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82.12 KB
- 文档页数:2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效果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与干预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围手术期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到最低限度焦虑程度也明显降低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平均住院天数16天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5。
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乳腺癌根治术不仅切除了病变部位也切除了女性的第二性征对形体破坏较大。
由于乳腺癌疾病的折磨和手术对机体的打击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为此我科对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了积极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从而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促进了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6年月~8年月收治乳腺癌患者例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1~68岁平均.±.岁其中1~岁例1~岁8例1~5岁5例51~6岁有6例61~68岁1例。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例高中或中职文化的有1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例。
均通过病理检查已确诊。
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小管癌1例黏液腺癌1例。
平均住院天数16天。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
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相关信息。
收集整理乳腺癌的有关资料特别是经手术、放化疗后长期生存患者的资料。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
术前心理状态:由于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俱、焦虑心理加上患者都是女性从生理及心理特点方面都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进展摘要:乳腺癌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影响较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及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干扰。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对乳腺癌心理护理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本文对乳腺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综述,并且提出展望,希望为乳腺癌心理护理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护理;进展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35至50岁女性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病是一种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其中中青年患者逐渐增多[1]。
近年来,医学模式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恶性肿瘤发生于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心理及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均面临着较多的心理应激,进而对其预后造成影响,进一步降低生活的质量。
在临床上,乳腺癌存在重治疗、轻护理的情况,特别是心理护理。
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
一、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一)确诊期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对疾病存在恐惧感,并且担心该病是否对自身生理功能及外形造成影响,而且对疾病治疗认知较低,再加疾病治疗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进而常存在不良心理,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
针对以上情况,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持和蔼的态度与其进行交流,引导患者主动表达内心真实感情,使其不良情感得以宣泄[2]。
给予患者关心与照顾,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并且对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然后选择性的告知病情,避免加大患者心理负担。
(二)治疗期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均为乳腺癌常用治疗方式,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会破坏形体美,化疗会带来严重毒副作用,均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
因此,需加强患者心理干预,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流程,说明手术开展期间需要的配合,提高其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给予患者正面的情感支持,告诉家属参与到整个手术方案的决定过程中,并且全程照顾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乳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75-02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
乳腺癌手术治疗破坏形体美观,术后有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功能障碍。
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36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对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和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3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4岁,大多数在30-45岁之间,其中以恐惧焦虑心理为主的22人,以悲观绝望为主的8人,混合型6人。
2 典型病例患者杜某,女性,47岁,于2009年4月因左侧乳房肿块来院检查时,性格开朗乐观。
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需住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
患者知情后表现出极度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精神萎糜、少言寡语、悲观等心理特征。
对此,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消除其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心理障碍等悲观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
一个月后病人情绪稳定,疾病好转出院。
3 心理状态分析3.1 恐惧癌症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或同病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
3.2 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癌症的病人大都怀疑是否为误诊,心理矛盾重重,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愈后如何。
3.3 悲观与失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乳腺癌诊断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3.4 自卑心理乳腺癌患者女性居多,她们怕因手术后乳房外观的改变会遭到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情绪的改变使她们常会对身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宣泄自己的烦恼和痛苦。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摘要: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上升趋势,故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病人的生存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心里护理的干预,对于患者配合治疗消除其消极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值得推广。
资料表明,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和早期施以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过着健康人的生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但是乳腺癌是不治之症的说法在今天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对于乳腺癌,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充分而有效的治疗,是会治愈的。
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
但是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大,造成术后病人胸廓明显畸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往往存在焦虑、抑郁、多虑等心理状态,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分析80例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自觉接受治疗,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收治患者80例,女性,年龄30岁-75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有改良根治术70例,单侧乳房切除10例。
2患者心理特征2.1绝望心理。
患者对病情的不正确认识导致悲观的情绪,对治疗措施报以冷漠的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2.2焦虑心理。
担心自己的病情,并考虑到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往往出现坐卧不安,血压升高还会引发其他的疾病。
2.3自卑心理。
由于手术后,造成女性性征缺陷,自身形象发生改变怕遭丈夫的遗弃,担心性生活的和谐问题,特别是内向的女性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愁眉不展,失眠。
2.4恐惧心理。
患者的恐惧心理是认为得了癌症就是等于被“判了死刑而缓期执行”,有“癌症就等于死亡”的片面认识,导致患者情绪紧张,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反复向医生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
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的护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乳房,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
对于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的患者,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心理支持。
术前准备: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等。
伤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疼痛护理:术后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缓解患者疼痛。
功能锻炼: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上肢水肿和肩关节僵硬。
假体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触摸、挤压、敲打假体,防止假体破裂或移位。
预防感染:指导患者保持假体植入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定期随访:术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休息与活动: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也要保持适当的活动量,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告知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自我检查: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情绪调节: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信心。
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假体植入后的特殊护理和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乳腺癌假体植入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假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乳腺癌假体植入术是一种较大的手术,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的护理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的护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而对于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正确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其信心。
2、术前准备: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同时,患者需提前做好个人卫生,如沐浴、修剪指甲等。
3、饮食护理:术前一周,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二、术后护理1、伤口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若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假体护理:术后应避免对假体进行按摩、挤压等操作,以免影响假体植入效果。
同时,术后需穿紧身胸衣或弹力绷带,以保持乳房形态。
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4、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短期内仍需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5、康复训练:术后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如适当的肩部运动、手臂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三、出院后护理1、日常生活护理:出院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
2、随访复查:出院后,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心理调适:乳腺癌术后患者可能面临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运动、艺术疗法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4、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对于术后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乳腺癌手术后如何护理?乳腺癌在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并且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和低龄化的发展,针对这一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临床上在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主要通过全乳切除术进行治疗,但至于手术方案创伤较大,容易对患者的乳房完整性产生破坏,同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而在针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认为需要针对手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选择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进而改善患者的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人员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于其中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质量,保留患者的乳头乳晕,使患者的乳房美观度得到保障,对于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癌性伤口的护理采用常温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不要加热,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用棉签或生理盐水湿棉球轻柔地擦洗伤口表面,保持伤口表面红润干净。
如伤口有少量出血,可用干棉球或藻酸盐敷料压迫出血点进行止血。
云南白药粉末可使伤口表面形成痂皮,不利于伤口表面彻底清洗及伤口愈合,不建议用于止血。
待伤口清洗完毕后,用无菌干纱布蘸干伤口创面多余的生理盐水,可使用具有抗感染功能的银离子敷料覆盖于伤口创面或具有抗感染功能的液体敷料喷涂于伤口创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腔洞型伤口,抗感染敷料需要填塞入腔洞内,填塞时应使敷料和伤口创面紧密贴合,不可直接覆盖在腔洞口处。
液体敷料也应进行腔洞深部及腔洞壁喷涂。
禁止使用手纸、毛巾等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覆盖伤口。
全身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遵医嘱。
局部处理小心清除坏死组织、温和冲洗(双氧水、生理盐水、安而碘、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充分引流。
使用抗感染敷料(碘或银)。
清创液选择生理盐水冲洗,利用液体的漂浮性和流动性去除异物、血块、组织碎片分泌物,达到初步清洁。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摘要】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特征;心理护理;语言1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1.1怀疑否认期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乳腺癌,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检查上的错误。
1.2愤怒发泄期否认之后,患者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癌症的诊断,病人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
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
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还会认为所有人都对他不起,委屈了他。
同进以怕周围人遗弃他。
表现这些心理行为的如:大声喧哗,百般报怒,愤愤不平,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病人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1.3悲伤抑郁期当病人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已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
再加上疼痛的折磨,用药难受,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1.4情感升华期也有许多癌症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升华,升华为积极的心理防范反应,病人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
病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不但心理平衡,而且身体状态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
2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的护理,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指导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以手术切除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现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工作实践,就如何搞好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及心理指导谈点浅见。
1 临床资料及护理诊断 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共3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68岁,平均42.5岁。住院时间15~20天,均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1例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生并发症,定期化疗和(或)放疗。7例死亡,5例未随诊。
患者手术前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术后又怕切口疼痛,术侧肢体不适。担心皮肤完整性损害,特别是年轻女性往往会因此而心情郁闷。
2 护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心理指导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要始终保持镇静、自信,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的排便练习,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护理等。如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1.1 术前准备 完善有关检查。术后患侧肢体不宜行静脉穿刺。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特别是腋窝处,需植皮者还应做好供皮区的准备。
2.1.2 心理支持 患者入院后,包括其家属因担心手术效果,都会表现出焦虑、沮丧的情绪,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帮助,对了解病情者要向其介绍有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关疾病与手术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疼痛者,要多给予安慰,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配合医生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保证其休息与睡眠,使机体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者的临床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各32例。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sds平均为(43.6±7.4)分,sas平均为(47.4±5.2)分;对照组sds平均为(68.5±7.9)分,sas平均为(71.8±6.6)分,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意识清醒、语言沟通能力正常,自愿配合调查。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调动家庭、社会的因素对患者进行关心,给予其必要的体贴照顾,使患者敢于面对因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胸壁塌陷、上肢运动障碍等缺陷,防止消极情绪同认识功能障碍间的恶性循环。
②对于患者的真实病情,应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避免患者过度恐惧紧张,产生消极治疗的情绪。
对于得知病情的患者,应主动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使其更加配合治疗。
③对于极度悲观的患者,在做好心理安慰的同时,向患者介绍有关乳癌治疗新进展以及取得成功的典型病例,并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条件,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工作中护士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情绪不佳时做到克制忍让,有意识地多接近患者,鼓励患者倾吐内心的痛苦,劝导其面对现实,以笑脸去迎接不幸。
⑤向患者介绍可以通过假体植入术等整形手术、配戴义乳或购买加厚乳罩等方式美化形体,让患者对术后的形体改变有正确的认识,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依靠,患者自信的面对生活。
1.3评价方法:在护理完成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效果评价。
该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均较多的采用,其敏感性和信效度已在多个国家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