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 格式:pdf
- 大小:94.63 KB
- 文档页数:1
让英语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品格的磨砺、情操的陶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认为应在英语教学中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英语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的本性为前提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只有构建合作、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buying fruit(水果)时,我除了准备apples, pears, bananas, pineapples…等实物,还将学生平时课外游戏时用的玩具纸币引入课堂,模拟出更为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顿时兴奋起来,不知不觉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活动,加强与老师的合作,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落实了教学目标。
和谐、融洽则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爱需要教师用友善的态度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
不管英语学得好不好,但他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尊心强。
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允许孩子出差错。
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多一些像try again. don’t be shy.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well.的安慰,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
因此我上课时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尽量给予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寓人文关怀于英语教学中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才能为之而奋斗。
因此,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这一课时,通过语法、词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马丁·路德。
在英语教学之中,我还为学生拓展了相关的课外知识。
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原汁原味的英语故事向学生展现了马丁·路德的生平经历和他不平凡的一生。
之后我还把他的一次演讲“我有一个梦”朗诵给了学生,孩子们都被他坚强勇敢、执著的信念和理想而感动。
其中的一句话在同学中产生了共鸣:我的四个小儿女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
质朴的语言却饱含了深刻的含义,无形中学生们都暗自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充满了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力量。
我认为,这种形式的教学胜过直白的说教,伟人效应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渗透行为规范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文明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而西方的交际语言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是大有裨益的。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would you mind keeping down your voice?时,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生动的影音资料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缤纷的异域世界。
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等引导我们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礼节,礼貌待人,尊重别人,与人为善。
善意的建议和委婉的指导,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不朽的文明。
三、帮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珍惜资源通过学习九年级第十五单元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教育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1. 引言1.1 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宽容、责任感、创新意识等素养。
将人文素养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与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积淀,从而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人文素养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增强友善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人文素养教育如何与初中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旨在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对人文素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准。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思考,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动人文素养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推广和应用,为未来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对人文素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探究,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领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摘要: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对待学生,真正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关怀;英语教育;正确评价;包容人文关怀是当代社会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关心爱护和尊重人这一主体。
我们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并尊重学生,从而体现人文关怀。
一、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等等关系密切。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心、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而在英语教学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包容他们的不足,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借由英语这门课的特殊性让他们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地发展。
因而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并注重人文关怀,势必会对英语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1.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教师占据着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重视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原则一、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主观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的支配。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为其支撑。
我们相信并坚持的英语教学理念是:(一)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意识必须同时进行获取英语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三大任务,它们必须同时进行。
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必然是被动灌输,单纯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必然是空洞说教,单纯的交际能力发展更是空中楼阁。
真正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体验是领悟和使用的前提体验英语,即投身于英语听、说、读、写之中去,是获取英语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领悟?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前提与基础(赵平2002:87)。
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有领悟,没有领悟就不可能有获得,没有获得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使用。
听懂是浅层次的、消极性的、传承性的学习。
领悟才是深层次的、积极性的、创造性的学习。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要可能,就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去体验英语事实、感受英语问题、参与英语交际、发展英语能力。
(三)探究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中的探究主要指师生敏锐感受语言的形式问题,积极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胆假设解决的途径,认真论证得出的结论。
探究性英语教学把英语知识获得、交际能力发展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三大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因而是先进、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
(四)个案性教学是系统性教学的必要补充系统性英语教学(或称线性英语学习)是指在深度和课时上均按照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教材要求进行的常规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内容摘要]: 人文精神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英语新课标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如何感悟、渗透、落实课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境界的同时也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谈如何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人文氛围、渗透人文思想、拓展人文内涵,从而将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互为渗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人文精神当今学校必须培养具有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人。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是许多学科,甚至是所有学科都要体现的共性特点,人文教育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所以,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人格教育功能。
一、营造人文氛围,体味于“自由”与“宽容”,“合作”与“吸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
”师生交往在本质上就是教育情景中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
要营造人文课堂,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必须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作为前提。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所谓宽容,就是不对学生不合常理的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暂时不足,包容学生一时的错误。
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功欲望,用微笑、抚摸与他们进行精神对话,用表扬、赞美为他们高喊“加油”,为他们心中播撒自信的种子,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欣赏的幸福。
2017年第2期(总第224期)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远程教学、翻转课堂等国外新兴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英语教师用来辅助教学。
精美的课件,紧凑的流程,教师优雅、地道的谈吐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学科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成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成功,它和分数一样,只是教育实施的一种途径,并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成功的英语教学必须既改进学生的智力能力,同时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语言的结构、文化的同时建立健康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主体的全方位发展。
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从自身做起,在打磨教学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用精彩纷呈的课堂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让学生浸润在一个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中。
一、深入解读文本的情感《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广为推行的英语教材文本从根本上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既包含了大量实用文字信息,如辞藻、句型、篇章,又涉及了广泛的话题,如社会生活、科技、体育、文艺等,迎合了高中生的现实需求。
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绝不能拘泥于对单词语法的讲解,而是应该把学生的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深入挖掘文本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思想意图。
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观引导: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调诚信、责任、奉献等思想品质。
2.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专业英语课程可以通过讲解相关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和谐发展的追求。
3.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可以通过教授创新创业的英语表达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4. 人文关怀:专业英语课程还可以通过引入人文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习俗等,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5. 国家意识培养:专业英语课程可以通过讲解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这些思政元素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做有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