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绥德奶牛生殖系统疾病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20.46 KB
- 文档页数:2
探棒法诊断奶牛犊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概述:我国的奶牛饲养量已近1000万头,并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成为当地农牧民及户的致富门路。
但也不乏失败的例子,笔者在多年的奶牛业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户高价购入低质量的奶牛,特别是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奶牛也是原因之一;这样的奶牛既不产奶,也不产犊,只能当肉牛淘汰,购牛款加上饲养成本等每头牛损失有1~2万元之多。
特别有的人以为购小犊牛保险,就购入小犊牛,但有的小犊牛养到3~4岁仍不发情才发现有问题。
笔者就奶牛生殖器官的检查的技术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特别是针对犊牛的“探棒法”,供基层畜牧工作者及奶牛户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法诊断方法1:直肠检查法(针对大育成及成年牛):摸到阴道、子宫颈、子宫体为实体的长条状,手指粗细,无明显子宫角或仅有痕迹,且两角距离较远,卵巢很小呈豆状。
当然也可配合其他方法。
试验方法2:“探棒法”(对犊牛)。
:找1根圆木棒,制成长约30cm,直径约,一头钝圆、表面光滑的自制探棒1根。
刻上刻度。
1.2检查方法:检查时,犊牛保定,探棒表面消毒,涂润滑油,将钝圆头插入犊牛阴门多角度前伸。
上下左右活动感知阴道腔。
判定标准:能插入10cm以上并可感知明显阴道腔者判为正常;插入不足10cm且感不到阴道腔,有时犊牛有疼痛感判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3解剖观察法。
1.2实验动物: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盟锡林浩特市及阿巴嘎旗奶牛场及奶牛小区,选异性双胎孪生(龙凤胎)母犊20头(1~60日龄),2~4岁仍不发情的大育成奶牛10头作为实验动物。
品种主要为中国荷斯坦奶牛;也有新西兰奶牛及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的后代。
1.3试验操作方法:大育成牛组用试验方法1确定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奶牛,然后用试验方法3进行验证;犊牛组用试验方法2检查,用试验方法3进行验证。
2结果:见表1。
表1“探棒法”对奶牛犊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诊断试验组别实验动物头数试验方法阳性头数准确率(%)大育成牛组犊牛组注:阳性头数为诊断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实验动物头数3结与讨论3.1:从3个地区的试验结果看,直肠检查法针对大育成牛及成年牛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诊断的准确率为100%,但要求检查者操作熟练,富有经验,所以,一般容易做到。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1192019.23·0 引言奶牛的生殖系统在受到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时,会出现一些变化,导致系统发生问题,影响奶牛的健康,造成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奶牛的全身机能。
由于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对奶牛养殖带来了不利,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保证奶牛的健康,为奶牛养殖带来良好的条件。
1 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属于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造成不孕症的原因,根据子宫内膜炎的情况进行划分,分别包括急性、慢性以及隐性。
根据炎症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素性、坏死性4种。
1.1 发病原因子宫内膜炎由细菌侵入产生,在出现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时容易引起,配种时人工授精以及器官消毒不严格也会产生[1]。
1.2 临床症状急性内膜炎的症状包括恶露排出期较长,通常为脓性分泌物,阴道检查能看到宫口张开,黏膜呈潮红,炎性分泌物增加,当奶牛温度达到41 ℃时,会出现心跳过速,还会产生内膜坏死[2]。
之后出现毒血症状,排出物为棕色,并且带有臭味。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分泌物浑浊,带有絮状物,期间存在混乱发情情况,检查发现子宫角增粗,收缩反应小,冲洗的过程中会出现脓液,在阴门外部能看到脓痂。
隐性子宫内膜炎症状为配种不孕,发情时出现浑浊液,冲洗时子宫回流液静置后产生絮状物。
1.3 治疗预防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可以采用广普抗生素进行消炎,临床上可以使用青霉素400万~600万单位加2 500 mL 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体温下降后冲洗子宫,临床用水温35~40 ℃,0.05%~0.10%的高锰酸钾或0.1%雷佛奴尔冲洗,冲洗后子宫投药,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通常二者合用,青霉素每次用量160万~240万单位,链霉素0.5~1 g ,连用3~4次。
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可以采用乙烯雌酚以及缩宫素进行子宫冲洗,冲洗后使用青霉素以及链霉素。
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1.造成奶牛生殖系统常见的原因1.1先天性疾病该病占极少数,如近亲繁殖,生殖器官繁育畸形,异性双胎生殖器官衰退等。
1.2胎衣不下该病是奶牛常见疾病,它是造成子宫复旧迟缓,子宫预闭锁不全进而造成母牛产后消瘦,发情不正常,以及子宫卵巢疾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1.3子宫炎和阴道炎该病是引起生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是造成母牛发情迟缓和屡配不孕。
主要病因是由于细菌感染,其它疾病伴发,饲养管理不当,兽医和配种员不合理操作或消毒不严格,而引起的二次感染等。
1.4卵巢疾病该病是奶牛常发病,常见卵巢机能不全,卵巢萎缩,卵巢静止,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等,表现为发情延迟,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期延长,发情不排卵,长期不发情等症状,造成母牛常期不孕。
1.5内分泌失调表现为促黄体释放不足或释放的时间不当,导致卵泡成熟,排卵障碍,排卵延迟或不排卵,促乳素水平过高,使卵泡生长发育抑制,导致不发情,前列腺素不足,排卵受到抑制,导致不排卵,有些酶包括蛋白水种酶、胶原酶,以及纤维蛋白洛种酶等,活性降低,使卵泡种受阻,导致排卵障碍。
1.6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粗放,不按科学饲养,不按生长阶段的生理需要供给所需要营养成分的日粮,有的是饲粮中的蛋白质低且品质差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导致母牛乏情,有的是盲目加大精料投入量,使蛋白质比例加大,造成养分利用不合理和浪费,同时加重肝、肾代谢负担,长期饲喂引起肝、肾疾患,自体中毒等症,诱发繁殖障碍。
2.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2.1强化科学饲养管理提倡“适当头数,精心饲养,”建立每天刷试,定期修蹄,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等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保证母牛身体健康,正常发情,提高受胎率。
2.2供应全价平衡日粮日粮中优质粗饲料供应充足,矿物质和维生素供应充足,蛋白质平衡,防止能量负平衡,鲜酒糟等工业副产品不能腐败变质等,建议日粮中应有35%的非瘤胃降解蛋白;250千克精饲料额外添加维生素ad3粉100克和亚酶酸纳ve粉500克,有利于卵巢机能正常发挥,减少繁殖障碍。
农技服务畜牧兽医2017,34(16)·91·奶牛常见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治于晓侠(江苏省丰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丰县 于晓侠 221700)在奶牛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奶牛集约化生产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奶牛疾病对奶牛生产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生殖系统的疾病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多发以及对畜牧业影响较大的疾病中,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约22%,胎衣不下发病率约17%,奶牛阴道炎发病率约18%,卵巢萎缩发病率约9%。
下面简单介绍下这几种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奶牛较常见疾病,是母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黏膜及黏膜内层的炎症,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按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素性、坏死性四种。
1.1发病原因细菌侵入引起,常见产道创伤,分娩、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之后消毒不严格;配种时人工授精和生殖器官消毒不严也易引起。
1.2临床症状(1)急性子宫内膜炎:恶露排出期延长,多为稠黏液和脓性分泌物,阴道检查可见宫口开张,黏膜潮红,炎性分泌物明显,直肠检查时子宫角复旧差收缩反应弱,壁厚有积液,全身症状较轻微,若体温升高到41℃,心动过速,食欲不振,此时有可能引起内膜坏死。
出现毒血症状,排出物为棕色或者灰色,有恶臭,直肠检查时很快流出。
(2)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分泌物浑浊,有絮状物,此时可能出现混乱发情症状,直肠检查子宫角增粗,壁较厚,收缩弱,冲洗子宫角可发现回流液浑浊有脓液,阴门外可以见到脓痂。
(3)隐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但是屡次配种不孕,发情时排出大量浑浊液,冲洗子宫的回流液静置后可以见絮状物,积液不多。
1.3治疗方法(1)急性子宫内膜炎:如果伴有体温升高,可用大量广普抗生素抗炎治疗并补液,临床可用青霉素400万~600万单位加2500 mL 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体温下降后冲洗子宫,临床用水温35~40℃,0.05~0.1%的高锰酸钾或0.1%雷佛奴尔冲洗,冲洗后子宫投药,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通常二者合用,青霉素每次用量160万~240万单位,链霉素0.5~1 g,连用三到四次。
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调查
与思考
陕西关中地区是一个丰富的牧牛繁殖基地,奶牛生产性能是影响奶牛繁殖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调查与思考。
首先,应该从牛的遗传背景、饲养条件和饲养方法这三个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奶牛的品种、生长状况、繁殖能力等,并对繁殖后代的遗传特征进行评估,以判断无性系繁殖效果如何。
其次,应该通过定量研究评估奶牛的生产性能,对比不同育种技术、饲养模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了解奶牛生产性能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最后,应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牧牛发展战略,提出更有效的牧牛品种育种、饲养管理、兽医保健技术等解决方案,以提升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
奶牛产后子宫炎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作者:孙永涛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0期奶牛产后子宫炎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孙永涛(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畜牧兽医局,德州 251500)摘要: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子宫炎是造成奶牛永久不育的主要生殖系统疾病。
奶牛子宫炎的发生和分娩有密切联系,如治疗不及时,导致奶牛长期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无规律,屡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严重影响到奶牛的正常繁殖能力,最终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奶牛养殖过程中,减少子宫炎的发病率,对提高奶牛受胎率,繁殖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奶牛;产后子宫炎;发病特点;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690?引言奶牛产后子宫炎是奶牛繁殖生产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具有危害大,发病率高的特点。
奶牛子宫发炎之后,会影响到牛正常发情,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不能正常着床,导致胚胎早期出现死亡,引起奶牛流产,空怀天数增加,不孕症比例上升,严重危害到奶牛的繁殖能力。
导致奶牛子宫炎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奶牛在分娩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净化能力来排出子宫内的毒素和危害物。
但奶牛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限制而不能实现自身的完全净化。
奶牛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产后胎衣长时间不下,恶露长时间不排,阴道和子宫外翻,人工助产,人工输精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导致奶牛子宫黏膜受损,致病菌趁机侵袭,从而引起子宫感染。
1?发病情况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一养殖户共养殖了55头奶牛,采用自繁自育舍饲养殖,并严格按照当地的动物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牛群生长情况良好,未发生过重大疫病。
2016年5月22日,饲养户发现有4头分娩后的经产母牛,出现长时间胎衣不下,恶露不排现象,并且从阴道中不断分泌出淡黄色的脓性分泌物,牛卧地后从阴道中流出更多分泌物。
发病后该养殖户及时将患病牛隔离,并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无任何效果。
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李佳祺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摘 要: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是导致奶牛生育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全球多达一半的奶牛会在产后遭受至少一种生殖系统疾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繁殖性能,给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对奶牛产后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子宫内膜炎以及卵巢功能受损的病因、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防控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病因;防控文章编号:1671-4393(2023)09-0065-05 DOI:10.12377/1671-4393.23.09.100 引言奶牛产后生殖系统健康是保证奶牛生育能力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意义重大,同时,奶牛的繁殖性能又是衡量奶牛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对增加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保障乳制品行业生产稳定十分重要。
但全球范围内,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奶牛产后易患生殖系统疾病如胎盘滞留、子宫炎、临床子宫内膜炎和亚临床子宫内膜炎,危害卵巢功能,尽管奶牛病愈后相关的症状会消退,但产后患病所造成的一系列危害依然十分严重,包括导致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以及早期淘汰风险增加等,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1]。
因此,本文针对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出现子宫疾病和卵巢功能障碍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奶牛养殖业制定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1 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目前,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分娩后,奶牛能否恢复至最佳繁殖能力主要取决于产后5周内几个综合生理过程的完成:子宫退化和子宫作者简介:李佳祺(1994-),女,辽宁朝阳人,蒙族,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为预防兽医及动物疫病防控。
90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赵福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063300)目前我国许多奶牛场由于奶牛繁殖疾病造成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正确分类、诊断和防治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主要繁殖疾病包括: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胎衣不下。
1卵巢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奶牛常见的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其中前者的发病率为后者的2倍还多。
1.1卵泡囊肿1.1.1分类:卵泡囊肿是卵泡发育成熟后不排卵而长期存在,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有些患牛表现为持续发情,称为“慕雄狂”[1]。
1.1.2诊断:直肠触诊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卵泡,若卵泡液体感强烈,直径在2.5cm以上,可持续10d以上,患牛发情无规律,表现为持续性发情,即可临床确诊为卵泡囊肿。
1.1.3治疗:激素疗法是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有效。
①GnRH,1次肌肉注射1000IU。
②LRH-A3,1次肌肉注射50~ 100μg,连用1~4d,配合肌肉注射100mg黄体酮。
③孕酮,1次肌肉注射50~100mg,连续14d,总量为750~1000mg。
④PGF2α,1次肌肉注射5~10mg。
⑤HCG+地塞米松,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10mg,隔日1次,连用2~3次(应用其他激素无效的家畜可以试用)。
1.2黄体囊肿在奶牛排卵后或卵泡不排卵,在LH的作用下,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生,形成直径大于3cm的黄体,并分泌孕酮[1]。
1.2.1诊断:黄体囊肿一般存在于单侧卵巢,直径5.3cm以上;囊肿黄体壁厚,内有大量液体。
囊肿黄体存在超过20d,母牛一般不表现发情,体内雌激素浓度低,孕酮浓度高。
1.2.2治疗: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
①PGF2α及其类似物,1次肌肉注射5~10mg。
必要时7~10d后再注射1次。
②催产素,1次肌肉注射100U,每日2次,总量不超过400U。
2生殖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奶牛常见的生殖道疾病主要是子宫炎,发病率在20%~40%之间。
奶牛常见生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作者:付朝晖谢乾成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6期摘要: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胎衣不下、持久黄体、乳房炎等常見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可对奶牛的机体健康、生产和繁殖性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该类疾病的治愈率较低,导致能繁奶牛的淘汰率大幅提高,给奶牛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几种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针对几种疾病分别给出了中西医治疗的方案,以期降低由于各类疾病的发生给奶牛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奶牛;生殖系统;疾病;中西医治疗奶牛的繁殖性能决定了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如何,但随着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极大地影响了奶牛的机体健康和正常的繁殖性能,也对养殖场的经济收益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现代养殖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可导致成年奶牛20%以上的淘汰率,常见的有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胎衣不下以及持久性黄体等,并且患病奶牛往往是两种或者几种上述病症同时发生,给患牛的诊治工作造成较大的难度,且治愈率较低,最终增加奶牛的淘汰率[1]。
造成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营养代谢情况[2]、其他疾病继发、环境因素、奶牛自身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等。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着重关注病因以及局部的病变,既治标也治本,按照中西医理论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该类疾病的治愈率。
1 奶牛子宫内膜炎1.1 临床症状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常见于奶牛产后7 d之内,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 ℃,患病牛只食欲降低、心跳加快,泌乳量显著减少,并且拒绝哺乳,弓背举尾,频繁怒责,可见阴道处有较多的黏性、脓性液体流出,散发出恶臭气味,严重者会出现衰竭的情况。
对患牛进行阴道检查可见其子宫口明显充血、肿胀,并且呈张开状态,具有较多的污红色、气味恶臭的黏液性物质。
对患牛进行直肠检查可见其子宫角出现肿大、变硬,并且子宫角的收缩力变差,子宫壁变厚,部分患牛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坏死情况,引发患牛的败血症[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在陕西省应用成效调查DHI COLUMNDHI 专栏2014·11/1258DHI引入陕西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加奶牛育种综合项目,当时陕西省规模牛场主要集中在西安,而且中加试验基地就设在西安,负责该地区农垦系统10家规模牛场约2.000头成母牛的测定。
2008年陕西省成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负责全省测定任务,2009年正式测定,每月实测6.000头次左右。
至2013年,月测定15.000头次左右,年测定牛只总数28.257头,年总测定163.458头次。
为了解这项技术在陕西省的应用现状及成效,并为今后更好地扩展该项工作提供依据,笔者所在单位于2013年2~12月对省内参测牛场、小区DHI 参测前后的牛群生产水平、疾病发病率、饲料状况及牛场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 实施DHI前的基本概况1.1 规模化情况2008年以前陕西省奶牛养殖形式是小区、散户和规模牛场并存,且以散养为主。
据省畜产信息中心统计,2008年省内存栏1~4头散养户存栏牛占全省存栏牛的53.3%;500头以上规模牛场28家,存栏牛26.257头,占全省存栏牛的4.59%。
表12008年陕西省奶牛饲养规模情况1.2 生产水平据调查,2008年全省奶牛小区泌乳牛单产(305d 产奶量)为4.500kg左右。
西安地区奶牛小区平均产奶量较高,在5.500kg左右;其次是咸阳、铜川,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在陕西省应用成效调查逄国梁,邱昌功,张眉,张海荣,薛婷,冯亚强(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西安?710016)中图分类号:S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264(2014)11/12-0058-03摘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调整日粮和喂量、预防常见疾病、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为牛群的标准化饲养、数字化管理提供依据。
为了解该项技术在陕西的应用成效,笔者所在单位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扩展该项工作提供依据。
82浅析奶牛不孕症的防治史天民 陈 勇(汉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汉中 723000)摘 要:奶牛不孕症包括卵巢疾病和子宫内膜炎。
本文从奶牛不孕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奶牛不孕症的对症治疗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不孕症的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奶牛不孕症;子宫内膜炎;防治奶牛不孕症,又叫奶牛繁殖障碍,指奶牛产后120d配不上种,主要包括卵巢疾病和子宫内膜炎。
我国奶牛不孕症发生率约20%。
其中卵巢疾病约占近1/3,子宫内膜炎2/3以上。
有人统计,因此造成的损失全国每年至少超过20亿元[1]。
1 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奶牛一般产后40~50d发情,如果产后120d,还不发情,就出现繁殖障碍了,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奶牛产后不发情,另一种是奶牛产后能发情,但屡配不孕。
具体分析探讨如下[2]。
1.1 奶牛不发情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奶牛患持久黄体,卵巢黄体分泌黄体酮,抑制母牛发情;二是母牛产后因营养负平衡引起的卵巢静止,卵巢上无卵泡或黄体发育;三是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前列腺素分泌下降,长期不发情。
1.2 奶牛有发情表现,但屡配不孕主要有五种情况:一是母牛患卵巢囊肿病,在卵巢上有小鸡蛋大或核桃大囊肿,内含有大量卵泡液和雌二醇,在雌二醇作用下,母牛经常发情,情期紊乱,无有效卵泡发育,属于假发情;二是牛暗发情,即牛能发情排卵,但外部发情症状不明显,仅仅有阴户红肿和吊腺,没有正常发情时的叫欢和爬跨表现,造成发情观察困难,出现漏情脱配;三是牛排卵延迟,正常母牛发情持续时间为1~3d,一般在发情末期快排卵时配种。
患该病母牛,发情后卵泡发育很慢,常在发情结束后5~7d才排卵,此时卵子已死亡,无受精能力。
生产中有的母牛当天发情,第5~7天阴户“见红”,就属于排卵延迟;四是奶牛输卵管堵塞,精子不能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受精部位,引起不孕;五是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由于奶牛子宫蓄脓或有炎症,外部表现为阴户流出脓液或不洁的炎性分泌物。
2 奶牛不孕症的对症治疗2.1 奶牛不发情的治疗奶牛持久黄体: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一般在72h左右黄体溶解,母牛返情;卵巢静止:肌肉注射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一般在7d内母牛就会发情;奶牛子宫炎:奶牛子宫炎分为:脓性子宫炎和慢性子宫炎。
榆林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从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内分离的细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芽孢杆菌、棒状杆菌、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等[4]。
细菌在该病的发生和恶化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以求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就其治疗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法、全身疗法、中草药法和子宫冲洗法[5]。
最常用的方法是子宫灌注抗菌药物法,选择几种抗生素配合使用,如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土霉素与新霉素配合,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6]。
但引起榆林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报道较少。
本试验对榆林市某奶牛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样本采自榆林市某奶牛场疑似患有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子宫粘液7份。
1.1.2 试剂与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钾、琼脂、葡萄糖、革兰氏染色液、甲基红试剂、V-P 试剂。
普通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BP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明胶固体培养基。
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棉子等,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51119。
药敏纸片: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10种,批号20152400139,购自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试验仪器超净工作台:型号7278825,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恒温恒湿培养箱:型号LRH-150-S,广东省医疗器械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型号YXQ-LS-50G,上海博迅;恒温鼓风干燥箱:型号PHG-9203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型号JB/T5374-1991,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高倍电子显微镜:型号FSC-288,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繁殖障碍奶牛生殖系统的超声检查郑家三;王相友;王洪才;崔一喆;孙龙;夏成;武瑞;付世新【摘要】B-mode ultrasound scanner was used to test the uterus and ovarian of reproductive disorders in cows of several dairy far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ots of typical images of uterus and ovarian diseases in reproductive disorders dairy cows were obtained, uterus and ovarian ultrasonic morphologic chang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in this experiment for providing diagnostic reference to reproduce disorders diseases in cows.%应用B超诊断法对黑龙江省几个奶牛场的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卵巢和子宫检查,获得了奶牛卵巢和子宫疾病的超声影像图,并分析了引起奶牛不孕的卵巢和子宫疾病的超声影像图特点,以期为B超诊断奶牛繁殖障碍疾病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3(040)002【总页数】3页(P208-210)【关键词】奶牛;繁殖障碍;生殖系统;超声【作者】郑家三;王相友;王洪才;崔一喆;孙龙;夏成;武瑞;付世新【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4.4+1奶牛繁殖障碍主要是指奶牛不能正常发情、受孕或妊娠等现象。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奶牛卵巢和子宫疾病、营养水平、人为因素等。
由于奶牛的妊娠与生殖系统尤其是卵巢和子宫的机能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奶牛生殖系统主要是卵巢和子宫病变的研究在奶牛不孕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畜牧兽医杂志第40卷第3期2021 年81分析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高晓歌X田苗2(1.定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定边718600,.绥德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摘要:乳房炎是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常遇见的疾病,而且还是一种顽固疾病,难治愈又易复发。
在 养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该疾病的防治,降低其发病率,对此,应当注重分析其诱发病因,从原因出发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本文以定边县5278头奶牛为例探讨奶牛乳房炎的防 治手段,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定边县奶牛养殖水平,促进其奶牛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奶牛;养殖;乳房炎;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857. 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704(2021)03-0081-02Analysisof heCausesandCon rolMeasuresofDairyCow Mas i isGAO Xiao-ge 1, TIAN Miao 2(1.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Dingbian County , Dingbian Shaanxi 718600, China ,2.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Suide County')Abstract : Mastitis is a common and stubborn disease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ow breeding , which is difficult to cure andeasytorelapse.Itisnecessarytopaya t entionto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thediseaseinordertoreducetheinci-dencerate.Therefore , weshouldpaya t entiontoanalyzingthecausesofthedisease ,anddothecorrespondingpreventionand curefromthecauses ,soastoreducetheincidenceofmastitis.Taking5278cowsinDingbiancountyasanexample ,this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w mastitis , hop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cow breeding inDingbian county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coweconomy.Keywords *dairycows ,breeding ,mastitis ,controlmeasures我国的奶牛产业虽然已成一定的规模,但在养:殖和管理上仍旧十分欠缺,尤其是在面对奶牛乳房 炎防治上仍面临着较高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