用或电
化学作用(微电池作用)来显示组织。
(2)化学腐蚀的方式
化学腐蚀的方式取决于组织中组成相的性质和数量。
纯粹的化学溶解是
很少的。
一般把纯金属和均匀的单相合金的腐蚀主要看作是化学溶解过
程,两相或多相合金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溶解过程。
1)纯金属或单相合金的化学腐蚀
它是一个纯化学溶解过程,由于其晶界上原子排列紊乱,具有较高的能
量,故易被腐蚀形成凹沟。
同时由于每个晶粒排列位向不同,被腐蚀程
度也不同,所以在明场下显示出明暗不同的晶粒。
2)两相合金的侵蚀
主要是一个电化学的的腐蚀过程。
由于各组成相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
样品浸入腐蚀剂中,就在两相之间形成无数对微电池。
具有负电位的一
相成为阳极,被迅速溶入浸蚀剂中形成低凹,具有正电位的另一相成为
阴极,在正常的电化学作用下不受浸蚀而保持原有平面。
当光线照到凹
凸不平的样品表面上时,由于各处对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在显微镜下
就看到各种的组织和组成相。
3)多相合金的腐蚀
一般而言,多相合金的腐蚀,同样也是一个电化学溶解的过程,其腐蚀
原理与两相合金相同。
但多相合金的组成相比较复杂,用一种腐蚀剂来
显示多种相难于达到,只有采取选择腐蚀法等专门的方法才行。
(3)化学腐蚀剂
是用于显示材料组织而配制的特定的化学试剂,多数腐蚀剂是在实际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一般腐蚀剂是由酸、碱、盐以及酒精和水配制而成,钢铁材料最常用的化学腐蚀试剂是3—5%硝酸酒精溶液,各种材料的腐蚀剂可查阅有关手册一般有浸蚀法、滴蚀法和摖蚀法
(4)化学腐蚀方法:一般有浸蚀法、滴蚀法和摖蚀法
1)浸蚀法:将抛光好的样品放入腐蚀剂中,抛光面向上,或抛光面向下,浸入腐蚀剂中,不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当样品表面略显灰暗时,即可取出,充分冲水冲酒精,再快速用吹风机充分吹干。
2)滴蚀法:是一手拿样品,表面向上,用滴管吸入腐蚀剂滴在样品表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情况,当表面颜色变灰时,再过2—3秒即可充分冲水冲酒精,再快速用吹风机充分吹干。
3)摖蚀法:用沾有腐蚀剂的棉花轻轻地摖拭抛光面,同时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当样品表面略显灰暗时,即可取出,充分冲水冲酒精,再快速用吹风机充分吹干。
经过上述操作后,腐蚀完成,金相样品的制备即告结束,这时候要将手和样品的所有表面都完全干燥后,方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金相样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