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十二章 触手冠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14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要点: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
4.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1. 组织;2. 器官;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一、填空题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触手冠动物1.帚虫动物门,外肛动物门,腕足动物门2.腕足动物的壳在身体背腹面,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壳在身体左右面3.都有一个体壁延伸形成的,环绕口而不环绕肛门、用来捕食和呼吸的器官——触手冠原口:真体腔发达的后肾蒹作生殖导管自由游泳且与担轮幼虫相似的幼虫期后口:发育过程中出现前、中、后三分体腔,之间有体腔膜相隔→分节外肛和腕足辐射卵裂腕足动物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4.根据3,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1.辐射卵裂,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原胚孔最终形成成体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一端另外形成,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成体五辐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表具棘、刺,一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统,骨骼全部起源于中胚层,由钙化的骨片组成,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2.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3对体腔囊,胚孔发育成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
幼虫期两侧对称,经变态后成体次生性辐射对称。
3.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相当于液压系统,担负运动功能。
4.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成体口的形成也与脊椎动物相似,所以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
基于以上,现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5.半索动物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
从胚胎发育和鳃裂来看,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
近年研究显示,口索与脊索即不同功又不同源,此外,半索动物还有很多无脊椎动物特征,因此现多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
脊索动物门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腹面的心脏、中胚层形成内骨骼。
脊索: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获得质的飞跃,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是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因而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
普通动物学思考题(无脊椎部分)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3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触手冠动物适应于固着生活,头部不明显,有发达的外骨骼,在体前端都有一圈触手环绕口形成的触手冠,滤食性,都具有真体腔和后肾管,后肾管兼有生殖导管的作用身体和体腔被认为是由3部分组成:前体、中体、后体,各具有前体腔、中体腔和后体腔是介于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一个类群包括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苔藓动物门:小型群体,底栖,营固着生活,个体外被自身分泌的外骨骼(虫室),滤食。
腕足动物门:体外具背、腹壳,似软体动物双壳类。
不组成群体。
帚虫动物门:体呈蠕虫形,生活在自身分泌的几丁质管中,埋栖于浅海沙滩中。
棘皮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进步特征:⑴与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同属于后口动物。
⑵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由小骨片组成,位于皮下结缔组织中,包围动物体,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海参纲退化)。
有穿孔,常形成棘或刺,突出于体表(棘皮)。
2.特殊特征⑴次生性的辐射对称,多为五辐射对称,幼虫是两侧对称的。
中部为中央盘,周围为腕⑵体腔特别发达,除包围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围脏腔外,还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体腔囊法)⑶无神经节或神经中枢,由口神经系(外胚层发育,司感觉,最重要),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中胚层发育,司运动)组成。
由中胚层形成神经系统是动物界的特例。
3. 其他主要特征摄食与消化: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胃、肠和肛门。
幽门胃向各腕伸出幽门管,分支后形成许多幽门盲囊。
在胃内主要进行胞外消化,在幽门盲囊中进行胞内消化。
生殖和发育:各腕内均有一对生殖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经两侧对称的羽腕幼虫(海星)、长腕幼虫(海蛇尾、海胆)、耳状幼虫(海参)、樽形幼虫(海百合)变态发育代表动物——海盘车五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轴有五个切面将其两等分的体型。
海盘车体扁平,由中央盘和5条腕组成,中央盘与腕之间的界限不明显。
口在腹面。
各腕腹面均有步带沟,管足由此处伸出。
水管系统包括:筛板、石管、环管、辐管、侧管、管足、罍管足的功能:运动,辅助呼吸、排泄和摄食。
第十二章触手冠动物(Lophoporatea)一进化地位包括3个门,即帚虫动物门(Phoronida)、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这一类动物同时具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某些特征,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将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联系起来,被看作原口动物过渡到后口动物的一个中间类群。
目前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不清楚。
二生物学特征z这3个门的动物都有一个体壁延伸形成的环绕口的触手冠,因此被称为触手冠,它是捕食和呼吸的器官。
z与原口动物的相似处:身体不分节,真体腔,在发育中由胚孔形成口,都有自由游泳的、与担轮幼虫相似的幼虫期。
z与后口动物的相似处:以体腔囊法(肠腔法)形成体腔。
因此这3类动物可能是介于具有真体腔的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1.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是海洋底栖动物,仅十几种。
虫体在岩石、贝壳等各种附着物上分泌角质管,聚集生活。
管内的虫体蠕虫状,长不超过20cm,身体不分区。
触手冠上突起有很多细长、中空的触手,触手表面有纤毛,触手内的空腔与体腔相通,触手冠后端膨大成球形,遇到刺激时触手冠可以缩回管内。
肛门和肾孔开口在触手冠的背面。
2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固着群体生活,个体长度小于05mm,在以前的课本中将它和内肛动物一起称为苔藓动物(Bryozoa),目前认为两者在进化地位上不同。
本门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洋中,已知约有4000种。
3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有外套膜分泌的背腹2个壳,与软体动物的左右壳不同,其腹壳略大于背壳,以腹壳或肉质柄附着生活。
现存约300种,如海豆芽(Lingula),我院标本室有此浸泡标本。
三. 触手冠动物的系统发展z触手冠动物可能是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类群。
演化地位较难确定。
它们在个体发育中具有似担轮幼虫的幼虫阶段;都为次生体腔、后肾管,生殖细胞来自体腔上皮,由肾管排出,这些特点似环节动物。
学习要点: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
4.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1. 组织;2. 器官;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一、填空题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式称为。
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式称为。
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3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6、掌握各亚纲的简要特点,并通过各纲和亚纲中的一些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要点: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1. 组织;2. 器官;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一、填空题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3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6、掌握各亚纲的简要特点,并通过各纲和亚纲中的一些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章绪论林奈:动物界、植物界霍格和赫克尔: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惠克特: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动物分类的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征:利用和转变能量、生物合成能力、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能力、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细胞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三种类型:始端减数分裂、中间减数分裂、终端减数分裂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结缔组织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肌肉组织分类:横纹肌、斜纹肌、心肌、平滑肌肌丝:肌球蛋白丝(粗)、肌动蛋白丝(细)心肌的功能: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节律性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胞突:树突、轴突神经细胞:假单极、双极、多级神经细胞第三章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四大纲:鞭毛纲(眼虫)、肉足纲(大变形虫)、孢子纲(间日疟原虫)、纤毛纲(草履虫)眼虫的呼吸:光合作用(有光)、体表吸收(无光)眼虫:表膜、收缩变形运动、微管、眼点、光感受器、纵二分裂、副淀粉粒、包囊鞭毛纲的营养方式: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鞭毛纲的分类:植鞭亚纲(有色素体,自养)、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利什曼原虫(黑热病)的两个阶段:人体、白蛉子(内脏的巨噬细胞发育,二分裂)锥虫(昏睡病):运动靠波动膜和鞭毛,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中披发虫:与白蚁(肠中)共生大变形虫的结构:外质、内质(凝胶质、溶胶质)大变形虫:伪足、变形运动、排遗、胞饮作用、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体表呼吸、包囊伪足分类:丝状伪足、根状伪足、叶状伪足、轴伪足肉足纲的分类: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表壳虫、有孔虫(确定地层地质年代,找寻沉积矿产))、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过程:大滋养体(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小滋养体(寄生肠腔,细菌和霉菌为食)、包囊(囊壁包围,感染阶段,四个核)疟原虫(细胞间寄生)的分类:间日、三日、恶性(瘴气)、卵形间日疟原虫的两个寄主:人(裂体生殖)和按蚊(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红细胞前期(潜伏期、肝细胞内发育,吞噬细胞吞噬、侵入红细胞、侵入其他肝细胞)、红细胞外期(复发根源,早发性孢子、迟发性孢子)、红细胞内期(环状体,摄取血红素,重复裂体生殖)裂殖子发育成大配子母细胞(核偏虫体一边,致密,疟色粒粗大)、小配子母细胞孢子纲:营寄生,无运动器,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孢子纲的重要类群:球虫类(肝胆管上皮细胞,每个卵囊8个子孢子)、血孢子虫(人体和蚊或蜱)、焦虫(血尿)草履虫:表膜泡、动纤丝、刺丝泡、大核(营养代谢,无丝分裂)小核(繁殖遗传,有丝分裂)、伸缩泡、形成四个草履虫纤毛纲:终生具纤毛,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分裂(接合生殖)第四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动物三亚界: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古生物学(化石)、形态学、胚胎学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胚层分化卵黄多少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多黄卵,植物极(卵黄多)和动物极卵裂的方式:1、完全卵裂(少黄卵):等裂(海胆)不等裂(蛙)、2、不完全卵裂(中、多黄卵):盘裂(鸡和乌贼)表裂(昆虫)原肠胚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中胚层形成真体腔的方式:端细胞法、体腔囊法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群体学说(原肠虫学说和吞噬虫学说)、合胞体学说、共生学说第五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演化上的一个侧支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体型多数不对称、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组织、具有水沟系中胶层:1、芒状细胞(原始神经细胞)2、変形细胞(成骨针细胞、成海绵质细胞、全能原细胞)水沟系的基本类型: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多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无性生殖(出芽和形成芽球)、有性生殖(两囊幼虫)多孔动物门的分类:钙质海绵纲(毛壶)、六放海绵纲(偕老同穴、佛子介)、寻常海绵纲(浴海绵)第六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辐射对称2、两胚层(内外胚层,中胶层,消化循环腔)、原始消化腔3、组织分化4、肌肉结构(横纹肌、斜纹肌、平滑肌)5、神经网(原始神经系统,无定向)水螅的表皮层包括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水螅的胃层包括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润滑作用)、少数感觉细胞和间细胞(多能干细胞)水螅有四种刺丝囊:穿刺刺丝囊、卷缠刺丝囊、还有两种黏性刺丝囊腔肠动物门的分纲:水螅纲(世代交替,水螅体和生殖体,薮枝虫)、钵水母纲(水螅型发达、水母型退化,浮浪幼虫,海月水母、海蜇)、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海葵,肌旗)第七章扁形动物门出现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中胚层形成、体壁(皮肌囊)、消化系统(不完全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原肾管)、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扁形动物的分纲:涡虫纲(三角蜗虫)、吸虫纲(华枝睾吸虫)、绦虫纲(猪带绦虫)涡虫纲分类:原卵巢涡虫亚纲(无肠目、大口虫目、多肠目)、新卵巢涡虫亚纲(三肠目)吸虫纲分类:单殖亚纲(三代虫(寄生鱼类体表)、指环虫(寄生鱼类鳃上))、盾腹亚纲、复殖亚纲(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原肾管的组成: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排泄孔华枝辜吸虫幼体的发育: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华枝辜吸虫:第一中间寄主:沼螺,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和虾布氏姜片虫:中间寄主扁卷螺,感染性幼虫囊蚴日本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感染性幼虫尾蚴当代6种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绦虫纲的分类:单节亚纲、多节亚纲(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虫的防治原则:减少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感染第八章假体腔动物(原腔动物)假体腔动物包括:线虫、轮虫、腹毛、动吻、曳鳃、线形、兜甲、棘头、内肛、圆环线虫动物门分类:无尾感器纲(人鞭虫、旋毛虫)、尾感器纲(钩虫、丝虫:象皮病、蛲虫)轮虫的排泄系统为一对排泄管和焰球组成的原肾管轮虫(隐生)可进行两性生殖。
普通动物学思考题(无脊椎部分)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 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课后答案下载《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简介第1章绪论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第3章原生动物门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第5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第6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第7章扁形动物门第8章假体腔动物第9章环节动物门第10章软体动物门第11章节肢动物门第12章触手冠动物第13章棘皮动物门第14章半索动物门第15章脊索动物门第16章圆口纲第17章鱼纲第18章两栖纲第19章爬行纲第20章鸟纲第21章哺乳纲第22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第23章动物地理第24章动物生态参考文献索引《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目录《普通动物学(第4版)》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凌云教授和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3版)的修订版,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动物学(第4版)》的编写力求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并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中国特色。
第4版突出体现以下3个特色:1.以动物演化为线索,突出进化历史中发生重大质变的事件(例如细胞、体制、胚层、体腔、体节、脊索、脊椎、凹忮、体温等)及其与动物组织、器官、系统出现或复杂化的相关性,使学生能结合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书中对各类群及其代表动物的选取,以演化上、经济上和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为重点,并以我国动物为首选代表;全书着重加强基础同时根据动物学发展的`现状,适当拓宽口径,增加了非重点的及新发现的小门类;2.进一步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意加强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每章之后有思考题,便于教与学3.全书注意介绍现代动物科学知识和动物学宏观与微观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进化理论、行为学、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以及联系、反映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关的新知识书中提出不少尚未解决、有待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