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岭南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14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4. 奇特的热带植物》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奇特的热带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热带植物的特点和魅力,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热带植物的多样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思维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热带植物的特点和魅力,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图片和实物展示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热带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用彩泥创作出具有热带植物特点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用彩泥创作出具有热带植物特点的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热带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教学方法以“引导观察、分析讨论、实践创作”为主,结合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小组合作等手段,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中,掌握热带植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热带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热带植物的图片,分析热带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实践创作:让学生用彩泥创作出具有热带植物特点的作品,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意识。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4. 奇特的热带植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奇特的热带植物》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通过观察、概括和表现的方法,运用线、形、色等元素,表现出热带植物的奇特之美。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但他们在表现热带植物的奇特之处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植物形态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热带植物的特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通过观察、概括和表现的方法,描绘出热带植物的奇特之美。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概括和表现热带植物的奇特之美。
2.教学难点:对热带植物形态的把握、色彩的搭配以及画面构图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示范讲解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热带植物的描绘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热带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学生观察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热带植物的奇特之处。
(2)讲解热带植物的形态特点,如叶子、花朵、果实等,示范如何概括和表现这些特点。
(3)分析热带植物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运用鲜艳、丰富的色彩描绘热带植物。
3.实践环节:学生动手描绘热带植物,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奇特的热带植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掌握热带植物的绘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热带植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 热带植物的绘画方法3. 热带植物的保护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绘画方法2. 教学难点:热带植物的绘画技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四、教学准备1. 课件:热带植物的图片和视频2. 教具:画纸、彩笔、水彩等绘画工具3. 资料:热带植物的相关知识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出示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1.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热带植物的特点。
2. 学习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1 老师讲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如:生长环境、叶子形状、花朵颜色等。
2.2 老师展示热带植物的分类,如: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等。
2.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并做好笔记。
3. 学习热带植物的绘画方法3.1 老师讲解热带植物的绘画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2 老师示范热带植物的绘画过程,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3 学生自由创作,老师个别指导。
4. 学习热带植物的保护意义4.1 老师讲解热带植物的保护意义,如: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4.2 学生讨论热带植物的保护方法,如:减少砍伐、保护栖息地等。
4.3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5.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笔记和绘画作品。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3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画一幅热带植物的图画,注意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2. 写一篇关于热带植物的保护意义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2024年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泥板植物教案岭南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泥板植物”,教材章节为岭南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习运用泥板制作技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植物画作;通过对植物形态、色彩、质地的观察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生长特点和表现方法,提高观察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泥板制作技法,创作富有创意的植物画作。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运用泥板制作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力,提高泥板制作技法的掌握程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板、泥刀、画笔、颜料、植物样本、教学PPT等。
2. 学具:泥板、泥刀、画笔、颜料、植物样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特点,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泥板植物的制作方法,分析植物样本的形态、色彩、质地。
3. 实践环节:a.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了解其生长特点。
b. 引导学生运用泥板制作技法,创作植物画作。
c. 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解答疑问。
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泥板植物2. 内容:a. 植物生长特点b. 泥板制作技法c. 创作步骤d.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泥板制作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植物画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具有创意,植物形态、色彩、质地表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植物样本,进行创作练习,提高泥板制作技法的熟练度。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植物,培养观察力,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运用泥板制作技法进行创作。
14奇特的热带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14种奇特的热带植物。
2.学习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3.提高学生的画技,学习如何绘画热带植物。
二、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了解热带雨林中常见的植物•学习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谈论热带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奇特的热带植物•介绍14种奇特的热带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域•学习如何绘画这些植物,了解它们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三、教学重点1.掌握热带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2.学习对14种奇特热带植物进行观察和描述;3.学习使用不同的色彩,技法和材料创造美丽的热带植物画。
四、教学步骤1.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了解热带雨林中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可以自己收集相关图片,讲解学生如何鉴别各种热带植物。
•介绍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在讲解的同时将相关的图片作为配图,更加直观。
•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了解植物的分布地域和不同环境下的特征。
2. 奇特的热带植物•列举年级适宜的14种奇特的热带植物,介绍它们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域。
每种植物都要配以相关的图片进行说明。
•进行多张画作的展示,让学生自己分组学习和研究,让他们可以轮流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分享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向学生介绍如何绘画美丽的热带植物。
在教材中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练习,让学生提高他们的技巧。
五、教学资源和方法资源:•热带植物的相关教材,提供绿色植物物体、花卉杂志等多媒体材料。
•在教室里面或者校园里周围的可以收集到的热带植物图片,以及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资源。
•大量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颜色笔、彩铅、水彩笔等。
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相关的内容。
•学生分组观察和讨论14种植物,分享感受,开展不同主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教师进行亲自指导的基础绘画技巧,帮助学生在作画技巧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个人风格。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4奇特的热带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热带植物的特点:高大、叶绿、花艳、果实丰富。
2. 热带植物的生态环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3. 热带植物的种类:椰子、芭蕉、橡胶、棕榈等。
4. 热带植物的艺术表现:绘画、雕塑、摄影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美感。
2. 教学难点:热带植物的艺术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热带植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
3. 艺术欣赏:展示热带植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热带植物进行绘画或制作。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美感。
板书设计1. 奇特的热带植物2. 副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3. 内容:热带植物的特点、生态环境、种类、艺术表现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热带植物,进行绘画或制作。
2. 家长参与:家长协助孩子观察、了解热带植物,共同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热带植物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根据学生的需求,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注:本文为教学设计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热带植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十香“缘”的延续与发展——谈“十香花苑”岭南香花植物配置作者:文寅张波来源:《广东园林》 2017年第1期文寅1 张波2(1. 广州市海珠区园林绿化所,广东广州 510220; 2. 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心,广东广州 510310)摘要: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十香花苑”的建造构思源于广州名园“十香园”。
“十香园”以香为媒,充分发挥了岭南地区香花植物的文化内涵。
“十香花苑”沿承了“十香园”的文化传统,以10 种香花为主题,营造出十大特色庭园。
“十香花苑”所选择的香花植物多为岭南乡土品种,植物配置因地制宜,讲究与亭台、假山、水景的组合,力图呈现出多角度的可观赏性,凸显岭南园林文化的文化性、艺术性、乡土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
关键词:岭南庭园;香花植物;植物配置;园林文化;十香园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41-05收稿日期:2016-10-27修回日期:2017-02-04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海珠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5 年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图1)选址在海珠湖公园,此届园博会以海珠“十香花苑”为主题,营造传统岭南庭园,传承园林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海珠湖的园林景观和岭南文化内涵。
1 背景2014 年举办了以海珠“ 瑶溪二十四景”为主题的第20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后,海珠湖的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和内涵得到大大提升。
为了让岭南园林文化更好地在海珠区渗透传承和沉淀固化,2015 年第21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再次在海珠湖举办,力求把海珠湖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广府文化名片。
本次园博会重点对海珠湖西侧和南侧地块进行提升改造,借用海珠名园“十香园”的文化内涵,以“十香花苑”为主题,利用原有地形,新增点缀园林建筑、丰富传统岭南庭园的香花植物,分别营造了素馨园等10 个岭南庭园(图2)。
2 十香园的历史渊源及庭园植物十香园,始建于1856 年,又称“隔山草堂”,是岭南画派祖师居廉、居巢兄弟的故居及作画授徒之所。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反思-5.14 奇特的热带植物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绘热带植物。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 热带植物的观察和描绘方法3. 热带植物的绘画技巧4. 热带植物的创新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带植物的特点和观察方法,热带植物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热带植物的创新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热带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热带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热带植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结构。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热带植物的观察和描绘,让学生学会观察热带植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4. 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热带植物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让学生掌握热带植物的绘画方法。
5. 创新创作(1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热带植物的创新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绘画方法,同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创新创作热带植物,让学生了解了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绘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热带植物的兴趣较高,但在绘画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同时,我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奇特的热带植物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生的想像大胆,但构图和形像表达能力不强,特别是学生没有进行过写生的训练,就此本课教材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让学生观察仙人掌的叶、花、茎各有什么形态特征,它与其它植物有什么不同等,并介绍有关热带植物的生存环境及生活特征,从中体会热带植物的生存能力及品质,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相关科学知识奇特的热带植物; 2、能概括事物的外形,用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 3、能在绘画过程中发现植物的形态美、构成美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认识热带植物的生存环境及外形特征。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围绕热带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绘画表现奇特的热带植物。 教学难点: 怎样以“热带植物形态、纹理的装饰与构成”表现画面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一个巴掌生得怪,长满尖刺好厉害,不怕风沙不怕旱,开朵花儿顶上戴。 (打一植物) 学生:仙人掌 老师:仙人掌属于什么植物?热带?温带?寒带? 学生:热带 2、引出课题:“奇特的热带植物”。 二、讲授新课 1、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热带在哪里?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的热带划分。(出示热带、温带、寒带分布图。) 2、讲解热带气候特征以及在这种气候下植物的形态特征。 3、课件播放图片,展示热带植物。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热带植物。 4、通过观看热带植物让同学们说说它们奇特在哪里?(启发学生联想:仙人掌像什么?仙人球像什么?龟背叶像什么?)一边说老师一边在黑板概括这些植物的外形特征。 5、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的植物生长特征 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的植物生长特征,让学生观察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的植物的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热带雨林的植物叶子会较宽大而热带沙漠的植物的叶子较小甚至会成针形?)播放小视频讲解 6、看图片观察植物上的纹理?引导学生用线条概括仙人掌的纹路。 三、教师示范 1、引导学生现整体再局部创作 2、欣赏学生作品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构图饱满 (2)、纹理清晰 (3)、可以彩色或黑白 五、评价 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标准: (1)、外形美观 (2)、纹理清晰 (3)、色彩丰富或黑白灰层次丰富 六、拓展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大多数生物都是依靠氧气生存。植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提供者。植物为我们提供了氧气和食物。没有植物这个地球生态系统最基础的供应者,地球上(包括人在内)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生存繁衍。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奇特的热带植物-岭南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热带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以及各种表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他们的美学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热带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能够掌握各种表现方式,如线描、涂色和拼贴;•能够运用基本色彩组合和构图技巧表现热带植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美学素养。
(如:色彩感知、构图能力等)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充满热带风情的海报,反复强调热带植物的美丽、奇特和珍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整体感知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热带植物图片集,并进行形态、色彩和特点的讨论,了解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特点。
3、表现方式老师向学生介绍传统的线描、涂色和拼贴表现方式,并结合具体热带植物图片实例,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
4、实际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选择喜欢的热带植物进行创作,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废纸和自然物料(如:叶子、花、木片等)进行拼贴创作。
注意美化环境,不浪费材料。
5、辅助指导老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一些技巧指导,让学生在自由创作的基础上,更好的表达热带植物的美丽和特点。
6、展示与评价学生选拔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进行展示,老师可以在展示后进行评价指导或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空间,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创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美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热带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特点;•学生的表现方式、思维创新和创造能力;•学生的作品质量和艺术创新能力等。
2、学生自评由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自行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提高创作水平和美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热带植物特点:⑴色彩斑斓⑵形态各异表现方式:⑴线描⑵涂色⑶拼贴基本构图技巧和色彩组合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感知美并提高自己的美学能力,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14 奇特的热带植物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认识热带植物的种类。
2. 培养学生对热带植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一幅奇特的热带植物作品。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种类2. 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3. 创作一幅奇特的热带植物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种类,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热带植物,运用美术元素创作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2. 示范法: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创作作品。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热带雨林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创作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1 教师出示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吗?”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热带植物的特点:繁茂、色彩丰富、形态奇特。
2. 讲解热带植物的种类(10分钟)2.1 教师讲解热带植物的种类,如:椰子树、香蕉树、菠萝蜜、仙人掌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图片,了解各种热带植物的特点。
3. 学习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15分钟)3.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创作一幅热带植物作品。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4. 创作环节(15分钟)4.1 教师创设热带雨林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一幅奇特的热带植物作品。
4.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岭南盆景的修剪方法
岭南盆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修剪方法包含了许多技巧和要点,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
1.根部修剪
岭南盆景的根部修剪非常重要,主要是为了保证植物健康和生长。
在修剪之前,需要将盆中的土壤清除干净,排出陈旧的土壤和根部。
然后将植物的根部修剪至根系领域。
修剪后,对于顶部和根部的浸泡肥料将有助于根部的强化和健康。
2.枝条修剪
岭南盆景的枝条修剪是为了保持植物的形状和美观度、促进新分支的生长。
修剪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把握好修剪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枝条修剪。
(2)要注意修剪后的枝条长度,不要过短或过长。
(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剪去某些枝条,避开生长活跃的部位,保留健康的芽。
(4)定期检查选择新梢的形态,手工修剪使其形态更完美。
3.叶子修剪
岭南盆景的叶子修剪通常是在枝条修剪后进行。
主要目的是控制整体
形态和降低叶片密度,优化表现效果。
(1)选择细小、过度生长和瘦弱的叶片进行修剪。
(2)其中一些老叶片可以适当地保留,增加植物的色彩层次和感染力。
总结:岭南盆景修剪是一项深入了解的精细工作。
熟练掌握上述几个
方面,相信你将轻松地打造出一个美轮美奂、流芳百世的岭南盆景。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14 奇特的热带植物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认识热带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外貌;2.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画出热带植物的形状和颜色;3.能够认识和了解岭南版的风格特点,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制作PPT,准备热带植物的实物和图片以及岭南版的美术作品照片;2.学生准备画纸、颜料和画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呈现热带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外貌,并让学生形成对热带植物的认知;2.引导学生欣赏岭南版的美术作品照片,介绍岭南版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美术风格特点。
2. 讲授技法和示范画法1.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热带植物的画法技巧,包括色彩搭配和画笔运用等;2.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在画纸上模仿画出热带植物的形状和色彩,加深对技法的认识和理解。
3. 开展实践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技能,利用颜料和画笔将热带植物画在自己的画纸上;2.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展现所学到的知识。
4. 展示和评价作品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以及同学们的作品;2.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热带植物和岭南版美术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热带植物的特点和外貌,并能够画出热带植物的形状和颜色。
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岭南版的风格特点和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热带植物的画法技巧,包括色彩搭配和画笔运用等。
同时,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岭南版的美术风格特点,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价学生对热带植物和岭南版美术的理解和认知;2.通过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小议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在我国节日民俗中,都有借不同的植物来表达特定的目的和愿望。
如广东地区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盘柑橘,称之为“大吉”,寓意春节伊始大吉大利;端午节要把竹叶、菖蒲叶、榕树叶、葛藤、艾草等绑成一束挂在门边,以驱邪除晦之用;在岭南地区的中秋节要买柚子拜月,柚象征亲人团圆,生活美满。
民间对于植物的传说更增添了植物的寓意,如桂花的传说,就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后来到了科举时代,又有了攀折月宫桂花,比喻应考得中。
由桃木制成的桃木剑象征着驱灾避邪,还有桃木制鬼的传说等。
许多植物因生态习性为人所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如棕榈,由于其生长缓慢,生命力也十分顽强,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为生命长青之树;又如松树,耐阴、抗旱、四季常青,被喻为坚毅、长寿的象征;再如银杏,寿命相当长,象征健康长寿,其树结果多,又寓意人丁兴旺。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道二教为中国植物文化的形成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使得某一植物成为某一文化理念的象征物[1]。
与宗教有关的植物也很多,如菩提树,佛教信徒把菩提树奉为圣树,源自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
其他与宗教有关的植物还有鸡蛋花、娑罗树、曼陀罗花、地涌金莲、曼珠沙华等。
中国文人思想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两宋,成熟于明清[2]。
岭南传统园林一般建于清朝,受文人思想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岭南园林还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
岭南传统园林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其植物造景体通常体现诗情画意,表现了主人的思想境界。
岭南传统园林的园主人大多数都有过辞官隐居的经历,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即使胸怀大志,却郁郁不得志,唯有回归故里,建造私家园林,寄情于山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参与自家私园的植物造景时,将个人情怀、理想寄托于植物花草中,使其与园林融为一体,体现出其深远的意境和伟大抱负。
岭南风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
四季桂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别称月月桂。
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叶片薄。
长年开花。
是木樨属桂花的变种。
中文学名:四季桂拉丁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别称:四季桂花、日本桂花、月月桂、月香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 Lamiales 科:木樨科 Oleaceae 属:木樨属 Osmanthus种:桂花 O. fragrans孔雀木孔雀木: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群岛。
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属喜光性植物,但不耐强光直射,秋、冬季要多晒,夏季适当遮阴,土壤以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特别注意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植株易受冻害。
常用扦插繁殖。
4-5月选取萌蘖枝,插条长10厘米,插后约30天可生根,待新芽萌发后即可盆栽。
植物名称:孔雀木别名:手树孔雀木拉丁名:Dizygotheca elegantissima 科 名: 五加科 属 名: 孔雀木属适应地区: 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群岛。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 观叶类昆士兰伞木(大叶伞)昆士兰伞木株形优雅,易于管理,是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但目前多由南方引进,成本较高。
通过栽培笔者发现,只要保持15℃至30℃的气温,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大叶伞。
茎干直立,少分枝,初生枝干绿色,后逐渐木质化;表皮呈褐色,平滑。
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数随成长而变化较大,幼年时3-5片,长大时9-12片,可多达16片。
中文学名: 昆士兰伞木拉丁学名:Schefflera macorostachya别称: 昆石兰遮树、澳洲鸭脚木、方式叶鹅亚纲: 蔷薇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五加科 属: 鸭脚木属分布区原产澳大利亚及太平掌柴、伞树、大叶伞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域:洋中的一些岛屿。
名:山茶花拉丁学名:Camellia japomica别称:曼佗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杜鹃花目科:山茶科属:山茶属分布区域:喜玛拉雅山、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后传遍欧美。
双荚决明Cassia bicapsularis Linn.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决明属别名:双荚决明腊肠仔树腊肠子树多边黄槐黄花槐金叶黄槐双荚槐双荚决明叶双英槐特征:直立灌木,多分枝,无毛。
叶长7-12厘米,有小叶3-4对;叶柄长2.5-4厘米;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膜质,长2.5-3.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渐狭,偏斜,下面粉绿色,侧脉纤细,在近边缘处呈网结;在最下方的一对小叶间有黑褐色线形而钝头的腺体1枚。
总状花序生于枝条顶端的叶腋间,常集成伞房花序状,长度约与叶相等,花鲜黄色,直径约2厘米;雄蕊10枚,7枚能育,3枚退化而无花药,能育雄蕊中有3枚特大,高出于花瓣,4枚较小,短于花瓣。
荚果圆柱状,膜质,直或微曲,长13-17厘米,直径1.6厘米,缝线狭窄;种子二列。
花期10-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软叶刺葵软叶刺葵软叶刺葵(Phoenix roebelenii)别名美丽针葵、美丽珍葵、罗比亲王椰子、罗比亲王海枣。
属棕榈科,刺葵属。
常绿木本植物。
原产东南亚地区,老挝分布最多。
我国有引种栽培,全国各地均有少量栽培。
为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植物。
种名:黄金香柳[1]学名:Melaleuca bracteata cv.别名:千层金科属:桃金娘科白千层属原产:新西兰、荷兰等濒海国家,黄金香柳常绿乔木,树高可达6-8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抗盐碱、抗水涝、抗寒热、抗台风等自然灾害。
是形态优美的彩色树种,具极高观赏价值,有金黄、芳香、新奇等特点。
枝条柔软密集,随风飘逸,四季金黄,经冬不凋。
黄金香柳根深,主干直立,枝条密集细长柔软,嫩枝红色,新枝层层向上扩展,金黄色的叶片分布于整个树冠,形成锥形,树形优美。
叶片芳香宜人。
植物名称:马尾铁学名:Yucca aloifolia …Quadricolor‟别名:科:百合科属:丝兰属产地分布:原产北美洲。
形态特征:百合科丝兰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2m。
叶呈放射状剑形,密生于茎干至茎顶,叶片两侧具红色纵纹。
生长习性:性耐旱,耐阴。
景观用途:叶色红妍美丽,四季不凋,适合庭园观赏。
北方常做盆栽观赏。
马尾铁非洲茉莉非洲茉莉是原产于我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国的马钱科灰莉属常绿(攀援)灌木或小乔木。
原名华灰莉木(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植物志》等书),别名华灰莉木、箐黄果等。
它与木樨科的茉莉相似之处仅仅是叶片对生、花有香味,由于灰莉木的谐音与茉莉相似,也为了使名字好听,便于销售,所以花商给它起了个新名字“非洲茉莉”。
中文学名: 非洲茉莉 别称:华灰莉木 界: 植物界 科:马钱科 属:灰莉属类型:美洲合欢落叶灌木,二回羽状复叶,叶互生,小叶对生,小叶为披针形或歪长卵形。
花冠呈圆球形,伞形花序,丝绒状花序为雄蕊,花丝艳红色,聚成红色可爱的小红绒球。
同属种类有朱缨花和大朱缨花。
中文学名:美洲合欢 拉丁学名:C 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别称: 红合欢、红绒球 、美蕊花、朱缨花科: 豆科属: 朱樱花属分布区域: 巴西、毛里求斯金边龙舌兰金边龙舌兰多年生常绿草本。
为龙舌兰科植物金边龙舌兰的叶。
别名:金边莲、龙舌兰、金边假菠萝。
用于虚劳咳嗽、吐血、哮喘。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化学成分:叶含皂甙,金边龙舌兰水解可得海柯皂甙和9-去氢海柯皂甙元。
生长地:多栽培于庭园。
分布于西南、华南。
原产美洲的沙漠地带,金边龙舌兰可作观赏植物。
中文学名:金边龙舌兰 拉丁学名: Agave americanavar. Marginata二名法: Agave americana var.variegata界: 植物界科:龙舌兰科属:龙舌兰属分Olea cuspidata Wall 【药 名】:尖叶木樨榄 【来 源】:为木樨科植物尖叶木樨榄的根、叶。
【功 效】:利尿通淋。
【主 治】:用于小便不利、淋漓涩痛。
【性味归经】:微苦,平。
入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旱柳、鬼柳树(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 。
尖叶木樨榄(5张)小枝褐色或灰色,近四棱形,无毛,密被细小鳞片。
单叶,对生;叶柄长3-5mm ,被锈色鳞片;叶片革质,狭披针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10cm ,宽1-2cm ,先端渐尖,具长凸尖头,基部渐窄,叶缘稍反卷,两面无毛或在上面中脉被微毛,下面密被锈色鳞片。
圆锥花序腋生;花序梗具棱,稍被锈色鳞片;苞片线形或鳞片状,长约1mm ;花梗长0-1mm ;花白色,两性;花萼小,杯状,齿裂;花冠长2.5-3.5mm ,花冠管与花萼近等长,裂片椭圆形;花丝极短,花药长椭圆形,内藏,稍短于花冠裂片;子房近圆形,花柱短,与花冠管近等长,柱头头状。
果宽椭圆形或近球形,长7-9mm ,径4-6mm ,成熟时呈暗褐色。
花期4-8月,果期8-11月。
习性: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3-10米。
小枝近四角形。
叶对生,革质,狭披针形至矩圆形,长4-8.5厘米。
叶面有光泽,叶背有皮屑状锈色鳞毛。
原产云南、四川、广西海拔600-2800米林中。
应用:尖叶木樨榄枝密叶浓、叶面光亮,树形美观,且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适应性强,可修剪成千姿百态的观赏树形,在南宁、湛江及广州东站表现良好,有较强抗热性和耐寒性。
繁殖:从扦插到长成一米球形需3年时间。
夹竹桃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
夹竹桃喜欢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中文学名: 夹竹桃 拉丁学名: N erium indicum Mill别称: 柳叶桃,半年红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目: 龙胆科: 夹竹桃属: 夹竹桃颜色:红花檵木红花檵木,学名:Lorpetalum chindensevar.rubrum 别名红桎木、红檵花。
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
中文学名:红花檵木别称:红继木、红梽木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虎耳草目科:金缕梅科属:檵木属朱槿(大红花)朱槿(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又名中国蔷薇。
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而大红花也是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西亚国花,即其中一种红色朱槿的称呼。
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中国。
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
现在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
中文名称:朱槿外文名称:Rose of China、China rose别称:赤槿、日及、扶桑、佛桑、红木槿、桑槿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锦葵目科:锦葵科属:木槿属种:朱槿分布区域:中国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地拉丁语学名::Hibiscus红车木别名:红鳞蒲桃红车红车木别名:鸿运当头拉丁名:Syzyglum hancei Merr Et Perry科名:桃金娘科所属分类:灌木类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米,目前南方独具特色的稀罕红叶植物之一。
树型紧凑,枝叶稠密,易修剪成型。
生长习性:喜光,耐高温,不耐湿,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从澳洲、东南亚等地引进红车耐高温,新叶四季鲜红,在其生长过程中,红色、橙色、深绿色依次呈现,且色彩持久;树形优美,枝叶稠密,易修剪成型,可用做绿篱、树篱和成型灌木等,适宜在我国香港、澳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昆明等地种植。
现在此植物正在被许多企业种植户、绿化工程公司特别试种,广州大学城的景观设计,二沙岛的总体规划等,都把华芳园艺的红车作为其设计规划的重点。
据了解,在新加坡,红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观叶植物,主要应用在景观造园及大型园林绿化工程上,以球形、层形、塔形、自然形、圆柱形、锥形等造型植于行道、庭院,还可应用到绿墙、绿蓠、树蓠、群植、地被板块和大型红树林的彩色景观,观赏其四季多种色彩变化的效果。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园林绿化中,彩色树的种植面积很大,可达到树木总量的50%至60%。
目前,我国绿化建设也已经从单纯的建绿改为彩化美化。
可以预见的是,彩色树在我国城市中的比例会逐步提高,有望达到树木总量的15%至20%。
而在南方,彩叶植物品种少,红车的异军突起,必然引爆一方。