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各大猪场平面设计图!!!
- 格式:ppt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9
300头基础母猪猪场的设计图表1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妊娠期/d 114 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哺乳期/d 35 初生时/头19.8保育期/d 28~35 35日龄/头17.8断奶至受胎/d 7~14 36~70日龄/头16.9繁殖周期/d 163~169 71~180日龄/头16.6母猪年产胎次 2.24 每头母猪年产肉量(活重575.0 )/kg 母猪窝产仔数/) 10窝产活仔数/头9成活率/%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生长肥育猪909598平均日增重/g初生~35日龄36~70日龄71~180日龄156386645公母猪年更新率/% 33 母猪情期受胎率/% 85公母比例1∶25 繁殖节律/d 7圈舍冲洗消毒时间/d 7 周配种次数 1.2~1.4母猪配种后原圈观察时间/d母猪临产前进产房时间/d 217初生~180日龄体重/kg初生时35日龄70日龄180日龄1.26.520901.空怀母猪舍的设计图空怀母猪占栏76头,后备母猪占栏18头,种公猪5头,后备公猪1头;采用地面平养,母猪每栏4头,公猪每栏1头。
猪栏规格为(宽×长)2.4米×3.2米;清粪通道宽0.5米,饲喂通道宽1米。
母猪需要21个栏;公猪需要7个栏,合计28个栏。
1栋猪舍,设置2个单元,每个单元14个栏。
如图;2.妊娠猪舍妊娠母猪占栏190(171)头;定位栏饲养,每栏1头需要171个栏。
栏的规格为0.5×2.2米。
饲喂通道1米。
清粪通道0.8米,横行通道0.8米。
2栋,每栋3.5个单元。
3.哺乳猪舍哺乳母猪占栏90头;产床饲养,每栏1头需要90个栏。
栏的规格为1.7×2.2米。
饲喂通道1米。
清粪通道0.8米,横行通道0.8米。
需要7个单元,每个单元需要14个栏。
1栋舍5个单元。
另一栋设置2个单元4.保育猪舍哺乳母猪占栏90头,保育猪占栏也为90窝;保育栏饲养,每栏1窝,需要90个栏。
栏的规格为1.7×2.2米。
100头基础⽣产母猪的猪场设计⽅案(图⽂),很详细!⼀、⽣产指标参数基础⽣产母猪100头,平均每头母猪年⽣产2.3窝,每窝产活仔10头,哺乳仔猪成活率95%,保育仔猪成活率97%,育肥猪成活率98%,年提供出栏上市⾁猪2000头,母猪利⽤期为3-4年,猪从出⽣到体重100公⽄的⽇龄为168天左右(24周)。
猪群存栏:1120头(见下表)⼆、⽣产⼯艺流程本⽅案的⾁猪⽣产流程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全过程分为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仔猪保育;⾁猪育肥四个⽣产环节,按上图⼯艺流程进⾏。
配种妊娠阶段断奶母猪与适龄的后备母猪在空怀舍饲养,期间⽤公猪查情,发现母猪发情后移⾄定位栏⼈⼯授精配种,每2周参加配种的母猪11头,保证每2周能有9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定位栏内饲养,产前1周转⼊产房(分娩舍)。
母猪分娩哺乳阶段母猪在分娩舍饲养5周,其中,产前1周转⼊分娩舍,哺乳仔猪平均4周断奶。
断奶后,母猪即转⼊空怀舍饲养,断奶仔猪则继续留在原产床1周。
仔猪在分娩舍⽣长5周。
断奶仔猪保育阶段断奶后仔猪留在原产床1周后,两窝并成1栏转⼊保育舍饲养⾄10周龄。
仔猪在保育舍⽣长5周。
⾁猪育肥阶段10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到育肥舍饲养14周,⾄24周龄时出栏。
预计体重可达100公⽄左右,每周出栏⾁猪40头左右。
三、猪舍设计1 公猪、空怀、妊娠舍本舍内有90头母猪,6头公猪。
空怀和适龄后备母猪在空怀后备舍内饲养,该舍内母猪发情后转⼊妊娠舍定位栏中进⾏配种并饲养⾄产前⼀周,公猪在公猪舍内饲养。
该舍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公猪及空怀后备母猪舍,另⼀部分为妊娠母猪舍。
公猪舍设7个单体栏,每头公猪占⼀个栏位,留⼀空栏作为调教、采精⽤,若要⾃然交配,则将母猪赶⾄公猪栏内进⾏。
购进的后备种猪先在肥猪舍饲养到适配年龄,经检测合格后母猪转⼊空怀舍与断奶母猪混群,待配,后备公猪则转⼊公猪舍进⾏调教训练,备⽤。
断奶母猪与适龄的后备母猪饲养在空怀后备舍⼤栏内,每栏3-4头;每天⽤公猪查情,将发情可配的母猪赶⾄妊娠舍单体栏内进⾏⼈⼯授精配种,并在此饲养⾄产前⼀周,此间对返情的母猪再次⼈⼯授精或与公猪直接交配。
3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5年32卷第12期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被人们称为“西北欧桥梁”。
包括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及西兰、菲英、洛兰、法尔斯特和波恩荷尔姆等406个岛屿组成,面积4万 km 2(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
南部与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人口约560万。
1 丹麦养猪现状丹麦2014年有3 626 个猪场(其中自繁自养场1 359家,育肥场1 569家,母猪场510家,保育场188家),年出栏大约3 010万头生猪,其中近90%的生猪出口至世界各地(包括1 090万头活猪、体重为7 kg 和30 kg 的仔猪)。
之所以能做到这么大规模的出口,是因为丹麦的养猪效率、成本和屠宰加工水平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比如2014年全年丹麦的商品猪的活猪价格为8.62元/kg(胴体价格为11.17丹麦克朗/kg,人民币与丹麦克朗在2014年大约平均比价为1∶1),其大麦的价格为1.4元/kg,猪粮比为6.16∶1;全国平均PSY(年提供断奶猪数)为30.8(最好1/4猪场PSY 达到 33.0头,最差的1/4猪场PSY 是28.1头),数据惊人。
笔者通过在丹麦实地学习和考察后,发现丹麦的养猪业在育种、疫病净化与控制、农场设计与建造、养殖管理、营养研究、粪污处理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均有着先进的做法,丹麦养猪场设计与建设郑东生(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11)同时还有着诸多专业的机构在各个领域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发展。
这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借鉴。
此篇文章,笔者就丹麦的农场设计与建造方面进行诠释,以求对读者有所启示。
2 丹麦猪场整体布局猪场的设计首先就是布局的问题。
丹麦基本都采用两点或多点布局。
两点布局指将断奶前与断奶后分开至两个场进行饲养。
多点布局则是指将断奶后再进一步划分,将保育猪与育肥猪分成两个场进行饲养。
50头基础母猪自繁自养猪场的生产流程猪场设计方案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
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方便巡查各区栏舍和运送生产资料。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
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
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如果采用活力99微生态垫料养猪技术,也即发酵床养猪技术,则不必清理粪尿。
每头猪相比传统水泥地面养猪多赚70元以上。
7、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
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产仔房、保育舍合用一幢猪舍。
,别外建一个生长肥育舍。
也就是生产建筑就是两栋。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900~1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⑴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适当增加哺乳期,可以减少风险,同时断奶仔猪留在产床上再养一周,也有利于缓解断奶综合应激),一头母猪一年20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四年。
⑵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8天左右(24周、近六个月时间)。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450头其中基础母猪:50头(含空怀母猪4头、妊娠母猪 36头、哺乳母猪 10头)公猪2头,后备母猪5头,后备公猪1头仔猪,生长猪,肥育猪等:390头左右。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天”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5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5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9.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4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500头基础母猪:50头其中:空怀4头妊娠36头哺乳8 头公猪3 头后备母猪6 头后备公猪1 头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二、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待产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批参加配种的母猪10头,保证每批能有8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3.5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中猪饲养阶段;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大猪饲养阶段;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一般每批可出栏100头猪左右。
三、猪场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利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进行猪舍布局。
猪场生产程序分空怀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仔猪培育;肉猪饲养四个阶段。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
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300吨,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养猪场的猪舍建筑设计场址的选择1.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
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1.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
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
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
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30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一、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5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9.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4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2800头基础母猪:300头其中:空怀 24头妊娠 220头哺乳 48头公猪 15头后备母猪 36头后备公猪 2头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87%二、 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15头,保证每周能有12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3.5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 中猪饲养阶段。
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 大猪饲养阶段。
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一般每周可出栏100头猪左右。
三、猪场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利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进行猪舍布局。
猪场生产程序分空怀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仔猪培育;肉猪饲养四个阶段。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
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1800吨,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