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癫痫病治疗方法癫痫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一:神经调控治疗
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癫痫病的方法,该技术结合了磁干扰技术、脑电起搏技术、仿生生物反馈技术、以及内环境调控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诊疗技术。
通过调节脑异电状态,改善脑部代谢条件、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人体内环境抑制脑部异常放电。
它囊括了先进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同时避免了药物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和手术过程中的种种风险。
二:迷走神经刺激术
将一个类似于起搏器的刺激器植入左侧上胸部皮下,一根导线将刺激器和左侧迷走神经相连。
刺激器的电池一般可用35年后更换。
对适合的病例可能减少癫痫发作,但大部分不能完全消除癫痫病发作,这就是治疗癫痫的方法。
三:药物维持治疗
癫痫病药物治疗总的原则是:用药早、剂量足、服药准、时间长。
一旦癫痫病诊断确立后,应立即服药,控制发作。
剂量足够控制癫痫不
发作、且不出现药物毒性反应为准,必要时可进行血药浓度检查。
根
据不同的癫痫病类型或综合症,确定药物选择。
一般停止发作2年以上,方可停药。
四:饮食护理治疗
饮食进行癫痫病治疗主要指生酮饮食疗法。
这种治疗癫痫的方法是通
过选用含脂肪比例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低的饮食配方,使体
内产生酮体,以模拟身体对饥饿的反应,来进行癫痫病治疗。
对于药
物难以控制的癫痫病,可考虑试行生酮饮食治疗,家属必须严格在有
条件的癫痫病专业医院,并严格执行饮食方案进行癫痫病治疗。
因为
其本身需要一定的技术监测、也有一定风险,病人和家属请勿擅自实施。
手术中子痫的应急预案一、立即识别并确认子痫发作一旦观察到患者出现子痫的典型症状,如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抽搐、意识丧失等,医护人员应立即识别并确认这是子痫发作。
同时,迅速评估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确保气道通畅,防止误吸。
二、紧急呼叫支援团队在确认子痫发作后,医护人员应立即按下紧急呼叫按钮,通知麻醉医生、外科医生、产科医生等相关专业人员前来支援。
同时,通知手术室外的家属或陪同人员,告知他们患者的情况,并请他们保持冷静。
三、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在等待支援团队到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 确保患者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
2.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确保呼吸道通畅。
3. 使用开口器或牙垫保护患者的舌头和牙齿,防止咬伤。
4.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5. 准备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和抢救设备(如气管插管器械),以便在必要时使用。
四、配合支援团队进行进一步治疗当支援团队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可能的治疗措施包括:1. 给予抗惊厥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2. 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决定是否暂停或继续手术。
4. 在必要时,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五、记录和总结事件在子痫发作得到控制后,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事件的经过,包括发作的时间、症状、处理措施、支援团队的响应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患者护理和医院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此次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改进应急预案和提高应对能力。
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短不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癫痫病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残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癫痫病的工作制度。
本文将从癫痫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癫痫病的诊断制度1.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病史,了解发作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症状等。
2.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有无神经系统体征。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选择进行脑电图、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病变部位。
4.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应按照国际癫痫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癫痫病的治疗制度1. 药物治疗:癫痫病患者应根据病因、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
医生应定期监测药物浓度,调整药物剂量。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病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灶定位、手术风险等。
3. 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电刺激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4. 心理治疗:癫痫病患者常伴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治疗师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三、癫痫病的康复制度1. 康复评估:对癫痫病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计划。
2.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3. 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癫痫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癫痫病的护理制度1.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等诱发因素。
2. 饮食护理: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酒精等。
3. 安全护理:癫痫病患者在发作时具有危险性,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避免意外伤害。
4.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癫痫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的癫痫发作,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癫痫的治疗和护理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本文将就癫痫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药物治疗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癫痫的发作。
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氟马西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控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癫痫药物也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
这些新药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药效,而且副作用更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一种叫做利培酮的药物已经被纳入到治疗癫痫的药物范畴,并且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
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癫痫,只能起到控制症状的作用。
长期使用药物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比如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定期复查。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难以控制的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时,手术治疗就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去除癫痫的病灶,另一种是刺激神经元来控制癫痫的发作。
去除病灶的手术即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引发癫痫发作的部分神经组织切除或者切除病变病灶。
这种手术适用于病变病灶清晰、较易定位的癫痫患者,对于较隐匿的病灶难以定位的患者则不太适用。
而刺激神经元的手术则是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大脑中控制癫痫的部分神经元,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手术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手术的风险很大。
患者需要慎重考虑,同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于一些癫痫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这是因为,蛋白质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
作者简介:郭艳红(1982.07-),女,专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手术室护理、社区护理△通讯作者:周峰(1979.06-),男,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功能神经外科,邮箱*******************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护理配合郭艳红1.周峰2△(1.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北京 100070)(2.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70)【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护理方法与配合要点。
方法:选择北京丰台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的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包含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脑电图以及影像学资料等。
本次研究先对患者采取大脑半球离断术进行治疗,术前进行评估、访视以及物品准备、术中与各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进行手术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总结本次研究手术中的护理方法与配合要点,分析在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研究随访24例大脑半球离断患者的临床预后,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评估术后癫痫无发作率,其中术后1个月无发作率为(95.21±2.80)%,3个月无发作率为(86.31±5.60)%,6个月无发作率为(72.52±8.79)%。
术后1个月实际无发作率为87.50%,3个月无发作率为83.33%,6个月无发作率为79.17%。
24例患者均成功行大脑半球离断术,术中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出现,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熟悉手术流程并与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脑半球离断术;难治性癫痫;手术护理配合;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6-0085-04当癫痫疾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并在两年时间后患者的癫痫疾病发作的不可控情况下临床就将该癫痫判定为难治性癫痫[1]。
术前护理1.1一般护理以预防癫痫发作和保证患者安全为重点。
患者24 h有专人陪伴。
病床两侧安装床档,以防止意外发生,叮嘱患者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
嘱家属将刀、叉等利器妥善保管,热水瓶远离患者固定放置,防止烫伤。
1.2心理护理进行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患者大多较年轻,患者及家属对于颅内植入电极既期待又恐惧。
应采用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颅内电极植入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及紧张情绪。
1.3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心、肺功能检查,头颅磁共振.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等。
术前1 d晚剃头,并做好皮试、备血.向家属交代禁饮、禁食等事项。
术前晚常规甘油灌肠剂灌肠。
颅内电极植人术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术前我们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饮食及排便的练习。
2术后护理2.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送至有128导脑电监测设备的监护病房,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刺激。
搬运时动作轻稳,并避免拉扯电极线,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加床档防坠床,暖瓶放置远离病床,防止患者发作时烫伤。
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四肢活动情况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每小时1次,观察神经系统体征有无变化.若出现躁动不安、嗜睡等,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发现有无颅内出血。
同时注意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并注意观察渗血的范围,渗液的性状及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3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电极植入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30。
因需要观察患者的发作情况,所以有些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患者有时连续抽搐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舌根后坠。
易造成呼吸通气功能障碍或肺部继发感染,发作时及时去枕平卧.及时给予吸痰。
2.4颅内植入电极的护理观察电极是否固定良好,有无松动脱出.定时巡视脑电监测设备,注意是否运转正常。
及时调整摄像头位置,以保证患者监测录像的完整性。
神经外科癫痫疾病护理要点解答癫痫(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和短暂发作的特点。
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放电是各种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
根据病变累及大脑的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一、护理评估(一)病因分析1.危险因素及可能病因(1)家族遗传史。
家系调查结果显示,特发性癫痫近亲中患病率为2%~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0.5%~1%。
患者的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癫痫病?(2)胎儿期母亲病理因素。
母孕期妊娠中毒症、精神创伤、腹部外伤、接受放射线、服用药物、接触有害化学物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都增加了胎儿出生后患癫痫的危险。
(3)出生史。
出生时的病理因素如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产、早产、产伤等,都可能增加癫痫的危险。
(4)既往史。
高热惊厥史:是癫痫的一个危险因素。
患癫痫患者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多于正常人,但绝不能认为高热惊厥就会发展成癫痫。
并且年龄越大,发生的高热惊厥与癫痫的关系越大。
询问患者多大出现的高热惊厥及每年发作次数。
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大部分症状性癫痫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既往曾患有重度脑外伤、精神发育迟滞、脑瘫、脑肿瘤、颅内感染继发癫痫的危险性最大,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复杂性热惊厥次之。
患者以前是否患过以上疾病一定询问清楚。
服药史:是否服用中枢兴奋药,如戊四氮、贝美格、抗抑郁药丙米嗪等?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服法、多少年?是否服用中药?多种抗癫痫药同用可相互作用而影响其代谢,控制一种类型癫痫的同时又诱发另外一类型的癫痫发作。
社会经济地位:询问患者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地的医疗资源与信息,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研究发现,缺乏医疗保健的农村及穷苦的人群是癫痫的高危人群。
2.诱发因素(1)影响癫痫发作的不易改变诱因。
癫痫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它是一种致残率高、临闲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的疾病。
其中,颞叶癫痫分为颞叶内侧癫痫、病灶性颞叶癫痫和颞叶外侧新皮质癫痫。
颞叶内侧癫痫主要起源于内侧结构杏仁核、海马、钩回、海马旁回,占颞叶癫痫90%以上的病例。
1 术前准备
1.1 术前访视
由于反复发作,此类患者心理极为脆弱!多数行为孤僻、矛盾,且易激惹,脾气暴躁;一方面对手术治疗存有疑虑,另一方面对治疗前景和今后生活又抱有希望。
患者心理变化快且复杂,应根据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访视时要充满爱心,全方位采集患者的病情、癫痫发作情况及用药情况和心理信息以关心体贴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心理护理。
切断造成心理波动的信息来源,消除其抵触情绪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手术和麻醉注意事项,告知卧位,评估受压部位皮肤及肢体活动情况,向病人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病症的正性心理效应,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1.2 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由于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悲观失望,失去治疗信心或恐惧、愤怒、丧失自尊等。
应根据病人的心理做好思想工作,通过给患者心理安慰,精神鼓励,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战胜病症的信心。
同时讲明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以争取口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尤其要嘱咐避免精神紧张诱发癫痫发作。
1.3 用物准备
术前1d准备常规开颅器械、布类包、脑外专用头架、颅骨固定器、电刀(单双极)、头皮夹、颅骨电钻、铣刀、显微手术器械、显微镜(保护套)、骨蜡、明胶海绵、脑棉片等。
2 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
2.1 巡回护士配合
2.1.1 物品和环境准备
术晨再次检查术中所使用的物品是否齐全,各类设备的运转是否良好、无影灯、手术床是否完好,并将各仪器设备定点放置,便于手术操作。
调好室温22~26℃,温度40%~60%。
2.1.2 病人接待
同常规手术一样核对各项无误后将病人推入手术室。
同时此类患者因为频繁的癫痫发作而会引起患者严重的智力、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所以巡回护士应守候在手术床边,以免患者癫痫发作发生意外。
麻醉开始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及腕带,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静脉穿刺、麻醉。
2.1.3 体位安置
病人仰卧,头转向健侧,术侧肩下垫硅胶软垫抬记25℃,固定于头架上;将病人双眼涂满红霉素膏,再用眼贴膜由上向下贴好双眼;双耳分别置消毒棉球,避免消毒手术野皮肤时消毒液进入眼睛、耳朵、骶尾部垫硅胶软垫,膝下垫一软枕,足下垫棉垫。
2.1.4 术中护理
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重点是脑棉片)、缝针及特殊手术器械等,同时做好记录。
手术开始后,协助术者将各种管道连接好,并根据需要调节双极电凝的功率和吸引器负压的大小,以及根据手术进展随时调节灯光和准备手术显微境等。
术中保证仪器正常运转,保持吸引通畅,密切观察出血量、尿量和病人的生命特征。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随时调整输液和输血速度,及时调整无影灯使手术视野光线充足,及时供应台上所需各类物品如止血棉花、脑棉片等,产并与器械护士核对记录,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要求巡回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
2.2 洗手护士配合
2.2.1 备好术中所需要各类无菌一次性物品后提前30min洗手,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重点是脑棉片)、缝针及特殊手术器械等并协助消毒、铺单、连接好单双极、吸引器、安装好电钻、铣刀,并检查是否完好。
2.2.2 显微镜下切除致痫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手术动态,要求传递器械时动作要轻、稳、准、快,及时擦试双极电凝镊,确保无结痂、无粘连,保证手术的顺利和进行。
致痫灶切除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充分冲洗清除脑室及手术腔残留的血液,以减少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彻底止血。
在关脑膜、放颅骨、缝皮时3次清点器械、脑棉片、缝针等,防止物品遗失或异物贵留。
缝合完毕协助包扎切口。
3 小结
随着神经外科学和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创的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头皮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极大的增加了致痫灶定位的准
确性,提高手术疗效,同是减少了脑功能的损伤。
充分的术前物品准备、术中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密切的护理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配合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