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摘要]由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一定差距。推定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制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推进对外文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当前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课题。

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人类文化从来都是多元的,但是多元并不排除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吸收、借鉴乃至改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现代传播技术和交流手段极大发展,全球文化碰撞和相互影响极大增强的今天,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孤立的民族文化是不可想象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只有走出国门,与世界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既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又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优长,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多年来一直出现逆差。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进口24061.40万美元,累计出口3487.25万美元;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累计进口4556.81万美元,累计出口101.32万美元;引进出版物版权16969种,输出出版物版权2455

种。这对于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而言,是必须引起我们深思的。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支持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增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第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适应国际文化市场需求、满足世界人民文化消费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世界人民正从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指标逐步转变到注重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之强大。换言之,世界人民已经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并感知中国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许多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有些对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多的是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较多地保留了文化的自然与人性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一特质,使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对于曰趋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世界而言,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华文化具备了更为强烈的吸引力。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除了文化贸易逆差问题外,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一,文化产品出口结构单一。在中国文化贸易的产品结构中,出口的文化产品一半以上是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的设备及器材,而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等软件方面的出口,则相形见绌。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主要是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之类的出土文物等,高端文化产品较少。其二,文化贸易渠道狭窄,营销手段单一。目前,依赖政府扶持仍旧是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向世界的主要途径,中国文化贸易大都沿用文化交流这样的出口渠道,通过外交手段,运用“中国文化节”、“中国文物展”等简单的方式而非纯粹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国际文化市场。其三,文化产品缺失品牌,缺乏吸引力。品牌战略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利器。文化贸易也不例外。品牌企业、品牌工程、品牌产品可以带来丰厚利润和长远影响,而中国目前在世界上能够叫得响的品牌寥若晨星,虽然也有个别文化机构曾经辉煌,但大都是昙花一现,缺乏发展的长远后劲。品牌缺失是制约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当前中国文化贸易中存在的一个严峻现实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其一,思想观念落后。在传统思想观念中,文化是文化。贸易是贸易,文化与贸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我们很少将二者联系起来,更没有想到去进行文化贸易。结果就是,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较快转化,文化产品还未达到占领国际市场的效果。其二,产业发展薄弱。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持。文化贸易也不例外。有学者曾对具有代表性的世界15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过比较研究,15个

参评国家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指数为0.45,中国仅为0.22,不及平均指数的43%,“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日本的38%、新加坡的40%、韩国的43%”。其三,政策法规滞后。在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政策法规的支持保障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经制定有与对外文化贸易有关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也发布了许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与推进文化外贸发展的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但这些法律文件或法律性文件在统一性和全面性来说还有欠缺。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草案))列入立法计划,但是尚未颁相,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与文化外贸的法律更是付诸阙如。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三、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更加主动自觉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首先,制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家应制定实施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使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文化外交与文化贸易相结合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要抓住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其次,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要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要支持和鼓励完全面向市场的经营性行业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支持对外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尽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通过多种途径与境外文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对外交流,增强我国文化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着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推进对外文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为此,要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