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压传动装置(HST)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80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通常是油液)作为工作介质,以静压力和流量作为特性参量进行能量的转换、传递、分配的技术手段。
它的特点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a、能源装置:把机械能转换成油液液压能的装置。
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液压泵,它给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b、执行装置:把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它可以是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也可以是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
c、控制调节装置:对系统油液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装置。
例如上述中的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开停阀等。
这些元件的不同组成形成了不同功能的液压系统。
d、辅助装置: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装置,例如上述的油箱、滤油器、油管等。
它们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也有重要作用。
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由电机带动旋转后,从油箱中吸油。
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液压泵,当它从泵中输出进入压力管后,通过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推动活塞和工作台向右移动。
这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
如果换向阀换向,则压力管的油将经过开停阀、节流阀和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右腔,推动活塞和工作台向左移动,并使液压缸左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
工作台移动速度是由节流阀来调节的。
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油缸的油液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小。
为了克服移动工作台时所受到的各种阻力,液压缸必须产生一个足够大的推力,这个推力是由液压缸中的油液压力产生的。
要克服的阻力越大,缸中的油液压力越高;反之压力就越低。
输入液压缸的油液是通过节流阀调节的,液压泵输出的多余的油液经溢流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这只有在压力支管中的油液压力对溢流阀钢球的作用力等于或略大于溢流阀中弹簧的预紧力时,油液才能顶开溢流阀中的钢球流回油箱。
所以,在系统中液压泵出口处的油液压力是由溢流阀决定的,它和缸中和油液压力不一样大。
HST的工作原理HST(Hybrid Synchronous Traction)是一种混合同步牵引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和地铁系统中,以提高动力传输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HST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主要部份:电力供应系统、牵引系统和控制系统。
1. 电力供应系统:HST的电力供应系统主要由电网、变电站和供电装置组成。
电网通过变电站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适合列车使用的直流电,并通过供电装置将电能传输到列车上。
供电装置通常位于轨道上方,通过接触线与列车上的受电弓相连,以提供列车所需的电能。
2. 牵引系统:HST的牵引系统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车轮组成。
电动机是HST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或者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车轮旋转,推动列车前进。
传动装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者直接驱动方式,以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传输。
3. 控制系统:HST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组成。
主控制器负责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控制电动机的工作,以实现列车的加速、减速和制动等功能。
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列车的速度、位置和负载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
电子设备则负责处理和传输控制信号,确保牵引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体来说,HS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力供应系统将电能传输到列车上,然后通过牵引系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轮旋转,推动列车前进。
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测和控制列车的运行状态,以确保HST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HST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能源利用:HST采用直流电供电和高效电动机,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和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2. 高速运行:HST的电动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转速范围,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使列车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运行。
3. 环保节能:HST的高效能源利用和低能耗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空气污染。
4. 平稳舒适:HST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速度调节和平稳的加减速过程,提供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
液压传动讲座液压传动是⽤油液作为⼯作介质来传递能量的,同时液压传动装置也可⽤于⾃动控制系统。
与其它传动装置⽐较,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如元件尺⼨⼩、结构紧凑;可在很⼤范围内进⾏⽆级变速,且调速⽅便;运动形式变换⽅便;元件在⼯作中润滑好、寿命长;元件标准化程度⾼,系统的设计安装⽐较⽅便。
尤其重要的是液压系统可以⽅便地实现动作⾃动化和过载保护等,与电⽓设备等联合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动控制系统。
液压传动是按照静压传递原理,通过密闭的液压回路系统实现的。
这个系统主要由动⼒、执⾏、控制和辅助四类元件组成,其中由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是完成液压传动⾃动控制的关键环节。
控制系统由连接在管路中的各种控制元件组成,主要包括三⼤类。
1) 压⼒控制元件: 包括安全阀、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等。
2) 流量控制元件: 包括节流阀、调速阀等。
3) ⽅向控制元件: 包括单向阀、转阀、液动换向阀和电磁换向阀等。
通过对这些元件的操纵控制,来完成整个液压传动系统的预期⼯作任务。
任何⼀个复杂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都可以看成是若⼲个典型环节和⼀些专⽤环节或单个元件组成的。
只要掌握了典型环节的规律,就不难理解各种各样的液压系统图。
1. 压⼒控制的典型环节(1)保压环节在液压系统中,保压环节⽤来保持⼀定的压⼒,并使压⼒的波动保持在最⼩的限度内。
图3-29所⽰为⾃动补油的保压回路。
当换向阀的右位接⼊回路时,泵输出的压⼒油经液控单向阀进⼊液压缸的上腔。
当压⼒达到预定值时,电接触式压⼒表发出信号,将换向阀活塞移到中位,这⾥泵卸荷,液压缸上腔由液控单向阀保压。
当液压缸上腔的压⼒下降到某⼀规定值时,电接触式压⼒表⼜发出信号,使换向阀的右位⼜接⼊回路,泵⼜向液压缸上腔供油,使压⼒回升,实现“补油保压”。
当换向阀的左位接⼊回路时,活塞快速退回。
这种回路适⽤于保压时间长,对压⼒的稳定性有⼀定要求的⾼压系统,如液压机。
(2)卸荷环节在⼯作循环的某⼀时间内,或在未⼯作的原始位置时,常常不需要油泵继续供油,但⼜要求油泵不关闭的情况下,常常采⽤将油泵排油接回油箱的卸荷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