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个人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4.99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女子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个案工作》课程试卷

(论文类)

论文题目社会个案工作考试(个人报告)

课程代码 1040033010

课程名称个案工作

学号 150303063

姓名徐亭

院系社会工作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考试时间

考试成绩

经过了一学期个案工作的学习,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订立关系

老师以分类的形式,让我们站在不同的队伍里,根据我们农村,城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出生月份的不同进行了一个归类和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杨老师了解我们的了来源,对我们进行初步的评估。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会这门课,从这门课中得到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同时我们也和这门课建立关系。去了解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自助的工作,社会工作的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人,阶级,种族,性别,年龄,国家,文化,宗教等的不同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人是具有多元性的,不同场合,互动和带出人的不同风貌(变动中的自我)。

正因为人是多变的,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当事人。才能够更好服务当事人,真正解决当事人的问题。

在服务的过程中又会体现出几种不同的方式:

1、是助人就是为了让人自助(居高临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FOR)

2、帮助别人获得收获(平等),个人成长——社会工作者本身

3、职业,感谢被服务者(WITH)

4、目的是互助,助人自助

作为社会工作者首先是修身,后才是技术。社会工作者首先得学会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够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作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却自己还不够完善,连自己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又怎么帮助别人呢?又怎么能够去解决所谓的问题呢?

知识是要靠体验,体悟的。在经验中体悟知识,理论的裁剪,性别的配合。知识只有内化于心,才是真正的学到了。我们现在都只能先做到照猫画虎的境界,老师用人剑合一的例子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也需要悟性。

最初老师给我们的感受是说话很咄咄逼人,让我们很不适应。老师又给我们讲了讲隐私,每个人对于隐私的底线是不同。人在情景中,不是在问题中思考情景。而是在情景中思考问题。情景又分为自身系统,社会情景,自然情景。我们就是生活在由这些组成的情景里的,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情景的作用在其中

的。

在当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时,我们的态度很重要。“接纳”和“非批判”是社会工作中最通用的两个术语。是对一个问题的连续的两个态度。当我们真正的接纳了当事人,就会对当事人采取“非批判”的态度。不去批判的原因是没有必要。

有信仰去做与没有信仰去做的对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很老的理论了,很多同学还是认为只有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才能去做社工。所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社会工作是落后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其进行了完善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代进步,人的问题也是在时代中变化的。

在这里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社工工资,以及社会地位较低,不被公众认可的这样一个学科,职业,同学们自己是不太能够接受自己以后从事社工的这样一个状态。但是我们知道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东西。知道——通过自己的人品去搅拌,否则草包一个。我们成长的年代只是历史的一部分,在爷爷、奶奶还有厚重的历史需要我们自己去了解。也不要说没有钱,而不去做社工,就算是有了基本需求的满足,也不定会去帮助别人,很多有钱人不一定会做慈善的。

有同学人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职业,是服务业的一种,那么案主就是我们的顾客,我们需要秉承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当然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带有公益及人心的专业,商业上的顾客又怎么能和“案主”一样呢?这两个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社工是以案主的利益为主,而商业上是以赢利为目的。顾客就是上帝的言论不宜用于社工身上。有这种想法,代表我们还没有把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解到骨髓里。社会工作不应当以从案主身上获利为目的,应当坚持人本治疗理论,以当事人为中心,即以案主利益为重。在社会工作中最根本的是价值观,其重要程度远远大于技巧。

二、预估问题

在时间的推移下,我们的个案课程也在进行阶段性的变化。从理解社工的概念,确立好学习的目标,我们进入了社工工作技巧的环节。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小组进行课堂反馈,这个步骤就是老师用来预估我们上课的接受程度,我们到底学到了多少。

社工也是需要一张巧嘴的。顺畅有序的沟通是互动双方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

环节。沟通分为五个层次:

1、简单的打招呼,是最安全的交往模式

2、报告式,讲很多的话,但不暴露内心感受

3、意念评判的分享,把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分享给对方

4、内心感受的分享

5、最好的描述是两个人合而为一

如果社会工作者和当事人没有达到三、四层次,说明谈话是无效的,社会工作者是不能够完全了解到当事人问题的前因后果的,是不具备条件为当事人提供服务上服务的。我要明白当事人眼中的自己。第五个层次,我现在还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我本人的成长经验来看,在与人的交往中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在谈话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专注度也是体现专业性的一大标准。如何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工作者是在用心地倾听,而愿意与社会工作者交谈更多深层次的事情,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专注就是用心倾听并及时给予案主反馈,最重要是眼神交流。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认真的做事情。心无旁骛,也是个案工作的一个技巧。尽可能详细真实地记录下案主提供的信息,还有一些非语言的表现包括我们的感触,这些需要我们更加专注、仔细、投入。用心倾听,全神贯注,适时反应。我个人觉得专注,是随时扑捉到对方的真实意图,跟随作业对象的讲话,与信息发出者的思路始终保持一致,不断章取义,仔细倾听,在必要的时候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可以给当事人小小的目光鼓励,适时的倾前身子。

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朋友之间不要做个案。朋友之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老师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样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朋友的。平常讲话要谦卑,在专业上面要有权威性,而朋友之间没有权威性的。

沟通也有沟通的方法,不是人人都能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时说话是和平常不同的。社会工作者要简述当事人的语意,需要具有对当事人的话进行准确反馈的能力,目的是了解当事人,而不是争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得用当事人自己的话去说。简述语意是可以让当事人清晰的感受到社会工作者在留心并努力地明白他,也是具体化当事人的评论,使他简洁清晰。

反应感受的技巧,在当事人的言行下,总是带着感受和情绪的,“反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